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祝賀珍妮花‧杜德納教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0-12-27 澎湃新聞

港大醫學院祝賀珍妮花‧杜德納教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0-10-09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新聞稿已於2020年10月7日發布)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花‧杜德納教授(左)與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於2017年12月17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130周年第198屆學位頒授典禮合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欣悉憑藉突破性基因編輯研究而聞名的珍妮花‧杜德納教授(Professor Jennifer A Doudna),因其卓越成就獲頒今屆諾貝爾化學獎。杜德納教授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席、分子及細胞生物化學教授,以及該校嶄新基因組學創新研究所管治委員會會長及主席。嶄新基因組學創新研究所從2014年由李嘉誠基因組學工程中心開始,杜德納教授為當時的行政總監。

杜德納教授及其合作夥伴和共同得獎人沙爾龐捷教授(Professor Emmanuelle Charpentier) 在2012年率先發表名為「CRISPR / Cas9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酶可用於編輯基因組,為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囊性囊腫、亨廷頓舞蹈病和糖尿病等遺傳疾病提供了新希望。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表示:「杜德納教授和沙爾龐捷教授的研究為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醫學帶來革新,並為改善人類健康開闢了新領域;也印證了李嘉誠基金會獨具慧眼,洞悉兩位教授在醫學科技的創見而作出的支持。杜德納教授於2017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科學博士,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亦很榮幸邀請到杜德納教授來港,出席並為本院130周年第198屆學位頒授典禮主禮嘉賓,她和沙爾龐捷教授獲頒諾貝爾獎實至名歸,我們致以最衷心祝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化學獎」公布!
    事實上,是2019年搞笑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了—— 那麼,之前還有過哪些搞笑諾貝爾化學獎呢? 日本國際醫學中心的食品科學家山本麻由發明了從牛糞中萃取出香草香精的方法,因而榮獲本屆搞笑諾貝爾化學獎。
  • 2016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事實上,是2016年搞笑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了——日本國際醫學中心的食品科學家山本麻由發明了從牛糞中萃取出香草香精的方法,因而榮獲本屆搞笑諾貝爾化學獎。不過山本麻由指出,從牛糞提煉出的香草精,應該不會用在食品加工上,頂多當洗髮精或蠟燭的芳香劑。
  • 諾貝爾化學獎女性得主已增至7人
    東方網·縱相新聞 程靖 綜合 北京時間10月7日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名女性科學家伊曼努埃爾·夏龐提爾(法)和珍妮佛·A·道納(美),表彰她們「研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即基因修飾方法CRISPR-Cas9。
  • 2020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竟是生物學家!
    而10月7日揭曉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好像給我們治癒這兩類疾病帶來了希望。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許正式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 諾貝爾化學獎歷史趣聞:3人兩次獲獎,物理學家也來「搶獎」
    獲獎183人從1901年到2019年,共有184人次榮膺諾貝爾化學獎,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所以,共183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獨享諾貝爾化學獎榮耀的科學家共63位;由兩位獲獎者平分的情況出現過23次;另有24次為3人分享大獎。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CRISPR基因編輯技術
    據諾貝爾官網介紹,卡彭蒂耶於 1968 年出生於法國奧爾日河畔瑞維西,是德國柏林馬克思 · 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主任 ; 杜德納於 1964 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 · 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院。二人的獲獎理由為 "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 諾貝爾化學獎歷史上的遺珠之憾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諾貝爾獎(以下簡稱「諾獎」)已經走過整整兩個甲子。在過去的120年中,化學諾獎得主群星熠熠,皆為一時之選。但也有很多化學家,他們為化學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化學課本中一直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卻沒有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不得不說,這些是諾貝爾化學獎的遺珠之憾。
  • 一文讀懂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獲獎者是居裡夫人的女婿
    1943年,匈牙利化學家喬治·德海韋西獲諾貝爾化學獎。3人共同獲獎成趨勢在往屆諾貝爾化學獎頒獎中有63人單獨獲獎,23位獲獎者與一位同仁共同獲獎,25次三人共同獲獎。但是自1995年以來的25次諾貝爾化學獎中有18次被頒發給了三人。對比諾貝爾化學獎獎前75年的7次三人共同獲獎,這個趨勢已十分明顯。
  • 兩位「媽媽」發明了什麼,拿下2020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據全球多家媒體報導,諾貝爾獎委員會今天(10月7日)揭曉202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兩位女性生物化學家因開發「基因魔剪」而獲此殊榮和獎勵。這將也是諾貝爾獎自設立以來第112次頒發化學獎。
  • 第一次,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分享760萬!
    ,今天,有著「理科綜合獎」之稱的諾貝爾化學獎也重磅揭曉。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JenniferA. Doudna還曾在2016年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憑藉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 她們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第一組聯合...
    瑞典當地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共同獲此殊榮。▲化學獎揭曉。
  • 關於諾貝爾化學獎你知道多少?原來最年輕獲獎者竟是居裡夫人的女婿
    從1901年到2019年,共有184人次榮膺諾貝爾化學獎,由於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經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所以,共183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獨享諾貝爾化學獎榮耀的科學家共有63位;由兩位獲獎者平分秋色的情況出現過23次;另有25次為三個人分享大獎。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當地時間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 浙大教授解讀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譜寫生命密碼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
  • 諾貝爾化學獎歷史上的遺珠之憾:這些大佬們為何無緣諾獎?
    但就是這樣一個為化學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卻在1905年和1906年連續兩次與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1907年,門捷列夫逝世。 後來的事情很多人知道了,德國化學家弗裡茨·哈伯(Fritz Haber)憑藉氨的人工合成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 2019"諾貝爾化學獎"公布!
    事實上,是2019年搞笑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了——其中,化學獎頒發給了68歲的日本科學家渡部茂教授,以獎勵他在「兒童唾液分泌量」方面的研究。那麼,之前還有過哪些搞笑諾貝爾化學獎呢?本屆搞笑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著名服裝和香水設計師BIJAN獲得。
  • ...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關注英才大會|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從小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1日11時6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記者 李嫋 伊永軍)今(21)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在嘉賓主題演講環節,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里耶·瓦謝勒發表視頻演講。阿里耶·瓦謝勒是一位以色列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因「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的開發」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
  • 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榮獲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剛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可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及多種遺傳病。現時全球每年有超過90個國家逾7百萬名孕婦受惠。
  • 兩位女科學家同摘諾貝爾化學獎,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是什麼...
    她們的研究有助於開發癌症療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