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火爆全國的電影《烈火英雄》
賺走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你知道嗎?
這部電影改編自
赤峰作家的文學作品
主角的原型也是一位赤峰人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烈火英雄」
了解這部電影幕後的動人故事
影片中由黃曉明飾演的消防員江立偉
原型就是赤峰人
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桑武
現任大連市消防救援支隊西崗大隊大隊長
與電影人物結局不同的是
現實中這位英雄倖存了下來
一起來認識一下
這位赤峰走出的鐵骨男兒吧!
桑武,男,漢族,1977年3月出生,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1997年,桑武從老家內蒙古赤峰到了遼寧大連,成為一名消防員。
二十幾年來,他共參加滅火救援2900餘次,解救遇險被困群眾900餘人。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4次。
從2008年奧運保衛,到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安保;從大連甘井子「11·17」居民樓坍塌事故救援中的英勇無畏,到寒風中幾十米塔吊上涉險救人;從「5·12」汶川大地震的千裡馳援,到「7·16」新港大火中冒死關閉儲罐閥門,都有桑武堅實的身影。
桑武獲得過很多榮譽稱號,「全國百名優秀消防衛士」、「十七大安全保衛先進個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滅火勇士」、「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桑武做客央視《面對面》
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生死時刻
鮑爾吉·原野,蒙古族,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赤峰學院文學院特聘教授。出版散文集、短篇小說集70多部。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人民文學獎、百花文學獎、蒲松齡短篇小說獎、內蒙古文藝特殊貢獻獎並金質獎章。我從事文學創作三十年,第一次經歷這麼艱難的寫作任務——採訪寫作大連「7·16」大火的紀實文學。厚厚的採訪本正反面記錄著滿滿的字跡,上面有些字被水洇模糊了。
《最深的水是淚水》不僅僅是記錄對一場火災的撲救——我在採訪和寫作中逐漸清晰了一個觀念——撲救「7·16」大火,是一部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史詩,其中的精神含金量超越了滅火救援、軍人職責這些工作層面,它是人類在災難面前放射的意志光芒,是永不屈服,是拯救,是愛。這些大寫的精神支撐我把這本書寫完,同時也經歷了極大的煎熬。
我和這些從火場歸來的英雄們面對面交談。有時,思維恍惚了,問自己:「我在跟誰說話?在陽世還是陰間?」他們好像已經犧牲了,我在跟犧牲者的魂靈對談。我真想上前捏捏他們的肩膀,握住他們的手。這是從死神身邊歸來的人啊,他們是熬盡體能,咬碎了牙的人。
4個多月,我每天都和消防官兵談這場火。我採訪了188人,每個人把這場火對我說一遍,一人講幾個小時。我承擔了他們的苦痛、絕望和拼爭。這幾個月,我經歷了極大的痛苦。當你重複傾聽災難的經歷者講述災難,絕對要有承擔力。
白天採訪,晚上全是噩夢,流淌火像浪頭一樣打過來;轉身跑,後面是更大的火,房倒屋塌。我常常在夢裡哭——自己沒覺出哭,醒來枕頭早已溼了。我堅持下來是為了這些戰士,他們經歷了我無法想像的痛苦取得了勝利,我要為他們建立一個血淚文字的紀念碑。
我追求真實與簡約,以此表達我對「7·16」勇士的敬意。他們的經歷,是百年中國最值得記錄的記憶之一,我為認識他們,寫下他們而感欣慰。
就是這樣一位勇敢的英雄
一位感性的作家
兩個來自赤峰的男人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感動了全國億萬觀眾
讓我們一起給好樣的赤峰人
點個讚!
來源:視覺赤峰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