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已經進行到了半決賽,離成團只差臨門一腳。在新播出的半決賽中,阿朵、寧靜、鬱可唯以一首《是否》率先擊中觀眾的淚腺,她們三人也唱得眼泛淚花。
但比歌曲更好哭的,是阿朵在採訪中說的一段話,她在這段話中,提到了「女性的安全感」。
在節目,提到「女性話題」最多的、將女性力量詮釋得最完整、最清晰的,正是阿朵。
阿朵在《浪姐》裡的舞臺表現,被觀眾稱為「降維打擊」,而她在節目中,展現出來的「人情味」,更是行走的教科書。
第一次公演時,阿朵就和寧靜分到了《蘭花草》一組。寧靜當時擰巴的個性,源自於她對自己唱跳表演的沒底氣,但阿朵作為後輩,一直像姐姐誇讚妹妹那樣,給寧靜信心和勇氣。這是阿朵具有強大同理心的一面。
第二次公演時,阿朵和袁詠琳再次組隊,袁詠琳擔任隊長。Cindy對當隊長很沒有信心,但阿朵只說了一句話:這是你的功課。這句話給了Cindy信心,也打動了觀眾。
阿朵二公之後被淘汰,隊友袁詠琳大哭,阿朵又說:如果我們倆必須走一個,我寧願這個人是我。這些我曾經體會過,但你一定去經歷、去感受。這是阿朵清醒又透徹的一面。
當阿朵和另外6個姐妹熱血歸來時,她義無反顧的擔起了隊長的重任,成了團隊裡的主心骨。當沈夢辰和她選到了同一首競演曲目時,她也選擇了讓步。這是阿朵有擔當,且包容的一面。
阿朵面對淘汰,坦然接受結果,但她得知自己復活時,卻瞬間紅了眼眶,並說這是7個姐妹共同努力的結果,誰的付出都沒有被埋沒。這是阿朵有團隊精神,且會感恩的一面。
不管是有同理心,還是有擔當,活得清醒,這些特質匯總在阿朵身上,就是四個字——女性力量。阿朵是《浪姐》姐姐們中,少有的柔軟又堅強、包容又強大的女性,她像「大地之母」一般,給人溫厚的堅定以及安全感。
阿朵的堅定與包容不僅體現在為人處世上,更在於她對音樂的堅持。她神隱5年,不接商演不賺錢,甘當農婦一心鑽研新民族音樂。
2017年,阿朵發行《死裡復活》專輯時,並沒有太多人知曉,這次上《浪姐》,阿朵的魅力與實力被重新重視,而她的新民族音樂更是成了不少觀眾的心頭好。
阿朵在音樂的世界裡,一路乘風破浪,正是因為她的堅持、熱愛,才會有觀眾現在欣賞到了新民族音樂。阿朵曾表示,無論自己有沒有成團,她依舊會堅持自己熱愛的新民族音樂。
現在,阿朵不僅在《浪姐》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她開始主動「出擊」,在更多的平臺,為大家帶去精彩的作品。
比如,這次《夢幻西遊》手遊就邀請到了阿朵,作為盛夏PK狂歡季的助演嘉賓,為大家奉上一場激情與豪氣並存的打鼓表演。
只見阿朵以一襲黑色印花紗裙亮相,襯衣手腕處的處理,巧妙的突顯了民族元素。而阿朵的木簪造型更是點睛之筆,瀟灑不羈中又帶著女性特有的柔美。
她的鼓點,就像戰船乘風破浪之時,敲響的勝利號角,一下又一下,敲得人熱血沸騰。
一抬手、一投足,阿朵都盡顯俠女風範,而這也是她五年沉澱下來的成績。
而酷颯少女徐藝洋的加入,更將表演推向高潮。徐藝洋以全身黑亮相,舞蹈火力全開,表演氛圍拉到滿格!
前浪與後浪的完美配合,是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期待。
四十而已,阿朵未來的音樂之路還很長,不管前路有多少挑戰,相信阿朵都能不懼前行,繼續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