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空間,卻也給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魚目混雜讓人眼花繚亂。
11月27日,一個名叫沈佳欣的女演員在個人社交帳號上發布了一段質疑鍾南山院士的文字,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沈女士用語十分犀利,質問鍾院士:這次疫情,你整天忙於鏡頭一線,有什麼研究成果,發明什麼藥,治好過幾個人?提出過什麼合理化建議?
這位女士自稱是華誼兄弟旗下的女演員,恕我孤陋寡聞,在這之前我從未聽說過她的名字,不知她為何方人士。
打臉的是,她的言論一出,華誼兄弟就發文澄清,這位女士並非華誼旗下藝人,並對鍾院士在疫情期間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進行了「科普」。
我想說,這位女士可是真敢說,發表這樣的出格言論目的何在?一句話,博眼球而已!
大家不會忘記,2020年年初,我們經歷了一場可怕的「戰爭」,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中,鍾南山院士就像國家的一顆定心丸。
疫情發生初期,正是他們一批專家義無反顧「逆行而上」,第一時間前往武漢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對疫情做出了科學的研判,向國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我們才得以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有效控制了疫情。
這張他在去往武漢的高鐵上小憩的照片,惹得無數網友心疼不已。
據說當時接到去武漢調研的通知時間已晚,鍾院士沒有買到票,就在餐車裡休息,他實在累了就靠在座位上假寐,助理拍下了這張寶貴的照片。助理介紹,其實他並沒有睡著,而是閉著眼在想研究對策。
鍾南山已經是84歲高齡的老人,本該退休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可是他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一直堅持工作在一線。
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第一時間建議公眾「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
而他自己卻在2月18日傍晚,第一時間乘坐高鐵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了解病人情況,研討解決方案。
沒想到,曾經在非典期間發出「把危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的號召,救人無數,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而今以84歲高齡再度出山,第一個發出「人傳人」之聲的鐘院士,竟遭受一個女演員的質疑。試問你了解他的貢獻嗎?你有何資格向他發出質問?
看看網友們對她的評論,就知道大家對她的無知可笑有多麼嗤之以鼻。
女演員因何像跳梁小丑般發出如此荒謬的言論?無非是為了蹭熱度,搏出位!
你想出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拿功臣出來說事,這波操作太卑鄙了。
更何況,還大言不慚自稱華誼兄弟旗下藝人,結果立馬被華誼兄弟公司發聲明打臉,年輕人,你情何以堪?臉不紅嗎?
這件事讓我想到,一個人事業成功不成功倒在其次,做人一定要做好。父母培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三觀要端正,品行優良,其次再考慮成才。
否則,一個思想道德不過關、做人沒有底線的人,即便是事業成功了也不會走得太遠,他的劣根性早晚會曝光在人們面前,被人們恥笑和遠離。
如這名女演員,由於無知熱度沒蹭到,反倒遭到全網的抨擊,真可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無知真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