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話題不斷爭議不斷非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莫屬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五個人組成的家庭相親相愛溫馨且真摯感動的生活在一起,不似親人甚似親人,還是挺令人期待的。而這類題材的國產劇在近年也是很少出現的,因此,該劇開播前期,確實收穫不少觀眾的喜歡和追捧,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6分。但可惜的是,播到中段部分就開始開始偏離劇情了,劇中兄妹三人開始了狗血的三角戀關係,甚至多角戀關係,不禁被網友吐槽這是「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口碑一路下跌到7.6分。這部劇也曾被認可為近年來比較成功的一部國產親情劇,沒想到最後還是撲街。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分,一部備受期待的國產親情劇
《以家人之名》未播先火,觀眾期待值很高。如此備受矚目是因為劇中是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塗松巖、張晞臨、孫銥、何瑞賢、楊童舒、苑冉、安戈等人主演,單看演員陣容就挺令人期待的,顏值和演技也都在線;而該劇的人物設定也是一大看點:來自不同家庭組成了一個家庭,兄妹三人互相扶持,互相成長,逐漸治癒年少時受傷的心靈。
即使沒有血緣關係,情感也是真情流露。心地善良的單親父親李海潮收養了被母親遺棄的賀子秋,有還照顧樓上那位母親離家出走父親整天忙於工作的凌霄,李海潮用愛和食物撫慰三個心靈受傷的孩子。大哥凌霄從一開始的拒人千裡,到後來慢慢融入這個家庭。賀子秋從最初的膽怯、自卑也慢慢融入這個家庭,這些點滴不得不讓人感受到人和人之間那份真誠而偉大的感情。
而李海潮和賀子秋之間的父子情誼更為感人。當李海潮來到農村,看到背著籃子在田裡幹農活的賀子秋,心疼不已連忙上前將子秋身上的籃子拿開,還做了收養子秋的決定。子秋害怕被送走,總是過得那麼的小心翼翼。有一天半夜,李海潮看到子秋在廁所裡洗衣服,對子秋的「懂事」太心疼了;子秋受欺負時李海潮心疼到流下眼淚。。。。而演員們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為這部劇加分不少。
沒有血緣關係的他們,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每天一起吃飯還一起分享日常瑣事,看似平淡實則溫馨美好。三兄妹整天玩耍吵鬧,晚上坐在陽臺上互說心事,抱團取暖。所有這些美好都顯得彌足珍貴,與觀眾產生了共鳴符合觀眾的胃口。所以,豆瓣評分8.6分,確實值得。
親情劇變成多角戀愛情劇,評分下跌網友吐槽不斷
但在第六集之後,這部劇開始變味了。凌霄的母親和子秋的父親一個接一個地回來帶走他們的孩子。溫馨的家庭劇淪為奪子大戲。最終,兩個孩子還是跟著他們各自的父母走了,一走就走了9年。不禁想問,人都走了還有親情可看嗎?
親情劇改為狗血的三角戀關係。凌霄一直喜歡著妹妹李尖尖,在出國的這幾年,都是通過李尖尖的閨蜜知道有關李尖尖的消息,不少網友吐槽:「得虧凌霄長得好看,要是長得醜,這不是變態是什麼?」凌霄回國後,偷親睡著了的李尖尖。不過,從之前的一些劇情預告我也都知道了凌霄和李尖尖是一對CP。只不過賀子秋也喜歡李尖尖,還跟李尖尖告白了——「我想當你男朋友」。已經分不清到底是親情劇還是愛情劇了,也難怪網友們都吐槽這部劇「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
三角戀已經夠亂了,沒想到還有多角戀更是狗血。明月也喜歡凌霄,而且還因為送凌霄去機場的時候被親了一下,就以為凌霄也喜歡她。明明只是個配角的明月,戲份竟然比主角還多,這種多角戀關係也不知道跟劇名《以家人之名》到底有什麼關係?也因此,這部劇的口碑在豆瓣評分上跌至7.6分,「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也上了熱搜第一。網友們的評價也太過真實——「我的天哪不是以家人之名嗎?怎麼會是北鬥七角戀??」「套了層溫情的殼子,內裡還是爛俗狗血到極致的多角戀。」「以家人之名談戀愛?」
不能說這部劇不好,整體來說這部劇還是不錯的,演員演技獲認可顏值高也是當下炙手可熱的的明星。觀眾還是很滿意這些演員的,只不過這編劇編的劇情太讓人難以接受了,打著親情牌說著幾個人的愛情故事,根本突出不了「家人」二字。
親情劇混搭愛情劇 優秀的編劇需要實力去證明
一部溫馨感動的親情劇,為什麼淪為愛情劇呢?很明顯,這鍋還是得編劇來背。開頭幾集劇情確實是精彩,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不知道編劇是不是前面太用力過猛了,接下來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畢竟後面還有二十多集沒播呢。於是就只好拿愛情劇做搭配,否則後面的劇情都不知道該如何發展下去。
優秀的親情劇還是得靠真情實感去打動觀眾。這就需要編劇下功夫了,畢竟現在的觀眾還是很挑剔的。把平淡無奇的繁瑣之事不僅要寫得更貼近生活,而且還需要添加一些輕鬆搞笑的情節作為作料才能夠吸引觀眾。想做出一道美味的大菜,沒有調味料也是沒人會喜歡吃的。曾風靡全中國的電視劇《渴望》,為什麼過去近三十年了還是會當有人提起時還津津樂道,就是因為它寫真寫實,有親情也有愛情,劇情條理清晰,並不複雜混亂,更貼近生活。
一名優秀的編劇,需要對生活、對社會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閱歷才行,隨隨便便找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梗來編,觀眾是不會買帳的。親情劇始於生活,忠於生活,好的作品不是看完以後就算了,而是通過好的作品去傳遞一些信息,表達自己的見解,讓觀眾從中獲得一些思考或者學習到了什麼。
為什麼《家有兒女》《我愛我家》能成為經典,即使都過去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了,還有人知道。同樣是家庭親情劇,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有優秀的編劇,好的編劇才能寫出好的劇本。
當然,回顧近年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也算得上是一部良心之作了,畢竟劇情還沒播完,後續如何發展我們還不得而知。所以,我們還是繼續往下看吧,說不定結局是令人滿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