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長…文預警emmm
原本準備湊滿一百零一個理由的,但是實在太長了就放棄了害,《一起同過窗第三季》出來了肯定還要再刷一遍二,到時候再補齊呀嘿嘿
1、《同窗二》最大的特點就是幽默而不失溫度。被奉為神作的《武林外傳》都沒辦法隨時在一分鐘內進行喜劇和煽情之間的隨意切換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有多難做到,但是《同窗二》做到了,在你剛進入角色的情緒中,瞬間會跳出意想不到的梗淡化情緒,轉而莞爾一笑,情緒感受到了,又不會沉浸其中,這是讓《同窗二》劇情完整,情感豐富又全程在幽默基調下的原因。所以啊,《同窗二》會在你心情好的時候讓你心越浪,喪氣十足的時候覺得,就讓我刷這部劇度過餘生吧,也沒空去難受了。
2、喜歡去中心化的主角設定方式,同窗的主角一共有九個,每一集都有不同角色的畫外音,有典型又完整的情感以及成長故事支撐,人物塑造飽滿,有非常可辨識的性格特徵,但也不同於《愛情公寓》式的絕對去中心,所有的角色都由路橋川串聯起來,讓這些人形散神不散,路的戲份也不會太多,讓每一個角色都有充分的發揮空間,所以其中的人欠欠人,各懷鬼胎都有跡可循,沒辦法真的討厭誰,所以整部劇就算看過很多遍,也沒有沒有哪一部分是想跳過不看的。
3、喜歡導演的青春情懷。導演是黑馬新人,在奉獻膝蓋的同時去看了畢導的其他作品,《再見金華站》、《騰飛的日子》都是刻畫的青春情誼。沒有老套的劇情,在《再見金華站》中甚至臺詞都沒有幾句,全是畫外音撐起來的。這是導演在學生時代拍的片子,演員的選擇,畫面都一言難盡,但是二十幾分鐘的短片還是刻畫出了青春澀澀的甜。《騰飛的日子》在金華站的基礎上再一步升華,發展了故事情節,同窗中的核心人物(路白任)開始成型,為《一起同過窗》的產生一步步奠定了基礎。這三部劇可以看做是導演從大學一直到工作的成長過程,很多人迷迷茫茫,想要的太多,使得做好一件事情在這樣的時代難之又難,像畢導這樣從一而終,一步一個臺階,慢慢走的人實在太難得了。
4、深沉的喜歡《同窗二》的第一集。雖然同窗兩季的前兩集都造人詬病,讓很多人在自來水的時候都會告訴別人不要因為前兩集棄劇,後面都超好看。一直很不理解為什麼導演不安排炫酷的開頭來吸引觀眾,按照導演的腦洞,製造一個吸睛的第一集完全不在話下。後來偶然知道同窗還有別名,叫《我的大學流水帳》,才明白導演的良苦用心,為了符合「流水帳」的設定,第一集一定是跨過校門,走到宿舍,開晚班會,所以一成不變的開場,俗氣的旁白就變的理所當然。再聯繫同窗每一集開頭結尾的剪輯以及兩季一毛一樣的結尾套路,不得不說導演真的是強迫症晚期患者。他的臺詞告訴觀眾,不用刻意追求完美,完美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但是他卻一直在追求完美,可愛,可敬。
5、喜歡剪輯風格。同窗真的是神剪輯,很多的梗和懸念都是剪出來的。細節前置或者後置,時間線的前推,倒敘的運用,對於平淡無奇,雞毛蒜皮的情節來說太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對這種剪輯方式完全沒有抵抗力呀,這種剪輯帶來一環扣一環的神秘感讓我每次看同窗二都是一口氣從頭刷到尾,完全停不下來。
6、浮誇的畫風真的超級超級喜歡,完全釋放了我神經本質。尤其是戲精餘浩,完全是戲精中的戰鬥機,承包了全劇百分之六十的誇張臺詞,以至於到最後覺得,餘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超浮誇的事情。其實大學生活並沒有多豐富多彩,剪片子拍片子並沒有多好玩兒,沒有人會坦坦蕩蕩留級兩年還不作弊,沒有誰會認認真真思考妥協和自尊,考慮選擇要自欺欺人還是直面內心,但就像黃雁武對肖海洋的描述一樣,雖然肖海洋很多時候吊兒郎當很不靠譜,但是他作為宣傳部部長控場用人的天賦是沒有人能比的。存在必然有其道理,浮誇並不單純是為了浮誇本身。表象,就像生活的外衣,生活內裡就像身體結構一樣複雜,每一個組織到細胞都是不可控的,但是不可控的內裡之外,我們可以有一個鮮豔生動的外衣,遮住內心的躁動和生活的平淡,用情緒對抗情緒,用孤獨感知孤獨,用表面的浮誇來消解人生暗湧的浮誇和複雜,這才是生活有趣的打開方式。
7、喜歡不是熱門IP的清新風格。細數現在的電視劇甚至於電影,不是根據熱門IP改編的影視作品簡直就是市場的清流了好嗎!《同窗》的可貴在於,一字一句,一幀一畫都是畢導腦細胞的抽抽,從每一句臺詞,到人物的面試敲定,到現場拍攝到後期剪輯,從一片空白到什麼都沒有,到最後呈現出的如此優秀的視頻,是一絲一毫多年的積累。前面也說到了,《同窗》到現在的成型並非一氣呵成,而是從畢導以前的劇慢慢發展而來,這樣慢工出細活的模式,難能可貴。而且這樣的慢工細活非常精緻,努力和天賦的結合才成就了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清新脫俗的畫風。
8、喜歡畢導的不將就。《同窗》的設定是一季一個學年,2016年《同窗》出第一季,剛上完大一,當時想剛剛好,大四畢業,《同窗》完結,完美。結果大三的時候才等到他們上大二,現在畢業了他們還沒上大三(手動狗頭)。但是這樣的遺憾在看到畢導那條「我不怕慢,不怕不火,就怕不精」微博的時候,瞬間釋然了,也不想去催更了。對於一個背景音樂都要親力親為的導演來說,將就就是傷害。作為骨灰粉,我也不怕畢導慢,不怕《同窗》不火,就怕忍不住又把《同窗二》看幾十遍呀!
9、喜歡《同窗二》的陪伴,每個人都有一部自己會看很多遍的劇,在吃飯的時候,收納的時候,卸妝的時候,失眠的時候....這種伴隨的狀態會讓你覺得心安。有人是《蠟筆小新》,有人是漫威系列,所以,在告別人的時候,也別忘了對這些陪伴你這麼多時光的聲光,道一句再見。其實寫這一篇影評的初衷就在我刷《同窗二》第十五遍的時候,懷疑這是不是一種病態。我想寫一篇影評來表白,用有儀式感一點的方式,終結這種一打開優酷就自動播放《同窗二》的狀態,但是拖延癌晚期患者一直到現在又刷了十遍才想重新開始寫,這次寫完,就真的再也不見了。
10、同窗的背景是南方傳媒大學攝影系的學生,經常要拍照片,拍視頻剪片子,很有代入感呀,而且對於非傳媒人來說,這樣的設定也能夠大大的增加劇情的發展空間,增加很多的趣味性,喜歡導演的這點小機智,也喜歡這一丟丟親切感。
11、喜歡同窗中九個人的人物設定,很有意象符號的感覺。鍾白是心思簡單的傻白,路橋川是思慮周全的家長,肖海洋是耿直坦蕩的陽光男,林洛雪是滴水不漏的女神,畢十三是不諳世事的學霸,餘浩是客觀理智的旁觀者,李舒詞是安靜規矩的乖乖女,許連翹是神秘聰慧的體驗派,任逸帆是自由穿梭的鯰魚,九種人設,毫無撞款,大多數人都可以在其中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
12、鍾白反扒大隊那一部分真的超帥,圓了我酷酷的偵探夢,可以看出來,鍾白真的是團寵呀。
13、看其他劇都有一種演員是智障恨不得進去拯救誰誰的衝動,這部劇看了有一種除了自己每個人都很牛氣哄哄的感覺,但這種厲害流露的很自然。和偏心的班主任據理力爭,寫話劇劇本,辦一個轟動一時的活動,比起其他的事情,這些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會讓自己面對怯懦的時候更有勇氣吧。
14、該硬氣的時候就硬氣看的真的超爽啊!古鎮攝影在葉的帶領下終於不用瞻前顧後痛痛快快打一場群架,小白兔殊詞受路橋川影響終於鼓起勇氣說了「不」,林落雪帥氣的一腳拆了畢十三的木傘,拿起木頭敲了十三一悶棍(是的....悶棍...),大局要有,善良溫和要有,但一味的妥協退讓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現實裡該慫得慫,劇裡還是燃一下吧。
15、《一起同過窗二》的隱喻實在是太妙了,喜歡。最明顯的是《八世輪迴》,他們拍的第一次視頻作業,每個人五分鐘的小視頻因為時長不夠,所以被剪輯成了一部短片,每一個人的短片都帶著角色自身的情感和隱喻。《八世輪迴》看第一次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只覺得太惡搞了,第二次的時候覺得,哇哦,和人物的角色的設定太貼切了吧,神編劇。看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時候有些懂了,有些還是沒懂,最後還是在豆瓣找的解答。不論是劇本臺詞還是拍攝場景的選擇,每一個小視頻背後都是人物自身性格和當時處境的寫照,甚至在肖海洋的片子裡,感覺還有一種預言。用作品預言和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法瞬間提高整部劇的逼格啊。最神的是這些隱喻不僅存在他們拍的幾次視頻裡,好多次的臺詞和道具都有隱喻,這也是有人刷了N多次還覺得不夠,每次都會有新發現的原因(沒錯,it’s me)。
16、臺詞美到光聽臺詞都能心無旁騖,沉浸其中,喜歡。光前五集就有路橋川對於「渣」的排比,風華正茂任逸帆和楚楚可憐林洛雪之間的相互較量,肖海洋對愛而不得的描述,畢十三的過往重要論等經典臺詞,可以說編劇非常走心了,還是走來走去的那種走。同窗臺詞的美不僅僅體現在辭藻上,還包括前後的呼應和隱喻。因為《一起同過窗》的定位就是以章節的形式呈現的,一集一個小故事,由主線串聯起來,但每個小故事都有一個核心的點,就像每個時間段心裡藏著的心事,比如肖海洋愛而不得和退而求其次的糾結,李殊詞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會不會道德綁架,所以給了肖海洋選擇的自由,鍾白最後一集自以為的冰雪聰明,(說到這裡,作為名義上的女主整整一季只有兩集的畫外音真得也是最蠻心疼噠)所以這就需要在那一集裡反覆討論設定的問題,臺詞的反覆和隱喻能夠讓不斷的重複變的恰到好處,不會因為重複次數太多顯得生硬,也不會因為太少而不能凸顯主題,呼應和隱喻之間搭配的剛剛好。
17、喜歡《同窗二》的主題表現方式。成長的母題很大眾,卻表現的很接地氣。第一季裡的很多事情都是不理智,不冷靜的。代表事件包括但不限於肖海洋為兩個學分要找人結婚,路橋川的因為一點成績就自我膨脹,但在第二季,很多事情卻是過於理智所致。其中的典型就是路先生過於理智的對待鍾白十三年的等待,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向腦迴路短到離譜的鐘白也在自尊和妥協之間開始了不斷的搖擺。作為名義上的男主,路橋川在第一季非常個人英雄主義,忽略別人的付出,但在第二季,整整一個學期他踐行著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對鍾白不斷地照顧,縱容,一直幫任逸帆擦屁股,照顧畢十三的情緒,遵循出國留學的前班主任的囑託,努力讓這個班不要散掉。一年下來,所有人都有所收穫,只有他,拿不出任何可以言說的功績。但路橋川這一年終於敢直面自己的內心,邁出了被十三年這個枷鎖嚇退的腳步,也完成了葉老師對他的囑託,讓他對於當班長這件事情不再覺得有所愧疚。但這個成長,負擔略重,矯枉過正的理智可能會在第三季有所緩解,第一季的衝動和第二季的穩重應該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18、喜歡同窗的場景,不僅是室內場景還是室外,都很符合大學滿滿的人文氛圍和青春氣息,尤其是茶藝社的選址,磚紅色的橡膠跑道和香樟樹就是校園的符號呀,就像一個時光機,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時光記憶。
19、肖海洋這樣的人設實在是太帥了,坦坦蕩蕩,走路帶風的男生看起來真的超級舒服,所以就算看劇的時候忍不住站男女主的CP,是路白黨,也不會覺得肖海洋討厭,路橋川和肖海洋這種非常友好的不帶任何其他色彩的純友誼關係也會多了幾分合理性。
20、食物鏈一樣的感情關係終於在第二季打破了,不像在第一季裡時那麼不尷不尬,看的略心累,感情戲沒有那麼多,喜歡導演那種「喜歡誰不喜歡誰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所以大家都不會說」的這種設定,可能看劇不太喜歡有太多的感情戲,更希望有更多的情節包袱和思考,所以很喜歡第二季的處理。
21、路橋川的眼神戲好多,但是,導演挖的坑都填的讓人很滿意,每一次意味深長的眼神果然都有後續,把填坑單獨拎出來說首先是因為做到挖一坑填一坑太難了,看盜墓筆記系列就知道了,後者往往是挖著挖著就直接跑了,觀眾在這邊各種找線索各種推測看到最後才發現是編劇喝多了寫完就忘了,這裡忍不住實名吐槽《沙海》樂此不疲挖坑不填,已經腦補了土撥鼠跑路的場景了。再者是,坑真是的是個好東西,都是編劇辛辛苦苦刨出來逗觀眾的呀,會營造出滿滿的懸念感,當然,前提還是編劇要記得填坑。
22、導演挖的坑會讓人期待滿滿,喜歡。讓人忍不住好奇心一直追著看,其中最大的三個坑應該是林落雪和畢十三的故事,許連翹的身世以及和肖海洋的故事,還有餘皓是否是彩虹一彎了,一個剛填,一個剛挖,一個應該馬上就要填了,坐等。這樣有所期待的感覺很喜歡。
23、第十集,只有最開始慷慨激昂提出要四點鐘起床的路橋川到了約定的時間還沒有起來,被眾人潑水叫醒的慢鏡頭和及時就收的背景音樂真的超喜歡哦,導演和演員都在認真搞笑。
24、鍾白對路橋川真的是好到沒邊,表白一下鍾白。「如果最後我們真的要分開,我希望受傷的那個人是我」,這是鍾白在古鎮對路橋川說的話,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呀,對於感情這樣的事情才是真的一絲不苟,所以鍾白才近乎偏執的喜歡了路橋川十三年,喜歡鍾白的單純,以及路橋川敢於接受這份感情的勇氣。
25、路橋川善良的很質樸,以至於要看好多次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到,喜歡。最開始的時候一直很疑惑,鍾白顏值高性格好智商在線,任逸帆成績好情商高到離譜為什麼都會把路橋川當做主心骨。但慢慢的會發現,路橋川在所有人裡想的是最多的,而這份想的多不是因為主角有光環他的畫外音就多,而是他真的在意這些人。其實路橋川很喪,沒有什麼東西是他特別喜歡和在意的,沒有遠大的理想,不偏執想要去完成一個事情,所以他才能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有精力和那些忙於奔跑的人感同身受。他懂得所有人內心所想,能夠讓身邊的人都擁有最好狀態。雖然攝影作品都很差勁,就算是很喜歡膠片課,努力學習了一個學期還是掛了科,但是,他的善良潤物細無聲,這也是他能夠作為中心人物把九個主角團在一起的原因吧。
26、喜歡任逸帆、鍾白、路橋川之間青梅竹馬的感情,這樣一路吵吵鬧鬧長大,有人領跑的感覺讓人豔羨,無比。
27、背景音樂的渲染簡直不要太喜歡,超級青春超級有感染力。喜劇風,深沉風,哲理風,人來瘋,背景音樂在表現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一些激烈的場景或者重大抉擇的場合,比如古鎮攝影作品被毀橋川和肖海洋起衝突時,李殊詞在童趣屋結束後在樓梯上讓肖海洋做選擇時,簡直整個心臟都和背景音樂一個節奏了。
28、任逸帆的人設真的是無可挑剔,作為第八日的蟬,仿佛用上帝視角睥睨世間,如果有代入感,任逸帆絕對是徹頭徹尾的渣男,可是作為旁觀者的視角,覺得任逸帆灑脫任性的好喜歡。
29、喜歡同窗的一反常規,給這部劇加上了魔幻現實的色彩。蟑螂視角目睹整個男生宿舍食物中毒,許連翹和和男生單獨待在一起就爆燈,其實拋開誇張的成分,蟑螂視角下的宿舍生活就是「該」,該著不想去吃飯,該著不想去運動,該著不想回家,是很現實的狀態,許連翹爆燈那個,完全就是惡搞了,不過很莫名符合許連翹的人設呀,導演天才。
30、喜歡同窗不正經中的正經,高調的反諷,任逸帆在路橋川剪完《八世輪迴》發表的任版我有一個夢想,抨擊了影視製作中的亂象(另誇一下這個場景的拍攝視角和燈光),許連翹的視頻作業吐槽傻缺甲方想一出是一出,毫無專業素養但又令乙方無可奈何的現狀,很清新的深刻,想幽默的看到了搞笑,想深刻的也有了共鳴,但是這種試探導演需要頂多大的壓力,還是說投資方真的就只看播放量不看內容還是大度自信的一笑了之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這種嘗試非常有趣有智,莫名覺得王二在世應該也會誇一誇。
31、路橋川是個文藝咖,自己喜歡一本書一定要推薦給別人,喜歡膠片的質感,喜歡綠皮火車,這個人設賊喜歡。
32、最後一集,鍾白評價路橋川,「溫柔和善良,看似簡單,但其實是非常非常可貴的品質,而他都有」,喜歡鍾白的懂得,喜歡路橋川的謙遜溫和,即使路橋川骨子裡真的很喪很喪很喪。
33、「請務必珍惜,年華不再來,人生苦短,盡情揮霍,這樣才好掉頭就走,在音樂驟停的時候。」這是其中的一句臺詞,很浮誇,浮誇到第一次看的時候嫌棄的直接略過,後來懂了那句「在音樂驟停的時候」,才感受到浮誇背後的誠懇。喜歡這句臺詞的原因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懂得的人也有很多並未付諸實踐,至少我沒有,所以,時刻警醒自己,年華不易,莫負光陰。
34、路橋川的閱讀量真的很大額,喜歡他老捧在手裡的《慈悲》這本書的作者路內,路內成名作《少年巴比倫》電影和小說都看了不止一遍,在影視劇裡看到相同的喜歡真的是一件賊棒的事情,另《慈悲》的封面和裝幀都很好,很適合作為道具。
35、喜歡路橋川最後拍的《我們的一天》,前面的鋪墊很喜劇,以至於最後看到所有的故事被串聯起來的時候非常驚豔。將不同人獨白剪輯成前後關聯獨白,加上口是心非各懷鬼胎的眼神,從創意還是可看性上,都簡直神作。最最最重要的是放在最後有對第二季每個人狀態的總結,其實第二季包括路大家都活在自欺欺人的狀態裡,路是因為不想道德綁架鐘白,鍾白是因為還陷在略短的腦迴路裡,任處在試探的邊緣卻又不太敢更進一步,連翹其實已經悄悄變化但是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肖知道不可能還一直向南牆走,殊詞明裡放下但是還會脫口而出海洋的所有特徵。內容結構上,堪稱完美了。
36、李殊詞寫的劇本真的很棒,「我終究是要走的,縱然我捨得,縱然我捨不得」,單這一句就被圈粉,側面誇一下畢導。
37、同窗裡面雖然很多都是不務正業,嬉笑怒罵,讓人感覺大學生活沒有沉下來學習,但是鍾白能夠斬獲各種平面攝影獎項,餘皓能夠跟著專業的攝影師虛心學習打光,並參加各種藝術展,路橋川能夠一天之內剪輯出四十分鐘的視頻,李殊詞能夠寫一出在全校公演的劇本,任逸帆能夠混跡西班牙餐廳練習口語,有自己高效的學習方法……這些都是很細節,沒有單獨說的事情,但正是這些細節讓這部劇三觀俱正,至於你是在這部劇裡看到了嘻哈荒唐還是青春奮進,每個人都各有體會。
38、為《一起同過窗二》充的優酷會員,所以看劇的時候額外認真仔細,好幾個月的會員夠我去吃好多小當家了呢,最重要的是她竟然沒有讓我失望,要知道拍著拍著就闌尾或者第一季優秀第二季不及格的電視劇簡直不要太正常。
39、路橋川和辣雞班主任豐翠翠據理力爭那段看的爆爽呀,年紀大了,就越來越忍受不了有氣自己受著,成年人就是要想辦法讓自己過得舒心呀,被懟了不懟回去留著自己憋成內傷?喜歡同窗裡不論是餘皓因為性格懦弱,路橋川因為顧全大局,李殊詞因為乖乖女的各種原因,都能夠衝破已有的禁錮,帥氣而機智的懟回去,及時解決不因自己的過錯而產生的問題。
41、攝影班所謂的去古鎮參展是去平遙古鎮,劇中沒有說,彈幕中知道的,後來才知道平遙古鎮真的是一個會定期舉辦大型攝影展的古鎮,有一種額外的驚喜。
42、《同窗》的彈幕素質都很高,就喜歡這種安靜,非大眾,沒啥腦殘粉瞎那啥的觀劇氛圍。
43、喜歡《同窗二》的片頭片尾曲,於翔的《寫給我們的一封信》單曲循環了好多天,有點沙沙的聲音真的好喜歡。
44、喜歡同窗中角色的變化。人物不會一成不變,一件事,一個人,一段時間都可以讓人發生很大的變化,常常有人歌頌不變,但是後來覺得,不變,不是執著,有時也是愚蠢。李殊詞因為路橋川對抗偏心班主任,所以也開始想要反抗,因為肖海洋,也不再是一本正經的小白兔,開始「黑化」。變與不變,取決於是否想要變的更好,人在經歷不同的事,路過不同的人,心理感受也在不斷變化,外化為對事物的處理和對人不同的態度,變化,才成就了五彩斑斕的故事。昆德拉說幸福感產生於不斷的重複,但是重複永不可得,人們一直向前,所以幸福也永不可得。但是幸福感也可以被對未知的期待和自我突破的成就感所取代。這樣看來,走進生活,隨時而變,就算沒有永恆的幸福,這些愉悅也足夠支撐走完這一程。
45、顧一心走了,喜歡。顧也算第一季核心人物,也不是討厭她,只是財迷的人設沒什麼吸引力,而且他和畢十三缺點CP感。而且據《同窗二》官博來看,應該是演員自身問題,所以就被出國了。第二季的替代人物許連翹真的是一個賊神秘,賊有氣質的女生,也沒有顧一心身上的那種偏執和優柔寡斷,個人覺得許連翹更適合同窗,對這種人物的升級更喜歡了。
46、男生宿舍的戲可能是最理想的同窗情了,是屬於那種互相吐槽,甚至會把把對方的不滿記到小本本拿出來念到聲音沙啞。但是,也會在幫你在大晚上砸開摩天輪的鎖讓你完成一個執念,會不顧自己的一直在意的責任只為換取一個打開心結的機會,會在你喪到懷疑人生的時候,拉著你一起從外郊跑整一天跑到虛脫,因為不是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夠願意把自己的刺收回去,和你磨合,甚至可以說,很少有人能夠,所以格外值得珍惜。
47、肖海洋在最後參賽的時候拍的日出好美,大學裡沒有拍過一次日出,因為肖海洋這個美到cry的視頻,想去沙湖拍一次日出。(事實證明還是沒有拍...但是和一群人在沙湖邊的大馬路上看到了賊美的日出還是沒有遺憾滴)
48、畢十三對於自己吃飯的自拍作品起名為《最後的晚餐》的解釋是「十三個人在吃飯」,導演的腦洞一百昏!!!
49、路橋川說planA和planB的時候,有被帥到。本人是一個會堅持planA,但在最後很慫的轉成planB的人,偶爾會有好的結果,但更多的時候不會,雖然這樣向後退一步的心態不會讓自己處在很過不去的狀態,但是啊,也會很羨慕那些一直堅持著planA的人,路橋川的篤定讓我刮目相看。
50、他們拍攝的校園新聞作業我們也要拍,也許可以借鑑,嘻。(兩年前寫的,留著吧,畢竟以前就是這樣想的呀)
51、話劇那一場,很有表現力,以至於特別想去看一場話劇,好的作品就是勾起你嘗試的欲望。(然而到現在都沒有人陪作作的我看一場話劇...)
52、其實很少讀詩,因為《同窗二》,才知道裡爾克,專門去百度,才知道原來是詩歌界的大佬,文青詩人心中的標杆,導演是徹底的文藝範兒沒差了,長芝士了!
53、鍾白想在有雷陣雨的凌晨四點起來拍日出,本來全票反對,但第二天四點鐘,大家都睡眼惺忪站在她身後,畫外音只有一集咋啦,這才是妥妥的女主待遇呀,羨慕這樣的同窗情誼。(後來也有嘗試在雷陣雨的時候爬起來看日出,結果證明,電視裡都是騙人的!)
54、任逸帆和許連翹被困暗房那一集,任逸帆唱了一首Flame In My Heart,剛好許連翹也會,喜歡這樣浪漫的巧合。
55、以小強為畫外音的那一集,超級準確的反映了我的真實願望,能躺著絕不坐著,能該著絕不起床,但大學室友太勤奮好遺憾,還好同窗幫我續想了結局。
56、同窗的衣著造型也很走心,符合人設這些基本的就不說了,根據每個人的狀態變化,衣著也比第一季有了太多變化,其中最大的是鍾白了。過了整整一季,終於和陸先生在一起了,整個人都臭美起來,衣服雖然還是襯衣居多,但是設計感強了很多,也開始露香肩了,頭髮染了,整個人看起來成熟很多,其他人也有或多或少的改變,整體上造型高於青春電視劇的平均水平。
58、同窗沒有傻氣的中插廣告,一直為《同窗二》充著優酷會員,看同窗也不需要看插播廣告,沒有感覺任何廣告的VIP感覺賊爽。
59、《同窗》風格清奇,能夠在00後心中佔有一席之地,經常看《同窗》感覺自己也才16歲。
60、肖海洋坐車買三張票,路橋川買了一下午的票沒上車等等操作可以說很土豪了,很能夠激起我賺錢的動力,要是沒錢,連車票都買不起了,多看這樣的劇,能夠讓自己變得更有上進心!(一本正經臉)
61、《同窗二》是細節控,喜歡。送別葉老師的通宵趴,因為晚上會在教室趴著睡覺,所以女生的穿著都是睡衣,但是男生衣著就很隨意,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因為平時的宿舍戲他們也穿得很隨意,非常細節了。另送別趴睡覺也有對餘皓接下來劇情發展的暗示,晚上睡覺四個女生睡在一起,而餘皓並沒有跟同宿舍的路畢肖三人睡在一起,而是跟女生們趴在一張桌子上,是她們的姐妹淘沒跑了。這樣的細節很多,其實都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其實不然,越是細節,越能看出誠意。
62、鏡頭語言太妙了呀。特別是最後幾集的時候,拍《我們的一天》最開始採訪的時候,有幾個盡鏡頭突然從近景變成特寫,開始覺得有些突兀,後來,這幾個變化的鏡頭都成了《我們的一天》成片的鏡頭。不僅如此,很多時候,鏡頭出現的前後前後順序以及什麼樣的話在誰的畫面上停留都大有深意。還是葉老師送別那場戲,其中葉講了七條囑託,每一條都很顯意有所指,除了第四條不知道為什麼會談到這個問題。但是後來發現講第四條的時候,鏡頭只給了四個女生,掃過林、李、鍾,最後一直停留在連翹的身上,所以這句話很有可能是針對連翹之前的經歷來說的,至於猜的對不對,只能坐等第三季了,但是像畢導這種強迫症,不會無緣無故多給鏡頭,所以,肯定有故事在裡面,導演埋線索,連鏡頭的晃動停留都不放過,喜歡。
63、喜歡路橋川想當一個普通人的看法。葉想要出國讀博,站在學生的角度,都想要葉晚幾年讀博,帶完這屆攝影班再走,這樣的英雄行為看起來很酷,對於葉來說卻需要做出好幾年時光的犧牲。能當英雄固然是好的,但更多的人會選擇從自己出發,作一個普通人因為七情六慾而做出來的選擇。其實英雄都不是自己選擇了自己,而是環境和歷史,對於個人而說,做一個普通人,選擇目前為止對自己而言最好的那個選擇就足夠了。任逸帆在古鎮的時候對鍾白說「英雄愛誰去當誰去當,但你不可以」,很暖。英雄不想當,也不想身邊的人當。
64、喜歡《同窗二》對悲歡離合的看重。這一部劇中,每個人都在認真的感受離別的悲傷,重逢的喜悅,甚至是被冒犯的憤怒,被忽視的失落。「佛家認為眾生本該灑脫而淡然地接受這一切的陰晴圓缺,可惜,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佛。」普通人,感知活著,就是感知愛恨嗔痴,悲歡離合。孫悟空成了佛,放下一切,成為一切,同時也成為虛無,如果孫悟空連憤怒都不再擁有,又有什麼能夠證明悟空的存在?作為一個nobody,不曾大鬧天宮過,可也不想成為無處不在卻又不在一處的鬥戰勝佛。
65、喜歡林落雪的事到臨頭理論,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前,至少還能做著自圓其說的美夢,就算最後知道真相,至少他多了一個有夢的夏天。
66、喜歡同窗不溫不火的特質,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主演都沒有咖位,所以看這部劇的人,都是真心喜歡這些光影,臺詞,日常,知道有這些人單純的喜歡著同一件東西,有一種隔空的親切感。
67、一個影視作品的誕生,從最初的的構思,到劇本的打磨,到最後的成品,中間有太多的部分需要妥協。但是同窗的導演和編劇都是畢導,從各種細節和包袱中看出來,導演的強迫症讓這部劇很完整的進行了表達。雖然因為播放平臺的原因被迫把26集電視劇硬生生的拆成了52集,讓原本一小時一個完整的故事拆分成了兩集,但是整體來說,基本上沒有被限制的痕跡,甚至還有一些高級黑。這種編劇一字一行淚的辛苦,以及導演一個鏡頭一個場景最終都能很完整的呈現出來,喜歡。
68、他們的大學生涯被很好的規劃,喜歡。我在想,如果大學期間,有一個會督促我們拍外景,讓每個人思考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班主任,會不會多一點堅定。看到班主任葉吉平很認真的幫班上的人實現他們想做的事情,對比與下課手機就關機的新班主任豐翠翠,讓人思考,到底做老師,是能力更重要一點,還是責任和熱忱更重要呢?
69、喜歡餘皓扮演者李川的敬業。餘皓的角色在九個人中的定位更多是綠葉的位置,甚至在同窗第一季一整季都沒有一句畫外音。作為很難駕馭的「娘」,餘皓演出了神經質人格,又展現了局外人的睿智,讓這個並不討喜的角色變得飽滿又有趣。在一個拜訪中,武雨澤(劇中路橋川的扮演者)透露,每天去劇組的路上,李川都要給自己提氣,讓自己儘快進入李川的角色中,因為李川的性格跟他劇中的角色有很大出入,必須要讓自己變得元氣滿滿。是他們的敬業讓這部劇的嬉笑怒罵變得自然,同窗的主創大多是中傳和中戲的畢業生,他們的敬業和努力有力反擊了讀書無用論。
影像是一種魔法,能夠將青春留貯,而其中的人,才是那個施魔法的人。
致敬導演,致敬主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