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她七歲,第一次和媽媽來到少年宮,穿上了人生中第一雙芭蕾舞鞋。
還不會自己梳頭的小姑娘,練舞練到滿腳都是血泡,一邊哭一邊掏出創可貼,包好傷口站起來還得接著跳。
1996年,她十四歲,身高1.65米,正處在一個舞者最合適的身高邊緣,和幾個女孩擠在一個屋子裡嘰嘰喳喳,一起跳舞,一起生活。
2000年,她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卻已經長成了1.79米的大高個,只比爸爸矮一釐米。要知道芭蕾舞者根本不需要什麼大長腿,難以呈現平衡的舞臺效果,也找不到合適的男舞伴。
兩年後,她終於畢業,但也因為身高問題不得不放棄了舞蹈事業。
為了生活,接受了幾天的培訓,她就鼓起勇氣參加了新絲路模特大賽。這時候的她,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成為初代「國模之光」。
從小積累的舞蹈功底讓她不用再練什麼美麗芭蕾,就擁有了天鵝頸、直角肩。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直接拿下了冠軍。
從此,她的名字,杜鵑,開始為人所知。
出道第三年,與時尚女魔頭張宇合作,為《VOGUE》中國版創刊號拍攝封面,她站在當年的權威模特排行榜第二名,希斯·萊傑生前最後一位女友嘉瑪·沃德身側的邊角。
只因這一面之緣,驚豔了《VOGUE》法國版的主編。幾天後,杜鵑成為首位登上法版《VOGUE》的亞洲模特,這一次,她與嘉瑪·沃德平分秋色。
之後的故事就是一個中國女模的閃光人生
四大時裝周連走43場秀
成為首位進入權威模特排行榜models.com Top50的中國人
首位出現在LV全球廣告中的亞洲模特
同期拿下紀梵希等五大品牌的全球廣告代言人
在杜鵑的身上發生了太多挑戰不可能的「第一次」。在摸到了當時國模的職業天花板後,2012年,她變了。
這一變,從一個超模,變成了一名非典型新人演員。
為什麼說是非典型?因為杜鵑第一次以表演的形式出現在鏡頭裡,就是和張震一起拍王家衛的微電影《心靈之境》。
她真正的出道作品,是與曾拍出《甜蜜蜜》的陳可辛合作,和「教主」黃曉明對戲的電影,《中國合伙人》。飾演成東青的初戀,穿著黃裙紅鞋,在長廊裡讀英文版《紅樓夢》的蘇梅,美得像幅油畫。
和成東青久別後在電梯上的對視,堪稱是一眼萬年。
這個角色讓杜鵑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等提名,然而從此之後,她的演員路開始被困於一個奇怪的單向度,在銀幕上演遍了黃曉明、徐崢、阮經天、鄧超、梁朝偉的前女友。
在《港囧》裡高貴冷豔,被徐崢愛而不得,
在《紐約紐約》裡高貴冷豔,為理想扔下阮經天跑去美國,
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高貴冷豔,甩了沒事業心的鄧超,
在《擺渡人》裡高貴冷豔,活成了梁朝偉的硃砂痣。
但要問起這些角色各有什麼特點,除了基本都是「高冷女神」「國民初戀」以外,一時間難以想到更多的形容詞。
但這都是杜鵑自己的問題嗎?好像不是這樣的。
一個個扁平的角色,沒有由來的愛和恨,並沒有給她留下太多發揮的空間。
每一部電影都想要留下她的美,但只是慢鏡頭加大特寫,鼓風機加調色濾鏡就夠了嗎?
好像也不是這樣。
每次杜鵑出現,都少有前因鋪墊,仿佛只要她靜靜坐著,或者一個抬眼,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男主角會對她一見鍾情,念念不忘。
至於為什麼又與男主角分開,這期間的內心轉折,也基本是一筆帶過。與劇情的關聯都變得單薄,又如何表現不同心境下的細節情緒。
杜鵑選擇成為一名演員,她不需要在銀幕上表演時長翻倍的時尚大片,她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有自己的經歷和故事的角色。
她不需要一遍遍向觀眾展示自己的清冷氣質和高級臉,她需要表現一個人物的喜怒哀樂。
終於,在走過五年演員路後,杜鵑遇到了霍建起,遇到了《如影隨心》。
1998年,霍建起執導電影《那人那山那狗》,在數個電影節中獲得大獎,讓還是個大學生的火華社長喜提第一個金雞獎提名。
經歷了長達七年的劇本籌備,耗時兩年的選角考量。在篩過9000餘名試鏡演員後,霍建起選擇了杜鵑,來飾演《如影隨心》裡的文罌,一個美得像罌粟,卻把愛情當氧氣的室內設計師。
她不安,敏感,也為愛痴狂。在浪漫之都巴黎邂逅陳曉飾演的小提琴手陸松,從此把他當成上天給自己的饋贈。
遇到陸松那一刻,文罌感覺就像翅膀勾住了翅膀。極致的快樂,讓她內心暗忖這像是段偷來的時光。
但他太過遊刃有餘,於是她害怕他的隱瞞,為他的一點點異常而心慌。
她一次次地懷疑他猜忌他,卻永遠無法真正地放走他。
她問:「是不是因為我們曾經騙人,所以我們比別人更擔心被別人騙?」
她說:「折磨自己,或者折磨對方,否則不是愛情。」
遇到了霍建起的杜鵑,終於擁有了一個能完全展現她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別人生命中的美麗過客,而是實實在在地生活,會為俗事煩擾,帶著煙火氣的「人」。
同時,作為一部反套路的電影,《如影隨心》也並不僅僅在講文罌與陸松的愛情。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被各種關係牽動,被其中一些吸引,也會因此受到傷害。
文罌與陸松從一場圍城進入另一場圍城,從令人上癮的愛情到瑣碎猜疑的生活,從無畏地牽手擁抱,到兩個人背對背扯住被子的一角,這樣的故事裡帶著太多人日常生活的影子。
表現這樣的複雜糾葛,對杜鵑而言,是一次挑戰,但也無疑會讓她更加真實。
除此之外,陳曉這次也將以長發加鬍子的「大叔」造型,飾演內心高傲,但不得不讓自己的藝術追求屈服於現實生活的小提琴手陸松。撕掉偶像小生光環的他,首次挑戰雅痞男。
不得不承認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的陳曉,舉手投足間都充滿成熟氣息。
不同於《那年花開月正圓》裡不羈又痴情的沈星移,
不同於《獨孤皇后》裡堅毅又果斷的楊堅,
陸松在隱藏自己的藝術初心的同時,也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之間徘徊遊走。在他的身上,有藝術家的浪漫熱情,也同樣具備對感情的掌控力。
這樣的陳曉,和一個有血有肉的杜鵑,一段無法逃離的牽絆,一場2019年的最痛錯愛。
到底是選擇回歸各自原本的伴侶身邊,再不動心;還是在隱瞞猜疑中,維持無法放手的愛情,讓人不得不從現在開始期待。
自從2005年與作家安頓合作,推出當年情人節檔華語票房冠軍《情人結》後,這部《如影隨心》是導演霍建起第二次和安頓合作。
影片改編於安頓早年未發表的情感實錄,無跡可尋的原著也讓人對文罌與陸松的愛情走向充滿好奇。
曾刷新國產愛情片票房紀錄的《北京愛上西雅圖》系列導演薛曉路,在本片首次擔當出品人。雖同樣是浪漫愛情,但一個冷麵熱心的文罌,遇到玩世不恭的陸松,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不死不休的炙熱奔放,堪稱是欲望版《北京遇上西雅圖》。
更有歌后那英演唱,《後來的我們》主題曲《我們》的作曲者陳建騏擔任音樂總監的主題曲《兩個人一個人》。
從預告中已經可以窺見文罌與陸松熱烈愛情的一角。只是這愛情到底是終將破碎,還是碎後重圓?
4月19日,帶上你身邊的小夥伴,咱們在電影院見分曉。
最後,來感受一下陳曉和杜鵑燃燒的演技!▼▼▼
咱們4.19不見不散!
拜了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