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玩具後有動畫 孩之寶和變形金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1-02-18 遊民星空

  記得在筆者小時候,出差在外的親戚給我帶回來了一個《變形金剛》的玩具,那個時候對於沒出過門的我來說,見到這種新奇的能變身的玩具,別提有多高興了,這是我第一次「遇見」《變形金剛》,隨後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大陸上映過一部給孩子們拍攝的教育片,名為《玩具——孩子之寶》,裡面大多數都是孩子們在玩各種稀奇古怪玩具的場景,而這廣告的作者,正是孩之寶。

  《變形金剛》是美國著名玩具廠商孩之寶旗下的招牌玩具,就像提到奧迪雙鑽人們會聯想到四驅車一樣,《變形金剛》和孩之寶現在就像是「一體」一樣。作為孩之寶的「頭牌」,其實它們之間有著很多有趣的故事。孩之寶手中擁有各種玩具的授權,像什麼特種部隊、星球大戰等等知名度相當高的品牌授權都在他的手中,而最有名的版權就當屬《變形金剛》莫屬了。可能所有玩家都不知道,其實《變形金剛》是先有的玩具,後有的動畫,而這一切,都要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說起


筆者的收藏櫃

先有玩具後有動畫

  1974年,孩之寶想憑藉自己的玩具士兵系列進軍日本市場,結果不曾想竟然吃了個閉門羹。因為在那個年代,日本的玩家們對這種各式各樣粗獷的美國壯漢外形的兵人並不感興趣,而隨後這些曾吃閉門羹的玩具兵演變成了風靡全球的特種部隊系列。雖然日本玩家對此並不感冒,但孩之寶這個玩具士兵系列還是吸引了日本玩具廠商Takare的注意。Takare從中找到了靈感,開發出了高約10釐米的可動小人「微星小超人」系列,當然了這個時候這個系列還和《變形金剛》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微星小超人系列,只能簡單的動動手腳,但是很酷!

  到了八十年代,只能簡單的擺動臂膀的小人已經滿足不了當時玩家們的需求了,畢竟太簡單了。至此,「微星小超人」系列推出了機器人角色,並將它們統稱為Micro Change,這類全新的機器人可以進行簡單的變形,變成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與此同時,Takara也將機器人和變形這兩個概念獨立出來,開發出了各種各樣的新系列,像什麼變成汽車的系列,變成恐龍的系列等等,而這個獨立出來的系列則被稱為Diaclone。


Micro Change其實更像是機甲

  不過這兩個系列在日本當地銷量並不好,因為當時還有一款可以變形的動畫玩具《超時空要塞》和它同期推出玩具,藉助著動畫的魅力,《超時空要塞》系列將Takara的兩個系列打壓的很厲害。但在國外,這兩個變形系列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以及口碑,這也讓當時的玩具巨頭孩之寶注意到了這件事,並在1983年的東京動漫展上,孩之寶就開始琢磨怎麼和Takara研究合作的事了。

  1984年,經過了一年的商談,孩之寶正式購買了Micro Change與Diaclone兩個變形品牌的版權,並加以改造,將原本需要人類必須在機器人體內控制的設定廢除,將其變成擁有生命能自由活動的個體,並將名字改為「Transformers」,這便是《變形金剛》的來歷,隨後聽取到了合作夥伴Takara的建議,孩之寶自己設定了一套劇情,由當時的漫畫巨頭漫威公司負責推出漫畫推廣,並且為了配合玩具的銷售,還製作了三集動畫廣告,誰也沒想到,這三集廣告播出以後竟然大受歡迎,孩之寶索性將劇情延長只做了一套長篇劇集,這便是我們最熟悉最經典的98集《變形金剛》動畫。而熟悉的玩家肯定知道,這一年也被公認為是《變形金剛》的元年。


汽車人集合!

變形金剛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變形金剛》突然的爆火,也給孩之寶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動畫的火爆,再加上當時技術的限制,動畫中一些角色的變形無法在當時的情況下做成相應的玩具,這讓孩之寶非常頭疼。就像動畫中的威震天能變形成一把沃爾瑟P38手槍,和當時已經生產出來的威震天玩具完全不符。無奈之下設計師只能對威震天進行大幅度的修改,或者說是回爐重做,讓他變得更加貼近動畫。而之前那一批威震天,由於出貨量極少,已經成為了目前市場上中金難求的頂級收藏品。


當年最醜的初代威震天,現在已經價值連城

  除了大部分機器人的形象修改,孩之寶發現當年購買的Takara的玩具中並沒有太多的機器人形象,隨著動畫的火爆,孩之寶開始考慮加入更多的機器人來應對動畫劇情的發展,像天火和震蕩波這樣的老角色就是當時孩之寶想出來的豐富動畫劇情的角色。

  孩之寶大量「腦洞的產物」為我們的童年構建出了一個又一個不敢想像的機器人,各種千奇百怪的機器人展現出了當時設計師豐富的想像力。但,再豐厚的庫存也有見底的時候,到了1986年,孩之寶發現當年買的那些機器人已經用完了,動畫劇情發展陷入了大危機,舊角色已經沒有什麼新意吸引玩家,這時需要的是一批大量的新鮮血液,因此《變形金剛大電影》上映了。


我威震天走了,接下來交給你們了

正式進入科技時代

  在《變形金剛大電影》中,以擎天柱為首的大量老角色戰死,這樣的設定合情合理,新生代變形金剛們接過衣缽繼續戰鬥,這時的「新人」們已經不再和那些老角色一樣只是死板的汽車、飛機等,而是選擇了太空戰機、未來跑車等這樣科幻的產物,這些機器人的造型不再限定於當下的科技產品,而是展現出了一種未來化的風格。結合著當時年代的年輕人的喜好,電影深受當時玩家們的愛戴。而且這樣的設定還有一點好,就是不必再從汽車公司購買車型的版權而花費大量的資金。


大電影中的變形金剛們外形有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炫酷

  大概就是這個時候,無論是玩具還是動畫,變形金剛們已經初步拜託了最初四四方方的形象,畢竟大多數的人還是更願意看到這種質感和線條俱佳的形象。無論是之後筆者兒時最愛的《猛獸俠》系列,還是日美聯合製作的《艦隊》系列,雖然機器人本身還是遵循著「變形形態決定外形」的規矩,但追求未來感的機器人成為延續到今日的設計理念,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形金剛玩具不但在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的變化,而且其受眾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


這部動畫絕對是不少國人兒時經典的回憶

沉寂已久 變5要來啦!

  2007年的《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對於其本身來說是一種革新,電影版的造型和傳統變形金剛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這一變化當時引起了不少老玩家們的憤怒,並發起了抵制電影版的活動。這些全新的形象打破了當年「變形形態限定外形」的設計理念,既符合時代潮流,又符合當代審美,寫到這,筆者想說一舉實話,如果這些機器人在現實中,這樣的造型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在去年,《變形金剛5》正式定名為《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又將變形金剛這個話題挖了出來,隨後伴隨著的各種劇情和劇照,有人歡喜有人憂。


其實電影版的外形真的很酷

  隨著新電影的上映,孩之寶也並沒有閒著,就在去年,孩之寶將《變形金剛》授權給了國內,國人既然有了官方的授權,也不用擔心各種問題,便開發出了《變形金剛》端遊,這款遊戲隨著去年的首曝,引起了不少《變形金剛》粉絲們的轟動,大呼終於可以玩到一款由國人自主研發的《變形金剛》端遊,經過幾次測試,玩家們口碑頗高。而最近官方也正式宣布,《變形金剛》端遊也將深度聯動《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電影同期上線,玩家可以再在遊戲內體驗到「變5」電影精彩內容,在之後的版本更新中,《變形金剛》端遊將植入電影中的全新形象「黑化擎天柱」等諸多全新的電影角色,這對於喜愛變形金剛的粉絲來說,絕對是一場饕餮盛宴。


《變形金剛》端遊5月18日不刪檔,如果你是一名變形金剛粉絲,千萬不要錯過這部作品

結語

  無論是玩具、電影還是遊戲,孩之寶所創造出來的《變形金剛》是無數人經典的回憶,同時還將機器人文化滲入全球,並將其發展成科幻發展史上最具規模、品牌化和影響力的代表,也是科幻機器人最直接的表象之一。眨眼間,這個系列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今天已經有了三十三年的歷史,這對於一個「玩具」來說,已經不能簡簡單單的用成功來形容,筆者只希望,在我老的時候,給孩子們將其這些機器人時,他們也能和當初的我一樣,愛不釋手。

相關焦點

  • 變形金剛玩具的前世今生——TAKARA TOMY和孩之寶
    它並不像其他動畫英雄一樣,先有動畫後有玩具,而是美國孩之寶公司為了宣傳自己的玩具製作的大型動畫「廣告」。但是,孩之寶團隊的直覺是正確的,變形金剛的銷售額在十年裡不斷攀升。就像特種部隊和小馬寶莉一樣,變形金剛不僅玩具和連環畫受歡迎,動畫電視劇和長片也受歡迎。1985年,孩之寶工廠正式更名為孩之寶美國公司。
  • 「玩具之王」逝世!曾與孩之寶締造變形金剛玩具神話...
    當時日本有好多玩具公司有變形機器人參展。當孩之寶的負責人看到這些玩具後,感到相當震撼,想要全部將它們引到美國去賣。而在這些公司中,只有向他們買過專利的特佳麗提出了長期合作的建議。電視動畫一經播出,很快成為美國當時收視最高的動畫片,而三集動畫也有些意猶未盡,孩之寶在動畫和玩具都受到廣泛好評,財源滾滾的同時,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不得不繼續製作動畫,就此為長達30多年的變形金剛傳奇拉開了序幕。可以說,變形金剛的兩個東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 孩之寶變形金剛的成功,也有漫威的功勞!
    漫威漫畫九成以上的知名角色都是他所創作或參與創作的,李因此被譽為「漫威之父」和「美國漫畫英雄」之父。Tfw2005的公告中提到1983年某個玩具公司請求漫威出版社幫忙,以幫助其開發一個新的變形機器人系列故事。這個公司就是現今全球知名的玩具公司孩之寶(Hasbro),而這個機器人故事則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機器人動畫片《變形金剛》(The Transformers)。
  • 玩具新聞 | 孩之寶推史上最大變形金剛模型!
    ▌孩之寶史上最大變形金剛模型開啟眾籌孩之寶日前通過自家的
  • 變形金剛玩具進化史
    但恐怕很少知道,變形金剛本身就是廣告,他們是先有的玩具再有動畫。變形金剛是美國著名玩具廠商孩之寶(Hasbro)旗下的招牌玩具,可最初他們並不屬於美國。二、你好像有點方:工藝決定形象從以上歷史可以看出,變形金剛先有玩具再有動畫的誕生方式,開創了品牌帶動多領域生產力的先例。而且變形金剛是由動畫乃至後來電影帶動下催生了更好的玩具銷售,也算反客為主的典型,這也就不難理解當時的金剛們為什麼一個個是四四方方的造型了。
  • 《玩具4》導演負責「變形金剛」動畫電影
    《玩具4》導演負責「變形金剛」動畫電影 時間:2020.04.3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變形金剛》系列電影與「孩之寶」電影宇宙
    2005年,當麥可·貝第一次被派拉蒙看中,邀請去擔任《變形金剛》導演一職時,他首先想到是這是一部「愚蠢的玩具電影」。當然,在製作方的盛情邀約之下,他並沒有立即拒絕,而是同意去變形金剛老東家「孩之寶」玩具公司位於羅德島的基地,與當時的孩之寶的執行長進行了一番交談。
  • 孩之寶最瘋狂跨界:變形金剛與小馬寶莉聯動~
    這次創作被知名漫畫公司IDW譽為「孩之寶有史以來最瘋狂的跨界作品」。 ` 據外媒報導,「變形金剛」將與「小馬寶莉」聯手。 所謂宇宙,就是指漫畫、電影等產品所組成的統一的世界觀,包括人物、神靈、歷史走向和物理規律等。絕大多數超級英雄的漫畫、電影、遊戲等版權都在自己公司手裡,公司會比較容易全面掌控這個品牌,也比較容易建立各類產品之間的聯繫,構建起一個宇宙。 小馬寶莉,它是美國玩具巨頭公司——孩之寶創作的。
  • 變形金剛模型玩具簡介及熱賣產品推薦
    因談判失敗,「孩之寶」公司就與新加坡、香港的兩家玩具廠籤訂了合資生產「變形金剛」玩具的合同,隨後又在深圳找了幾個廠負責組裝。  當十幾年前《變形金剛》動畫片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後,立即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掀起了一股「變形金剛」熱,從此,「擎天柱」,「威震天」等動畫人物在中國人之中小有名氣。孩之寶公司的變形金剛玩具隨即應運而生,產品銷量驚人,幾乎90%的兒童都有了一個「變形金剛」玩具。
  • 孩之寶變形金剛新品玩具「路障」評測!霸天虎之威從未離去
    孩之寶變形金剛的玩具一直都是變粉的最愛,不管是年少的兒童還是已經長大的成人,對仿真度高,能夠在載具和人形之間相互變換的變形金剛玩具都是沒有太多的抵抗力。而最近孩之寶就推出了一款新品變形金剛玩具——路障。在對路障進行評測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背景身份。
  • 變形金剛玩具30年發展歷程全紀錄
    【中外玩具網7月21日訊】與其他動畫英雄先有動畫後有玩具不同,變形金剛是美國孩之寶公司為了宣傳自己的玩具製作的大型動畫
  • 從變形金剛玩具廣告來看變形金剛玩具的變化發展
    #的玩具吧,已經有很多大神寫過類似的東西了,我就換個思路,一邊看廣告一邊來看變形金剛玩具的發展變化吧。談到變形金剛玩具的起源,必然會談到Takara 的戴亞克隆系列玩具,那個時候的玩具已經有變形金剛的思路了,載具形態和機器人形態可以互相轉換。而且關於合體、基地甚至三變的設定在戴亞克隆系列中也已經有了,這些以後都會在變形金剛中發揚光大。話說這簡直就是大力神啊,不知道這玩意還有沒有大神收藏。
  • 「玩具之王」逝世!曾締造變形金剛玩具神話...
    當時日本有好多玩具公司有變形機器人參展。當孩之寶的負責人看到這些玩具後,感到相當震撼,想要全部將它們引到美國去賣。而在這些公司中,只有向他們買過專利的特佳麗提出了長期合作的建議。電視動畫一經播出,很快成為美國當時收視最高的動畫片,而三集動畫也有些意猶未盡,孩之寶在動畫和玩具都受到廣泛好評,財源滾滾的同時,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不得不繼續製作動畫,就此為長達30多年的變形金剛傳奇拉開了序幕。可以說,變形金剛的兩個東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 Takara:締造變形金剛玩具神話的傳奇王者
    當時日本有好多玩具公司有變形機器人參展。當孩之寶的負責人看到這些玩具後,感到相當震撼,想要全部將它們引到美國去賣。而在這些公司中,只有向他們買過專利的特佳麗提出了長期合作的建議。電視動畫一經播出,很快成為美國當時收視最高的動畫片,而三集動畫也有些意猶未盡,孩之寶在動畫和玩具都受到廣泛好評,財源滾滾的同時,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不得不繼續製作動畫,就此為長達30多年的變形金剛傳奇拉開了序幕。可以說,變形金剛的兩個東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 「玩具之王」逝世——締造變形金剛玩具神話的傳奇王者
    他們本身是不設計玩具的,只是擅長玩具銷售。當時日本有好多玩具公司有變形機器人參展。當孩之寶的負責人看到這些玩具後,感到相當震撼,想要全部將它們引到美國去賣。而在這些公司中,只有向他們買過專利的特佳麗提出了長期合作的建議。
  • 六一特企:《變形金剛》遊戲玩具大戰線|愛玩網
    這大概是大陸80後最熟悉的動漫臺詞,它出自美國玩具巨頭孩之寶(Hasbro)出品的《變形金剛》G1動畫片,1988年上譯正式為國人引進了這部動畫,「變形金剛」的熱潮就此全面席捲神州。那麼,為什麼孩之寶會挑中動視呢?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前,且容筆者先講下《變形金剛》G1動畫的來歷:起初《變形金剛》G1動畫只是孩之寶為宣傳「變形金剛」玩具而製作的加長版廣告片,僅有3集,孰料《變形金剛》G1動畫播出後大火,並顯著推動玩具熱賣,孩之寶這才著手將《變形金剛》G1動畫給正式系列化。
  • 《變形金剛》動畫大電影30周年
    孩之寶的成功或許有許多偶然因素,但它未雨綢繆的前瞻眼光在那個年代顯得相當難能可貴。1984年,也就是《變形金剛》TV動畫剛剛亮相不久,孩之寶就已經開始啟動了《變形金剛》動畫電影項目。當時,一同推進的還有孩之寶的另外兩個拳頭作品——《特種部隊》和《小馬寶莉》,算得上火力全開。
  • 變形金剛進化史
    畢竟機器人的造型與當年動畫版、玩具,甚至是後來IDW出版的漫畫都大相逕庭。本文就來綜述一下變形金剛的造型進化史。總體上來說,《變形金剛》中的機器人形象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是設計工藝,其二是審美潮流。一、玩具是第一生產力別看變形金剛風靡全球,大名如雷貫耳,但恐怕很少知道,變形金剛是先有玩具再有動畫。
  • 變形金剛、小馬寶莉來上海了!孩之寶娛樂版圖再拓展 多元化創新...
    此次是孩之寶收購娛樂壹公司後的首次公開亮相,除了變形金剛、小馬寶莉、地產大亨(MONOPOLY)、培樂多、熱火(NERF)、BLYTHE「老牌」成員齊亮相,小豬佩奇、睡衣小英雄等品牌大家族的新秀也齊齊亮相。孩之寶攜麾下眾多核心品牌亮相2020 CLE 中國授權展作為全球領先的品牌娛樂公司,孩之寶不斷釋放品牌潛力,深耕千億授權市場。根據License!
  • 孩之寶當年「處心積慮」,引爆中國玩具市場!
    這部經典動畫片便是《變形金剛》(The Transformers),現在謎友一般稱之為初代/G1(Generation One)動畫。1984年,日本玩具公司TAKARA(現與Tomy合併為Takara Tomy)為了開拓國際市場,於是與在美國有廣大通路的孩之寶(Hasbro)合作:TAKARA負責玩具提供,孩之寶負責銷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