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竟然要和滿清籤協議,讓大清膽子大了起來,所以揮師南下

2021-01-09 道州致青春美好

應該講,歷史唔撳住人嘅思路走嘅。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崇禎皇帝。飛到煤山散檔自己無奈嘅一生。由佢遺言睇,佢真系唔服,唔系佢廢,系理大臣們害咗佢。可最後嘅話畀天下百姓好感動,佢對李自成話,你可以侮辱我屍,唔可傷我百姓一人。臨死之人可以咁諗,都唔枉萬人之上嘅皇帝。呢姑勿論,單講李自成,入到北京後,急急腳稱帝,張凳都冇坐定定,邊境嘅清軍就開咗過嚟。

本已經歸降大順嘅吳三桂,話系因為劉宗敏侵犯佢細妾陳圓圓,佢嚟個一怒為紅顏。實際唔系吳三桂呢個漢奸,佢一睇滿清嘅勢力過李自成多數嘞,而且承諾當平西王。根本就唔系咩為咗陳圓圓。你諗,連佢老竇都唔理,仲理個喺風月場合領回細妾侍呀,可能呀!喺吳三桂嘅配合下,山海關一戰,李自成大敗。今次連回北京都唔嘞,因為多爾袞率領八旗兵攻入咗北京。

都就喺崇禎死後第十日,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等大明遺臣,推舉咗福王朱由崧為南明皇帝,即弘光皇帝。以南明朝廷挺起大明嘅脊梁。南明嘅朝堂上,都拗撬一片,佢哋想唔系第二,系討論點同滿清整好。因為佢哋認定滿清同當年嘅金國一樣,攞下北京之後就會閘住行動。噉,南明就象當時嘅南宋,都存活咗百年。咪,佢哋冒出咗一個好天真箇口嘅諗法。就用想借清軍嘅手,將搞內亂嘅李自成畀清除跌,噉兩邊以國嘅形式存在。咪朝堂上拗撬唔停,有同意呢個諗法嘅,有唔同意嘅。畀人估唔到嘅系,作為第日抗清英雄嘅史可法,竟然都同意呢個方法,而且成咗呢件事嘅主導者。應即刻同滿清整好。咁樣,可以畀南明喘息嘅時間,再就可以睇到滿清同李自成鷸蚌相爭,然後坐收漁利。

想像系幾盞鬼,可真相真系好殘酷。史可法嘅決定起到關鍵作用,因為史可法喺嘅南明嘅軍事統帥,弘光皇帝都聽佢。實際上,此時嘅南明缺少一個審時度勢嘅能人,如果有諸葛亮喺,嚟個「隆中對」樣嘅嘢,預大家就明確咗方向。可大家都喺夢入面,唔知點行呀。最關鍵嘅唔知滿清嗰邊系點諗嘅。佢哋認為系李自成系仇敵,而佔領北京嘅滿清好成咗友邦。(當然,北京系李自成佔領嘅)個天大嘅話,就喺南明呢度成咗個任務。佢哋想像滿清同金國幾嘅相似,明朝同大宋幾嘅相同。可佢哋就攞歷史做比較都明,最後弱質啲嘅南宋都系畀人畀做跌咗。

甚至在朝堂上,有人話吳三桂系暫居大清度,第日一定可以歸來。咁一番辯論,史可法嘅意見,搵咗上風,咪嚟,南明嘅一個國策「借虜平寇」就肯定喇。南明小朝廷就派出咗使節,帶上禮物去北京見順治皇帝,或者多爾袞。當時劉良佐等規勸話:「滿清如果冇曬李匪,噉咪即系如虎添翼,更可專心噉嚟對付我哋啦!」可劉良佐嘅話,有冇人可以聽入去。噉,去談判嘅使團成立。以向懋第為首,一共八十人。因為帶咗白銀十萬兩,黃金一千兩,絲髮一匹。佢哋系去同大清示好。都有褪而求其次嘅打算,如果大清強硬,都可以確定為「叔侄」關係,可以稱臣納貢,就等於系南宋一樣。

只可惜,呢系一廂情願啫,雖然滿清喺打擊李自成,可對南明喺個心度睇唔起,根本就冇求同嘅意思。而南明小政府,以一國之氣呀同自己嚟講,多爾袞好系呀,揮手一下,將送過嚟嘅禮物,全部收到。對向懋第進行咗勸降,左懋第為自然唔做。佢仲以為兩國交戰唔斬來使。可多爾袞牛精地拍咗臺,「殺」。將左懋第為殺咗。剩嘅人員畀趕咗出嚟。聽到呢個消息嘅弘光皇帝同史可法都覺得絕望,都覺得咗危機。即刻招集人馬,準備布防,嚟對抗清兵。喺1645年嘅一月,就將李自成畀人拼沉咗。李自成逃離咗西安,飛向咗河南嘅商洛。可唔好彩嘅系,畀一班武裝農民畀殺咗喇。

相關焦點

  • 南明極其無恥的大將,擁兵八十萬卻用於打內戰,致使國家迅速衰敗
    文/格瓦拉同志南明建立之初,仍保有南方各省,若內部不發生劇烈的變動,那麼效仿東晉和南宋偏安一隅、對抗北方,基本上沒有問題。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南明建立之初,一位手握八十萬大軍的軍閥便發動叛亂,從而給清軍入侵江南、削弱南方抵抗力量提供了絕佳的良機。
  • 從懷慶戰役來看,分析大順、大清、南明弘光這三國的策略!
    以多爾袞攝政王為實權的清王朝軍隊:審時度勢1.原本設想的兵分兩路的"空前戰略"1644年,北京城裡是清軍駐守,正準備迎順治皇帝然後舉行登基儀式,就此一個新的王朝就此確立,然而這時候天下還是三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也就是說對於清王朝來說,除了自己本身的政權之外,還面臨著以李自成為首的駐紮在陝北地區的大順農民軍和新建立起來的南明弘光政權
  • 如果吳三桂不引清兵入關,滿清能入主中原嗎?
    "明朝末年,在明朝境內出現了兩股具有影響明朝格局的農民軍勢力,他們的領袖分別是李自成和張獻忠。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不得不選擇在煤山上吊自盡,明朝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宣告滅亡,而李自成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順」政權。此時,明朝守將吳三桂鎮守山海關,聽說明朝滅亡之後,就準備順勢投靠李自成。
  • 三方協議一定要在畢業之前籤嗎?不少大四學生搞錯了
    不少大四學生都不知道如何處理三方協議,畢竟三方協議不能亂籤,牽扯到很多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宜。如果沒有處理妥當,可能會有很多麻煩。再加上,輔導員一般都想讓大四學生較快籤訂三方協議,最好是能夠在畢業前把三方協議籤。
  • 日本體驗感最強的動物園:想參觀要先籤免責協議,超近距離看老虎
    日本體驗感最強的動物園:想參觀要先籤免責協議,超近距離看老虎動物園是一家子出去旅遊的必去地方,這是個老少皆宜的地方。"上海野生動物園"事件駭人聽聞,令人極其悲傷的是竟然有遊客目睹了黑熊將飼養員左右撕拉而死之幕。黑熊傷人致死這件事情,導致很多膽小的人對動物園沒了好感。
  • 大清早已滅亡,可是陳麗華何鴻燊家裡還遵守著滿清的規矩
    清朝是中國的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了,清朝滅亡了之後中國就徹底的告別了封建社會,曾經的那些封建的習俗也慢慢的被摒棄了,現如今的人們的思想也是變得越來越開放和包容了,但是在當年的近代化的社會依舊有的家庭還延續著滿清時候的規矩,比如何鴻燊還有陳麗華。
  • 微小說:「所以你就來嚇我,證明你膽子大?」
    閔延拼命和賀嶼道歉。賀嶼對這個明明膽子小得可憐卻敢跑到他家裡搗亂的鬼有了興趣。「你來我家到底想幹什麼?」閔延已經快嚇哭了,吸了下鼻子才說:「我生前膽子就特別小,變成鬼以後還是這樣。其他的鬼笑話我,說我不是一個合格的鬼。」
  •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始末:四封信和一份協議,改變了三個王朝的命運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為了報囚父之仇,還是為了報奪妾之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已成定論:是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順還是不肯屈服的南明,都失去了重要的屏障,一馬平川擋不住八旗鐵蹄,揚州嘉定百姓十不餘一。 細看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始末,我們就會發現,是三位梟雄的四封信和一份協議,改變了三個王朝的命運。
  • 南明和大順軍反攻荊州失敗:何騰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清廷和南明都派人前來遊說和拉攏,大順軍餘部出於民族大義的考量,最終選擇和南明聯合,共同抗擊清虜。在湖廣巡撫堵胤錫的盡心周旋下,李過、高一功所部被改編為「忠貞營」,李過被隆武帝封為興國侯,其餘諸將皆有封賞, 李過也被賜名為李赤心,高一功則賜名為高必正。
  • 大明王朝世系圖(附南明)
    公元1356年朱元璋佔領應天,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擴大勢力,隨後先是擊敗陳友諒,又打敗張士誠和方國珍 ,於1368年在應天稱帝建立大明朝。隨後使徐達,常遇春等人北上攻打元朝,元庭北遁大都被攻陷。隨後朱元璋使藍玉等人繼續北伐將元朝殘餘勢力趕到漠北,佔領東北及西北地區,又消滅了四川的明玉珍進攻雲南等地逐漸統一西南地區。
  • 洪承疇戰敗被俘寧死不降滿清,孝莊只身前去「感化」,一夜之後跪降
    最後,當洪承疇知道這位聰慧美貌的女子,竟然是大清帝國皇帝皇太極的妃子時,「始叩頭請降」。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順治都對洪承疇非常器重。在清軍定都北京後,順治讓洪承疇保留仕明時的原職,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之後,更是讓他成為了清朝第一位漢人宰相。
  • 南宋的雙胞胎兄弟「南明」,建國18年,成為了一個笑話!
    要知道,在北宋覆滅之後,除了趙構之外的所有其他皇室全部都被俘。因此,趙構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無論他打出怎樣的旗號,是想要復仇還是想要興國,都是理所應當的。然而,在明朝覆滅之後,卻逃出了好幾位趙構!原本在戰爭之後,皇室嫡系幾乎已經全部覆滅了,因此剩下的幾位皇子,或者說是王爺。他們都不是嫡長一系,因此照理來說,都沒有繼承權。
  • 社稷傾頹、國家破碎——南明最後的十七年
    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就在朱聿鍵啟程前往平樂府途中時,清軍南下,弘光帝倉惶出逃,然後被俘,監國於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也隨後投降,南明一時無主,且世宗以下皇室近支宗室基本全部斷絕(僅存神宗第七子桂王朱常瀛及諸子,但是遠在廣西,不能前來繼位)。
  • 滿清十大酷刑你聽過,但你聽過滿清十大貢獻嗎?簡直笑死個人
    滿清十大酷刑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說到滿清十大貢獻,可能很多人便不知所云。要提到這個問題,就難免說到這套理論的提出者——閻崇年。閻崇年,滿族人,北京滿學會會長。而本身作為一個滿族人,順理成章為自己民族的歷史感覺到驕傲和自豪,這倒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我們現在強調國家,同樣也不能忘記自己的民族身份。對民族的認同,和對國家的熱愛兩者並不矛盾。但問題是,很顯然,他明顯拔高了一個王朝,很人們對歷史的認知完全不同。尤其是他提出的滿清十大貢獻,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 大明罪人吳三桂:本可成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卻將一手好牌打稀碎
    吳三桂 當時,既有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佔據京城,又有南下的清軍虎視眈眈,李自成糾結於各政治勢力中,不知該作何選擇。吳三桂幫助清軍趕跑李自成後,滿清要歸還京城,而作為報酬,吳三桂也要將黃河以北割讓給滿清。但滿清入關後,皇太極卻對這個承諾視若無睹。 為了安撫吳三桂,還將他封為平西王,吳三桂也就成為了雲南的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