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撿到價值300萬金條的環衛工人史忠玲(右)和毛桂豔(左)。左圖:丟失的價值300萬的金條,物歸原主。本組圖片由遼瀋晚報特派朝陽記者張輝攝
1月9日下午2點左右,朝陽環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名環衛工人在作業時,將市民不慎遺失的重達7千克、價值300萬元的金條交還到失主手上,並拒絕了失主表示感謝的酬金。1月10日下午,失主將兩面錦旗送到了兩名環衛工人的手中。
以為撿到的是刷粉鐵塊
1月9日下午2點左右,朝陽環鏡集團機掃公司員工史忠玲和排放分公司員工毛桂豔正在南大街牙博士口腔醫院附近作業,史忠玲開著蝸牛清掃車在路面上巡迴保潔和吸塵,毛桂豔也在附近清理著垃圾箱。
「我看到由北向南的快車道上有一個帆布的包裝袋,就趕緊開著蝸牛清掃車過去,準備撿起來。」史忠玲回憶當時的情景。
「我正在清理垃圾箱,路面上的垃圾雖不歸我負責,但我看到了,就趕緊用鐵鍬把包裝袋鉤到了路邊,怕被風颳跑。」毛桂豔說,「這時,史忠玲把蝸牛車也停下走過來,我倆一看,這個帆布袋開著口,裡面是4塊金色的小方磚似的東西,以為是鐵塊刷的粉,也沒太當回事,就放到史忠玲的蝸牛車上,尋思看看一會兒是不是有失主來找。如果沒人來找,就趕緊上報公司了。」
「我開著蝸牛車在自己的保潔區域巡視了一圈,也就20分鐘左右,又到了牙博士口腔醫院附近,這時一個60多歲的老人著急忙慌地跑過來問我,有沒有在附近撿到一個白色的帆布袋子,我說撿到了,你丟啥了?」史忠玲說。
「金條」。老人回答。
「哎呀媽呀,這是金條啊!我們以為是鐵塊刷的粉呢!」史忠玲說。
「你丟了幾塊?」聽到有人來找東西,毛桂豔也趕緊過來問。
「四塊。」
和失主一起尋找金條的南塔公安分局的幾位民警也趕到現場,經警方確認後,兩名環衛工人把金條還給了失主。激動的失主拿出現金感謝兩位環衛工人,史忠玲和毛桂豔拒絕了。「只要你說的對,是你的東西,還給你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史忠玲說。
失主表示:」這兩名環衛工人拾金不昧,值得讓人稱讚和佩服。我永遠都會記得這兩位好心人。」
金條掛車把上甩丟了
「1月9日14時19分,我們110指揮中心接到一位老人報警稱,他在騎自行車行至南大街牙博士口腔醫院門前時,將布兜內7公斤黃金製品遺失,價值人民幣300多萬元。」朝陽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當日當班指揮長劉宇說:「我們接警後,立即指派轄區內南塔分局迅速到現場處置的同時,第一時間調取周邊監控探頭,仔細查找。」
南塔公安分局社區警務大隊民警王德峰說:「接到110指揮中心的指令,我們立即趕到現場找到失主,失主說他是在五一街二段家裡把裝有金條的布兜掛在自行車把上,騎自行車去勝利橋附近,沒想到,在牙博士口腔醫院附近時,發現布兜不見了,立刻驚出一身冷汗,第一時間報警。得知情況後,我們兵分兩路:一路幫著老人沿線尋找,一路回到南塔公安分局,通過監控尋找。」
劉宇說:「不到20分鐘,我們找到了老人丟失布兜的視頻。視頻裡,老人騎自行車到牙博士口腔醫院附近時,躲避一輛車,車把一晃,布兜被甩出去,掉到地上,老人並沒有發現,繼續向前騎。沒多久,兩名環衛工人出現,把布兜撿了起來。因為我們和環境集團組建了聯防支隊,環境集團的人員在110指揮中心有派駐人員,便第一時間和環境集團的領導聯繫,尋找當班的兩名環衛工人。電話剛打過去,南塔公安分局出警的民警就告訴我們,東西找到了。」
「幾名民警沿路幫著老人尋找,失主問到兩名環衛工人,環衛工作告訴失主是她們撿到的同時,回警局查看監控的同事那裡也傳來了消息,告訴我們是被兩名環衛工人撿到。在現場確認後,金條便當場還給了失主。」王德峰說。
兩位環衛女工這樣說
今年40多歲的史忠玲是朝陽環境集團機掃公司員工,從事環衛工作17年。丈夫和她在一個單位,兩人三千元的收入支撐著一個四口之家。人雖窮,但卻是有志氣、有高尚品德的人。
她不僅多年獲得公司的先進個人、創新能手、蝸牛車技能比賽第一名等榮譽,而且也曾獲得朝陽市環衛工人手語比賽個人二等獎,2017、2018連續兩年獲得朝陽市「三八」紅旗手等諸多榮譽。2017年被評為「遼寧好人·最美環衛工人」、2018年被評為遼寧省環衛行業「最美感動人物」。
毛桂豔今年也40多歲,參加工作4年多。她的工作時段是早6點到晚6點,負責南大街和武裝部胡同共41個移動垃圾箱的保潔清理,確保箱體乾淨無異味,隨髒隨擦,並在每年中整體對這41個移動箱進行刷漆、噴號、標識,隨掉漆隨刷,保證所有箱體整潔完好。工作這麼多年來,毛桂豔不管是周末,還是法定節假日,她從不休息,甚至生了小病也要堅持工作,並且從沒要過任何報酬。截至今天,她已經加班496天,也就是11904個小時。春夏秋冬日日夜夜,毛桂豔始終堅守在工作的第一線。
史忠玲和毛桂豔說:「幹我們這個工作,撿到東西是常有的事,手機、錢、各種卡、證件,這麼多年,也不記得撿到過多少了。但這些東西不是自己的,拿了我們會一輩子心不安。」
遼瀋晚報特派朝陽記者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