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F·甘迺迪曾說:「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
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朱祐樘,就是這句話的忠實踐行者。他從十八登基,到36歲駕崩,幾乎都在兢兢業業地為國家操勞,是明朝唯一一個「過勞死」皇帝。
九死一生,如有天助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明憲宗朱見深偶然看見管理自己私房錢的紀氏,被她的貌美聰慧深深吸引,於是便臨幸了她。可是誰也沒曾想,就這僅有的一次臨幸就讓紀氏懷上了。
備受寵愛的萬貴妃得知後,就命令宮女打掉紀氏的胎兒。不過,慶幸的是,由於紀氏平時人品太好了,所以派去的宮人都不忍心下手。後來等到紀氏生下朱祐樘(後來才有的名)的時候,萬貴妃仍然不死心,再次命令人殺死這個小皇子。
但是,朱祐樘就像有上天相助一樣,不僅被門監張敏隱藏起來,免受萬貴妃的殺害,而且吳皇后也加入到撫養朱祐樘的隊伍。
直到朱祐樘長到6歲,他才真正結束提心弔膽的生活,從此不僅有了自己的名字(朱見深此時才給他賜名),還被正式冊封為太子。
親賢遠佞,大開言路
對於老爸原先寵愛的那些小人,比如前朝的國師、法王、真人等騙吃騙喝的佛教騙子,朱祐樘統統把他們革除,還將妖僧繼曉處死。
這還不算,對於那些光領工資不幹活的「泥塑六尚書」、以及只看奸臣汪直臉色行事的「紙糊三閣老」都紛紛罷免。
「泥塑六尚書」:明成化年間,明憲宗經常不理朝政,至於下面的六部尚書,每日就坐在衙門裡喝茶聊天,啥事也不幹,故此被稱為「泥塑六尚書」
「紙糊三閣老」:憲宗時期,大太監汪直大權在握,三位首輔都要看他臉色行事,以至於被人們戲稱為「紙糊三閣老」
還將內閣首輔萬安罷官,將梁芳下獄,將李孜省流放,同時,罷免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千餘人。而啟用徐漙、劉建、李東陽、謝遷、王恕等正直忠誠的大臣,為以後的弘治中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並且,為了把從父親手裡接過的爛攤子打理好,他除了每天必上早朝之外,還重新開啟了午朝。時常和大臣討論治國方略,和大臣的關係親密無間,使得言路大開。
勵精圖治,寬厚仁慈
古代勵精圖治的皇帝不少,明朝就有太祖、成組,但是除了勵精圖治以外,還能寬厚仁慈的恐怕就只有朱祐樘了。
古代對於大臣的行為舉止十分嚴格,在朝堂之上,更是如此,但是朱祐樘卻能寬恕行走失儀的大臣,因為他知道地面太滑。
而對於上承的奏摺,出現錯別字,他也從不會追究,更不會因此責問大臣。
如果說這些行為還不足以表明他的仁慈,那麼,他的以下行為足以讓你真正信服了。
為了更好地治國理政,他經常開設經筵,讓那些有經驗的大臣擔任講官。估計有些講官講到激動的時候,難免失態,他不僅沒有責罰他們,甚至還主動寬慰幾句,生怕他們因此而害怕。
都說關心下屬生活的上司,才是好上司。朱祐樘就是這種人人羨慕的好上司。為了方便地方官員夜還,特意下旨,只要是在京官員夜晚回家,不管官大官小,都得讓鋪軍執燈,保證加班族的安全。
就這樣,原本國力衰弱的明朝,在這個勤勤懇懇的皇帝帶領下,走上了歷史上著名的「弘治中興」。
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如果要從古代帝王中評選出一個最專一的皇帝,恐怕非朱祐樘莫屬了。身為九五之尊,身邊又那麼多宮女,誰都難免會有一些歪心思。
可是朱祐樘卻和皇后同起同臥,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當然,一方面也與皇后聰明賢惠有關,但是如果朱祐樘真要耽於聲色的話,估計誰都沒輒。他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踐行了「男女平等」的皇帝。
一世英名,一時糊塗
都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備受後人稱譽的朱祐樘也不例外,由於童年時悲慘的遭遇,讓朱祐樘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所以後期難免信仰佛道虛幻之事。
這個時候,那些奸佞小人便又開始作亂,比如朱祐樘的寵臣李廣。甚至在弘治中期,連續幾年都懶理朝政。不過,所幸的的是,後來在李廣畏罪自殺之後,他醒悟過來了。
於是,又重新開始啟用劉大夏等賢臣,或許是由於太過拼命,年僅36歲,他就累死在工作崗位上,成為明朝唯一的「過勞死」皇帝。
在明孝帝死後,「深山窮谷,聞之無不哀痛」。
對於朱祐樘的一生的功績,朱國楨曾這樣評價:「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儘管後人口中常常稱道的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是明孝宗朱祐樘一生為國家的操勞也是不容忽視的,歷史會記住他的鞠躬盡瘁,會記住他的廣開言路,會記住他的親賢遠佞。
倘若你問他這一生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他會說是自己曾經一時糊塗寵信奸臣,是自己的壽命太短,沒能為國家再多奉獻幾年。
——明朝系列——
明朝最皮的皇帝,親自上陣封自己為總兵,最後還殺敵一人!
為求長生,明世宗竟然拿處女姨媽血煉丹,險些被勒死!
他是史上最窩囊太子,差點被朱棣廢掉,後來卻成為一代明君
解鎖更多精彩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