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說:沒有她就沒有德雲社。
郭麒麟說:不知道她看上了我爸什麼。
就連讓所有人都害怕的欒雲平,接到她的電話都畏畏縮縮,連話都說不清楚。
眾人都以為「德雲社」的掌舵人是郭德綱,但她才是德雲社的「扛把子」。
雖然在相聲界中並不出名,可她卻握著德雲社百分之九十九的股份,身家起碼幾十億。
就連一眾徒弟,提及她都滿是誇讚一致好評。
她叫王惠,郭德綱的妻子,郭麒麟的繼母,徒弟們口中的師娘,德雲社真正的掌舵人。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會有個女人。」
對於郭德綱來說,他人生中最幸運的事,可能就是娶到了王惠。
彼時的王惠算是個「曲藝才女」,14歲就辦過個人專場,20歲已經成為了名震天津的「角兒」。
色藝雙絕便是老牌藝術家對她的評價,而同時期的郭德綱,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甚至連演出都是奢望。
不光如此,他還離婚帶著郭麒麟,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他不忍讓兒子跟著自己吃苦,便將兒子留到了爸媽家中,自己專心打天下。
看起來兩人實力懸殊,人生也並不會有什麼交集,但藝術讓本應是兩條平行線的兩人,出現了曲折。
有一次郭德綱去河北演出,恰巧遇到王惠,初見時郭德綱心中滿是詫異。
因為雖然王惠已名震一方,但其實比郭德綱還要小。
而王惠開朗、樂觀的性格,也吸引到了郭德綱,讓他不知不覺的想要靠近。
他不光對王惠噓寒問暖,而且還幫王惠拿行李。
自那之後,兩人莫名其妙的成為了朋友,郭德綱生性幽默,總能想方設法的逗王惠開心。
這並不是多出色的優點,卻讓王惠深陷其中,一絲莫名的情愫,產生在了兩人之間。
雖然郭德綱沒有工作,還離婚帶著一個兒子,但王惠最後還是決定跟他在一起。
不過卻遭到了王惠父母強烈的反對。
郭德綱首次見王惠父母時,還被她父母連人帶水果全都扔出了家門。
但在王惠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這輩子,就他了。」
嫁給郭德綱後,王惠放棄了讓自己聲名鵲起的京韻大鼓,專心輔佐郭德綱做事業。
她到處託關係,生生地為郭德綱要出來將近500段相聲片段,並且親自為他進行改編。
在「德雲社」瀕臨倒閉時,也是王惠賣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才讓德雲社挺過了難關。
而且為了讓丈夫專心做事業,王惠主動承擔起家中一切事物,不讓郭德綱做半點家務。
「我不想讓他為了家裡的事分心,萬一在家中磕著碰著,以後的日子更費事。」
她對郭麒麟更是視如己出。
為了不讓你年幼的郭麒麟心裡難受,她下定決心不要孩子,要不是郭麒麟長大後想要個妹妹,想必也不會有後來的郭汾陽。
而且王惠對郭德綱的徒弟,更是像對自己孩子一般上心。
郭德綱不止一次表示過對嶽雲鵬的評價:
「這孩子就算是一輩子掃地,我也養他。」
但其實這句話的主人,正是王惠。
當年孫雲龍出車禍後,面臨著失明的危險,王惠知道後心疼不已,對郭德綱表示:
「我復出吧?讓孩子給我打鼓,怎麼也算一條出路。」
對摯愛,王惠有情;
對繼子,王惠有義;
對徒弟,王惠更是有善。
有情有義又至善的王惠,自然受到了德雲社上下全體成員的尊重。
在德雲社走上正軌後,郭德綱將所有的資產全都交給了妻子,而王惠多年默默無聞的付出,才讓德雲社有了如今的成績。
郭德綱是德雲社的「靈魂」,而王惠則是德雲社真正的「掌舵人」。
就算有很多人都在詆毀德雲社,但王惠從始至終都沒收到一絲質疑。
很多人都在羨慕著別人的人生,但很少有人能看到,他們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郭德綱的辛酸毋庸置疑,但王惠也同樣值得被歌頌。
有王惠這樣的女人做後盾,郭德綱何愁大事不成?德雲社又有什麼理由不成功?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