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2020-08-27 迷小糊丸子

30歲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

做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30而立又意味著什麼?

怎樣過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電影《29+1》主要以即將進入30歲的兩位女性為代表,講述了30歲女性在面對的困擾時,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

一個是白領林若君,面對壓力升級的工作挑戰、雙親病重、仿如雞肋的愛情關係......突然來襲的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另一個是樂天派黃天樂,永遠樂天知命,不為生活所困擾,身患癌症卻堅持環遊世界,尋找愛情,甚至從未因為微胖身型錯過美食。

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她們互不認識,性格各異,因緣際會林若君卻搬進了黃天樂的家,林若君通過黃天樂的日記閱讀著對方人生點滴,最終被黃天樂樂觀的心態感化。

這部電影反映了30歲女性的真實生活,並道出了一個真理:生活總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往事不悔 , 把開心當習慣

林若君在住到黃天樂家裡的時候,閱讀了黃天樂的日記,當一顆憂鬱的心進入到了一個樂觀的世界,她竟為黃天樂每天開心回憶過去感到不可思議。

她問黃天樂:你這麼開心幹什麼呢?

可人不開心幹什麼呢?

俗話說得好: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開開心心的活著?

培根曾說:過去的事情是無法挽回的。

聰明人對現在與未來的事惟恐應付不暇,對既往的事豈能再去計較。

人生短短幾十年,何必揪著痛苦不放。

林清玄曾說:要把快樂當做一種習慣。

誠然如此。

日子一天一天過,我們的大腦像一個記憶袋,習慣把快樂裝進去的人,總會收穫更多幸福。

幸福從不會從天而降,而是我們需要具備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有句諺語這樣說:不要等到日子過去了才找出它們的可愛之點。

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了。

世界並不缺少快樂,缺的是感受快樂的心。

哪有人的過往皆是一帆風順,不過是人生到最後,都學會了把快樂當習慣。

未來不懼,接納未知

林若君的父親去世,母親回內地,與男朋友也很難融洽相處,辭職的她剩下的只有恐懼。

而患癌症的黃天樂卻懂得樂觀面對眼前的每一天,用樂觀積極的心態看對生活。

她用自己最後的時間,去巴黎旅遊,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她說:多少歲都好啊,剩下多少時間都好,你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數。

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還有最重要的是,記得所有曾經在自己身上發生過的快樂的事。

因為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我們怎樣去看待它。

這讓我想起畢淑敏在《恰到好處的幸福》中說過的一句話:

「我不能確定我哪一天會死,但我可以確定活著的每一天都饒有興趣地度過。」

坎坷、疾病、痛苦人人都必須經歷,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就註定過怎樣的人生。

黃天樂在患癌時也不忘樂觀的滋著牙數「一 、二 、三」然後大笑。

她說:有煩惱的時候,愁眉苦臉也於事無補。

是啊,與其無用的愁眉苦臉倒不如快樂面對一切,坦然接受未來。

季羨林在《八十抒懷》中說:未來的路不會比過去更筆直,更平坦,但是我並不恐懼。

未來總留著什麼給對它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

這世上唯一確定的東西就是不確定性,學會在不安全中生存是獲得安全的唯一途徑。

我們常說一句話:做事情要做最好的安排,做最壞的打算。

在未知的生活中尋求安全感,需要我們盡最大的努力提升自己,並相信自己應對麻煩的能力和解決困難的勇氣。

電影《弱點》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六百馬背英雄明知前方死路一條,仍高喊:「迎著炮火進攻。」

因為他們相信,勇氣可以創造奇蹟。

勇氣是一種很難理解的東西,可能基於一種愚蠢的念頭,或者一個錯誤。

但榮譽和快樂,那是你做不做一件事情的真正理由。

這說明了你是誰也許還有你想成為誰。

世間很多事,能猜到開頭,卻想不到結局。

未來總要到來,或許拿出勇氣坦然接納「未知」可能會遇到更好的生活。

堅信縱使偶爾遭遇風雨,也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下不負,人生可期

在電影的最後,林若君終於從黃天樂的身上找回了生活中最基本卻最重要的事。

我想,那該是活好當下吧。

莎士比亞說:「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一切都化為灰燼,只有當下富有現實性的時刻,才能證明我們的生存是真實的。

尼採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當你活好了當下,也就不負生命;當你活好了當下,也才算真正活過。

無論過去的人生過得如何,從現在開始認真踏實快樂地生活,每個人都可能擁有新的人生。

做事竭盡全力,失敗了也不後悔,不抱怨,不糾結過往,不恐懼未來,不虛度年華,做人便可以簡單很多,此生便能安好。

作家茅盾說:過去的,讓它過去,永遠不要回顧;未來的,等來了時再說,不要空想;我們只抓住了現在,用我們現在的理想,做我們所應該做的。

人生路漫漫,願大家都能做到對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擁有更好的人生狀態。

看到這裡的都是真愛,喜歡我的文字可以關注我,我是

相關焦點

  • 《29+1》| 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怎樣過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電影《29+1》主要以即將進入30歲的兩位女性為代表,講述了30歲女性在面對的困擾時,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一個是白領林若君,面對壓力升級的工作挑戰、雙親病重、仿如雞肋的愛情關係.突然來襲的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
  • 早安語錄: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憂
    人生就是無數個日日夜夜奮鬥的結果,迷戀過去只會虛度人生,做好當下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3、我們每一天最好的狀態便是: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憂。不執著過去,走好當下的路,不憂慮明天,活好當下,活得清醒才是最實在。願你我都能成為一個不為世事慌慌張張的人。早安!4、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未來的一切也還沒到來,無須杞人憂天,不如努力過好當下。
  • 願流年不負,願時光不悔,生日快樂!
    願你平安喜樂,願你一切順遂,流年不負,時光不悔。時光不復,溫暖如初。祝你生日快樂。歡樂、瘋狂、孤獨、活力,清純……裝進照片裡,記在心裡。願流年不負,時光不悔,願你的微笑依舊燦爛如花。眼中有星辰,笑容似春風,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願流年不負,願時光不悔,願笑容依舊燦如夏花。願流年不負,時光不悔,願你笑容依舊,不畏流言、不懼蜚語。
  • 活在當下,不後悔,才是最好的活法
    稻盛和夫說:「明天永遠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來。」所以活在當下,把握當下,才是最好的選擇。不畏將來,不念過去,活在當下,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大可不必,無論未來好與壞,我們都得接受,也必須接受,人都是在一步一步成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人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人生才不會太糟糕。人一生中,每一天都是不可複製的,要珍惜每一天,因為過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 特稿| 不負韶華,不懼未來:歷史長河中的北大「畢業」往事
    那些愛與離別的脈脈溫情,那些揚帆起航的念念感恩,那些不負韶華的家國理想,那些不懼未來的澎湃激情,一百二十來年綿延至今,歷久彌新。我們也可以想像,在惺忪待醒的舊中國,這些先輩們在實現家國理想和人生抱負的過程中,走過了怎樣一段篳路藍縷。無論如何,1907年3月13日的這場畢業典禮,不僅是京師大學堂和北京大學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事件,也讓中國高等教育翻開了新的一頁。從此以往,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帶著京師大學堂「開民智」「樹風聲」的期盼,身體力行。在幾輩人的持續努力下,滿目瘡痍的萬裡山河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新生。
  • 願流年不負、願時光不悔,四十不惑人生的思索。
    許多人耗費一生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到最後連最根本的東西丟失了,也不自知。「願流年不負,願時光不悔,願笑容依舊燦如夏花」,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負時光,盡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對流失的時間也不必覺得後悔,依然能笑容滿面的面對生活。
  • 願流年不負,願時光不悔,願笑容依舊燦如夏花
    也許在經歷這些之後,就能達到自己所期望的,願流年不負,願時光不悔,願笑容依舊爛如夏花。常言道不負流年,不負卿。珍惜這一年,珍惜和你的相逢,莫要辜負了這大好年華;要在這新年裡,有新打算,新夢想。願時光不悔,人的一生經歷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都是極其珍貴的!活在當下,快樂當時。
  • 活在當下,不負韶華不負卿
    昨天已然成了過去,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都是追不回來的記憶。而明天承載著希望和期盼,是我們對自己的美好祝願,可是此刻來說,它也只是存在於腦海裡,是觸摸不到的未來。因此最有力使我們有掌控權的則是今天的現在。此時,我們能做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我們也會被一些事物分心,做了許多無用功。
  • 成年人最高級的活法:不留戀過往,不糾結當下,不憂慮未來
    過往無需留戀,唯有放下過於留戀過往的人,留給自己的是不幸和痛苦。癱瘓的他,沒有糾結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而是活在當下,珍惜活著的日子。比常人更加客觀的史鐵生,牢牢把握住「當下」,從而留下了許多名篇。人生啊,就是一個當下接著一個當下。把握當下,無需過多糾結,時間自然會給出最好的禮物。
  • 不戀過往,不負當下,不畏將來
    人生在世,過去的總是讓人心生牽掛,未知的總是讓人局促不安,很多時候,我們不免會經歷一段困惑、迷茫的時光,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其實:正如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寫道:「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 【不負過往 無懼未來】告別2020,擁抱2021!
    【不負過往 無懼未來】告別2020,擁抱2021!我們費盡心思,凝聚力量聚焦主業,緊盯目標、狠抓雙進審執路上,我們日夜兼程,追趕超越推進「一站式」、創建「楓橋法庭」,走出「榆法經驗」改革路上,我們篤定前行,蹄疾步穩這一切的一切從沒有過多的語言和修飾也許,數字才是最直接的表達與見證
  • 什麼樣的人生最失敗?高情商的人都是這樣回答
    文:尚可得乎談情說愛,於文字之間,訴世間百態……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活在這個世上,我們總要經歷一些無法避免的痛苦與磨難。知乎上有個問題:「什麼樣的人生最失敗?」一個高贊回答說:「把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對過去的自怨自艾,和對未來的惶惶不安中。」
  •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態度:往事清零,未來可期
    有網友回答:往事清零,未來可期。這種淡定溫暖又不失理性智慧的生活態度,獲得很多人點讚。想想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陷入焦慮和迷茫?每天忍不住悔恨過去、迷茫未來,又抱怨當下。於是,分分鐘陷入情緒低落,或者由於生活用力過猛,造成身體倦怠、精神崩塌……曾看過一個Ted演講中說:讓大腦以輕鬆、專注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麻煩,學會感激生活、諒解當下,我們才會擺脫焦慮。或許,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讓我們心靈疲憊,但懂得享受當下,活得自在灑脫,往事清零,未來可期,才是一個人最好的生活態度。
  • 晨讀丨不負時光,珍惜當下
    有人曾經問過,在人生轉折點生了一場大病,是一種什麼體驗?下面有條人氣很高的回答: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生一場病,你就會明白:有些事情,只有在經歷過後,才會漸漸懂得;有些道理,只有回過頭來看,才發現都是真的。人生百年,猶如一瞬。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無論地位高還是低,其實都是過眼雲煙。
  • 2020,往事清零,2021,未來可期,謝謝自己
    我們懂得了適時放慢腳步,來享受、品味生活的過程,不在計較世俗的成功與否,不在為爛事爛人糾纏,不在為虛名而煞費苦心。這一年,工作上帶來的負面情緒自己都內化了,為的是回到家裡不在有壞脾氣。能平心靜氣和家人相處,不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和家人懟來懟去,懂得寬容對方,不在因為家人的小失誤,就置氣,就固執己見。
  • 唯願你過往不戀,未來不迎,方才不負當下
    最重要最緊急的事首先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抽空做;緊急不重要的事託別人去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不再去做。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就像紀伯倫的書中寫到的: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
  • 不辜負每一個當下,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待
    不辜負每一個當下,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待 【不辜負每一個當下,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待】
  • 治癒系·背景圖:不負青春,不負過往,不將就當下
    治癒系·背景圖:不負青春,不負過往,不將就當下 今天是「劉小橤的大雜燴」成立的第1天~2020·7·11。這裡是一個大雜燴,什麼口味的都有,希望我們可以get到共同的點,留下你的故事吧!更不要吝嗇你的小哦,歡迎留言哦!
  • 何君堯:不畏、不悔、不退
    修例風波發生以來,暴徒刻意抹黑何君堯,攻擊他的辦事處,甚至破壞其父母的墓地,何君堯「不畏、不悔、不退」。分享何君堯發在微博上的幾篇文章,透過他的個人經歷,看看一個建設者對香港問題的思考與建議。穩定勝於一切我剛剛離開醫院,安全回到家中了。多謝大家對我的關注、關心及關愛,君堯銘感五內。
  • 願你笑靨如花,不負韶華
    願你往後心事不顯露於臉上,願你往後想要的健康伴隨你,願你往後的生活自律不孤獨,願你人生陽光燦爛,紫陌芬芳。願你出走半生半世,不負歲月。你的容顏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風景,你的笑容是這世界上最動人的情話,你的品行是這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願世間所有美好的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