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mba s9+ 是 iRobot 最貴的掃地機器人,也是最聰明的

2020-12-28 愛範兒

首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什麼時候我會需要一個掃地機器人什麼會讓我買一個高端的掃地機器人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從小在北方生活長大的我,面對地上打掃不盡的絨毛灰塵時,面對智能家居時代的廣告,自然而然萌生出想要一個掃地機器人的想法。

但第二個問題就難回答了,在掃地機器人的品類中,價格相差的程度可以高達到數千元,而通常普通消費者難以判斷這數千元的價格差能帶來怎樣的體驗差距。

至今我還沒有購買一臺真正高端掃地機器人的衝動,但使用過越多產品後就越明白,你自己的消費能力與衝動,產品帶給你體驗,產品本身的定價與定位,都各是各的事情。

無論是「下一次一定支持」還是「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都有著自己邏輯。

去年的時候我曾經寫過 iRobot Roomba i7+ 掃地機器人的體驗,當時的 Roomba i7+ 有著一些相當先進的功能,比如支持自動集塵,而類似的功能之後開始出現在另外一些國產品上。

從這方面來看,其實 iRobot 有著很好的技術實力,儘管還無法確定這種自動集塵功能在更加長遠的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但你可以想像一下在 iPhone 上首先使用了 Face ID,然後國產品牌在之後跟進的情況,雖然今天 Face ID 沒有成為主流而屏下指紋使用更多,但這種開拓者的姿態與高度是十分難得的。

這也是 iRobot 想要在掃地機器人領域裡達到的高度。

用設計與動力站在比以往更高的高度

想到達到這樣的高度,就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產品,iRobot Roomba s9+ 是目前 iRobot 掃地機器人裡迄今為止最強大,最高端的一款。

這種高端體現在它在 Roomba i7+ 已經很高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改進了清潔的維度,無論是對於清潔能力還是清潔深度來說,Roomba s9+ 都有著更出色的表現。

我把 Roomba s9+ 的提升歸類,大致可以分為:

吸力再次提升,這是根本性的動力改進造型以及邊刷的改進,這是設計驅動效率提升抗過敏源功能,這是花邊功能,或者你也可以認為是人性化功能

平平無奇,這可能是你第一時間看到這三項改進時內心的真實想法。Roomba s9+ 沒有帶來更多「黑科技」方面的進化,甚至不像之前 Clean Base 自動集塵推出時那麼吸睛,反而看起來很常規。無論是 Clean Base 自動集塵以及 Imprint 先掃後擦,與擦地機器人協同工作的功能,都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這種感覺並非沒有道理,但卻是一個典型的錯覺。當從金字塔底部往上看時,一定會被這世界奇蹟級別的宏偉規模所震撼,而當臨近金字塔頂端的時候,塔尖看起來就是一個伸手可及的普通石堆。

舉個例子,上一代高端型號 Roomba i7+ 能夠提供相當於 Roomba 600 系列 10 倍的吸力,這個數字上已經是很驚人,而 Roomba s9+ 的吸力提升數字更加驚人——40 倍。

足夠的吸力是掃地機器人一切清潔能力的基礎,數字越高動力越強。從正面意義上說,這給了 Roomba s9+ 在阻力更大的材質上工作的能力,比如地毯。

地毯這種東西是一種能顯著提升屋內品味的商品,在光禿禿的地面上鋪上一張名貴合適的地毯,往小裡能說營造溫馨氛圍,往大裡說那就是房間整個格調都升上去了。但眾所周知,地毯這種材質不好清理。

吸力的提升,讓 Roomba s9+ 不必再繞開地毯,在走上地毯的時候會自動開啟地毯增壓模式,以最大吸力去清潔地毯纖維中的汙垢和碎屑。當然之前可能需要確認一下掃地機器人的底部足夠乾淨。

不過,更大的吸力可能也代表著噪音可能更大,耗電可能更多。

在我看來,所有掃地機器人運行時的噪音都處於不好接受的狀態,除非你有 Bose、索尼或者 AirPods Pro 這樣的降噪耳機,不然關上門 Silently 走開是更好的選擇。

另一個副作用是 Roomba s9+ 的重量也比 Roomba i7+ 重了很多,一個重要原因是電池容量猛增到 3300mAh,而 Roomba i7+ 只有 1800mAh。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Roomba s9+ 的充電時間,這都是從外觀上與功能上看不到的變化。

但也有一些變化是看得到的,比如整個設計上 Roomba s9+ 就和 Roomba i7+ 不太一樣。

從造型上看, Roomba s9+ 摒棄了 iRobot 家傳統的圓盤式設計,轉而使用類似子彈頭的一邊圓一邊方的設計。

首先不要搞錯一件事,誤以為 Roomba s9+ 還是以圓邊這頭行進,其實正相反,它是以方形那邊朝前來打掃房間,Why?

這其實是一個很容易想到的理由,對於現在主流的掃地機器人,對於開闊平整的地面其實都有看得過去的清潔效果。但牆腳卻可以說是一個「頑疾」,這些掃地機器人在牆腳那種使勁伸手卻夠不到的樣子,頗像當初自己舉著抹布墊著腳尖卻無論如何也夠不到天花板的樣子。

人類的答案是用延長杆作為自己手的延伸,但掃地機器人還沒有發明出身伸縮自如的機械臂,只能是越靠近的牆腳,清潔到死角的可能性就多一點。

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理論上方形會比圓形更有優勢,機器人能夠離牆腳賣出更近的一步。不過,方形的設計充其量只是「師傅領進門」,也不是 iRobot 一家才有這樣的設計,比如美國另一熱門掃地機器人品牌 Neato 就有許多如此設計的產品。

此外邊刷的設計也尤為重要,它決定了掃地機器人最終在牆腳的清潔範圍,30 毫米長的五爪型邊刷比 Roomba i7+ 的三爪還要更多出兩條,這樣幹起活來效果會更好一些。

在設計之外,算法則是各家「修行靠個人」的部分。記得上學時做衛生值日的時候,只知道拿著墩布一股腦往前拖,並不會真的在意地上是否乾淨。如今在外漂泊自己收拾房間才明白,擦地要不停前後拖動才能把地面清理的更乾淨,尤其是對於邊邊角角。

類似的行為在 Roomba s9+ 上叫做「PerfertEdge」。首先在轉角時會停留一秒鐘,讓邊刷有足夠的時間把灰塵掃入。其次機器人會在轉完時先後退再向前行進,減少了灰塵汙物遺留的可能性。

至於如何讓這條行進路線走的更穩更細緻,則要依靠前端的 3D 傳感器,它會以每秒 25 次的頻率進行掃描相鄰的環境,以幫助機器人能夠貼牆而行,並深入牆腳進行清潔。

如果把這臺「坐地吸土」的掃地機器人像烏龜一樣翻過來,你會發現它的嘴——雙膠棒組合主刷現在變得更長了,相比之前延長了 30%,理所應當它的胃口也會更好,吃嘛嘛香,掃地的效率自然是要高出一截。

由於家中環境不同,雖然我無法保證 iRobot 這款掃地機器人幹活都那麼理想,但從辦公室的表現和邏輯上來看,我對這一套牆腳清潔理論還是信服的,作為 iRobot 最高端的產品,金錢的力量也必須讓它幹活出色一些。

它還是 iRobot 最「聰明」的掃地機器人

▲ 3D 傳感器在正前方

iRobot 方面還表示,Roomba s9+ 的高端不只是已有的功能,它更是未來擴展潛能最強的型號,或許當 iRobot 的視覺識別技術能夠再次進化的時候,Roomba s9+ 屆時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恰巧 3 月 6 日 iRobot 的 CEO Colin Angle 有一個採訪,裡面有提到關於高端型號比如 Roomba i7+、Roomba s9+ 這些產品不僅僅是一個掃地機器人,它還是一個智能平臺,在傳感器與處理能力匹配的情況下,這些產品能夠比以往更精準的識別家中的形狀和障礙物,隨著對家中環境的識別越來越精準,它的清潔精準度和效率也會逐漸提高。現階段的目標是無需人工幹預就能自動運行數月,不會出現卡住等狀況。

而從更長遠的目標來看,iRobot 希望機器人能夠認識房間和自己所處的位置,當用戶發出命令時能夠精準的進入目標房間進行清潔作業(iRobot 語音命令國內合作方是天貓精靈)。當機器人可以理解用戶的自然語義,並能理解自己處於的空間位置時,這就是智能平臺的意義。

不過目前掃地機器人固有的問題在 iRobot Rooma s9+ 上依然存在,在初期面對地上雜亂的電源線它依舊束手無策,你不能期待它衝入那一團紛亂中還能自己安然脫身。這意味著出門半天回來之後可能會發現,你的掃地小可愛卡在電源線中導致清掃並沒有完成,而在這個逐漸教育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有人的多加參與。

app 端仍然是外國人思維,他們把工作流程梳理的很順,甚至界面上只有一個大大的清潔按鈕,想要回充就要先開始清潔這看起來完美無缺的邏輯,而不是像國產品牌可以任意指派其中一個環節。

對於用戶來說能做的就是儘量在地面上不要有障礙,尤其是不知道從何而來去向何方的電源線。這最後只可能導致兩個結果:1. 在屢次被卡住後掃地機器人徹底吃灰,2. 養成了整理家務的好習慣。

說到底,無論是吸塵器、擦地機器人還是掃地機器人,都不能像鐘點工一樣幫你把家裡整理清掃乾淨,使用它們尤為需要個人清潔意識的存在,用戶需要去想自己要完成哪些部分並為這些機器人鋪好路。

而在從國內市場來看,目前仍然非常缺乏這樣的用戶教育。即便我在家裡購入了掃地機器人,且我家地面又比較平整開闊,但我媽還是習慣每天用拖布進行清潔,所以我猜並沒有很多人能把掃地機器人用到非常熟悉你家的環境的地步。

認識越透徹,這些產品才會越好用

以我來看,iRobot 應該成為怎樣的品牌

回到剛開始第二個問題,什麼會讓我買一個高端的掃地機器人?

回答這個問題,不如從反面來說,阻止我購買高端掃地機器人的最終還是價格。

對於 iRobot 的掃地機器人來說,價格始終和橫在消費者面前的一道天塹,作為一個美國品牌,它在面對國內消費者時和科沃斯、石頭、米家等國產同類產品時一定是吃虧的,甚至價格對比是懸殊的。

也就是說,在這樣的對比面前,iRobot 要拿出足夠支撐起自己高售價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不僅僅是領域內獨領風騷的技術,更是一種由設計和品牌調性打造的品質生活態度。

比如蘋果和戴森,前者對供應鏈技術有著高於任何一家的控制的和標準,而後者從氣流送風的風騷技術開始,逐漸打造成了成體系紅極一時的產品,而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成功打造了一種中產階級生活狀態。

這也是 iRobot 目前需要進一步,大多數中國消費者目前對 iRobot 還停留在一個「美國一個挺貴的掃地機器人品牌」上,而接下來我希望 iRobot 能夠成為一個壟斷高端掃地機器人聲量的品牌,在用戶心中成為一個中產階級代表性的品牌。

相關焦點

  • iRobot 30年巔峰力作Roomba s9+ 黑金版掃地機器人在中國上市
    如今,隨著Roomba s9+ 掃地機器人的問世,iRobot憑藉在深度清潔和抗過敏保健領域的技術突破,在家用機器人領域又樹立了新的裡程碑。」iRobot 銷售與市場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莉女士補充道:「Roomba s9+ 掃地機器人是iRobot 匯聚30年技術積澱打造的巔峰力作,是Roomba系列有史以來最智能、最強勁、最細緻的掃地機器人。
  • 賣到近萬元的iRobot Roomba s9+掃地機器人到底怎麼樣
    它,就是掃地機器人的鼻祖,也是如今這一領域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iRobot。而今天與大家見面的旗艦產品,便是iRobot有史以來最精緻、最智能、最強勁的掃地機器人,一款集iRobot30年技術積澱打造的巔峰力作——iRobot Roomba s9+。
  • iRobot Roomba s9+賣上萬 到底好在哪裡?
    為金字塔考察設計機器人它的存在,足以讓愛玩「絕活」的廠商自慚形穢、相形見絀,它不屑於也不需要去跟這樣的風,因為它每次發布的旗艦產品,本身就能引領行業的風向。它,就是掃地機器人的鼻祖,也是如今這一領域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iRobot。
  • 【國際版】掃地機器人out了?irobot這款全自動清理垃圾吸塵器入選全明星機器人榜單!
    這款由iRobot 推出的Roomba i7+掃地機器人具有自動垃圾處理功能,是機器人真空吸塵器的一個新的裡程碑,也是那些對處理灰塵過敏或者厭惡灰塵的人的福音。這種Wi-Fi連接的機器人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清潔特定的房間。一個可以自行處理垃圾的機器人吸塵器是一個很酷的概念,但是想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 iRobot 黑金款Roomba s9+ 測評:掃地機賣上萬元,是否物有所值?
    從業內首款帶有vSLAM導航與地毯自動增壓技術的Roomba 980掃地機器人,到行業顛覆式搭載CleanBase自動集塵底座的Roomba i7+。可以說在家用掃地機器人領域,iRobot有很多的巔峰之作,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顛覆性的體驗,還不斷引領著家用掃地機器人的發展潮流。
  • iRobot Roomba s9+獲ZOL2020年度卓越產品獎
    其中,iRobot Roomba s9+掃地機器人榮獲2020年度卓越產品獎,作為行業標杆,代表同類產品最高殊榮。iRobot Roomba s9+掃地機器人獲獎理由作為iRobot在Roomba i7+ 之後推出的全新掃地機器人,這款Roomba s9+ 打破傳統掃地機器人的形狀,配備目前iRobot最先進的算法及全新邊刷,令邊角清潔能力幾近完美。
  • 真正解放雙手:iRobot Roomba i7+ 掃地機器人評測
    這套系統顛覆了傳統掃地機器人的手動傾倒塵盒的設計,將掃地和倒垃圾智能化處理,並可以協同iRobot的拖地機器人自動先掃後拖。那麼這套「Roomba i7+ 掃地機器人及Clean Base™自動集塵系統」到底如何呢?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看看吧。外觀:簡約不簡單
  • 日本掃地機器人好用嗎,好用掃地機器人推薦
    ,才慢慢得到普及,這幾年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掃地機器人也慢慢的進入了中國市場,剛開始接觸的掃地機器人機型可能不是那麼先進在大眾的印象中掃地機器人總是那種不太聰明的樣子。但是在價格方面就會比隨機式的貴一點 2.導航系統 規劃式清掃的掃地機器人使用的導航系統也有好幾種,現在技術比較成熟的有雷射定位導航和視覺定位導航兩種。下面就讓我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兩種導航的各自優勢和劣勢。
  • 年底掃除不費勁兒,iRobot 這臺掃地機器人徹底解放你的雙手
    但是如果你有像是掃地機器人這樣的大件剛需,那雙十一應該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時機,這時候不如選擇入手掃地機器人裡的高端旗艦 iRobot Roomba s9+。如果你之前沒有接觸過 iRobot i7+,看慣了掃地機器人扁扁平平包裝的你,一定會被 s9+ 的包裝盒體積震驚到。那麼大一個箱子裡當然不只有一個掃地機器人,和 i7+ 一樣,s9+也配備了 Clean Base 自動集塵充電座。
  • 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打消掃地機器人3大誤區,這5個品牌值得你選擇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我用掃地機器人很久了,剛開始家人覺得我浪費錢,不過實際看到清潔效果後都驚嘆不已,父母也對這個小東西喜愛的不得了,以前他們拖地都要等到水完全乾了,才能走動,拍摔倒,自從用了帶有掃拖一體的掃地機器人後,即拖即幹,再也不用擔心會摔倒了。
  • 掃地機器人好用嗎?是否選對是關鍵
    科技發展讓智能家居品類越來越豐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掃地機器人已經成為了近幾年最火的家居產品,但掃地機器人好用嗎?先說結論,優秀的掃地機器人確實好用,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清潔工具,但如果選錯了可能就不只是不好用了,還可能帶來許多麻煩,所以如何選購非常重要。
  • 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 掃地機器人排行榜
    科技的不斷發展帶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智能化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也使得智能掃地機器人的需求大大增加。那麼到底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網站根據最近8年的品牌知名度、銷售記錄、客戶評價等數十項指標對掃地機器人品牌進行排名,統計了以下智能掃地機器人的品牌排行給大家參考和了解。
  • 這款被搶到斷貨的iRobot i7+,真的能自己倒垃圾嗎?
    Hi,大家好,我是知電曉春哥,拿到全新的Roomba i7+還是非常興奮的,i7是irobot的全新設計的掃地機器人
  • 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哪個比較實用?
    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哪個比較實用—— 掃地機器人經過對比,不難發現,掃地機器人在使用體驗上是優與吸塵器的。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選購一款更省力、清潔效果更佳的掃地機器人,我建議選擇iRobot的產品。iRobot從創立到至今一直致力於對機器人的研發,技術積累和成熟度非常可觀,可以說是機器人領域一個非常專而精的品牌。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哪個比較實用——iRobot Roomba s9+首先,在外觀設計上,iRobot就下了很大的功夫。
  • 掃地機器人怎麼選?掃地機器人5大品牌排行推薦
    以便不許新手媽媽們越來越身心疲憊,掃地機器人應時而生。殊不知,隨著著的挑選難點也出現了。目前市面上那麼多掃地機器人知名品牌,掃地機器人究竟怎麼選?此次,為大伙兒優選5知名品牌掃地機器人,一起來掌握一下。浦桑尼克掃地機器人
  • 小米掃地機器人實測:顏值不輸科沃斯,性能堪比戴森,僅1499元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感的提升,以及下班後不想再打掃衛生的目的,很多人都在考慮,買一款掃地機器人來幫自己減輕負擔,但是市面上NEATO、IROBOT、戴森、小狗、米家等品牌眾多,質量參差不齊,但價格又較為昂貴。究竟哪一款值得買?小編特地購買了質美價優,江湖口碑極好的米家掃地機器人,測評一下, 究竟它如何?
  • 五款掃地機器人的功能介紹,助你選購到最適合的
    掃地機器人的出現直接讓很多傳統清掃工具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以往需要人們勞心勞力、彎腰跪地的清潔方式得到了改善,掃地機器人通過智能規劃路徑、高覆蓋率清潔路線、仿生清潔方式完全能自主清掃地面衛生。那市面上的掃地機器人品牌這麼多,怎麼才能選購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款呢?來看看這五款熱賣掃地機器人的功能介紹,你就能做出選擇了。
  • 智能掃地機器人選購方法指南
    目前關於掃地機器人的專業資料很少,對於這麼一個全新的產品消費者要如何去選購呢?如何判斷智能掃地機的性能優劣呢?另外,主刷實用的材質會影響使用壽命,一般採用的是尼龍纖維毛刷+金屬主刷架的材質主刷容易清掃毛髮,清洗簡便也不易損壞。而為節省成本採用了塑料主刷刷架的機型,不僅容易損壞,而且容易纏繞毛髮,清洗起來比較不方便。
  • 小米百貨又有大動作,這次是年輕人的第一臺掃地機器人
    關於小米掃地機器人,前段時間已經有曝光過很多信息,包括包裝、外觀等,從包裝盒的圖案可以看出,小米掃地機器人採用圓形設計,造型類似一個電飯煲蓋。通過外觀圖還可以猜測小米掃地機器人很有可能搭載雷射傳感器,其可用於繪製室內地圖,配合路徑規劃達到更高的掃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