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軍再次發起「斬首行動」。
當地時間14日,敘利亞「極端組織」——「赫拉斯·丁」高級官員賽伊夫,在獨自一人駕車經過伊德利卜市區時,突然遭到了數枚「忍者」飛彈的襲擊。
根據現場畫面顯示,賽伊夫所駕駛的汽車前端被擊中,賽伊夫當場身亡。此外,畫面中還有數名西方扶持的「白頭盔」組織成員。
據悉,「赫拉斯·丁」為蓋達組織的分支,此前一直在敘利亞境內活動,但在俄敘土三方的攻勢下,不得不退回敘「極端組織」的聚集地——伊德利卜。
而伊德利卜內地區內鬥不斷且派別林立,更有美國一直扶持的所謂「溫和反對派」存在。因此,美軍使用「忍者」飛彈「斬首」賽伊夫,很有可能是在幫助「白頭盔」掃清障礙。
這也解釋了,現場出現「白頭盔」人員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他們在確認目標是否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忍者」飛彈是美軍的實施「斬首行動」的主要武器之一,美軍承認的使用此事僅為10次。而上一次,就是今年初,美軍於伊拉克首都機場「斬首」伊朗將軍蘇萊曼尼。
這款飛彈有一個顯著特點,它並非依靠爆炸來襲殺目標,而是利用彈體內彈出的合金彈翼,以高速旋轉的方式迅速將目標「絞碎」。
說得直白一點,被「忍者」飛彈擊中的人,很有可能連屍體都找不全。此前,被「斬首」的蘇萊曼尼,就是靠著手指上戴著的戒指,才確認其身份的。
怎麼看?
1,儘管在俄敘土三方的攻勢下、美軍宣布退出敘利亞的前提下,美國在敘依舊保留著影響力與實力,除了某些「代理人」之外,更有「精準清除目標」的能力。
2,與蘇萊曼尼身亡一樣,賽伊夫被「斬首」,除了得益於美軍的軍事能力之外,還與其無孔不入的情報工作有著重要關聯。
要知道,當初蘇萊曼尼的行蹤是嚴格保密的,知道的僅有幾個人。而這次,賽伊夫獨自一人駕車被襲擊,而且還是在鬧市,足以證明美方的情報能力幾何了。
3,面對美軍發起的又一次「斬首行動」,俄敘伊等國都得提高警惕了。
一來,在俄敘土的合作下,敘利亞戰爭已接近尾聲,但美國卻突然來了這麼一手,顯然就是想告訴俄敘——自己依舊存在於敘利亞;
二來,近日美伊關係緊張,白宮更是發出過「伊朗若對美國發起任何襲擊,美方就將千倍奉還」的警告。如今,導致蘇萊曼尼身亡的「忍者」飛彈再次現身,很有可能就是在對伊朗進行威懾,警告其不要亂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看來,中東又要迎來一輪「多事之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