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
漢語是不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恐怕還很那說,但要說到漢語在表達親屬關係時的複雜程度,我們一定可以拍著胸脯,底氣十足的回答:除了我,還能有誰?
放眼全世界像漢語裡面這樣複雜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關係都是極其罕見的,再加上各地方言的表達習慣更是千差萬別,別說孩子,許多成人都未必搞得清。
尤其是過年啊、婚禮啊這種一大家子聚會的場合,誰要是能把親戚關係一一捋順了絕對是人中龍鳳。
在蘇州話裡對各路親戚的稱呼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蘇州人從來不會喊自己的祖父為「爺爺」,而是叫「阿爹」,聽著就有些嗲聲嗲氣,但是為什麼爺爺會變成爹呢?
反過來,蘇州人又把自己的父親,叫成了「爺」,動不動就是「伲爺講過的」,你說奇不奇怪?當然,也有不少「樂橋戶頭」喜歡講:「伲老頭子哪哼哪哼」……
奶奶的說法倒是與爺爺對應,叫做「阿婆」或者「好婆」,一聽就知道還是奶奶比較慈祥。
但是請注意,同樣是「阿婆」兩個字,在蘇州話裡發音不同,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如果讀「阿婆」,就是奶奶,如果讀「阿婆」,那就是指自己的婆婆——蘇州話就是這麼奇妙。
現如今越來越多蘇州的小孩已經不大說蘇州話了,難得用蘇州話喊起父親母親也都是清一色的「爸爸」、「媽媽」,其實蘇州人喊媽媽有自己特有的發音,叫做「姆媽」,這個「姆」字是用鼻音發出的,蘇州話裡許多鼻音都很有趣味,最經典的當然就是把「魚」讀作「嗯」。
有些時候蘇州人也會用「老娘」來形容上了年紀的媽媽,這個時候「老」與「娘」兩個字的音調都會有變化。如果用來自稱的話,那語氣肯定是有點拽或者是囂張的:「奈當仔老娘吃素個?」
蘇州人夫妻之間的稱呼最是可愛了。現在年輕人都是「老公」「老婆」相稱,但蘇州男人都是喊妻子叫「家主婆」,家庭地位簡直一目了然。
文藝一點的說法還有「伲屋裡廂個」、或者是「伲屋裡」,就是「家裡的」意思。看來不管家裡有多少東西,能代表這個家存在的還是那一個人。難得也有人把老婆稱作「伲家屬」,那這個人基本上是當過兵的,或者是幹部出身。
我覺得蘇州的老夫老妻之間的稱呼最通俗:「伲老太婆」、「伲老頭子」,稍微再市井一點的叫「老節生」,這個多半是稱自己老公的。
我家從前的鄰居最好玩,把兒子叫做「小猢猻」,那老公自然而然就是「老猢猻」,「今朝我用不著燒飯哉,老猢猻帶仔小猢猻出去白相哉!」……聽著就想笑。
再來說說父母的兄弟姐妹們的稱呼,頭一個就是伯父,蘇州人都喊「老伯伯」,在蘇州當伯父是件很蠻委屈的事,無論你是30歲,還是40歲、50歲,只要你比孩子的父親大一點,你就只能認下這個「老」字了。
叔叔的待遇就不一樣了,蘇州話裡特別輕快的一聲「阿叔」,顯然就年輕許多了。
伯母在蘇州話裡也有專屬的稱謂,叫做「姆娒」,也有叫「大姆媽」的,這是從前對年長女性的尊稱,不過後來人們覺得稱呼太多記不過來,基本上都直接喊各種阿姨了,而叔叔的老婆叫「嬸嬸」。
最特別的一對組合是姑姑和姑父。蘇州話裡把父親的妹妹稱之為「娘娘(嬢嬢)」,父親的姐姐叫做「嬤嬤」,她們的老公則統一稱作「夫夫」。
其他親戚的稱呼就更多了,舅父叫做「娘舅」,舅媽呢則是「舅姆」;妻子的兄弟那就叫「阿舅」或者叫「舅老爺」;兄弟的妻子叫「弟媳婦」,普通話的妯娌關係,蘇州話叫「伯姆淘裡」……
中國人的稱謂、蘇州人的稱謂,都太讓人暈了,還是老外簡單明了,所有的伯母,姑母,叔母,大媽,姨媽,姨姑,舅母,嬸嬸,統統叫aunt。可是,我在想如果像中國人那樣喜歡吃團圓飯的話,你喊一聲「aunt」會不會有一群人回過頭呢?
你還知道蘇州話裡的親戚關係哪些特別的稱謂呢?歡迎給我們留言。
出品方 | 喜悅聲創
主播 | 馬穎
撰稿/排版 | 說書的菜
後期 | 多多
-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