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蟬主是島國震驚獵奇故事播報員。
不久前, 媽寶男 話題在日本引起了熱烈討論。
因為日本電視臺Abema TV播出了一期有關「親子共依存症」的節目。
節目組到街上隨機訪問了各年齡層的男性,詢問他們與家中媽媽的感情如何?
很多男性都說,自己跟媽媽的關係很親密。
有人經常跟媽媽一起去購物、吃飯,還有人會跟媽媽喝同一杯珍珠奶茶。
回答問題的男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 他們說自己跟媽媽出門有點像「約會」。
前面的回答看起來都還挺正常,也就是跟媽媽比較親密。
但,令人驚訝的故事在後頭呢。
這期節目還有兩個重磅故事,現在就蟬主走進今晚的毀三觀新世界。
33歲仍和媽媽共浴,這什麼操作?
日本有家人共浴的傳統文化,一般隨著孩子的長大,共浴也就不存在。
但是,Abema TV節目組採訪到一位特別的男子,他今年33歲了,仍跟媽媽保持共浴習慣。(Emmm)
故事的主人公名為Nauta,大學畢業前他的人生都很精彩。
Nauta從小成績優異,經常在學校裡拿第一名,高中畢業後就考入了有名的東京大學。
這看似註定要走上人生巔峰的出場配置,最後沒有幫Nauta走上人生巔峰。
大學畢業後,Nauta成為了一名家庭教師。
日常做著零散的家教工作,每個月收入約7萬日元(約人民幣4500元)。
這樣的工資在日本算比較低,特別是在33歲的年齡面前。
不過,Nauta從來不擔心自己的生活過不下去。
知道他的工資比較低,他的父母每月都會給他補貼零用錢。
他的衣服都是媽媽幫忙買的,有時候連剪頭髮的錢都是媽媽出的。
媽媽的獨家寵愛讓Nauta跟媽媽保持了親密關係。
即便30多歲了,他也依然會跟媽媽共浴,大概是一周一次的頻率。
看到這,你是不是感到很不理解?
但,Nauta也會對你的不理解表示不理解。
在30歲之前,他一直不明白,別人為什麼不跟媽媽一起洗澡?
Nauta在採訪中也說了,共浴時可以放鬆地跟媽媽聊聊天,有什麼不好的?(嗯,開心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Nauta家裡有三個孩子。
他是最大的哥哥,還有兩個弟弟,有時候兄弟三人會為了誰能跟媽媽洗澡而爭吵。
但節目組提到爸爸角色時,Nauta表示,自己對爸爸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Nauta看起來好像媽寶到無可救藥,但他對自己也有清晰的認識。
他知道自己要學會獨立,可自己實在沒有經濟實力。
於是,Nauta理所應當地接受了父母的接濟。
Nauta把自己的家庭比喻成一個團隊,團隊裡不同人扮演不同角色。
自己只需要做負責聽媽媽的話的那個人。
可惜,聽話也不代表絕對正確。
Nauta的順從讓媽媽對他產生精神依存,而他也以順從對媽媽產生經濟依存。
時間久了,這種相互關係會變成媽媽對他過度控制。
這樣的問題Nauta自己能感受到,但就如前面所說的那樣,Nauta自己沒有經濟實力獨立,他的生活只能暫時這樣過下去。
沒想到,還有媽媽陪兒子去紅燈區?
被前面的母子共浴故事震驚了嗎?
請先緩緩做個深呼吸,接下來的故事更震驚。
節目裡的第二個故事也有關媽寶男,但講故事的是一位在紅燈區工作的風俗娘。
某天,正在上班的風俗娘迎來了一位男客人。
沒想到的是,這位客人居然是媽媽親自陪著過來的。
店長還告訴風俗娘,一會客人進包廂的時候,他的媽媽也要跟著進去。
風俗娘當即表示震驚,還以為要玩什麼羞恥PLAY。
不過並不是。
媽媽很快解釋說,因為自己的兒子沒有性經驗,她想讓兒子體驗下,看能不能增加自信。
理由其實也不是很重要。
重點是,後來兒子跟風俗娘進包廂的時候,媽媽真的跟進去了。
而兒子跟風俗娘為愛鼓掌時,媽媽全程坐在旁邊給自己的兒子加油打氣。(畫面不敢腦補)
完事之後,媽媽跟兒子抱頭痛哭,還稱讚自己的兒子說:你很努力了。
因為兒子順利處男畢業,媽媽對風俗娘十分感激。
一邊說著「你真是我兒子的恩人」,一邊隨手打賞了高額小費就撤了,獨留風俗娘自行震驚。(還有蟬主也在震驚。)
日本媽寶男有多少,你根本不知道
去年,NHK根據媽寶男話題做過一期採訪。
節目組隨機訪問了男性路人,其中多數人都表示很喜歡自己的媽媽。
他們對媽媽的喜歡全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般年輕人去旅遊多是跟朋友同行,而喜歡媽媽的男孩子會帶著媽媽去旅遊。
平日裡要是沒跟媽媽待在一起,有些男孩子會通過line跟媽媽匯報自己當天經歷的事情。
等到了晚上,親密的母子家庭會一家人睡一起。
別問為什麼這麼大還跟媽媽一起睡。
畢竟這兩位大男孩,連參加班級聚會的時候,也會帶著自己媽媽出席。
另一位男孩子在採訪中說,他覺得媽媽能給自己好的意見,所以什麼事都願意跟媽媽分享。
包括自己跟女朋友談戀愛、吵架等細節事情,他都會告訴媽媽。
多數人都對這樣的現象感到迷惑,但日本社會對這些現象早習以為常。
因為知道年輕人十分依賴媽媽,很多日本企業在招聘新人時也會做足媽媽的功課。
把員工招進公司之後,企業還會定期到員工家裡拜訪,跟員工的媽媽交流員工在職場的情況。
企業這麼努力是想做到共贏。
很多新員工在公司遇到問題不會跟公司溝通,卻會回家找媽媽傾訴。
公司只能退而求其次,與員工媽媽打好關係。
借著與員工媽媽的聯繫,公司能間接知道員工在公司遇到什麼煩惱,進而做到及時解決員工煩惱,減少離職的事情發生。
被媽媽偏愛毀掉的媽寶男
近些年,日本媽寶男越來越多,他們大多都是20多歲的年輕男孩子。
這批年輕人出生在日本大環境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人對自己生活和將來都沒有大欲望。
自己不夠上進,年輕人也會選擇性多依賴父母。
現在日本有很多單身男子都會跟父母同居,他們經濟上難以獨立,總是靠著父母接濟。
反過來,這批20多歲的年輕人的媽媽卻很不一樣。
她們屬於泡沫一代的女性,成長在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
比起傳統的日本女性,她們更加獨立有主見,也會注重自身形象的提升。
良好形象和獨立思想都幫助媽媽們更好地跟孩子相處。
加上網絡的快速發展,line的普及也讓年輕人跟媽媽之間的交流變得容易。
要是兒子每天都跟媽媽報備自己所做的事,媽媽跟兒子之間的關係怎麼會不親密呢?
日本媽寶男的產生還有一個原因,那是被出生率下降影響的。
少子化現象讓父母把愛都傾注給一個孩子,他們會對自己的孩子過度保護,溺愛。
有些媽媽過於沉醉孩子的生活,她們不僅全方面照顧兒子的生活,還會以兒子的快樂為快樂。
但兒子跟媽媽的親密界限到底在哪裡,這也是日本大眾一直爭議的話題。
媽媽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可是過度的愛也會逐步佔據孩子的思想,讓子女難以成為獨立的人。
當男性在生活裡過分依賴自己的媽媽,那對他的成長經歷也不好。
在關於媽寶男的話題裡,很多網友分享了自己身邊的故事。
有媽寶男工作面試要媽媽陪同,因為太依賴媽媽也沒怎麼交過女友。
後來他的媽媽去世了,剩他一個人不會煮飯、不會洗衣,幾次偷東西被逮捕,而他已經50多歲了。
另一個網友說,自己的男同事跟女朋友去開房,還是媽媽送他到旅館門口。
這樣的事情聽起來都很令人迷惑,但也是真實存在的事情。
在Abema TV討論「親子關係依存症」的節目裡,節目組也採訪了一些媽寶男的媽媽。
媽媽們表示,作為母親,當然首要考慮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生活重心。
提到過度溺愛會產生不良後果時,媽媽承認自己沒有認真考慮過孩子的未來。
媽媽對兒子的愛,是她在此刻希望給孩子更多的愛與保護。
可是,如此過度的愛也會變成圈養。
當媽寶男離開父母難以獨立生活時,他們最終可能會被媽媽的愛毀掉。
點亮「在看」
女神給你壓壓驚
蟬創意是一個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我們專注於人類腦洞開發的事業,對藝術作品、潮流文化、網絡熱點進行野雞式播報,在毀滅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向世界傳遞我們的虛情假意。
微博:@蟬創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投稿、媒體、商務合作
至郵箱:pr@chanchuangyi.com
加入組織,後臺回復「招人」
/ 推 薦 文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