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廈門舊影」的運營者,小編應該以身作則,親自操刀「下基層」拍攝。在中秋前夕,小編帶著老照片去尋找老廈門,拍攝下了大量同角度的舊影新光,讓大家最直觀的了解廈門的歷史變遷。本次的老照片均為1930年前後拍攝的民國廈門,小夥伴們跟著我的鏡頭一起欣賞80年前後的廈門對比圖吧!(若有差錯,請大家多多包涵,畢竟···小編不是神編)
中山公園南門,深度對比一下山寨建築和原本建築,差別不僅僅是味道。今天的南門為80年代重建,原建築毀於文革。
小編很吝嗇的劃了一小角給臺灣公會。臺灣公會成立於1906年,該建築於1930年落成,至今保留完好,位於新華路(原民國路)。由於當時臺灣屬日本殖民,所以公會實際為日本領事館控制,許多議員為浪人,專門從事走私、賭場、販毒,甚至參與了當時震驚廈門的臺吳、臺紀、臺探事件。
中山路東段(原中華路)拍攝市公安局。老照片為漳廈海軍警備司令部,也就是曾經的福建水師提督府原建築。當時的海軍司令部統管廈門的政務和軍事,為廈門作出了巨大貢獻。
思明南路與思明東路交匯的十字路口,左邊建築為2000年後拆除重建。原來的著名美食新南軒就在這裡。右邊為慎昌鐘錶,據說今天在原地點冒牌的慎昌鐘錶,那店主真是做足了歷史功課啊!
換一個角度拍攝思明電影院,原名思明戲院,日據時期被日軍改為鷺江戲院,文革期間改名為東方紅電影院。小編認為,最後一個名字好有殺傷力。
思北路口,也就是浮嶼。這個三角綠化帶就是曾經的標誌性建築——消閒別墅,後為少兒圖書館。想起風靡曾經的特香雞了嗎?
以鐘樓為坐標的中山路,均為原貌。還是比較懷念有黃包車穿梭的中山路。
中山路與思明南路交匯的十字路口,放眼過去,一堆的新建築。2000年後,中華片區改造,許多老建築、老街巷被拆除,騎樓按原風貌重建。
大生裡,曾經的廈門,許多路口設有崗亭。條子們沒事就在那邊晃蕩,維護治安。他們雖然是國民黨,但不是反動派,所以看起來很親切。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編拍攝的身後,為當時的廈門監獄,關押了不少我偉大共黨,也就是今天的525破獄鬥爭舊址。
千年古剎南普陀,曾經叫天王寶殿,後改名天王殿。文革被...你一定懂得。原貌幾乎不變,有新增幾棟建築。
龍頭路,基本拆光重建的。右邊為最早的中南銀行別墅,相當有味道。今天,它山寨的不夠入味,被小編切掉了。
日光巖下,右邊為漳州路64號的廖家別墅。眼前不禁浮現了林語堂攜手廖翠鳳在散步的情形,多麼浪漫啊!小編好想上陌陌約個妹紙去這兒走一圈。
日光巖拍攝鼓浪嶼及輪渡一帶,看到篔簹港了嗎?當時的八卦樓「帽子」尚未戴上,應為20年代末拍攝。
日光巖拍鼓浪嶼人民體育場、中華路和遠處的廈港方向。亮瞎N次眼的白色圓形的音樂廳呢?它位於畫面的中間那片地段,當時可是「大宮口」洋人墓地。解放初期被一群無腦憤青毀滅。
港仔後海濱,菽莊花園還保留原貌,只是山頭的海上花園酒店不見了,不奇怪,那麼童話般的建築一定是我新中國建設的。
日光巖拍攝田尾路一帶,在30年代,這裡還保留著農田。往上走,便是番仔球埔和黃奕住的豪宅。完畢,小編啊小編,你為什麼不再上傳兩張圖呢?
現在,小編很認真的跟你說,只要點右上角的那個「···」分享到朋友圈,我會更有動力拍攝老廈門的新舊對比,也是為了讓更多人領略老廈門的魅力。更多舊影點擊資料頁「查看歷史消息」,或輸入「000」、「舊影」查詢。同時,為了大家能夠方便交流,對老廈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們的廈門舊影QQ群,群號:96152885,加入須審核,看你如何註明自己的驗證信息囉!(老照片為洪凱傑提供,新照片為本小編紫日拍攝)
——推薦給朋友
微信公眾號:視覺廈門
或者搜微信號:shijuexm
我們不是專家,我們只是廈門城市影像分享的搬運工!
註:若出現圖片順序錯亂,為微信自身顯示問題,非小編出錯。凡是【廈門舊影】系列均為「視覺廈門」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