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實習生 毋曼
12月24日,內江高新區書畫進校園活動走進了三溪小學,全校學生參觀了來自東興區老年書畫研究會、書畫協會的8位書畫家們帶來的16幅作品,並現場欣賞書畫家們題字、作畫。
活動中,小朋友們在畫家蔣祖佐身旁排起了長隊。原來,蔣爺爺在給小朋友們畫速寫像,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了臉部輪廓,一紙傳神。蔣先生精於工筆,今天,他帶來了兩幅作品,一幅是《攻堅克難戰疫情》,包含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給武漢加油、社區嚴格進行體溫檢測、醫護人員凱旋而歸等8幅小像,用一星期的創作時間留住了抗擊病毒的記憶;另一幅是《武勝關雲長》,屬白描技法,蔣先生表示,他希望能幫助孩子們在造型上有所領悟。
每一個書畫家的案頭都聚攏了孩子們專注的目光,書法家曾蜀棋題字「自強不息」、「中華兒女」等,並戳印贈送給小朋友們。一位五年級的女同學收到了這份禮物,她表示,「我很喜歡『中華兒女』這四個字,它讓我聯想到愛國」。
當天,曾蜀棋精心挑選了兩幅共具「章法美」的楷書作品帶來現場,字體美觀,落款講究,因為她想讓孩子們看到最美的書法,感受到最好的藝術。
三溪小學不大,全校只有六個班,在為數不多的孩子裡,留守兒童佔有八成。高新區關工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孩子父母大多外出務工,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因此幫助孩子們領略傳統文化的風韻與魅力很有必要。
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們大都愛畫畫,有的喜歡畫動漫人物,有的喜歡畫自己心中的「風景」。自從學校在去年夏天開設書法課後,六年級的羅斌同學就愛上了這門藝術,「我會注意拿筆姿勢,鉛筆字也寫的更好看了」,他說。
談及義務教育應如何復興書畫等傳統文化的問題時,曾蜀棋認為,「中國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瑰寶,方塊字是最具藝術美感的字體,書法文化應首要普及。」其次,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書法之美,例如賞析王羲之等大家之作,「眼高」則「手」就不低。最後難在堅持,不僅要日復一日練習,也要重視老師指導。
活動結束後,每個孩子都得到了書畫家現場揮筆之作以供留念,也收到了來自高新區關工委的繪畫套筆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