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從十八洞出發》後,湖南廣電扶貧三部曲的第二部,「經典之作」——《大地頌歌》電視版將於今晚7:30在湖南衛視濃情首映,廣大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和欣賞到一臺賞心悅目、震撼心靈的史詩級歌舞劇。
跨界融合有新意
最「硬核」歌舞引發觀眾共鳴
《大地頌歌》集結了湖南和全國最優秀的藝術團體,在劇中對白上,《大地頌歌》雅俗共賞,亦莊亦諧,湘方言的運用更使全劇洋溢著濃濃的地方情味。舞蹈方面,《大地頌歌》融湖南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當代舞於一體,並增添了現代時尚舞蹈的語彙,既盡顯湘西的地域風情,又彰顯了湖湘藝術的新調與雅韻。
《大地頌歌》在音樂方面精心編排,編創人員以交響樂為主軸,又充分融合了湖南經典民歌與現代原創音樂,以湖南新民樂曲調豐富的藝術氣息貫穿全劇。精選了《馬桑樹兒搭燈臺》《思情鬼歌》《苗嶺連北京》等湖南經典民歌,並結合劇情進行了全新的演繹。主創人員還根據年輕觀眾的時尚審美趣味,創作了一批具有搖滾色彩、說唱風格的原創音樂。音樂的演唱中既有獨唱,也有合唱,還有旁白式帶語境、帶人物性格的演唱方式。所有這一切,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共鳴與共情。
演技炸裂感人肺腑
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領銜出演
《大地頌歌》中,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等一眾實力與人氣兼具的演員們傾情演繹了一個個來源於真實生活的鮮活角色。劇中谷智鑫飾演的龍書記,原型是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貧隊長龍秀林。他自帶不服輸的幹勁,他不畏艱難帶領村民擰成一股繩,是全劇的核心人物。全劇尾聲中,十八洞村村民們為扶貧工作隊龍書記深情送行,表達著當地老百姓「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感謝共產黨」的心聲。
何炅飾演的王老師,取材於祁東縣官家嘴鎮啟航學校的支教老師王育霖。他質樸的表演透著巨大的能量,尤其是帶著孩子們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讓全場都感受到了希望與愛。
張凱麗飾演的彭建蘭,其原型是為脫貧攻堅獻出生命的湖南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的妻子。雖然經歷失去愛人的痛苦,但是對於另一半的志向,她含著淚卻帶著微笑支持。
萬茜飾演的是扶貧楷模王新法的女兒王婷,王婷的父親為了石門縣薛家村義務扶貧而累倒,她最初不理解父親,一點點靠近後卻決定離開都市,帶著父親的遺願而繼續深耕薛家村。
張凱麗和萬茜的一首女生二重唱《來不及說愛你》感人至深。兩人通過無實物表演來達到跨時空講述的效果,看似無交流卻不時迸發出戲劇火花,情感表達張力十足,虛實相生的演繹成為全劇一大看點。
從湖南衛視《聲入人心》《舞蹈風暴》中脫穎而出的廖佳琳、劉迦在劇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廖佳琳用高亢的唱腔和自然的演技把帶貨能手廖天寶演繹得淋漓盡致,是劇中一個比較活躍的角色。飾演扶貧隊員小劉的青年舞蹈家劉迦,需要用舞蹈再現異地扶貧搬遷中,深陷塌方的村民被救助的場景。這段難度不小的獨舞在劇場演出時,讓很多觀眾紅了眼眶。
電視版再度升級
4K高清攝製呈現極致視覺享受
在電視版《大地頌歌》中,藉助於電視藝術的多機位和鏡頭切換,觀眾不但能捕捉到更多特寫,這些表情、動作等在劇場難以察覺的細節。還對塑造角色性格、營造戲劇衝突、渲染情緒氛圍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說電視版是劇場版《大地頌歌》的一次升華。比如,第一幕《風起十八洞》中的小雅,劇場版她瘦小的身影擠在一大群成年演員中,觀眾不容易發現她各種情感的變化。而電視版給了小雅一個大特寫,觀眾更能感受到她極力挽留父親時的表演衝擊力。
而值得一提的是,和以往電視拍攝常用的迅道機不同,此次《大地頌歌》拍攝主要是用艾美拉攝影機,可以說是在用拍電影的手法來拍攝《大地頌歌》。這種把電影和電視的拍攝手法相結合的形式,也會讓沒有搶到票的觀眾和網友在電視上收看時,更有身臨其境的沉浸觀感,彌補沒有到現場的遺憾。據了解,一般的劇場演出中,觀眾看到的是舞臺全貌,更多感受舞臺整體的戲劇效果。而電視錄製通過拍攝和剪輯,將演出中的許多細節和情緒都進行了放大,並通過鏡頭,拉近觀眾與演員之間的距離,讓舞臺表演的震撼效果將觀眾緊緊包裹住。
劇場電視電影三箭齊發
湖南衛視再度拓寬藝術邊界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湖南以大型史詩歌舞劇的形式《大地頌歌》來生動演繹湖南奮力書寫的扶貧答卷,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總結性意義,而湖南衛視作為國內領先的衛視品牌,其多年積累的觀眾緣與收視優勢能為文藝作品賦予時尚新穎的內涵,也對內容傳播形成了加持與助力的效應。
此次大型史詩歌舞《大地頌歌》的即將在電視上新鮮首映,可以說是湖南衛視對電視內容邊界的又一次拓展,「電視湘軍」用自己的創造力書寫了一份出色的時代答卷,也充分展現了主流媒體的價值擔當。據悉,除了電視版,電影版也已經製作完成,劇場版方面,《大地頌歌》仍未劃下句號,可以說,《大地頌歌》的成功,不僅是舞臺上的成功、藝術上的成功,更是新時代舞臺藝術精品創作理念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