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個謎團,
據說,在雍正南巡的某一天,
他在海上被刺客呂四娘行刺,
途中遇到了水龍捲,
而水龍捲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時空隧道,
雍正和呂四娘都被這個時空隧道帶到了21世紀的香港。
來到香港後,雍正碰巧獲得了「李大蝦」的身份,
於是他留在香港打拼,成為一名最強「打工人」。
好了,幻想夠了!
以上一切,當然純屬虛構!
港劇《九五至尊》
以上故事,實際上是經典港劇《九五至尊》的劇情!
《九五至尊》是2003年播出,由香港TVB出品的港劇。
這部劇由江華,張可頤,吳美珩,林韋辰,秦沛等主演。
相信熟悉港劇的觀眾,對這個陣容並不陌生。
另外,《葉問》系列裡的「羅師傅」,
《創世紀》裡的「霍景良」,
還有郭政鴻,艾威,劉家輝,康華等也在劇中有戲份。
劇中的主演江華,
在拍完這劇的幾年後,就慢慢淡出了影視圈,作品比較少,
後來還去賣保險了,
就像劇中的劇情那樣,這位「雍正皇帝」,也成了「打工人」。
想回味他的風光時刻,「複習」這部劇,也是不錯的選擇。
《九五至尊》是一部喜劇,職場「宮鬥劇」,也是勵志劇。
在劇中,
雍正皇帝穿越到現代的設定,給觀眾帶來了不少笑點。
儘管劇中的雍正適應能力超強,
但他適應現代社會的過程,會讓人覺得非常好笑。
初到現代,他對一切都很陌生,
別人用耳機聽電話,
他以往對方有精神病,因為他覺得對方在無緣無故地自言自語;
他從沒見過手機,
他的表弟(現代身份的表弟)打電話來,
他聽表弟的聲音後,驚嘆電話很神奇之餘,
還本能性地回復一句:「奴才,你是否能聽到朕說話?」;
他不會用浴缸,居然用清淨馬桶的東西塞住浴缸出水口;
作為「雍正皇帝」,他以前是經常穿龍袍的,
到了現代,
他居然經常穿帶有超人花紋的睡衣,
並且經常保持著端莊的坐姿,走姿......
更讓人覺得好笑的是,他要接受身份的變化。
在古代,他身邊有一大堆「奴才」去伺候他,
並且他貴為「天子」,沒有人敢不尊重他。
但他穿越到現代,
他變成了「李大蝦」 :一個文化水平低,從內地來到香港,投奔香港親戚的內地人。
以前是別人怕得罪他,他現在是怕自己得罪別人。
在家庭,他的表弟瞧不起他,因為他是「窮親戚」;
在公司,又經常有人看不起他,甚至當他「下人」。
在這種形勢下,
他要不斷控制自己的脾氣,
暫時忍受這種變遷,偶爾忍不住又要發脾氣,
但想想這樣發脾氣不對,又瞬間「變臉」,恢復笑容,
這種過程也非常容易讓觀眾覺得好笑。
除了喜劇元素,
《九五至尊》比較精彩的地方,還有「職場宮鬥」。
劇中雍正來到現代後,是在一間大公司「混」,
憑藉著超強的能力,他迅速能升職。
混了不久後,他就捲入了公司的權力鬥爭。
不過,對於從小出生在權力鬥爭環境,
非常擅長「權力的遊戲」的雍正皇帝來說,
這種鬥爭簡直是小兒科。
因此,在他劇中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不斷升遷。
這部劇,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它還是一部勵志劇。
劇中,雍正皇帝來到現代,
從剛開始一無所有,需要適應環境,
到後來一步步飛黃騰達的故事很勵志。
當他知道自己來到現代,
知道自己不再是皇帝,而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李大蝦;
知道自己處於社會的底層,
會經常被人欺負,很多東西都得不到的時候,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事,不是抱怨!
而是迅速適應環境,
學英語,學電腦......
他有超強的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雖然這是一部劇,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基於主角光環。
但他身上具有的,是許多優秀企業家所擁有的品質。
他有職業素養,「居其職謀其位」,時時刻刻為公司著想;
他遇到困境,從不畏懼,經常找辦法,
雖然他不懂英語,但會提前學了一些英文字母,單詞
做到在不懂英語的情況下,可以派送英文信件的方法;
他也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
總之,在看劇的時候,
觀眾會有這樣的感覺:
他是最強「打工人」,這種人不成功都難!
從這部劇,也可以看出來,TVB以前作品,
與現在的作品相比,編劇的水平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現在的TVB編劇,
也許是因為工資相對較低,
時間又趕,沒時間思考,更別談有什麼人生經歷了,
因此他們更多是挖掘老IP, 挖掘從過去的作品,
或者在其他作品中,「東拼西湊」,再加上自己的想法,編出一部劇來。
與現在的編劇相比,
那時候的港劇編劇,他們是有一定的生活經歷的,而且思考時間更多,
所以編出來的東西,比較貼近生活,容易引起觀眾的思考,甚至能引導觀眾。
像這部《九五至尊》,
它的很多歷史設定,當然是非常不嚴謹的,因為它是一部虛構劇;
而且單論情節的設定,漏洞和拍得不仔細的地方也很多,
比如某個情節,有句對白,應該是喊雍正為表哥的,居然喊成了表叔。
但在漏洞很多,甚至讓人覺得拍得很「隨便」的情況下,
劇中的不少情節是讓人覺得有點道理,或者很貼近生活的。
《九五至尊》播出的時間是2003年,
當時香港才回歸了幾年,內地的經濟還是與香港有一定的差距,
不少香港人去深圳買冒牌貨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劇中也反映了這種現象;
劇中,老闆的三姨太,對內地「港漂」的看法,也讓人覺得很實在:
「你是內地下來的?......哎,其實你在上面發展更好,機會很多,總比在香港無親無故強!」
劇中也講了香港企業要發展, 也應該「北望神州」,可以選擇與內地合作。
這種觀念現在看來,也是非常有遠見的;
當提及特殊的愛情,
比如劇中老闆的二公子是喜歡男的時候,
劇中就借」雍正皇帝「之口,向觀眾普及,
這種現象是由基因決定的,不是病,
我們許多老一輩的人雖然難以接受,但也應該不歧視。
編劇這樣的三觀,也是比較正的。
另外,編劇也反映了在現代社會,文憑很重要的現象。
劇中的雍正,
儘管從小接受了古代最頂級的教育,「琴棋書畫」等都精通,
幾乎是「德智體」全面發展,
但這些都難以寫進簡歷裡,因為沒有證書。
寫簡歷的時候,他只能使用他的低學歷。
面試的時候,別人看到他的低學歷,都不考察他的能力,就考慮放棄他了。
希望這部經典的穿越劇,能合你口味。
洞察影視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