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 | 物理學中艱深難懂的「力、光、電」概念,美國人帶孩子這麼學...

2021-02-28 小花生網

大家新年好!有陣子沒團玩具了,本周花生團給大家帶來三款大獎邏輯類玩具,來自我們熟悉的美國益智玩具明星品牌 Thinkfun,讓孩子一邊闖關一邊把物理學中艱深的力、光、電的知識搞清楚了!

1.Roller Coaster Challenge 過山車迷宮--力

這是Thinkfun今年的大獎新品,讓孩子通過搭建軌道,完成過山車迷宮的闖關,遊戲中學習物理概念,鍛鍊空間想像等等。

2.Circit Maze 電路迷宮--電

這款是Thinkfun的超級明星產品,讓孩子動手搭建電路,由淺入深地增進邏輯思考能力,建立電學基本概念。

3.Laser Maze 鐳射迷宮--光

這是Thinkfun另一款常銷的明星產品,讓孩子一邊闖關,一邊在實踐中「看到」光的原理,領略光學的魅力,理解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度這些物理概念,鍛鍊推理和規劃技能。

Think Fun是美國知名兒童思維類玩具的品牌,這兩年在國外各種流行玩具榜單裡一直排名靠前,獲得過玩具界的奧斯卡TOTY獎、家長選擇獎、老師選擇獎等等,常關注國外玩具的朋友一定不陌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三款玩具就是他家的明星產品,遊戲中包含了豐富的物理原理,分別涉及了物理學中很重要的三塊內容:力、光、電。這些大多數孩子到中學時才接觸的概念,現在有這些遊戲,孩子一邊玩一邊就理解了!

一段小視頻,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下~

這三款玩具我們都玩過,上手不難,而且遊戲附有詳細的說明書,五六歲開始就可以自己玩了。寒假裡讓孩子寓教於樂,邊玩邊學,這三款玩具都是很棒的選擇。喜歡就進入微店下單吧!

Science Toys - 科學類玩具,也就是可以幫孩子通過動手和實驗的方式來理解科學概念、領會科學原理的玩具。年初我們介紹過 STEM 玩具,S 代表 Science,所以說,科學類玩具也是STEM玩具的一種。

為什麼要給孩子推薦 Science Toys 呢?還是從我們的親身經歷來說吧。我們小時候學數理化,主要是通過課本和習題來學的,動手和實驗的成分還是比較少,造成了三個 「嚴重」 後果:

1、數理化概念,越往上學,感覺越抽象,尤其物理的電啊波啊這些,看不見摸不著,不容易理解啊 ...

2、因為概念和原理沒吃透,所以考完試,辛辛苦苦學來的知識又還給老師了...

3、更嚴重的後果,就是學到的東西完全不知道怎麼在實際生活中去應用(家裡電路有問題了也常常不知道怎麼去修...)

所以,藉助這些科學類玩具,孩子一邊玩一邊就能對重要的科學概念和原理有個形象化的了解,實在太美好!這也是我們推薦大家嘗試這類玩具的原因。

物理知識無外乎力光電這三大塊,以上面這張圖學習「電的知識」為例,可以讀一本有趣的書、看一段視頻、玩一個電路遊戲、跟著電工去實習一天,學習方式還蠻多的。現在讓孩子一邊玩迷宮遊戲一邊學習抽象的物理知識也是蠻酷的。

這三款產品一起推薦給大家的理由很簡單,它們組成了物理知識學習的系列,包含了物理上重要的力、電、光三大塊,玩了這些遊戲孩子對裡面涉及的概念會有更生動的理解。不僅有物理知識,邏輯空間思維、精細動手能力在遊戲中也會不知不覺得到提高。

怎麼樣,每款遊戲都有不少的物理知識,抽象的概念其實也不是那麼難理解,是不是挺酷的。而且這三款都是ThinkFun的明星產品,挑戰過山車 Roller Coaster Challenge更是Thinkfun在全球主推的新款,下面我每樣都來介紹介紹~

Roller Coaster Challenge 過山車迷宮

Roller Coaster Challenge挑戰過山車本身是一款很不錯的拼搭玩具,有超過10萬種不同組合方式,不過主要還是一款軌道搭建的迷宮玩具。

它是Thinkfun今年的新款主推遊戲,過程中幫孩子理解重力、加速度、坡度、失重超重...這些抽象的物理力學概念,慢慢培養視覺估計和空間思維的能力。

基本每個孩子都會喜歡過山車那種高速運動、有驚無險的感覺,Roller Coaster Challenge就是這樣得人心的設計出來了, 讓孩子操縱軌道上的小車,去體會那種反轉直下刺激的感覺,就像是建在客廳的遊樂園。

 

Roller Coaster Challenge挑戰過山車是美亞編輯推的產品,也是官網主圖的新款,剛出來就獲了不少大獎:

National Parenting Product Award

Astra Best Toys For Kids Winner 2017

The Dice Tower Seal of Excellence

Oppenheim Toy Portfolio Platinum Award

這款玩具受到認可和推薦是有原因的。首先是「真材實料」,拆開包裝,會有一種莫名的驚喜,玩具配件真的很多,瞬間會覺得性價比超高,滿滿一盒有36個支柱、16個轉彎軌道、22個連結軌道以及40個謎題卡。

 

 

其次遊戲設置「接地氣」,孩子的挑戰是讓小紅車從起點通過不同的直線軌道和轉向軌道,甚至穿過隧道飛速下滑到終點,孩子很容易理解遊戲目標。

Roller Coaster Challenge從初學者到專家有4個級別,共 40 個謎題挑戰,每一個謎題會有兩個部分組成:部件和組裝

每一個關卡都是精心設計的,孩子要做的是將第二部分的部件根據自己的判斷組裝到底板上,和第一部分的部件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過山車軌道。遊戲中孩子需要去做視覺的預估,搭建軌道時部件的數量是一定的,搭錯了可能就需要重新規劃,很鍛鍊孩子的空間思維。

動態感受一下軌道搭建完成後小紅車飛速直下的場景。

前面10關相對比較簡單,隨著後面難度的提升,過山車需要使用隧道、黃色的環形滑道,軌道越來越複雜,雖然是款單人遊戲,不過隨著軌道變複雜,難度也會提高,一家人團隊協作完成目標也不錯。

而且軌道如何設計的答案在任務卡的背面,如果到後面幾關遇到團隊協作也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可以適當「作弊」一下~

當然,最重要的是裡面遊戲中包含的教育意義,遊戲裡有不少關於重力、坡度、加速度、能量守恆...這些直接或者間接體現出來的物理知識。

比如重力和加速度,孩子需要思考怎麼才能讓小紅車在直線軌道和轉向軌道上順利的飛起來?小紅車就好像實際生活中的自己,玩過山車會不會有變重變輕的感覺呢?這時候就很適合爸爸一邊帶著玩,一邊講解這些抽象的概念知識。

 

小車能沿著軌道下滑就是依靠地球的引力作用,現實生活中玩過山車時有向下的加速度所以我們就會變輕的感覺,有向上的加速度時我們就會有變沉重的感覺。

 

還有能量守恆,為什麼搭建軌道時高度總是會越來越低?小紅車怎麼會越飛越快呢?

 

小紅車開始時靠自身的重力下行,之後沒有裝置為它提供動力了。如果軌道高度逐漸變高最初的勢能是不足以轉化成更高的勢能和動能的,還不包括軌道摩擦的能量損耗。

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除了最後當小紅車沿軌道飛馳旋轉而下獲得的成就感,對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是更大的收穫。

而且隨著關卡難度的遞增,視覺預估的能力需要更強、空間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看看美亞玩過的用戶怎麼說的:

除了有Thinkfun今年的新款主推的挑戰過山車,電路迷宮和鐳射迷宮也是Thinkfun的明星產品,上回開團花友們的反饋就挺不錯的。

對孩子來說,電流、電路,都是很抽象的概念,Circuit Maze 是一款好玩又具挑戰性的電路迷宮遊戲,幫孩子從玩遊戲的過程裡提早認識什麼是「電」,由淺入深地幫孩子建立電學基本概念並增進邏輯思考能力


而且這款電路迷宮遊戲安全性也不用擔心,它的導電系統設計非常巧妙,藉助金屬片之間的傳導,自動點亮了與之相連的「燈」。

Circuit Maze  是 ThinkFun 2016年獲得專利的玩具,參加美國玩具博覽會後就馬上獲得了 Toy Fair 最佳科技獎和美國家長選擇獎 (Parent’s Choice)最佳推薦玩具金獎,不僅如此,榮譽牆是滿滿的...

Play Advances Language Award – 2016

Parent’s Choice Gold Award – 2016

Techlicious Best of Toy Fair – 2016

Creative Child Magazine Game of the Year Award – 2016

Creative Child Magazine Creative Play of the Year Award – 2016

2016美國玩具博覽會Toy Fair上Circuit Maze獲得Techlicious Best最佳科技獎

玩具包括 17個遊戲配件 (1個總電源,紅黃綠3個LED信號燈,1個三向開關,1個電阻,5個角標,2個直標,2個T字標,1個橋標,1個雙角標)和 1個遊戲底盤。

電路迷宮從初學者到專家分為4個級別,有 60 個挑戰,不過除了按照謎題卡片上面的題目之外,更進階的玩法還有「自行命題」,這個時候可就沒有現成答案了,可以充分打開孩子電路邏輯的腦洞!

從初學者到專家,beginner-intermediate-advanced-expert

它的謎題,是美國著名的迷宮專家 Wei-Hwa Huang (黃煒華)設計的。Huang是美國1992年和1993年國際奧數比賽隊員,也是世界解密大賽World Puzzle Championship的4次冠軍。而目前這位世界冠軍的正式身份,是Google某機密項目的工程師,兼職謎題設計師。

遊戲中,孩子需要運用安排各種符號來創造搭建一個真正的完整電路,從而點亮各個不同顏色的信號燈。舉個例子,隨便一個關卡,因為是電路迷宮,先裝電池,然後用螺絲刀擰開總電源正極上面的螺絲,放三顆7號電池。


Ps:考慮到運輸安全,玩具不含電池,需自己準備哦。


遊戲開始,孩子可以根據任務卡上的內容,先在底盤上布置好電路盤上的預置模塊。比如這個關卡,底盤上擺放一個綠色LED信號燈和總電源,位置已經標好了。任務卡左邊上面是任務目標,這關要求3種燈都亮,使用到的零件為2個T字標、紅黃2個LED信號燈。



預置模塊放好後,不要挪動位置,然後根據任務卡要求使用的模塊,在底盤上設計合理電路,以完成任務卡上3種燈全亮的要求。完成後電流在設計的「通道「中經過,抽象的電流變得像「水流」一樣形象,非常好理解。

Ps:要注意電源的正負極和LED燈的正負極對接哦,組件需要稍微用力卡在棋盤中才會完好接觸,點亮燈塔。

通過這個遊戲,孩子可以學到很多有關電路的物理知識,比如:

電流流動

閉合電路、串聯電路、並聯電路

如何避免短路,如何避免並聯電路中的短路分流

.

讓孩子動手試試吧!玩多了就會發現,不是每個關卡都只有一種解答方法,更多的可能性需要孩子去深入思考和創造了,這個過程也正是在引導孩子真正理解電路是如何工作的。

再來一個視頻,看下詳細玩法介紹...不用擔心不會玩,這次還附贈電子版中文說明書。

光線對孩子來說有著天然的吸引力,他們喜歡拿著一塊小鏡子把陽光射到其他的地方,或者放上一張紙,蹲在地上,拿著放大鏡將光線聚集,就在紙燃起來的那一瞬間孩子別提有多激動了,而且樂此不疲。但他們其實並不會解這些光學現象背後的原理。

鐳射迷宮玩具就可以幫助孩子領略光學的魅力,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這些物理概念不用繁複的理論解釋,直接讓孩子動手實踐就可以理解。

同樣,這款鐳射迷宮也獲得了TOTY等很多玩具類大獎...

它包括 1 個 5×5 的插槽並帶有 1 個雷射發射器,不同角度的鏡面 9 個和 1 個路障,從初學者到專家,共 60 個挑戰。它的謎題,同樣也是美國著名的迷宮專家 Wei-Hwa Huang (黃煒華)設計的

鐳射迷宮不同於一般迷宮類遊戲的是關卡設計中的不確定性。一般迷宮類遊戲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固定的,唯一不確定的只是路線,而鐳射迷宮的關卡中,卻有更多不確定的因素,不但棋子的位置和擺放方向存在很多可能性,有些關連起點和終點的位置也不確定。


玩法很簡單,按下雷射發射器(起點),打開光束,如果光束經過了棋盤上的所有棋子到達終點就完成目標了,舉其中的一個中級關卡來具體了解下這款玩具的玩法。

1、按照挑戰卡,把棋子在迷宮棋盤中擺好,然後確認棋子的位置、方向有沒有擺放正確。


可以看到,卡片明確地告訴了我們紅色棋子位置和方向,但黃色和紫色棋子我們雖然知道它們在棋盤中的哪一格,但是圖片上帶有問號,並不知道它們擺放的方向,需要孩子開動腦筋去調整。


2、挑戰卡右上方的數字,表示光最後要到達目標棋子(紫色棋子)的數量


這張挑戰卡中的目標棋子是兩個,意味著光最後要照射在兩個紫色棋子上的終點面才成功。



3、挑戰卡左上方給出的棋子,是遊戲中要添加的棋子,除了它們的其他棋子都不能使用。


這張挑戰卡左上方有3個紫色和1個綠色棋子,應該把它們放在棋盤中的哪個位置,方向又是怎樣的都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

4、最後經過不斷思考和嘗試,將棋子都放好後,按下紅色發射器,來驗證光束是否能到達目標終點。

像這樣,光最後到達了兩個紫色的目標棋子!


在這個遊戲關卡中,既可直觀的了解光束反射、折射這些概念,也考驗了孩子對每種棋子作用的思考與理解,並且孩子還要懂得從已知的棋子位置去推測和模擬光的路線。

這關要用到既可以將光反射回去又可以將光穿透過去的綠色激發分離器,還要用讓光穿過黃色的棋子,並且還要用到既可以作為目標終點又可以將光進行90度折射的紫色棋子。

但如果真的碰上難題,走不出迷宮了也沒關係,可以看看關卡牌的背面,「謎底」就清清楚楚的畫在上面呢!

這款玩具因為有雷射,有些朋友可能會擔心眼睛安全問題。玩具的廠商考慮到這個問題,特別將雷射的功率設定在對人眼無害的範圍以內。

雷射玩具要符合國家標準1類:0.4mW以內,這樣的玩具不會對人眼睛造成傷害。鐳射迷宮的雷射功率小於等於0.39mW,符合我國和美國對於雷射玩具的功率要求(不過家長還是要教孩子不要對著眼睛)

這款玩具也附有中文說明書,可以參照著玩,下面這個小視頻也可以直觀感受下玩法。

1、價格信息


本期開團的三款玩具都是由Thinkfun的國內總代理正規進口的,配有中文說明書,有完整的售後服務,價格也實惠。官方建議適合8歲以上,不過一般來說五六歲孩子就可以開始玩了。

Roller Coaster Challenge挑戰過山車,團購價258元包郵;

Circuit Maze電路迷宮,團購價258元包郵;

Laser Maze鐳射迷宮,團購價209元包郵;

2、團購要點

    

      團購時間:1月2日10點整開始

      團購價格:挑戰過山車258元,電路迷宮258元,鐳射迷宮209元

      關於發貨:3個工作日發出,周末節假日不發貨

      關於退貨:沒有質量問題不予退換。

      關於發票:因團購價很優惠,不提供發票

      參團方式: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以下二維碼,進入花生店鋪直接參團

相關焦點

  • 「AL&IG物理」4個人人都該知道的物理學概念!
    電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指的是在宇宙中某些類型的物質中發現的電子所產生的力。某些類型的物質,如在磁鐵中發現的化合物,具有這樣一種電子配置方式,可以對「帶電粒子」中的其他電子施加力。這些化合物會對其他「帶電粒子」施加能量,這就是為什麼磁鐵會吸引曲別針而不是你的手指。
  • 物理學家給孩子話家常——講給孩子的量子物理學
    對於一個物理學的糊裡糊塗的人來說,總覺得量子力學更是玄而又玄的東西,高深的概念、複雜的公式,薛丁格的貓是否還健在?霍金的世界是怎樣的?...... 如今的孩子們可是了不得啊,初中就開始讀量子力學了?我這個物理學渣趕緊補補課吧。這麼好的書必須推薦還沒有讀過的孩子們,日後學物理一定不吃力。
  • 【物理故事】索爾維會議,二十世紀物理學,和物理學史上最珍貴的一張歷史照片
    洛倫茲(Hendrik.A.Lorentz,1953-1928),荷蘭物理學家,19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洛倫茲的名字在普通中學的物理學教科書上就有,運動電荷在磁場中會受到一個橫向力的作用,即洛倫茲力。把洛倫茲力推廣到電磁場,推廣到微觀元電流,洛倫茲力便與麥克斯韋方程一起,構成經典電動力學的基礎。
  • 這套大火的英文版科普書,幫孩子輕鬆打開探索世界的大門
    它入選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最佳參考書」,在國內還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學教授的審讀推薦。還請了物理老師來審讀。進行審讀的周立偉教授,可謂是大有來頭。他是電子光學、光電子成像領域(物理的一個分支)的專家。
  • 楊振寧在物理學的地位那麼高,為何沒有出現在教科書中?
    因為歷史和個人的原因,楊振寧在一部分國人心中的名聲並不好,無論這是偏見還是存在其他原因,楊振寧在物理學領域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大家知道,楊振寧和李政道是因為提出宇稱不守恆,從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楊振寧在物理學領域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米爾斯是楊振寧的學生,他曾多次強調該理論主要是他老師的貢獻,自己只不過是掛個名而已。
  • 誨人以誠——物理學泰鬥吳大猷
    1957年10月31日,楊振寧接到獲獎電話,當即致函吳大猷說:值此十分興奮,也是該深深自我反省的時候,我要向您表示由衷的謝意,為了您在1942年曾引導我進入對稱原理與群論這個領域,我以後工作的大部分,包括關於宇稱的工作,都直接或間接於15年前的那個春天,從您那裡學到的概念有關。這是多年來我一直想要告訴您的情意,今天或許是最好的時刻。
  • 從超級計算機到量子計算機的飛躍,或將解開物理學中最神秘概念!
    同時期的人不接受他對原子和物理學觀點所帶來的疲憊和沮喪一直困擾著玻爾茲曼。今天,玻爾茲曼因子在物理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玻爾茲曼因子計算的是相對於零能量而言,處於特定能量狀態的粒子系統被發現的概率。
  • 馮端:漫談物理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牛頓力學的另一局限性表現在它不能圓滿地解釋強引力場中物體的運動,這從它無法定量地解釋水星軌道近日點的進動問題而初露端倪。另一帶根本性的問題是它對萬有引力的存在沒有任何理論解釋。這些缺陷尚有待發展進一步的理論來彌補。1916 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應運而生。
  • 粒子物理學一生的信徒:諾獎得主維爾特曼去世,享年89歲
    在科普圖書《神奇的粒子世界中》,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馬丁努斯·維爾特曼(Martinus Veltman)寫道,如果說,20世紀前半葉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所主導,那麼毋庸置疑,後半葉的明星就是粒子物理學。其他諸如超導領域的發現,都只是寬度上的,而非深度上的,不足以改變我們理解自然本質的方式。
  • 物理學中的演生現象|眾妙之門
    文章詳細介紹了凝聚態物理學中典型的演生現象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主要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重要進展。而對我們學習物理學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思維方法,即將一切複雜系統中出現的各種現象,都歸結為最基本的組成單元和決定單元行為的基本規律。或者說,將複雜還原為簡單,然後再從簡單重建複雜 (見圖1) 。
  • 物理學的「四大神獸」,又兇又萌,還有超能力!
    就芝諾的烏龜的這個速度,別說阿喀琉斯,就是光也追不上啊,這是真正的「勢如疾風,快如閃電」啊。麥克斯韋統一了電與磁,和牛頓一起開創了近乎完美的經典物理學時代,以至於使人們認為物理學大廈已經建成,「物理學已經無所作為,往後無非在已知規律的小數點後面加上幾個數字而已。」由此可見麥克斯韋的偉大。
  • 磁場無處不在:磁物理學的三個有趣現象
    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磁鐵和磁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磁針可以幫助我們在不熟悉的地方找到方向,而冰箱貼可以將孩子的畫固定在冰箱門上。除了這些常見的例子,磁場還在宇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時候,磁場會對周圍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比如在危險的磁星環境,以及用途很廣的核磁共振掃描儀。
  • 讓孩子刷海量物理試題,不如熟讀這套《給孩子的物理三書》
    書中不僅有物理學領域的大量知識,還有讓人著迷的各種物理學相關故事,故事內容或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件,或取材於著名的科幻作品,如儒勒·凡爾納、威爾斯、馬克·吐溫及其他一些經典作品,以此來引起讀者對物理學的興趣,開拓讀者的視野,同時加深讀者對物理學重要理論的認知。
  • 12本關於量子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的科普書籍
    《同時通過兩扇門:捕捉我們量子現實之謎的優雅實驗》,作者:阿尼爾·阿南塔斯瓦米光是波還是粒子?是的,也許不是吧。牛頓假設光是離散的「微粒」,1803年託馬斯·楊的雙縫實驗推翻了牛頓的理論,證明了光的雙重性,光既可以作為粒子,也可以作為波。一百年後,量子力學又一次把現實拋給了大家。阿南塔斯瓦米巧妙地描述了一個至今仍困擾著物理學家的簡單實驗科學和歷史。2.
  • 誰統一了兩種基本力?
    在生活中,引力和電磁力的作用隨處可見。無論是蘋果落地,還是吸附在冰箱上的磁鐵,都是它們在發揮著作用。相比而言,弱力和強力也許沒有那麼為人熟知,這兩種力都是短程力,不像電磁力和引力有無限大的作用範圍。弱力支配了粒子的衰變,在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強力則將構成質子的夸克緊緊地束縛在一起。
  • 物理哲學簡介(I):物理學中的哲學基本問題
    通常,哲學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態度。所以哲學又常劃分為東方哲學、西方哲學等;東方哲學中又常劃分為中國哲學、印度哲學等;在中國哲學中又常劃分為中國古代哲學和中國現代哲學等;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又常劃分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主要的哲學流派等。上面是哲學的基本簡要解釋,有人自然會問:物理哲學指的是什麼呢?
  • 人類物理學或遭「顛覆」,匈牙利科學家,發現支配宇宙的第五種力
    ,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以及能量和質量,麥克斯韋統一了電和磁,這些科學家因為實現了一部分的大一統故而名垂青史,遺憾的是至今也沒有人真正的實現完全的大一統。   但是在2016年的一次尋找暗物質實驗中,匈牙利的科學家像往常一樣用質子轟擊鋰-7,試圖創造-8並觀測其衰變的過程中,其實驗結果卻讓他們深感不可思議,因為匈牙利的研究團隊在實驗中用質子轟擊鋰薄帶後,當鋰吸收了質子
  • A-level物理|2020諾貝爾獎物理學獎中提到的黑洞到底有多「黑」?
    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光的故事(八)終局之戰,量子力學的出現讓我們的故事塵埃落定
    人們發現只要紫外線照射金屬表面,金屬表面就會帶正電,好像負電飛走了一樣,當時還沒有發現電子,只能說是負電失去了。不同的金屬效果也不一樣,鉀鈉鎂鋁這類活潑金屬更容易失去負電。1897年,湯姆遜在研究了陰極射線後發現了電子,人類開始使用電子的概念,來描述之前的負電。
  • 《流浪地球》中的天體物理學
    影片中涉及了大量的天體物理學知識,而且都巧妙地把它們融入到了劇情中,所以現在我們就來聊聊《流浪地球》中的天體物理學。這是一段長得讓人無法想像的時間,因為人類的文明史都是用千年為單位的,即使是進化史也只是用百萬年為單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