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秋之語V2020
圖 / 網絡
門衛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個比較低端的職位,工作很輕鬆,整天就坐在門崗那裡,沒什麼事幹,一輩子沒有什麼可以提升的空間,收入也不高。老楊45歲,長得很高大,也是幹著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門衛崗位,但他每月的收入有1萬多,當我聽到老楊這個收入的時候,真是大吃一驚。
老楊為什麼能收入這麼高?
老楊雖然是一個門衛,卻有著靈活的腦子。老楊工作的這個工業區並不是很大,只有連起來一大棟樓房,有4層,工業園裡面大概有四五家工廠,平時白天兩個門衛守在門口,晚上有一個門衛值班。老楊雖說只是做門衛,可他做事很有原則,所有外來人員進來都必須要登記,和園區裡面公司的人聯絡確定後才放進來,車輛進來後指引他們開到指定的位置停放。
有一回,工業園的大老闆從香港回來,老楊不認識大老闆,攔住了他那輛保時捷卡宴車,大老闆很不高興的說:「我是這個工園區的大老闆,你開一下門」。老楊說:「不好意思,老闆。我不認識您,公司規定不能隨便讓外面的人進來,請您跟裡面公司的人聯繫一下確定以後,我才能夠讓您進來。」看到老楊態度堅定,大老闆沒有辦法,只好打電話通知他裡面的經理出來。雖然這件事讓老闆有點不高興,但又讓他留意起這門衛來,覺得這個門衛還挺不錯,責任心很強。
1、承包工業園的保安服務
門衛的崗位由於工資低工作枯燥,人員流動比較多,換了一批又一批,老楊卻始終沒有走,而且一幹就幹了8年。大老闆是香港人,雖然不常常回來了,但時間久了,老楊就和大老闆混熟了。有一回,大老闆和老楊說:「老楊,我看你工作挺認真的,要不我把工業園的安保工作交給你承包,我一年給你多少錢,然後你自己負責找人來工作」,具體多少錢老楊沒有透露給我。老楊聽了很高興,連忙答應了下來,原先門衛總共是有4個人上班,老楊為了多賺錢,從老家找來兩位老鄉,寧願上班時間長一點,把少了一個人的工資3個人一起分,白天兩個人上班,晚上一個人值夜,這樣一來老楊每個月的工資可以多1000多,還有老闆讓他承包的額外獎勵,每個月的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幾千,這樣一來,老楊這裡的每個月收入多達8000左右。
2、介紹保安工作,收取推薦費
前面說的老楊腦子很靈活,他雖然幹著門衛這個工作,但他腦子裡常常想著怎麼樣才能多賺點錢。做門衛久了,他認識了很多做門衛和保安的同行,加入了很多保安群。同時他也加入了很多招聘群,看到別人要找保安的,他就主動找招聘的聊天,說自己是做保安的,認識很多保安和老鄉,可以幫他們介紹,如果他介紹一個保安過來面試成功了,就給他200-400塊錢,現在門衛工作一般人不想去幹,所以招起來並不容易,實在找不到人也不得不和老楊合作,慢慢的,老楊也資積累了很多人事的資源;有些老鄉想出來打工,老楊也會幫他們介紹,這時候他兩邊都要收錢,平均一個月下來老楊這個副業也可以賺個兩三千,加上正職收入8000,老楊就可以月收過萬了。
老楊高收入的背後是什麼?
1.信息差
信息差簡單點來說就是你知道的,別人不知道的。老楊雖然幹著門衛這樣一個簡單的崗位,卻有著開闊的思維。他給工廠人事和同行老鄉互相介紹工作從中獲利,賺的其實就是「信息差」。通過長期的積累資源和信息,利用「信息差」把資源推銷出去,普通人能充分利用這一點,就已經足夠發家致富了。
2.資源和信息的連結
積資源和信息之間是需要連結的,那就是說資源和信息要在同一個連結上。比如說老楊的資源是認識很多保安,那他的信息是從人事那裡可以獲取很多的招聘信息,保安因工資低經常換工作,人事那裡經常要招聘保安,剛好老楊起到了這個連結的作用。
3.複利
愛因斯坦書說:「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
複利,俗稱「利滾利」。持續而反覆地投入到某一領域,長期堅持下去,最終產生的積極影響如雪球越滾越大,它帶來的回報一定超過你的想像。這就是經濟學中典型的複利思維。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會去運用複利,也體會不到複利的威力。複利思維需要我們用發展和長遠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老楊在工作之餘不斷的積累資源和信息,時間久了,他在這個副業當中,每月可以獲得三到五千的額外收入,那就是複利的結果。
小結:
不要少看任何一個職業,不要少看一個真正想賺錢的人,只要他真的想賺錢,總是會想到賺錢的辦法。真正想賺錢的人,永遠不需要激勵,不需要別人盯著,學習,提升,規劃、行動都是很自覺的!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