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毛澤東

2021-02-13 古詩詞文欣賞

方明朗誦《卜算子·詠梅》

莫文蔚演唱《卜算子·詠梅》

王泓翔、李勝素演唱《卜算子·詠梅》

吳碧霞演唱《卜算子·詠梅》

作者:毛澤東 朗誦:陸洋

演唱:莫文蔚 李勝素&王泓翔 吳碧霞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品讀了陸遊的《卜算子·詠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寫了這首詞。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光迎來。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告。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梅花卻在花叢中歡笑。

注釋:

冰:形容極度寒冷。

叢中笑:百花盛開時,感到欣慰和高興。

猶:還,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樣子;(此處既能表現梅花的俏麗,又能表現革命者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美好情操。)

爛漫:顏色鮮明而美麗。(文中指花全部盛開的樣子)

賞析:

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俏麗身姿。起始二句敘季節的變換,既平直自然,又蘊含哲理。第一句才說「春歸」,第二句就說「春到」。春歸是梅花在風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飛雪中所迎。很顯然,這裡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風雨」、「飛雪」,而是梅和梅花。在風雨中送走春天時,梅花雖已凋謝但在飛雪中迎來春天時,梅花卻正吐豔。這兩句對仗工整,擬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大無畏的戰鬥精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承「飛雪」寫出,極力渲染梅花開放時的冰雪環境,這是一種襯託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時節梅花開放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這樣一來,「猶有花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花不僅在如此嚴寒的環境中開放,而且開放得還特別俏麗。作者以冰雪襯託風骨錚錚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質、梅花的形象象徵中國共產黨人。作者筆下的梅花形象是全新的,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

下闋是對無私無欲的梅花的禮讚。首句承「俏」字寫出。俏麗的梅花開放於寒冬之時,它是春天的信使,預報春天就要到來,當春天真正到來時她已經飄零了。這就是梅花樂於奉獻的性格,所以作者說梅花是「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俏」字濃縮了千種生機,萬般氣,是這首詞的詩眼,是新時代梅花精神風貌的外現。「俏」字也是上下闋之間過渡的橋梁,使整首詞的境界渾然天成。「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兩句,描寫春天降臨繁花似錦的時候,梅花那種舒心高興的樣子。寫出了花不僅有俏麗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笑」字寫出了新時代梅花謙遜脫俗的品質,豁達大度的精神風採極大地升華了詞的藝術境界。新時代的梅花形象象徵了共產黨人鬥爭在前,享受在後的崇高美德和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這首詠物詞是運用逆向思維寫作的典範。詞前序中說的「反其意」是讀者進入這首詠梅詞藝術境界的極佳通道。陸遊當時主張北伐,皇帝不信任他,朝廷中主和的投降派又排擠、攻擊他,他難酬壯志,傷感悲涼,便作了《卜算子·詠梅》。陸遊以梅自況,表示要堅持愛國情操,至死不向惡勢力屈服。但是,陸遊詞中的「梅」太孤寂了,要聽任群芳的嫉妒,沒有陽光普照,卻有風摧雨澆,儘管最後「零落成泥碾作塵」,但始終保持了固有的芳香,而毛澤東詞中的「梅」則完全相反。陸遊筆下的「梅花」是一個孤獨的愛國者形象,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是偉大的共產主義者,她是一個人,更代表了先進的無產階級群體。陸遊筆下的「梅花」生長在「驛外斷橋邊」,在悽風苦雨中支撐,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與飛雪為伍,在「懸崖百丈冰」時,傲霜鬥雪成長。陸遊筆下的「梅花」寂寞無主地開放,在黃昏中獨自發愁,頹唐哀傷,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在春天即將到來時綻放,自豪,樂觀。陸遊筆下的「梅花」「無意苦爭春」,與世無爭,明哲保身,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只把春來報」,要把春光迎到人間,無私奉獻。陸遊筆下的「梅花」「一任群芳妒」孤芳自賞,無可奈何,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在山花爛漫的花叢中歡笑,永遠與百花在一起。陸遊筆下的「梅花」最終結局是「零落成泥碾作塵」,被人遺忘,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迎來了百花盛開的春天,在春天裡得到永生。《卜算子·詠梅》是毛澤東詩詞中比、興手法用得最好的一首。作者將梅花的自然美與人的德善美有機地融為一,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詞中象徵、擬人、襯託、比喻、誇張、對仗、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寫出了梅花富於挑戰性的個性和謙遜無私的高風亮節,較完美地實現了託物言志的目的。

《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毛澤東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

《沁園春·雪》毛澤東

《七律·冬雲》毛澤東

《七律·答友人》毛澤東

毛主席唯一在「八一建軍節」作的詩,難得一見!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毛澤東

《送瘟神二首》毛澤東

《七律·長徵》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毛澤東 |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相關焦點

  • 陸遊《卜算子·詠梅》
    「卜算子」是詞牌名。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缺月掛疏桐》等。萬樹《詞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駱義鳥(駱賓王)詩用數名,人謂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蓋取義以今賣卜算命之人也。」驛(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驛:驛站,供驛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專用建築。斷橋:殘破的橋。一說「斷」通「籪」,籪橋乃是古時在為攔河捕魚蟹而設籪之處所建之橋。
  • 蘇軾詞《卜算子》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說的是哪種鳥 11.4螞蟻莊園...
    蘇軾詞《卜算子》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說的是哪種鳥 11.4螞蟻莊園今天答案 2020年11月5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還有關於蘇軾的詞的,問題是「蘇軾詞《卜算子》「揀盡寒枝不肯棲
  • 陸遊《卜算子·詠梅》,一首詠物抒懷詞,砥礪人生精氣神
    #詩詞#《卜算子·詠梅》是南宋詞人陸遊創作的一首詞。
  • 經典詠流傳:陸遊《卜算子·詠梅》
    「卜算子」是詞牌名。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缺月掛疏桐》等。萬樹《詞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駱義鳥(駱賓王)詩用數名,人謂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蓋取義以今賣卜算命之人也。」驛(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驛:驛站,供驛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專用建築。斷橋:殘破的橋。一說「斷」通「籪」,籪橋乃是古時在為攔河捕魚蟹而設籪之處所建之橋。
  • 蘇軾最早的一首詞,妙不可言,與偉人《卜算子·詠梅》異曲同工
    毛主席之詞《卜算子·詠梅》與該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自請出京,故而這裡也流露出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品格和精神操守。復觀此詞,情景交融、迴環曲折、自然天成、回味無窮,可謂匠心獨運,妙不可言。雖為蘇軾最早的一首詞,卻值得一讀再讀。
  • 細品毛澤東詩詞中的「霜」與「雪」
    此時,夫人楊開慧正在長沙「坐月子」,毛澤東隻身離家,滿懷別離的悽清,寫下了《賀新郎·別友》。這裡的「友」,指夫人兼戰友楊開慧。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悽清如許。」當時,毛澤東夫婦寓居在清水塘22號,即長沙市老市區的東門小吳門。「霜重」指厚厚的白霜,天氣十分寒冷。天剛亮,寒霜遍地,殘月斜照,毛澤東心情惆悵地離別了生產不久的妻子。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對這本詩集十分審慎,他給發表過的27首作品署明了寫作日期;補上了一些詞的題目,如將《浣溪沙》改成《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改動了少數題目,如將《遊仙〈贈李淑一〉》改為《蝶戀花·答李淑一》;對部分詩詞正文和附註作了訂正;為一些和詞附上了原作。「六三年版」是毛澤東親自參與審訂、編輯的毛澤東詩詞版本。
  • 毛澤東筆下的冬天,大氣磅礴,何等壯美,何等灑脫!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毛澤東依然保持著非凡的樂觀,給予將士們無限的希望,正因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領導人,我們才能擁有如今平安美好的生活,但願我們都能常想苦難,永遠心懷感恩。遙遙二萬五千裡長徵,多少驚險,多少曲折,多少悲壯,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毛澤東就以「不怕難」、「只等閒」兩句簡言述之,何等的豁達樂觀。
  • 李之儀《卜算子》:全詞僅用一個意象,便寫出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提到《卜算子》,腦海裡最先蹦出的便是陸遊和毛主席的兩首《卜算子·詠梅》。這兩首歌詠梅花的《卜算子》,以不同的風格與角度,將梅花的傲然氣質描繪的淋漓盡致。與此同時,這兩首詞也永久的驚豔了我們的時光,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 毛岸英犧牲,毛澤東給劉思齊3粒安眠藥,76歲赴朝完成爸爸遺願
    當時毛澤東正在全身心關注朝鮮戰場,又感冒了,於是周恩來和劉少奇商議,決定暫時不告訴他。  1951年1月2日,志願軍取得二次戰役勝利,周恩來才將彭德懷發來的電報送給毛澤東。當時是中央機要辦公室主任葉子龍將電報送到毛澤東手上時,毛澤東把電報看了又看。過了很久,毛澤東向葉子龍說道:「  哎,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有什麼。
  • 重溫毛澤東詩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今天,12月26日,我們迎來偉人毛澤東主席誕辰125周年。我們重溫毛主席的經典詩詞,感受他筆下的宏偉氣概與那段崢嶸歲月。 《卜算子·詠梅》 1958年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