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央視公開解放軍空軍飛行訓練全過程,駕駛疑似蘇30戰鬥機的中國飛行員連飛十小時打破國內最長單次飛行紀錄,即便放在全球飛行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而從具體數據和相關的要求看,這次飛行也意味著中國一定程度上已經解決了不少長距離飛行的重難點,使得整支部隊有了長時間巡航和多方向打擊的能力,不少網友都認為這是中國軍隊再次的奇蹟。
要知道,普通人即便開個汽車10小時都基本是妥妥的「疲勞駕駛」,在空中執行任務的戰鬥機飛行員所要面臨的飛行難度就更大了。由於部分巡邏或作戰的需求,長時間飛行顯然是必要的,這就從多方面對後勤保障提出了要求。如果採用的是蘇30一類的雙座戰機,那麼兩個飛行員可以輪流操控從而減輕長時間的飛行負擔,這一定程度上就是最為簡單的裝備支持。除此以外,從加油到食品甚至是供氧的後勤保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於戰鬥機本身的載具作戰要求限制,指望其像陸地上的小汽車一樣連開10小時肯定是不現實的,這就意味著戰鬥機需要在飛行途中進行空中加油,此前中國很少有對蘇30這種自帶大油箱的戰機進行加油的能力,畢竟加油機本身也要考慮到自重和長時間飛行所需要的油量。這次長達十小時的飛行明顯展示了中國空軍當下的空中加油方案以及訓練已經足夠完善,能夠適應最基本的長續航作戰。
同時,由於戰鬥機本身的設計,在狹小空間內的基本生理需求尤其是進食以補充能量的需求是尤其重要的,能夠完成十小時作戰明顯可以確定機上裝有專門用於長時間飛行的食品,不僅體積會儘可能小,能量也足夠高,這就相當於在長途開車的時候隨身攜帶一些巧克力一樣。不過戰機飛行員專用的能量補充肯定會比簡單的巧克力更為紮實,這基本上算是中國軍隊的「老本行」了。而蘇30戰機最不適合長續航的液氧供給系統似乎也已經進行了改裝,以往這一系統是普遍無法長距離飛行的。
綜上所述,這次十小時的長距離飛行看起來如一些網友所說像一個奇蹟,背後其實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先進技術水平以及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當然也不能忘了經歷嚴格訓練的中國解放軍士兵,這些要素在最終的戰鬥表現上都缺一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央視這次公開中國解放軍的相關訓練過程明顯也是有針對性的,這一定程度上是對中國周邊目前部分地區一些緊張局勢的回應。
從整體作戰布局看,長時間飛行所代表的意義不僅僅是飛的久、打得久而已,更多的是展示了中國的戰機編隊能夠在多大範圍內實施作戰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在至少10小時的航程內,戰機可以不需要落地、不需要地面補給、在多點作戰需求時有相當少的時間差。這意味著無論是增援,還是奇襲中國空軍都能做到,而且從戰機性能看,對空對海對地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也並不是困難的事。
顯然,隨著全球局勢的不斷變化,一向以和平發展著稱的中國也不得不開始展示多年「修煉」得來的「防禦性威懾」能力,這自然不是在炫耀中國的強大武力,只是對於部分地區的緊張局勢和可能的態勢進行合理的推演以及回應。至少目前來看,這樣的做法能夠有效打壓一些有「非分之想」的勢力的囂張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