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實 不燒紙錢真吉祥

2021-02-18 靜思大良福田

焚燒一公噸的紙錢,會產生123.8公斤的空氣汙染物,以及超過一公噸的二氧化碳,等於各種車輛的排放量,不僅汙染空氣又有害身體健康。(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正信的佛教觀念中,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善門開,倡導齋戒護生,充滿吉祥與感恩的月份,許多風俗習慣也跟著時代演進而改變,因為醫界早已證實,燒紙錢、焚香產生的PM2.5跟有害氣體,會增加罹癌機率。

民間習俗經常在中元普度大量焚燒紙錢,祈求平安,但紙錢是以竹子與石灰製成,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造成水汙染;燃燒一噸的紙錢,空氣汙染物的排放量,相當於六萬五千輛自用小客車行駛一公裡路,對環境及身體健康,危害很大。

率先不燒紙錢 樹立良好榜樣

近三百年歷史的開化寺,清幽雅淨,沒有焚燒紙錢的熱氣與菸灰飄散,寺方走在風氣之先,早在十多年前就完全不燒紙錢。

信眾黃女士說:「紙錢他們都沒有在燒,這樣很好,希望所有的寺廟,都不要燒紙錢。」張先生頗有同感說:「如果沒有(燒紙錢)的話,我們也是可以誠心的拜拜,這樣就好了。」


正信的佛教觀念中,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倡導齋戒護生;不焚燒紙錢,充滿吉祥與感恩的月份。(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寺方講究環保,除了撤掉金爐,原本每個香爐的三炷香,現在焚香數量也逐年減少。

彰化市長邱建富說:「由八個香爐減到為四個香爐,每一個香爐只插一炷香,所以就讓我們整個空氣品質能夠提升。」不燒紙錢、少點香,不只顧及工作人員與信眾健康,也考慮到周遭居民的健康。

維護空氣品質 減少罹癌機率

焚燒紙錢對於身體的傷害,臺中醫院胸內醫師黃丞正進一步解說:「PM2.5這些細懸浮微粒,到達身體產生發炎的話,也會導致一些癌症的機會上升,譬如說肺癌。」

「PM2.5除了對身體不好以外,其它還有一些氣狀的,譬如說多環芳香烴,或是吡啶這些的致癌物質等等。」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教授梁正中也鄭重說明空氣中的有害氣體。

焚燒一公噸的紙錢會產生123.8公斤的空氣汙染物,以及超過一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三千八百輛客貨運公交車以時速二十公裡、二萬三千輛二行程機車以時速四十公裡或六萬五千輛自用小客車以時速五十公裡來跑一公裡的排放量。

用真鈔換假錢 燒掉身體健康


製造紙錢的成分是以竹子與石灰製成,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造成水汙染;而焚燒時,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不只焚燒紙錢有害健康,製造紙錢的過程也不環保。逢甲環科系教授梁正中說:「(紙錢原料)最主要來自於竹子,經過石灰的泡跟煮,所以在紙錢製造的過程裡面,它本身就是一個汙染,水汙染。」

為降低環境影響,政府近年來推動各項措施,減少燒紙錢的量,明顯發現,PM2.5整體的量也隨之下降。

彰化縣環保局秘書黃維祥說:「鼓勵寺廟做一些紙錢集中,或者是減少紙錢的量,或是推動網絡祭祀的活動,大概每年可以減少三噸PM2.5的產生量。」

而彰化市長邱建富則提出另減少燒紙錢的方法:「以功代金,希望慢慢減少各寺廟紙錢的焚燒量,讓空氣品質能夠越來越好。」

焚燒紙錢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中元祭拜,秉持正信善念,從寺廟到個人,大家不燒紙錢,一起用清淨的心,響應環保,愛地球。

本文選自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更多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果人死後,沒有親人給他燒紙錢會怎樣?燒紙錢真只是封建迷信嗎
    而在整個喪禮的進行過程中,都要有專人來幫逝者燒紙錢,不能中斷。之後每年清明節、中元節、忌日也要去墳上祭拜燒錢。那麼燒紙錢這種習俗的作用是什麼?它又是為何產生的呢?根據我國的古代傳說來看,人死去之後就會來到地府,為了能夠讓親人在地下世界能夠過得安心,所以便要給親人燒錢用,到了現在還出現了紙別墅紙汽車等等。
  • 如果人死後,沒有親人燒紙錢會怎樣?燒紙錢真只是封建迷信嗎?
    我們祖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科學技術的不發達,衍生出很多具有特殊的文化。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有一件事全國各地百姓都會做,那就是燒紙錢。你覺得如果沒有人燒紙錢給故人,他會有怎麼樣呢?
  • 一個人死後,沒有後代燒紙會有什麼後果?燒紙錢只是封建迷信嗎?
    為什麼人們死後還得燒紙呢?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古時候,貴族下葬時,墓地常常因為陪葬物裡有錢而被盜。要想讓逝者得到金錢,人們發明了一種通過燃燒來獲得紙幣的新方法。古代人相信通過燒紙錢,逝者可以在地下得到金錢,而不用擔心被人偷去。實際上,紙死人是收不到的,但古時候的人卻希望死人不要在陰間受苦,人們會用燒紙的方式來哀悼死人。
  • 燒紙錢:中國提倡文明祭祀、禁燒紙錢,老外卻出高價搶購中國紙錢
    在時間上,規定清明節、中元節、十月初一、除夕、正月十五這些固定日子;在種類上規定金、銀元寶、紙幣、銀票等仿真樣式;在燒紙方法上,又受時間、地點、人物的影響而各不相同。例如,清明節、中元節、十月初一這些傳統冥節,要去墳前祭祀,除夕、正月十五就在村口和家中祭祀。燒紙錢之前,要先擺好貢品,雙膝跪地,邊燒邊與逝者默叨,喊出逝者稱謂,召請他們過來享受貢品、帶走紙錢。
  • 為什麼祭祖要燒紙錢?
    除傳統的清明和中元,還有百日,周年、七七、三年祭掃,我是山西人,我們這裡還有八年和九年祭掃,不過分男女。祭掃活動當然離不開紙錢,我們中國古人相信人死後會去另一個世界生活,這就是我們傳說中的陰間也稱「冥」界。人到了那個世界生活,要不變成神要不成了鬼,而這些都是我們看不到的。
  • 一個人死後,如果沒有人燒紙會怎麼樣?原來真不是迷信!
    人去世後,如果沒人給他燒紙會怎麼樣?原來不僅僅是封建!一個人去世後,他的後輩及親屬會給他燒紙,這是千百年來留下來的一種傳統,也是民間的一種習俗。也有很多人是跟著家裡長輩做的,但對於為什麼人死後要燒紙,都不知道原因。
  • 古代人死之後為何要燒紙錢?原來並非迷信,是有歷史依據的
    古人去世之後為何要燒紙錢?從古至今人類都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宿命,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許多求仙問藥的故事,例如,秦始皇嬴政一生都在追求的長生不老之術,甚至為了求藥大費周章出遊,不過,依舊無所收穫最終病故,雖然已經去世,但是對於他的葬禮是格外隆重,甚至安葬的地方都猶如皇宮一般,值得一說的是,在古代,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黎明百姓,對待已故的人都是非常尊重的,甚至還形成了一定風俗習慣,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筆者就來講講其中一種習慣,人死之後為何要燒紙錢
  • 一個人如果死之後,沒有人祭奠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真的是迷信嗎
    >「人在生與死之間徘徊,當選擇死時,他會後悔,當選擇生時,他會感受到生命的意義——阿力普」生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都去珍惜的,我們千萬不要輕易去放棄自己的生命,或者當你覺得你不行的時候,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脫它,生命是易逝的,對於它的流逝已經是一種世間常態,然而人在去世之後,如果沒有人去給他燒紙錢
  • 燒紙錢或成中國文化輸出最成功案例
    比如說,打開了這麼一個黑人老頭的視頻,看到他旁邊擺了一個中式神像,這會是什麼呢:這是一個介紹如何燒紙錢的視頻,發布於2015年,YouTube上類似的視頻還有很多。然後黑人老頭右手手持兩張紙錢,左手拿出打火機,咔,在玉帝面前點燃了它。不禁令講漢語的人心生疑惑:這錢是燒給誰的呢,我尋思這玉帝周圍也不應該有孤魂野鬼呢。
  • 燒紙錢,原來是這樣!你知道嗎?
    他說第二個問題,說:「一般民間習俗都有燒紙錢給祖先、給鬼神,請問老和尚,這些冥紙錢他們能接收到嗎?
  • 民間鬼故事:燒紙錢的禁忌
    ,我們認為在陰間的家人或者朋友可以通過某種特定的渠道去獲取我們給他燒的紙,傳說到了陰間就會變成錢,就跟我們在陽間一樣的硬通貨。但是,燒紙也是有講究的,必須在特定的時候才可以,要不然的話你燒的紙錢就不會流通到陰間,不僅如此,還會招來一些常年無人問津的孤魂野鬼的惦記,從而導致自己惹禍上身,得不償失。有一天,我帶著兒子來到老家,遠遠的就看到遠處有一個中年人在那裡燒紙錢,我當時心想難道這家前不久才死人了?
  • 清明燒紙錢管用嗎,轉化功德可以補財庫
    古往今來燒紙錢,表達對先人的虔誠厚意,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這個管用不管用!現在,凡懷疑的人,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因為,心誠則靈,但有疑心,就是真的燒紙錢了,受者也收不到,彼此沒有感應,才是沒用的。人立於天地之間,活著無愧於心,就要有傳統德養。燒紙錢,就是把自己感恩的心和燒紙為錢,布施給受用的人。
  • 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農村喪葬的講究
    在農村地區,依然保留了很多喪葬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就是農村喪葬的講究。 大概意思是,有人家中辦喪事的時候,如果並沒有報喪其他人,就沒必要弔孝或燒紙錢。相反則應該來到現場弔孝、並燒紙錢。 第一、喪葬禮儀起源 自西周時期開始由於文明達到了一定高度,所以無論是天子還是普通百姓,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遵循「五禮」。
  • 民間常說:「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到底啥意思?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選取一句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來為大家講講喪禮背後的深意。所謂喪不報孝不弔,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家中有人去世,那麼這個家裡的人就要通知逝者生前的親朋好友來弔喪,如果沒有受到邀請,就一定不要去。即使你們關係再好,一旦沒有接到通知,也不可主動過去弔喪。
  • 趙忠祥別墅最初造價不到50萬,靈堂設家中只敬香不燒紙錢
    但為了環保,靈堂只敬香不燒紙錢。另外,據央視《等著我》欄目主持人透露,趙忠祥經常給《等著我》當嘉賓,而且為人慷慨,多次捐款給尋找親人的觀眾。報導指出,因為房價暴漲令趙忠祥非常開心,不過他從不投資經營房產,僅有一次勸倪萍換個大點的房子,但倪萍不捨得花太多錢。倪萍在16日發文中提到「過去我無數次地「揭露」趙老師摳門兒,他無數次地辯解說那是勤儉節約。」從中亦證實,趙忠祥生活作風簡樸,摳門兒的形象在朋友心中已經定型。
  • 在家燒紙錢了,還需要在寺院燒紙錢嗎?到底哪一個功德大?--明一居士怎麼看之農曆七月十四燒衣包通啟
    請問在祖先以及去世親人的墳地、以及在祠堂給先人、去世的人燒紙錢,他們能收得到嗎?每年清明前後我們去拜山,平時過節也在祠堂燒紙錢,不知道對先人是否真的有用? 對比在靈山寺燒衣包給先人,哪個功效更多更好? 平時我們一年才去拜一次山,每次才燒那麼一點點紙錢,且感覺很多人拜山就是形式主義,很多是為了完成任務,加上政府宣傳上墳不燒紙錢,現在我們拜山燒的紙錢越來越少了,不知道先人會不會責怪?
  • 人去世以後,如果沒有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僅僅只是迷信嗎?
    許多人就會非常的疑惑就是燒紙這個習俗,人死之後為何要燒紙,並且燒得越多越好。貌似自自記事起便得知喪禮上要燒紙,那麼燒紙真的有用嗎?過了許久之後,眾人才鼓起勇氣將棺材打開,裡面的慧娘立馬站了出來,並且告訴鄰居她剛剛到了地府,地府的閻王讓她飽受推磨之苦,後面還有一個小鬼在拼命地追趕著他,後來因為丈夫燒紙的緣故,這些紙到了陰間變成了錢財,他便將一部分錢給了小鬼,讓小鬼代替他推磨,並且還將剩下全部的錢交給了閻王,後來閻王就讓他回到了陽間。
  • 藍忘機為什麼不給魏無羨燒紙錢?他不想承認他已經不在的事實
    藍忘機在藍氏聽學之時就已經對於魏無羨產生了好奇心,之後經歷的種種苦難大家也都清楚,小編也就不在這裡一一贅述了。那麼既然如此,在魏無羨被惡鬼反噬身亡的那些年裡,藍忘機為什麼不給魏無羨燒紙錢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下。
  • 7月半的中元節,舅舅一個人燒紙錢,但他太孤獨了,連妻子都不了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裡,由於各種原因不能為親人上墳的人,往往喜歡在這裡燒紙錢。從劉大爺的老伴兒去世已經五年了,每年晚上9點以後,他都會給妻子燒紙錢。這就是劉大爺對這種行為的描述。他說,其實他也知道沒人會接受這筆錢,但他只是想告訴自己失蹤了。他和前妻關係很好。
  • 如果有地府,在我們悼念故人瘋狂燒紙錢時會導致地府通貨膨脹嗎?
    人類不停地給逝世的親人燒紙錢,那麼會不會造成地府的通貨膨脹呢?雖然這個問題很奇葩,但是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確實還是存在一定的意義的。01通貨膨脹每次豬肉上漲的時候就會聽到有人說通貨膨脹,那麼何為「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又是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判斷「通貨膨脹」的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