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何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快樂大本營》從1997開播至今已經有23年的時間了,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但最近,何老師因為在2019年播出的一檔綜藝裡的一段話,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起因是沈夢辰吐槽男友杜海濤拿粉絲應援物品送自己爸媽,隨即何炅接口說粉絲送的不乾膠粘的太緊,同時表示自己已經被送了20多個保溫杯和50多隻鋼筆。
20多隻保溫杯和50隻鋼筆
但何炅同時也多次在不同的節目表示過,粉絲不要送禮物。
而且在微博上都能找到,贈送的時間的明細,每個主持人都有,甚至同臺的嘉賓也有禮物。
種類繁多,且價格不菲,只有快樂家族收了麼?不是,即便汪涵也公開講過不收禮物,但在各家後援會的禮物名單上依舊能看見天天向上的清單。
太多了,放不下了,有興趣可以去微博搜索關鍵字。
那有人就又要問了,難道只有湖南臺收禮麼?答案也不是的,這樣的事情十分的常見,甚至變成了粉圈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
這些禮物,明星真的自己留用了麼?也不完全是,早前就有人發現吳昕把鍾漢良送的玩具掛在某魚上賣掉,同時杜海濤刪除鹹魚寶貝的行為,再一次上了熱搜
說起應援文化,這本就是眾多舶來品中的一種。這個源於日本體育界的詞,最初指的是粉絲支持偶像的行為,體育明星的粉絲在看臺上組成啦啦隊,奏樂喊口號唱歌跳舞,以示加油。但慢慢地這個詞擴散到了娛樂圈,含義也不斷延展,一切支持、聲援偶像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應援,組織形式也從自發的散兵作戰演變為有準備的集團作戰。
久而久之,便人人習以為常,甚至滋生了一些攀比的風氣,那既然大家都收禮,為什麼只有何炅被人拎出來,戲稱從何老師變成何大人呢?
那就要說起何老師一直以來在業內的口碑了,如果在前幾天之前,你搜索何炅或者何老師,彈出來的都是正面的消息,鮮有罵名,然後一夜之間,牆倒眾人推,每一個誇讚過他的人,都會認為他辜負了大眾的讚美和期望,從而「因愛生恨。」
但難道我們只是想讓何炅付出代價麼?我想不是的,這件事情的背後,浮現的是現在娛樂圈市場監管不力,所謂的粉圈應援和集資,有多少是合理合法,帳目清晰的?
多少利慾薰心的人,披著對偶像的喜愛,實則藏汙納垢,貪斂錢財,裡面多少空子可以鑽,不說想必也清楚(以下只是舉例後援會集資,並非映射)
而花錢的這些人,裡面有多少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粉絲們不止為了偶像打點人際關係,偶像過生日,也會送上奢侈品等,或許有人說,我給我自己喜歡的人花錢,難道不可以麼?
我只想說,可以,但沒必要,或者適可而止,偶像的作用不止是創作好的作品,更重要的對粉絲有一個規勸引導的作用,喜歡你的人越多,你的影響力就越大,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希望很多偶像能重視自己和粉絲之間的關係,起不到引導的偶像在我看來,是失格的。
好了,說了這麼多,再說回何炅的事情,何老師自己發了道歉的聲明,同時湖南衛視發出聲明如下,至於最後結果如何,還要繼續等。
希望可以引起重視,我們不是娛樂至死的時代,市場監管部門能早日正視粉圈文化和應援文化,也是一件好事。
對於應援這件事,你們是怎麼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