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vs《冰雪奇緣》,不同作品對於女性獨立自我的探討

2020-12-19 小阿小居居

簡·奧斯丁是英國十八世紀後期最重要的小說家,1811年出版的《理智與情感》是簡·奧斯丁的重要作品之一,在古典文學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席位。這部作品講述的是兩個女性,埃莉諾和瑪麗安,的成長之路,簡·奧斯丁巧妙地將兩姐妹的故事交織在一起,創作了女性文學的一種經典故事類型。

而在200年以後,《冰雪奇緣》也用同樣的故事類型講述了姐妹兩的成長故事。該電影講述的是:在艾倫戴爾王國有兩個公主,姐姐叫做艾莎,妹妹叫做安娜。姐姐艾莎擁有控制冰雪的魔法,由於在加冕儀式上魔法失控,艾莎將整個艾倫戴爾王國都冰封了起來,艾莎也獨自一人走上了雪山開啟了自我尋找之路。艾莎在妹妹安娜的幫助下,重新面對了自我並戰勝了內心的恐懼。最後艾莎和安娜回到艾倫戴爾王國解救了眾人。

《冰雪奇緣》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白雪皇后》。該電影獲得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最佳動畫長片,第7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動畫片和最佳原創歌曲等。

不管是《理智與情感》還是《冰雪奇緣》,它們都用相同的故事形式討論著相同的主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和自我成長。女性的覺醒之路總是充滿了曲折和艱辛,除了要擺脫外部環境的束縛和影響,還要在中其中尋找到真正的自我,並且實現自我的追求。

011.《理智與情感》和《冰雪奇緣》的相似之處

《理智與情感》和《冰雪奇緣》這兩部作品是由不同的作家在不同的年代寫作而成,時間跨度有200年之久,但是兩部作品中有著相似的故事形態、相似的人物和相似的情節。我想這是因為對於獨立女性個體和意識的探討是各個年代、各個時代背景下人類需要共同主題。

①相同的主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和自我成長

《理智與情感》講述的是十九世紀英國鄉紳體面人家嫁女兒的故事。姐姐埃莉諾理智、沉穩,而妹妹瑪麗安性格開朗活潑,追求浪漫脫俗的愛情。在這部作品中很好地傳達了作者簡·奧斯丁的個人價值觀,她追求個人價值觀的實現,提倡精神自由。她通過這部小說傳達了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需要擁有獨立意識,才能不斷地完善自我,走向完整的人格。

《冰雪奇緣》則通過設置姐姐艾莎擁有魔法但是不能合理控制魔法這樣的矛盾來讓艾莎進入一種既想要自由地做自己又想要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的衝突之中,最後通過接受自我和對自我的恐懼,成為一個完整個體和人格。而妹妹安娜一開始是一個天真浪漫、不諳世事的小女孩,通過艱難的旅程完成了個人成長。

《理智與情感》和《冰雪奇緣》講的都是女性在追尋自我的故事,主要聚焦於女性個人成長。女性很難脫離社會的影響追尋完全純粹的自我,獨立女性需要在自我意識和外界限定中尋找到一個平衡,既要實現自我的價值、完善獨立的人格,又要考慮社會整體對於女性的影響。

②相似的人物性格

在《理智與情感》和《冰雪奇緣》的故事都以雙女主的形式來展現的。姐姐的性格理智、沉穩、冷靜,妹妹的性格開朗、活潑、追求浪漫的愛情。這兩個作品通過姐妹兩鮮明的性格對比來創造出一些火花,有的時候她們兩性格互補,有的時候有產生一些衝突矛盾,讓故事情節更有趣味性。

022. 《理智與情感》: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

在《理智與情感》這個作品中,我認為女性獨立意識處於覺醒階段,而不是女性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不管埃莉諾還是瑪麗安都反對物質的婚姻,她們追求愛情,不願意在壓力下就範,不願意將自己的婚姻變成所謂的「理財產品」。埃莉諾和瑪麗安都對於愛情和婚姻有自己的定義,不願意委屈求全,不願意為了物質換婚姻,這種意識已經具有時代的進步性,但是基於當時社會歷史背景,她們兩都很難逃脫用婚姻改變命運的宿命。

①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圈地運動和財產繼承法

在英國十四到十五世紀,農奴制解體,新興的資產階級和貴族通過暴力的手段獲得了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把土地圈起來將其私有化。到了十八世紀的時候,英國出臺了《公有圈地法》,土地私有化有了法律的保護,農場大莊園大量出現。

同時,按照當時英國封建宗法的傳統,土地承襲是「長子繼承法」,意味著長子是繼承的第一順為人。長子繼承既保護了土地和財產的完整性,也有利於國家的管理。除了「長子繼承法」外還有「限定繼承權」,如果你家沒有直接男性繼承者,那麼政府就會按照親緣關係制定男性繼承人。這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模式造成了當時女人弱勢的社會地位。

女性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

由於圈地運動和財產繼承法,女人只能繼承家中的動產,對於不動產是沒有繼承權的。在小說《理智與情感》中,達什伍德家的家產很大,但是達什伍德先生去世了以後,他的家產留給了他與前妻生的兒子,達什伍德太太和三個女兒沒有繼承權,只能無奈地搬出老宅,到了另外一個簡陋的鄉間別墅中居住。

在那個年代,女人是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的,她們既沒有合法的繼承權,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她們要麼靠著殷實的娘家過活,要麼就要依靠男人來改變命運。因此在那個年代,女人逃不過用婚姻來改變命運的宿命

女性視角和思維的局限性

這本書是從女人的視角出發,縱觀全書會發現,這本書中基本上都是舞會、串門、家長裡短和沒完沒了的聊天,很少涉及社會、政治、經濟,女性視角只是局限於家長裡短和愛情的喜怒哀樂之中

簡·奧斯丁一生經歷了許多歷史上轟轟烈烈的事件,法國革命、恐怖時期、拿破崙的興起和潰敗,但是在簡·奧斯丁的小說中對於這些事情完全沒有提及。我覺得這個是和當時女性的地位有關。當時,婦女是不能參政的,女人的生活只是局限於婚姻、家庭、孩子、家務,女人想要跳出這樣局限的視角和思維其實存在很大的阻礙。

女性自我獨立的困境

基於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當時的女性的獨立是十分艱難的,她們只是作為男人的附屬品存在於社會中。但是在簡·奧斯丁的筆下,這些女性卻開始了獨立意識的覺醒,她們在狹窄的空間中用自己僅有的力量命運做抗爭。

作為女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關鍵,整本小說都是圍繞著埃莉諾和瑪麗安的婚姻大事展開。雖然施加在姐妹兩身上的壓力很重,她們在失去了父親留下來的財產,需要找到一門好的婚事來保證自己的未來生活,但是她們又都不願意屈服於物質的婚姻,也不願意成為趨炎附勢的人。最後,姐妹兩都找到了自己的愛人,姐姐埃莉諾選擇了不重儀表、而講人品、為人坦率的愛德華,妹妹瑪麗安則選擇了誠實穩重的布蘭登上校。

在小說中,埃莉諾和瑪麗安都開始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是女性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因為她們物質上離不開婚姻和男人,視角和思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作者簡·奧斯丁也只是兩姐妹在婚戀路上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從而實現自我成長。女性想要跳脫出當時的環境實現精神上和肉體上真正意義的獨立其實是很難的。

033. 《冰雪奇緣》:女性尋找獨立自我

非典型性童話故事

《冰雪奇緣》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白雪皇后》,但是這部電影跳脫出了公主和白馬王子的故事情節,還有意地弱化了男性角色的分量,也弱化了電影中愛情的成分,創造了一個非典型性的童話故事的框架,最後也逃出了「公主和王子最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結局。

這樣的一種安排,給觀眾傳達了公主不再柔弱無助的,不再是需要依靠男性化的角色來拯救自我,不需要依靠男性角色來獲得幸福,傳遞出一種自己的幸福、自我的認可是需要自己去尋找的一種新的價值觀

女性獨立的社會背景

在電影《冰雪奇緣》中塑造了一個這樣的社會環境,女性既擁有合法的王位繼承權,又擁有雄厚的經濟背景,同時社會大眾對於女性擁有一個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身份也是普遍接受和認可的。

迪士尼塑造這樣的女性形象很符合現代女性社會獨立、經濟獨立的文化背景。

雖然在當代有很大一批人還是受到「男尊女卑」思維的影響,這部分思想也給女性在成長、求學、就業等方面設置了重重障礙。但是,當代社會更加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已經從家庭中走了出來,和男人一同承擔起了社會和家庭的雙重責任。女性自我獨立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社會潮流。

③電影將視角著重在女性尋找獨立自我的心路歷程

在電影中巧妙地製造出了一個矛盾點:姐姐艾莎擁有冰雪魔法但是她卻無法控制自己的魔法,她一直處於既想要做自己又恐懼自我的迷茫狀態。

同時,電影也將兩個女主角,姐姐艾莎和妹妹安娜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姐姐進入雪山中尋找真正的自我,而妹妹也追尋姐姐的步伐想要挽救迷茫的姐姐。在這一段路上,姐姐和妹妹同時完成了自我的成長也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姐姐艾莎代表了社會中這樣一群女性角色,她們內心存在恐懼,這種恐懼可能是女性角色社會壓力、家庭和工作平衡的矛盾、對於自我認可的懷疑等等她們無法在社會和生活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一直處於迷茫和恐懼的狀態。通過姐姐對於自我尋找之路,也給社會上這種女性傳遞了正確而堅定的信息,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就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妹妹安娜從小養尊處優,與社會環境脫節,無法對善惡進行合理的辨別。安娜通過進入雪山、尋找姐姐、尋找愛情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成長,相當於初出茅廬的女性社會的大熔爐中歷練,然後對於親情、愛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體會,最後完成完整人格的形成。

044.兩部作品的現實意義:女性自我獨立意識和外部環境影響的平衡

在《理智與情感》中由於當時社會經濟環境的禁錮,女人是很難徹底擺脫男人成為真正獨立的個體,但是卻不妨礙女性群體深層意識的覺醒。

受到當時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女主角很難擺脫婚姻的束縛和靠男人改變命運的思想,所以小說很難擺脫「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霸道總裁遇上我」的俗套的故事模式,但是簡·奧斯丁卻還是在當時的意識形態中深挖出底層女性人物追求自我的意識覺醒,具有一定的時代進步意義。

在《冰雪奇緣》中,表現出當代女性是經濟獨立精神獨立的個體,需要深層次探究的是自我成長、自我改變、個體心理發展這種觀念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從前幾年的熱播劇《歡樂頌》到近期的《安家》都是從女性的視角出發,講述了女性獨立奮鬥、追尋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電視劇。這類電視劇擁有一大批固定的收看群體,獲得了很好的收視率和較高的口碑。可見,社會大眾普遍接受和認可女性追求個人價值和精神自由的心理。

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存在的,但是受到各個時代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又有所不同。個體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很難不受到外部環境的束縛和影響,想要擺脫外部環境的影響追求完全純粹的自我價值是很難的,個人需要在自我意識和外界限定的糾纏和拉扯中找到一種平衡,既要實現自我的追求又要考慮到外界環境對於個體的影響

055.當代女性尋找獨立自我的探討

現代社會倡導男女平等、女性獨立,但是當女性從家庭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卻面臨著比男人更多的壓力和困擾。

這主要是因為社會對於女性有更多的要求,既要成為獨立自主的社會女性,又要平衡女性的家庭角色。同時,在社會上要做到完全的男女平等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女性還是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比如女性就業歧視、婚戀市場中「男高女低」的傳統婚配標準、女性天生敏感的心理特質等。

女性如何在這樣的社會壓力和精神壓力下尋求真正的自我獨立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尋找相對的平等,而不是絕對的平等。

女性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往往追尋一種絕對的平等,男人享有的權利女人也應該享有,這種思維模式忽略了女性和男性生理差異和心理差異,導致女性在社會中承受著家庭和工作雙重壓力,難以在其中找到平衡。

女性應該承認和接受男女之間生理、心理特質的差異,應該接受一種差異性的平等,既不接受男性絕對統治地位,也不接受男女對抗的模式,而是發展一種男性、女性相互協作、共同進步的關係。

創造差異化、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

當今社會一直用男性的視角和價值觀來評價女性,將女性與男性做對比,實際上對於女性來說是一種單一的認同。社會大眾應該接受事物的多樣性和差異化,站在多元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不僅要看到女性對於社會的貢獻,也要看到女性對於家庭的付出,將社會意識形態從單一的視角向多元化的視角轉變。

從《理智與情感》到《冰雪奇緣》,經過近200年的發展,對於女性自我的探討有了更加深入的發展,但是也無法阻擋女性在自我發展道路中遇到的層層阻力。不得不說,對於女性自我獨立的思考探索是各個時代共同的主題。

相關焦點

  • 《冰雪奇緣》從視聽語言、角色設置、救贖意義,聚焦女性自我重塑
    她們還會穿上艾莎的「女王冰雪藍裙」,扮演出那種無所畏懼的模樣。在我看來,讓電影火遍全球的,除了「細緻到髮絲」的精美畫面、「迪士尼風格」的浪漫童話,還有它帶給全世界女孩們的鼓舞與感動。在「女性自我意識啟蒙」意義上,《冰雪奇緣》系列電影稱得上「劃時代作品」。
  • 《冰雪奇緣2》的女性形象真的進步了嗎?
    從主題曲上也可看出,兩部作品側重點不同,《Let It Go》瀟灑拋開自我認同障礙,而《Into The Unknown》則要到廣大的世界中去冒險。不僅是生態議題,在《冰雪奇緣》系列最大的價值進步,即女性態度上,也是如此。《冰雪奇緣1》中,艾爾莎用真愛之吻融化了冰封的妹妹,全世界的觀眾都在為這一幕激動歡呼:終於,吻醒公主的不再是王子,而是女王。續集同樣給了觀眾期待的場面:艾爾莎騎上了專屬王子的白馬,駿馬奔騰踏湖而來,又一個屬於迪士尼經典公主童話的符號被打破。
  • 為何迪士尼《冰雪奇緣2》,沒有討論艾莎是否喜歡女性?
    可以說,自2013年《冰雪奇緣》第一次部電影上映以來,粉絲們就一直在猜測艾莎究竟喜歡男生還是喜歡女生,但《冰雪奇緣2》仍然沒有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對於粉絲們的問題,迪士尼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給予回應。儘管迪士尼旗下的漫威電影,已經逐漸採取了更包容的措施,不論是文化的包容還是性別的包容,但是迪士尼動畫電影方面則遠遠落後,這一點讓許多粉絲都等待不耐煩了。
  • 迪斯尼《冰雪奇緣3》情感發生遷移,艾莎有望找到「男朋友」
    前言:看完《冰雪奇緣2》,我們都紛紛感到困惑,按照正常的套路來說,女主應該擁有一個全能型帥氣男主,可這其中並沒有出現,那麼艾莎究竟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呢?看來所有的問題都會在第三部中呈現出來了。網友呼喊:給艾莎安排男朋友我們在觀看不少製作時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同樣也有不少有心的製作人會聽從大眾的建議,《冰雪奇緣
  • 《冰雪奇緣》解讀家庭與愛、真愛戰勝恐懼的魅力與哲理,尋找自我
    這是一部講述以愛為主題的電影,不但從家庭與愛作為切入面,更在真愛戰勝恐懼的角度中,其實反映了一人自我成長的脫變的過程,尋找自我,挑戰自我。豆瓣評分8.4分,由克裡斯-巴克與珍妮弗-李聯合執導的迪士尼作品!
  • 迪士尼華麗的《冰雪奇緣2》,為何仍比不上6年前的《冰雪奇緣》?
    儘管《冰雪奇緣2》擁有華麗的動畫效果,票房也超越了前作,但《冰雪奇緣2》總體上,還是不如2013年的《冰雪奇緣》。《冰雪奇緣2》完全打破了前一部電影的票房紀錄,提高了動畫的質量,然而就實際情節而言,這是一部比《冰雪奇緣》更糟糕的電影。
  • 《冰雪奇緣2》:魔法少女歸隱山林,迪士尼走向保守
    作為一部成功的商業動畫電影,《冰雪奇緣》時隔多年推出續作,揭秘冰雪女王艾爾莎緣何能夠擁有魔法。電影仍然延續第一部的方向,以姐妹情誼作為故事主線,但在故事內容的處理和故事主旨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作為構建《冰雪奇緣》故事的核心,冰雪女王艾爾莎的魔法始終是故事展開的原動力:第一部中,艾爾莎因為對自己的魔法感到恐懼而選擇通過逃避社會完成自我認知的統一;第二部中,艾爾莎已經完成了與自我身份的和解,追溯魔法的來源成為姐妹攜手出發開啟新探險歷程的動力。在第二部電影的結尾,艾爾莎選擇將王位禪讓給不具備魔力的妹妹安娜,以守護魔法森林為名從世俗社會中至高無上的女王蛻變為傳說的一部分。
  • 大熱的《冰雪奇緣2》,豆瓣暫時7.3分.
    為了更好探討這個問題,我不但跑去看了《冰雪奇緣2》,還專門重溫了《冰雪奇緣》第一部(為此還花了我好幾十買了某視頻網站的會員)當然,這也有個前提,就是要有《冰雪奇緣》第一部作為比對。獨立來看,《冰雪奇緣2》還是挺多亮點的,起碼好萊塢動畫,有人家的基礎分。尤其在視覺方面,更加突出,也更進步了。但是,作為一部被大家寄予厚望的熱門動畫的續集,僅是現在的狀況,還是遠遠不夠的。
  • 《冰雪奇緣2》上映,究竟是賦能IP還是毀IP?
    而隨後被迪士尼開發出的一系列衍生品也正中少女們的下懷,《財富》雜誌2015年的數據顯示,《冰雪奇緣》為美國玩具市場帶來罕見的增長,系列玩具的年銷售額達驚人的5.1億美元。這也證明了《冰雪奇緣》作為一個IP的超強能量。這也是為什麼迪士尼想要打造第二部的原因——將這個IP延續下去,成為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關於爆款IP的打造和延續,各路媒體都給出了不同的視角探討。
  • 大熱的《冰雪奇緣2》,豆瓣暫時7.3分
    那麼,這部很多人的年度期待,被大家寄予厚望,明年奧斯卡動畫片最熱門選手的《冰雪奇緣2》,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評價落差,並且跌出奧斯卡種子選手範圍呢?是啊,《冰雪奇緣2》到底怎麼了?為了更好探討這個問題,我不但跑去看了《冰雪奇緣2》,還專門重溫了《冰雪奇緣》第一部(為此還花了我好幾十買了某視頻網站的會員)對比兩部之後,答案也非常明顯了。
  • 《冰雪奇緣》中人物及情感色彩的呈現
    《冰雪奇緣》不僅在故事主題等方面繼承了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優良傳統,更藉助前沿技術手段在畫面色彩等方面的製作上有了全新的突破。本文就《冰雪奇緣》的色彩呈現,截取具有代表性的畫面色彩來鑑賞其藝術魅力。  一、人物色彩  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多以童話為中心,以公主為主角。縱觀迪士尼的公主電影,總體色彩往往都是明快的。
  • 迪士尼《冰雪奇緣》VS《冰雪奇緣2》,哪部電影的配樂更出色?
    從流行民謠《Let It Go》到全球提名金曲《Into the Unknown》,迪士尼的《冰雪奇緣》和《冰雪奇緣2》的兩首配樂,都非常的動聽,但是哪一首才是最好的呢?在《冰雪奇緣》第一部電影獲得成功之後,在迪士尼創意團隊的推動下,羅伯特·洛佩茲和克裡斯汀·安德森-洛佩茲回歸,為《冰雪奇緣2》再次製作配樂。
  • 《冰雪奇緣2》垮了嗎?
    片中那一首極具渲染力的《Let It Go》,無疑成為了助推《冰雪奇緣》成功出圈的最大功臣。六年後,迪士尼再度推出了它的續集——《冰雪奇緣2》。其實早在今年年初,迪士尼放出《冰雪奇緣2》首支先導預告片的時候,就曾引起過粉絲們的沸騰。
  • 從白雪公主到冰雪奇緣,迪士尼公主的進化史,她們因出色成獨立IP
    在迪士尼的IP作品中,無疑是「迪士尼公主」這個IP的人氣最高。從白雪公主開始迪士尼公主的成員陸陸續續地增加了。 眾所周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而「迪士尼公主」這個IP也一直與時俱進,不同的公主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
  • 《冰雪奇緣2》人設更成熟 外景更神秘
    主題  解答「成熟」的三個疑問  《冰雪奇緣2》所講述探討的故事主題更加龐大、抽象和沉重,如果說上部的主題是成長,那麼這部的主題便是成熟。導演珍妮弗·李等人發現他們心中仍有幾個揮之不去的疑問:當安娜擁有了曾經想要的一切,她還將做些什麼?
  • 冰雪奇緣:都是同一血脈的公主,為什麼艾莎會魔法,安娜卻不會?
    迪士尼動畫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個童年系列,公主們善良勇敢獨立自信,也都幾乎都在遇到屬於自己的那個王子,而冰雪奇緣中的故事卻不同以往,曾經的動畫主題偏向於「真愛」,而現在動畫主題更趨向於「家人」,兩者之間有著微妙的變化,也有著不同的吸引力,這次盛夏想和大家共同來探討的就是冰雪奇緣中的小細節
  • 《冰雪奇緣》——當愛情已經不是公主唯一的選擇
    電影:《冰雪奇緣》類型:喜劇、動畫、冒險導演:克裡斯·巴克、珍妮弗·李主演:安娜,艾莎上映時間:2013年11月27日(美國);2014年2月5日(中國)獎項: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最佳原創歌曲前幾年歌曲《Let It Go》(中文譯名《隨它吧》)隨著電影《冰雪奇緣》大熱而廣為傳唱,電影講述了女性自我成長的故事,公主不再柔弱只能等待王子的拯救,而是獨自面對困難打破心理障礙,獲得屬於自己的人生。
  • 《冰雪奇緣》為何在日本這麼紅?
    「《冰雪奇緣》在日本獲得了了不起的成功,」迪斯尼日本公司總裁戴夫·霍利斯告訴美國「The Wrap」網站,「顯然,影片的內容和情感超越了地理的阻隔。」    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批判電影藝術研究部主席、日本文化專家阿克拉·裡皮特看來,《冰雪奇緣》火爆日本銀幕,是基於日本人對動漫文化一貫的青睞。
  • 這個春節,一定要看的迪士尼原版冰雪奇緣展
    這個春節,「艾莎」和《冰雪奇緣》的朋友們來了!迪士尼冰雪奇緣夢幻特展,專門安排了一場與小朋友們的「夢幻邂逅」,就在今天,我們會豪氣送上門票20張!當《冰雪奇緣夢幻特展》以展覽的形式,將電影裡的故事搬到現實裡,半個多月裡便吸引了數萬大小女孩的前往。
  • 迪士尼的《冰雪奇緣》和《冰雪奇緣2》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
    在這兩部電影中,迪士尼的《冰雪奇緣》和《冰雪奇緣2》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而不僅僅是動畫電影)。 二十四年後,該工作室以《冰雪奇緣》的形式發布了另一個項目,該項目的靈感來自安徒生的作品(特別是他的故事《雪之女王》),並且甚至超出了工作室的樂觀預期。 六年,12.8億美元,並兩次獲得奧斯卡獎,該工作室(自然地)以《冰雪奇緣》2的形式發行了續集。主題專輯(奧拉夫的《冰雪奇緣》冒險),甚至是百老匯的舞臺音樂改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