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口碑下跌,親情劇真的要淪為愛情劇了嗎?

2020-09-05 稀裡譁啦醬

近期話題不斷爭議不斷非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莫屬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五個人組成的家庭相親相愛溫馨且真摯感動的生活在一起,不似親人甚似親人,還是挺令人期待的。而這類題材的國產劇在近年也是很少出現的,因此,該劇開播前期,確實收穫不少觀眾的喜歡和追捧,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6分。但可惜的是,播到中段部分就開始開始偏離劇情了,劇中兄妹三人開始了狗血的三角戀關係,甚至多角戀關係,不禁被網友吐槽這是「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口碑一路下跌到7.6分。這部劇也曾被認可為近年來比較成功的一部國產親情劇,沒想到最後還是撲街。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分,一部備受期待的國產親情劇

《以家人之名》未播先火,觀眾期待值很高。如此備受矚目是因為劇中是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塗松巖、張晞臨、孫銥、何瑞賢、楊童舒、苑冉、安戈等人主演,單看演員陣容就挺令人期待的,顏值和演技也都在線;而該劇的人物設定也是一大看點:來自不同家庭組成了一個家庭,兄妹三人互相扶持,互相成長,逐漸治癒年少時受傷的心靈。

即使沒有血緣關係,情感也是真情流露。心地善良的單親父親李海潮收養了被母親遺棄的賀子秋,有還照顧樓上那位母親離家出走父親整天忙於工作的凌霄,李海潮用愛和食物撫慰三個心靈受傷的孩子。大哥凌霄從一開始的拒人千裡,到後來慢慢融入這個家庭。賀子秋從最初的膽怯、自卑也慢慢融入這個家庭,這些點滴不得不讓人感受到人和人之間那份真誠而偉大的感情。

而李海潮和賀子秋之間的父子情誼更為感人。當李海潮來到農村,看到背著籃子在田裡幹農活的賀子秋,心疼不已連忙上前將子秋身上的籃子拿開,還做了收養子秋的決定。子秋害怕被送走,總是過得那麼的小心翼翼。有一天半夜,李海潮看到子秋在廁所裡洗衣服,對子秋的「懂事」太心疼了;子秋受欺負時李海潮心疼到流下眼淚。。。。而演員們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為這部劇加分不少。

沒有血緣關係的他們,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每天一起吃飯還一起分享日常瑣事,看似平淡實則溫馨美好。三兄妹整天玩耍吵鬧,晚上坐在陽臺上互說心事,抱團取暖。所有這些美好都顯得彌足珍貴,與觀眾產生了共鳴符合觀眾的胃口。所以,豆瓣評分8.6分,確實值得。

親情劇變成多角戀愛情劇,評分下跌網友吐槽不斷

但在第六集之後,這部劇開始變味了。凌霄的母親和子秋的父親一個接一個地回來帶走他們的孩子。溫馨的家庭劇淪為奪子大戲。最終,兩個孩子還是跟著他們各自的父母走了,一走就走了9年。不禁想問,人都走了還有親情可看嗎?

親情劇改為狗血的三角戀關係。凌霄一直喜歡著妹妹李尖尖,在出國的這幾年,都是通過李尖尖的閨蜜知道有關李尖尖的消息,不少網友吐槽:「得虧凌霄長得好看,要是長得醜,這不是變態是什麼?」凌霄回國後,偷親睡著了的李尖尖。不過,從之前的一些劇情預告我也都知道了凌霄和李尖尖是一對CP。只不過賀子秋也喜歡李尖尖,還跟李尖尖告白了——「我想當你男朋友」。已經分不清到底是親情劇還是愛情劇了,也難怪網友們都吐槽這部劇「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

三角戀已經夠亂了,沒想到還有多角戀更是狗血。明月也喜歡凌霄,而且還因為送凌霄去機場的時候被親了一下,就以為凌霄也喜歡她。明明只是個配角的明月,戲份竟然比主角還多,這種多角戀關係也不知道跟劇名《以家人之名》到底有什麼關係?也因此,這部劇的口碑在豆瓣評分上跌至7.6分,「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也上了熱搜第一。網友們的評價也太過真實——「我的天哪不是以家人之名嗎?怎麼會是北鬥七角戀??」「套了層溫情的殼子,內裡還是爛俗狗血到極致的多角戀。」「以家人之名談戀愛?」

不能說這部劇不好,整體來說這部劇還是不錯的,演員演技獲認可顏值高也是當下炙手可熱的的明星。觀眾還是很滿意這些演員的,只不過這編劇編的劇情太讓人難以接受了,打著親情牌說著幾個人的愛情故事,根本突出不了「家人」二字。

親情劇混搭愛情劇 優秀的編劇需要實力去證明

一部溫馨感動的親情劇,為什麼淪為愛情劇呢?很明顯,這鍋還是得編劇來背。開頭幾集劇情確實是精彩,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不知道編劇是不是前面太用力過猛了,接下來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畢竟後面還有二十多集沒播呢。於是就只好拿愛情劇做搭配,否則後面的劇情都不知道該如何發展下去。

優秀的親情劇還是得靠真情實感去打動觀眾。這就需要編劇下功夫了,畢竟現在的觀眾還是很挑剔的。把平淡無奇的繁瑣之事不僅要寫得更貼近生活,而且還需要添加一些輕鬆搞笑的情節作為作料才能夠吸引觀眾。想做出一道美味的大菜,沒有調味料也是沒人會喜歡吃的。曾風靡全中國的電視劇《渴望》,為什麼過去近三十年了還是會當有人提起時還津津樂道,就是因為它寫真寫實,有親情也有愛情,劇情條理清晰,並不複雜混亂,更貼近生活。

一名優秀的編劇,需要對生活、對社會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閱歷才行,隨隨便便找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梗來編,觀眾是不會買帳的。親情劇始於生活,忠於生活,好的作品不是看完以後就算了,而是通過好的作品去傳遞一些信息,表達自己的見解,讓觀眾從中獲得一些思考或者學習到了什麼。

為什麼《家有兒女》《我愛我家》能成為經典,即使都過去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了,還有人知道。同樣是家庭親情劇,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有優秀的編劇,好的編劇才能寫出好的劇本。

當然,回顧近年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也算得上是一部良心之作了,畢竟劇情還沒播完,後續如何發展我們還不得而知。所以,我們還是繼續往下看吧,說不定結局是令人滿意的呢?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跌:醒醒吧國產劇,老套的愛情劇我們看膩了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最開始播出時,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6,算是國產劇一個「巔峰式」的開頭。小演員們出神入化的細緻演繹,靈動真實的細微表情,和老戲骨惟妙惟肖的情感碰撞,觀看過程代入感十分強烈,第一集就讓人揪心他們以後的成長命運。
  • 譚松韻宋威龍上演偽骨科愛情,以家人之名是披著偶像劇的親情劇?
    8月10日,以親情為主線的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即將接檔《二十不惑》在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故事圍繞三個原生家庭破裂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而展開,主要講述三位主演彼此在成長中治癒對方的故事。,原以為這次的《以家人之名》終於可以是一部親情治癒戲,可是從網友拍到的路透來看,宋威龍、譚松韻兩位主演居然有吻戲,雖說兩位在劇中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但還是沒有逃脫偽骨科的愛情線。
  • 《以家人之名》口碑斷崖下跌,三大槽點招人反感,全靠熱搜追劇
    現在最火的話題莫過於《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從開播到現在一直有著非常高的熱度,各項數據曾經也是一路飄紅。然而最近許多人發現這部本應成為爆款的電視劇口碑卻呈斷崖式的下跌,從剛開始的好評如潮到現在全網群嘲。
  • "以家人之名"談戀愛,披著親情談愛情?這部劇口碑活該高開低走
    要說當下最火的國產劇,那無疑就是《以家人之名》了。在被各種懸疑劇、都市劇等霸屏的暑期檔,《以家人之名》這部以主打親情治癒的家庭劇確實在剛開始讓人覺得不錯,賺足了觀眾眼球!以&34;的重組家庭視角入手,也是角度新穎,以家人之名相互治癒!
  • 愛情加碼親情依舊,《以家人之名》豆瓣滑分7.2合理嗎?
    一開播即爆的《以家人之名》在播出十幾集後,口碑開始持續下跌。隨著劇情的延展,大哥凌霄和小妹李尖尖走在一起,讓很多觀眾質疑從親情劇變身愛情劇很難接受,導致如今的豆瓣評分從曾經的8.6高分一路下滑到7.2。《以家人之名》真的有那麼差嗎?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
  • 網友擔心的事或成真,親情變愛情,《以家人之名》的感情線落俗套
    《以家人之名》倆爸仨娃的設定,在此類劇中的設定比較新鮮,用李尖尖的話說就是:「兩家人同吃一鍋飯」。如果只講親情,會略顯單薄,所以很多此類劇的通常做法是,一定要加入感情線的,確切的說,一定會是同一屋簷下長大的、沒有親情關係的兄--妹相戀,《以家人之名》也是如此。
  • 《以家人之名》口碑跌落,多角戀加女配加戲,親情劇變身感情劇
    《以家人之名》剛開播的時候,確實吸引了非常多觀眾的關注。就劇集本身來說,無論是熱度還是口碑,都一路走高。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劇中的很多問題也慢慢顯現了出來,很多觀眾更是直呼看到第七集,就沒再繼續看了。首先,《以家人之名》不管是從海報,還是從劇名或者是從劇情概述來看,都是一部純正的親情劇,而劇集中的前幾集也確實都聚焦於親情。只是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是,這部劇的定位其實是青春成長治癒劇,而不是普通的親情劇。
  • 《以家人之名》親情的外衣下,皆為愛情做鋪墊,又是高開低走的劇
    《以家人之名》親情的外衣下,皆為愛情做鋪墊,又是高開低走的劇初看《以家人之名》這部劇,你就會被這令人感到新鮮的劇情給深深吸引,兩個由於種種原因都沒了老婆的大男人帶著孩子搭夥過日子,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也能收進家門,大愛無邊、視如己出的養育著,想想光是以上說的這些情形
  • 《以家人之名》豆瓣7.2分,口碑崩塌已成不可逆轉之勢
    如果要問最近什麼電視劇最火,一定是這部,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家庭倫理劇《以家人之名》,哦不,應該是青春偶像劇才對。不過個人覺得,親情變愛情,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但是要給觀眾一個適應的過程,需要一個劇情的過渡。劇中雖然提示觀眾時間已經過了幾年,但是沒有任何劇情的承接,對觀眾來說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你一上來就搞的特別甜蜜,兩位男主對著女主輪番表白,親情一下子變成了愛情,很多人都很難適應吧?這應該是造成該劇口碑和評分下跌的第一個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 《以家人之名》是「披著親情外衣」的愛情劇?還是以親情為路線?
    最近《以家人之名》頻頻引發網友爭議,其中裡面李海潮的的扮演者塗松巖受訪回應《以家人之名》是「披著親情外衣」的愛情劇的爭議。但是塗松巖表示親情戲一定是這部戲的主要基調,後面一定會有更多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雖然這種互動之前會有差異,但一定不會消失。
  • 《以家人之名》是愛情劇還是親情劇?「李爸爸」塗松巖的回應來了
    後接檔的《以家人之名》不僅完美的繼承了前一部劇的熱度和口碑,並且還連續升級,甚至已經達到了爆款劇的標準,平均每日的播放量破5000萬,峰值已破2億,而口碑也是一如既往的穩定,可以說又是一部好劇的誕生。,肯定不單單是因為演員流量的強大,而是這部劇另闢蹊徑,打著最標準的偶像劇標配,卻做起了親情劇,在很多觀眾的印象中,一般男俊女俏的組合基本都是愛情劇的標配。
  •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跌,家庭劇為什麼非要拍成三角戀?
    《以家人之名》開播評分是8.6,20集以後評分竟然跌到了7.8。這事兒還上了熱搜榜第一位,編劇該哭還是該笑呢?這劇前期為什麼收視口碑都炸裂?不就是大家很喜歡看一家五口人的日常生活,還有接地氣的生活場景嗎?
  •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跌,編劇被罵上熱搜
    近期熱播的《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從最初播時的8.6下跌到了7.9,並且引發了大量觀眾吐槽狗血的劇情。觀眾更想看到的可能是親情線,前幾集口碑那麼好的原因也是在親情家庭這吧,回國後的愛情有點落入俗套了,又cp亂燉,他愛她 ,她愛他的......
  • 《以家人之名》親情變愛情,評分應聲下跌,源於令人窒息的多角戀
    《以家人之名》有點高開低走的意思了,從開播時的8.6分,一路跌至目前(8月26日)的7.5分。至於評分下降的原因,外界普遍認為是因為《以家人之名》從親情劇變成了愛情劇。可能有人會疑惑了,愛情劇怎麼了?憑什麼愛情劇就不受人待見了呢?
  • 《以家人之名》說好的親情突然變愛情,真的變味了?
    8月10日,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領銜主演的《以家人之名》家庭成長治癒劇正式上線,該劇不同於以往的現代劇,主打溫馨、治癒的親情,主要聚焦90後原生家庭,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庭遭遇不同傷痛的小孩成為彼此的新家人,並在兩個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故事。
  • 兩個哥哥都愛上了妹妹,親情劇變成愛情劇?這部劇口碑下跌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自從播出以來,關注度和討論度各個方面的表現都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們甚至覺得這部劇會成為爆款。畢竟,從演員陣容上來說,全員都是顏值和演技都在線的,從題材上來說,我們還一直堅定的以為這是一部關於親情的電視劇作品。
  • 兩個哥哥都愛上了妹妹,親情劇變成愛情劇?這部劇口碑下跌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自從播出以來,關注度和討論度各個方面的表現都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們甚至覺得這部劇會成為爆款。畢竟,從演員陣容上來說,全員都是顏值和演技都在線的,從題材上來說,我們還一直堅定的以為這是一部關於親情的電視劇作品。
  •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降,親情不夠,愛情來湊?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降,親情不夠,愛情來湊?,而且豆瓣評分也出現了下降,親情劇逐漸變成愛情劇?在新的劇情中,三角戀逐漸浮出水面,李尖尖的好朋友齊明月喜歡凌霄,看過劇的朋友都知道李尖尖才是凌霄的官配,齊明月是要和李尖尖搶凌霄嗎?還是會退出?真的讓人越來越急,而在新的預告中,大哥和小哥同時和李尖尖告白,這又是另一對三角戀了,明明是一部關於家人的劇,怎麼有向愛情劇發展的傾向。
  • 《以家人之名》——借家人之名,掩愛情之實
    最近,筆者被老母親瘋狂安利了一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我媽把這劇誇的天花亂墜,讓我對這劇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於是花了三天,我看到了36集。我跟我媽看第一集的時候我就說,這後頭他們仨估計要玩三角戀,現在就送bra,將來肯定這倆哥都喜歡上妹妹玩偽骨科,這電視劇我看開頭都能猜到結尾了。我媽跟我說——不是,你看到後面就知道了——防止我棄劇。看到前10集的時候我還挺感動的,看到李爸在子秋生日醉酒那段戲我哭的稀裡譁啦的,尋思著可能編劇也沒我想的那麼俗?看到20集的時候我知道我想多了。
  • 《以家人之名》親情劇變愛情劇?塗松巖回應,定會以親情戲碼為主
    最近熱播中的《以家人之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看呢?自從這部作品播出之後,熱度一直都非常高,而且這部作品還播得非常火,深得觀眾們的喜愛和關注,劇中的角色也都跟著火了起來。不過雖然說這部作品這麼火,但是依舊還是引起了一些觀眾們的不滿意,其中也就是跟這部作品的劇情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