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動物園奧運熊貓館一隻名叫「福星」的大熊貓引起網友關注和熱議。因為頻繁打滾蹭地,它的頭頂被蹭「禿」了一塊。9月8日下午,北京動物園回復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福星」正在接受專家會診,將儘快公布具體情況。
9月2日早晨8時10分,記者走進北京動物園奧運熊貓館,一群遊客正圍在最內側展區周圍,舉著手機拍個不停。展館內的大熊貓來回踱著步,熊貓頭頂中央一塊直徑約2釐米的深色圓形凹陷在白色的毛髮中很顯眼。熊貓在觀賞區溜達了幾圈,又躺下吃了會兒竹子,「營業」了20分鐘,就踱回了洞中。
展館的介紹顯示,這隻熊貓名叫福星,出生於2017年6月25日,以「戲精」眼神實力出道,江湖人稱「胖大海」。愛筍筍,愛窩窩頭,更愛撩撥飼養員,是個暖心可愛的小熊仔。這隻萌萌的大熊貓也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大熊貓胖大海」的微博超話閱讀量達1.8億。
在網友7月25日拍攝的圖片中能看出「福星」頭頂的毛髮比周圍略短些,慢慢地,「福星」頭頂的那撮毛越來越少,到了8月初能明顯看出它的頭頂「禿」了一小塊。「福星頭頂的毛可能是它打滾蹭地時磨掉的。」一位經常來看福星的遊客推測。
今年6月就陸續有遊客發現「福星」有打滾的行為。據網友「布絨鴨鴨」記錄,8月1日,「福星」8分鐘左右有6次打滾。8月2日,「福星」8時45分開始各種不安分,8時50分開始認真守門,9時回家前打滾6次……眼見著「福星」不時打滾蹭地,也有遊客擔心,「福星」會不會有刻板動作?是不是需要人為幹預?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勁碩說,「福星」還比較年輕,這個時期的大熊貓比較好動、有個性。飼養員在籠舍內打掃衛生時,一般會關上門,以保證安全,這時熊貓可能會不高興,便通過打滾蹭門的方式引起飼養員注意。
對於遊客擔憂的刻板行為,張勁碩解釋道,觀察動物是否有刻板行為,不是簡單地抽取某個行為,比如看它是不是總走來走去或搖腦袋,還要綜合評判動物的整體精神狀態,包括取食、睡眠、休息等等。另外,刻板行為的一個特徵是行為本身無意義,而「福星」的行為是有目的的,它打滾蹭地是為了引起飼養員注意,不太可能是刻板行為。
張勁碩建議,還應進一步觀察「福星」,看它的行為是短期還是長期的,短期的問題不大,若是長期的則需要矯正。飼養員在籠內工作時,可以用食物、玩具吸引它的注意力,把它引開,也可以通過適當改變工作時間、關門頻次等方式調整「福星」的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年動物園在場館設施改造、動物飼料的調整、飼養管理規章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而大熊貓是國寶,動物園肯定投入了更多人力、物力、精力照顧和保護大熊貓,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張勁碩說。
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今天下午表示,大熊貓「福星」頭頂毛髮磨損問題已持續一段時間,公園很早就已了解到相關情況,並積極處理,包括對場館開展檢查、獸醫檢查、及預防處理措施等等。今天下午,北京動物園還邀請了兩位專家,對「福星」進行現場會診,對它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目前分析還在進行中,會診情況會儘快向公眾公布。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葉曉彥 實習記者 師悅
編輯 徐慧瑤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