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官宣離婚了。
事發有些突然——起因是昨天,高聖遠的新女友忽然在社交平臺上發了兩張照片:
一張是高聖遠和自己的接吻照,一張是高聖遠寫給自己的英文情書——
情書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親愛的,祝你旅途愉快。
充分利用每一天。我將滿懷熱情地等你。
世界上也許有數百萬朵玫瑰,
但我是你唯一的,獨一無二的玫瑰。
我愛你。
怎麼看,都有點宣誓主權的意思。
很快,收到風聲的周迅官方微博發了「祝安好」三個字,高聖遠緊隨其後:
儘管關於周迅離婚的傳言這兩年就沒斷過,可一旦坐實,大家還是有些驚訝。
有網友評論:「周迅的感情史,一直都不順,簡直就是一部曲折離奇的悲情史。」
的確,備受影視界寵愛的天后周迅,前後經歷了6段感情,幾乎每一段都「不得善終」。
從竇鵬到樸樹,從李亞鵬到高聖遠,細數她的每段戀愛,你會發現,她每一段不順的感情背後,其實犯了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我一戀愛,就沒有了自己。
周迅的初戀發生在1993年。
那一年,周迅剛滿19歲,在杭州的浙江藝術學院讀書。
本是按部就班讀書工作的平凡人生,誰料命運讓她遇到了來杭州走穴的竇鵬。
兩人很快墜入愛河。為了竇鵬,周迅放棄了在杭州優越的生活,義無反顧地跟著他去北京「北漂」,住在很破的房子裡。
竇鵬△
剛來北京時,兩個人都沒有穩定的收入。餓了只吃得起泡麵,想喝糖水就在涼白開裡撒點白糖,一人一口。
周迅卻說,當時日子雖苦,可回憶是甜的。
然而,在朋友眼裡,她就是個傻乎乎的戀愛腦。
因為那時候,很多人北漂是為了夢想,但周迅不同,她完全是為了愛情。
彼時的周迅並沒有想到,現實面前,愛情總是幻滅的很快。
竇鵬的音樂事業做得不景氣,加上周迅工作不穩定,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差。
最後,竇鵬提出分手,還說出了驚為天人的渣男語錄:
「我太寵你了,這讓我沒辦法工作。可能只有分開,我才能更好的發展事業吧。」
周迅哭了一個月,為了挽回他,多次守候在竇鵬的門口,甚至願意無名無分的給竇鵬洗衣做飯,但竇鵬一見她就躲。
兩人最後只能分開。
這段戀情是周迅感到最遺憾的一段。以至於多年後說起竇鵬,周迅的語氣還是有些苦澀:
「如果不分手,可能現在孩子都有了吧。」
但沒多久,她就好了傷疤忘了疼。
拍電影《蘇州河》的時候,周迅和男主賈宏聲因戲生情,走到了一起。
兩人一度十分恩愛。可周迅漸漸發現,賈宏聲要的愛情,特別「理想主義」。
他希望周迅成為他理想中的女友,但周迅想做自己。
兩個人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周迅再次成為了低頭的那一方。
期間,為了做賈宏聲的「理想女友」,她一直在不斷妥協。
但賈宏聲對她的態度,還是一點點冷了下去。
最終,賈宏聲提出了分手,周迅把自己關在家裡關了一周。
她再次失戀了。
一年後,她戀上與賈宏聲氣質長相都極其相似的歌手樸樹。可沒過多久,這段戀情也無疾而終。
再之後,周迅又戀上李亞鵬,對外高調宣稱「李亞鵬滿足了我對男人的一切幻想」。
以至於江湖傳聞,有次周迅錄專輯,錄到一半,一聽說李亞鵬在附近,就扔下其他人跑去找男友,搞得製作團隊不得不跟過去,在酒店錄音。
李亞鵬劇裡的《看海》這首歌,製作團隊好幾個人都覺得俗,唱了會影響她的商業形象,但周迅堅持要做主打。
最後的結果卻是,李亞鵬劈腿王菲,周迅慘遭拋棄。
後來,她和造型師李大齊在一起7年,對外放話「沒有大齊,會死」,然而最終還是以分手告終。
這一次,和高聖遠也不例外。
所有人都知道,周迅在影視界屬於「老天賞飯吃」的類型,是一名天才型演員。
在她手裡,幾乎沒有演砸過的角色,被稱為「掉入凡間的精靈」。
可誰都想不到,周迅在自己的感情世界裡,卻顯得如此笨拙。
這其實與她的「付出型人格」有關。
那麼,什麼是「付出型人格」呢?
在你的生活裡,肯定遇到過這樣一類人:
在他(她)們看來,很多事情的優先級都高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結果支持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心理學家把這些「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行為準則,並因此受盡委屈」的人,稱為「付出型人格」。
簡單來說,付出型人格就是愛心泛濫。
不管對方是否接受,自己是否能承受,都把自己的愛心送出去,試圖用自己的真心和愛去拯救對方,實現自我精神的滿足。
付出情結在情感關係中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無止境的付出,甚至失去自我。
周迅就是這樣一類人。對於自己的每一段戀愛,她都像打仗一樣,一直在兢兢業業地付出。
因此,明明自身條件優越,對於每一個戀人,她都習慣先低頭。遇到對自己不公平的事,她也不懂得去抗爭。
譬如這段與高聖遠的婚姻。其實早在結婚前,就有陌生女子曬出和高聖遠的合照,並放話:
早知道你愛周迅,幹嘛招惹我啊?祝你幸福!
期間多次曬出和高聖遠的合影,足以證明這兩人關係不一般:
但高聖遠沒有一句解釋,周迅也沒發問。身為高聖遠當時的未婚妻,她會不知道這些事嗎?不太可能。
但她選擇了刻意忽略,還是堅定地要嫁給高聖遠。
就連好友劉若英也說,「周迅是那種不會保留感情的人。她一旦愛了,就會全部拿出來。」
然而,這樣造成的後果,往往是這段關係在一開始,那個不會保留感情的人先輸了。
在兩性關係中,我們可能會經常發現,被離開的往往是那個看起來又賢惠又能幹的「付出者」。
因為,人往往有著劣根性——越付出越珍惜,而不是越得到越感恩。
再拿賈乃亮和李小璐的婚姻舉例。所有人都看得出來,賈乃亮有多愛李小璐——
為了陪李小璐過聖誕節,早上飛一個地方拍戲,晚上又飛回來陪老婆過聖誕。
李小璐住院,他陪在醫院四五天,不洗澡不洗頭的服侍她;
下雨天走路,怕老婆弄髒鞋子,抱著老婆走:
婚後不讓老婆下廚房,因為怕她手糙了:
李小璐迷上嘻哈,賈乃亮為了老婆,穿著也變成了「嘻哈風」。甚至帶頭給PGone打賞了180萬:
甚至在李小璐和PGone東窗事發後,繼續發微博維護李小璐:
可李小璐有珍惜嗎?並沒有。
可以說,賈乃亮在和李小璐的婚姻關係裡,一直是那個有點卑微的「付出者」。
對付出型人格的伴侶而言,愛是餡餅,他/她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愛,必須在感情裡不斷付出,才能得到關注。
歸根到底,是因為這類人始終有「被拋棄感」,內心做不到真正的獨立,才會把自己深陷於一段被動的關係裡。
所以,最終我們發現,在「付出型人格」的潛意識裡,伴侶、孩子永遠比自己更重要。
他們會以為,如果他們給身邊人更多的愛和照顧,身邊的人也會自動地回饋給他們相同的體貼和關愛。
可事實卻是,他們付出的越多,身邊的人離他們就越遠。
因為這種感情依附相當脆弱,大多數的過度付出者都會讓對方產生厭煩、逃避的心理。
最後往往導致,你越卑微地討好別人,別人就越高傲地無視你。
所以,付出型人格的人要明白兩個道理:
①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感恩,你的付出可能是沒有回報的。
②當你不再從付出中吸取安全感,你才能學會真正的付出。
你要學會意識到,無條件的付出對你並沒有好處,你應該捨棄舊的行為模式,重建自己的內心。
以後,凡是遇到有人要你付出的情況,請先思考一下:我能得到什麼回報?
因為你的認知越清晰,自我才會越強大。最後你才知道,他人的索取對你而言是否公平。
要記住:過度付出無法讓你收穫一段滿意的關係。真正能夠獲得滿意關係的人,是那些在滿足自己的過程中,也能讓他人受惠的人。
如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
愛情本身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有各式各樣的愛情。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愛情才會走上正軌,成為唯一的永恆。
希望每一個在戀愛/婚姻中的人,都能七分愛自己,三分愛他人。
與諸位共勉。
文:家庭雜誌新媒體特約作者 夏木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