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舊稱盛京、奉天,位於遼寧省中部,是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新中國成立後,是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在鋼筋混凝土的層層簇擁下,昔日的皇城根兒儼然披上了大都市的光芒,成為東北地區的核心城市。第一次去瀋陽應該先去看一下瀋陽市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瀋陽八大旅遊景點
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位於瀋陽市瀋河區,始建於1625年,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不僅有精美的古代宮殿建築,還以豐富的珍貴收藏而著稱海內外,在各個陳列室收藏有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明清時期的珍貴文物。
瀋陽故宮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分為三部分: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整座皇宮樓閣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大清門
大清門是盛京皇宮的正門,俗稱午門,是一座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建築,房頂滿鋪琉璃瓦,飾以綠剪邊,紋飾為凸出的海水雲龍及象徵吉祥的各種動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大清門莊嚴富麗,與整個宮殿建築儼然一體,顯得十分協調。
崇政殿
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日常處理政務接見外國使臣的重要場所。殿內陳列有金漆雲龍屏風、透雕金龍寶座、鎏金銅甪端爐等珍貴文物,崇政殿寶座上方高懸的「正大光明」牌匾是乾隆皇帝御筆親書。
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位於瀋陽市瀋河區,又稱「大帥府」、「少帥府」,是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的官邸和舊居。府前坐落著張學良將軍身著戎裝的雕像,正氣威武。
帥府內建築風格各異,有中國傳統式、中西合璧式、羅馬式、北歐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樓、小青樓、西院紅樓群及趙四小姐樓等建築,其中大青樓是帥府的標誌性建築,這座宏偉的仿羅馬式青磚洋樓曾是張學良辦公和生活的地方。
北陵
北陵也稱清昭陵,位於瀋陽市區北部約5公裡的北陵公園內,是公園內的主體景點。北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還葬著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后妃佳麗。在清初的「關外三陵」中,北陵是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
這裡古松參天、樓殿威嚴,處處透著皇陵的氣勢,在這些建築中可以看到明朝皇陵和滿族建築特點的融合。陵寢始建於1643年,於1651年基本建成。陵寢遵循「前朝後寢」的布局,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前部,正紅門到方城為中部,神道兩側有石獸、華表對稱排列,中間有為頌揚墓主而建的碑亭,豎有「昭陵神功聖德碑」。
瀋陽世博園
瀋陽世博園位於瀋陽市東郊,鄰近清福陵與棋盤山風景區,曾經是瀋陽植物園,2006年為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擴建為世博園,是迄今世界歷屆園藝博覽會中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園內綠樹成林,到處是養眼的各色花卉,走在這裡本身就是一種親近大自然的享受,更是踏青、避暑與賞秋的好去處。
從主入口入園首先是花卉園藝展區,右手邊是西部地區展園,往左邊走是國際展園和東北地區展園,往前走則是中部地區展園。這些獨立的展園都建有頗具全國各大城市,以及法國、印度、新加坡等國家當地特色的建築與雕塑,更有當地的特色花卉植物,結合優美的園藝花卉作品,異地風情濃鬱。
棋盤山風景區
棋盤山風景區位於瀋陽市區東北約30公裡處,因山上原有一塊石頭刻有棋盤而得名。景區由「三山一水」,即棋盤山、輝山、大洋山和秀湖構成,景區內山水輝映,樹木蔥鬱,夏季可以賞荷,秋天可以拍攝楓葉,山頂建有望湖亭,登亭遠眺,四周美景盡收眼底。
秀湖
從風景區南門進入,首先會看到一個種滿荷花的池塘。穿過荷塘之後就來到秀湖邊,秀湖兩邊風光旖旎,有很多人在湖邊垂釣。在秀湖碼頭,可以乘坐遊船或者快艇遊玩,在船上觀賞兩岸的山色,十分的悠閒愜意。
輝山
輝山位於在秀湖碼頭的背後,海拔高度為265米,冬天山頂的石頭呈白色,被稱為「輝山晴雪」,夏天由於山頂植被茂密,看不到這個景色。輝山上有石階,登頂輝山可以看到山頂的晴雪樓、險亭和懸空露臺等,在懸空露臺上向下觀望景觀優美又讓人感覺刺激。輝山下建有索道,遊客可以乘坐索道上山。
棋盤山
從輝山下來,沿秀湖西行不遠,即到棋盤山。棋盤山高260米,上山的步道有些繞,大概1個小時左右可以到山頂,中間會經過氣象臺等景點。山頂有一塊大石頭,石頭頂部十分平坦,傳說是呂洞賓和鐵拐李在此下棋的棋盤,也是棋盤山得名的由來。
東陵
東陵位於瀋陽市東北郊的東陵公園內,又稱清福陵,是清朝的奠基者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東陵始建於1629年,竣工於1651年,它背倚天柱山,古松環繞,草木茂盛,在這裡既能感受到皇家陵園的氣勢,又能享受到清幽的自然環境。
東陵的正門是正紅門,進入後腳下是磚鋪的甬路,兩旁整齊地排列著華表、駝、馬、獅、虎等石雕,在登完108級石臺階(稱為108蹬)後,看到的是一座大碑樓,內立"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上面鐫刻著康熙帝撰寫的碑文,主要是歌頌清太祖創業開國的功德。
遼寧省博物館
遼寧省博物館位於瀋陽市南郊,館藏以遼寧地區考古出土文物和傳世的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體,藏品分為17類文物,其中尤以晉唐宋元書畫精品、宋元明清緙絲刺繡、紅山文化玉器、商周時期窖藏青銅器、遼代陶瓷、歷代碑誌、明清版畫、古地圖、清李佐賢《古泉匯》著錄的歷代貨幣等最具特色和影響。
遼寧省博物館是了解遼寧以及瀋陽歷史最好的地方,館內藏有的珍貴文物有商代獸面饕餮紋大鼎、西周鴨型尊等,還有遼河文化特有的契丹、滿清、鮮卑等古代民族遺存展品。館裡還會不定期地展覽館內的珍寶藏品,如唐代仕女畫《簪花仕女圖》,唐代大書法家張旭傳世的唯一一件狂草作品《古詩四帖》,歐陽詢的《夢奠帖》,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等。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瀋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是為紀念在「九·一八」事變中的受難同胞、警示國人勿忘國恥而建。館內陳列著大量的史實照片、檔案,還有各種侵華罪證物件、抗日烈士遺物等文物展品,從各個方面展示了侵華日軍的史實罪證,以及淪陷區人民的苦難生活與不屈不撓的鬥爭事跡。
博物館的主體建築很有特色,是一座殘歷碑造型的巨大石雕,碑形為翻到事變日期的檯曆,上面布滿了彈痕與骷髏,寓意著倒在槍口下的千萬個冤魂在呼號,殘歷碑上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日期和時間,以及事變簡介。
博物館內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九·一八」事變的預謀過程以及當時東北軍的部署狀況,還通過光影演示了日軍暗殺張作霖並炸毀火車然後,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軍守備隊的過程;第二部分展示了日軍佔領東北後殘害中國老百姓的血腥情景;第三部分介紹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的抗爭事跡;第四部分介紹近年來的中日關係,同時提醒世人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甦,時刻以史為鑑。
瀋陽六大特色美食
東北地區獨特而統一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形成了東北菜系,東北菜講究吃的豪爽,吃的過癮,因而使得東北菜具有火候足、滋味濃鬱、色鮮味濃、酥爛香脆的特點。瀋陽,作為出關進入東北的第一個省會城市,這裡的美食當然具備東北菜的所有特色,下面就去看一下來瀋陽必須體驗的六種特色美食。
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是瀋陽傳統的特色小吃,創製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老邊餃子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油潤不膩。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因為肉餡是用骨湯煸過的,所以叫煸餡餃子,但由於主人姓邊,所以人們都習慣稱之為老邊家餃子,凡遠近來瀋陽的客人,都慕名來品嘗。
鍋包肉
鍋包肉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東北菜,於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傳統的做法是將豬裡脊肉切片醃製入味,裹上面衣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淋入醬汁勾芡即可。後來東三省歸屬張氏家族管轄,這道菜傳入瀋陽,並對鍋包肉進行了改造,最後一步改用番茄醬或者番茄沙司,口味酸甜,鬆軟可口。
李連貴燻肉大餅
李連貴燻肉大餅
李連貴燻肉大餅是瀋陽家喻戶曉的特產小吃,最早是在1895年,由李連貴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首創,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1950年,李連貴之子李春生繼承祖業,背著一壇老湯,把李連貴燻肉大餅遷到瀋陽,在繁華的中街西頭營業,成了風靡瀋陽的名小吃。燻肉是用10餘種中藥小火慢煮,其皮肉剔透、肥而不膩,大餅則用煮肉的湯油加麵粉、調料烙制而成,餅內起層,外酥裡軟,滋味濃香。大餅夾上燻肉,再加上蔥絲,甜醬或辣醬,口感獨特,回味無窮。
瀋陽回頭
瀋陽回頭相傳是在清朝光緒年間由一個姓金的人在瀋陽北門裡創製的,做法是將麵粉揉成團,用手將其按扁、擀平、抽薄、上餡,然後摺疊成長方形,最後再把兩頭包緊在平底鍋上烙制而成。瀋陽回頭是瀋陽當地有名的清真小吃,其色澤金黃,口味鮮香,在瀋陽當地非常受歡迎。
白肉血腸
白肉血腸全稱是「酸菜燉白肉血腸」,是名聞東北的特色菜,曾經有一首網絡神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最後一句「翠花,上酸菜!」這裡的酸菜其實就是指「酸菜燉白肉血腸」這道菜。這裡的酸菜,是由大白菜醃製而成;白肉,就是五花肉;血腸,是把豬血加入其他作料灌進腸衣煮製而成的。酸菜切成細絲,飛刀切出整齊的白肉和血腸,用大火狂燉。白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血腸脆嫩綿軟,熱湯鮮香味醇,再配上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口感極佳,膾炙人口。
楊家吊爐餅
楊家吊爐餅
楊家吊爐餅是1908年由河南人楊玉田在吉林省洮南縣創製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1950年,楊玉田之子楊善修將餅鋪遷到瀋陽。楊家吊爐餅製作方法獨特,它是用溫水和面,水溫和用鹽隨季節變化而有差異。餅片擀好後放在炭爐中上烤下烙,熟透出爐,故稱「吊爐餅」。餅烙成後,呈虎皮色,層次分明,外焦裡嫩,清香可口。食用時再配上精緻的雞蛋糕,更是錦上添花。
瀋陽四大娛樂休閒場所
作為東北第一大城市,瀋陽如今多了不少現代感,中街的喧囂霓虹,熱鬧火爆的劉老根大舞臺,昔日的盛京皇城儼然戴上了大都市的光環,來到瀋陽,自然會到這四個娛樂休閒場所,感受一下東北大都市的氛圍。
中街步行街
中街步行街位於瀋陽市中心,全長1500米,是瀋陽最早的商業街,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也是中國第一條步行街。中街繁華、熱鬧,是瀋陽人氣最旺的商圈,購物、餐飲、休閒、娛樂一應俱全。潮人們可以在這裡找尋到一切時尚前沿的品牌,吃貨們也同樣可以遍嘗瀋陽的特色美食。此外,中街特色集市眾多,老字號雲集,夜市、金銀市、銅市、書市、皮市、鳥市、梨市,無論有什麼愛好的人,都可以找到歸屬感。
方特歡樂世界
瀋陽方特歡樂世界位於距離市中心20公裡的瀋陽市瀋北新區盛京大街,它是由飛越極限、星際航班、恐龍危機、影視特技攝影棚、生命之光、海螺灣、宇宙博覽會、聊齋、宇宙小勇士、嘟比脫口秀、火流星、神秘河谷、維蘇威火山、歡樂天地等十五個大型主題項目區組成,涵蓋主題項目、遊樂項目、休閒及景觀項目300多項,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主題公園。
瀋陽方特歡樂世界
·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採用國際一流的理念和技術精心打造,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亞洲科幻神奇」。 ·遊樂園內部由飛越極限、星際航班、恐龍危機、生命之光、海螺灣、宇宙博覽會、聊齋、熊出沒歷險等二十幾個大型主題項目區組成,絕大多數項目老少皆宜。 ·國際一流的高空飛翔體驗項目「飛越極限」、大型動感太空飛行體驗項目「星際航班」、最先進的大型恐龍復活災難體驗項目「恐龍危機」,非常值得一玩。 ·Tips:公園內的項目將按照時間表分場次或分時間表演或接待,請留意園內公告或諮詢園區工作人員。
劉老根大舞臺
劉老根大舞臺位於瀋陽中街,是全國首家「綠色二人轉」劇場。在東北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的說法,這裡就是趙本山和他的徒弟們表演的舞臺,幽默詼諧的語言,連唱帶跳、載歌載舞、火爆通俗的娛樂形態迎合了東北人釋放壓力的需求。在瀋陽乃至整個東北都是最火爆的二人轉表演場所。
西塔韓國風情街
西塔韓國風情街位於瀋陽市西塔街,是東北三省除朝鮮族自治州、縣以外的最大朝鮮族聚集區域,融合了朝鮮族的民族文化精華,街道兩旁儘是韓式風格建築,有各種服裝店可以選購充滿韓國風情的衣飾,有「北方小漢城」之稱。逛街之餘,還可以品嘗到眾多地道的朝鮮美食。西塔街上還有很多KTV和酒吧,每到夜晚,霓虹閃爍,流光溢彩,是瀋陽著名的「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