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集105篇 智者自知足 聰明糊塗心

2021-02-12 增廣賢文集

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在兒孫近在身。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

十分的聰明只要用上七分就可以了,剩下三分留給子孫。如果要將十分聰明全都使出來,反而會適得其反,近的害了自己,遠的害了兒孫。高尚者以高尚為樂,卑鄙者自甘卑鄙。

中國人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人如果太聰明了,時刻都不忘算計,什麼事情都不肯讓步,做事不留餘地,生怕自己吃一點虧,機關算盡,終有一天會掉進自己的機關,吃虧的是自己,連累的是子孫。因此,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得太絕,否則自己也會失去退路。做人「難得糊塗」,糊塗有時候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是聰明的更高境界。真正聰明的人會經常適當地讓自己糊塗一下,事事都精明的人每天都要動用大量的精力去處心積慮,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耗費在腦力勞動上的過多,身體自然會透支,因此聰明人早夭,「天妒英才」其實往往都是自己招的,與老天沒有必然的關係。

真正的智者君子既能夠明察秋毫,又懂得適可而止。既能夠善待自己又懂得善待他人。正因為他們有一顆聰明糊塗心,能夠大事清楚小事糊塗,才使自己的事業穩步發展、修養日益高深,而生活輕鬆自在。想要獲得既有智慧又有質量的人生,就要懂得讓自己的身心勞逸結合。至於那些斤斤計較,只會在個人利益上耍些小聰明的人,當然人人敬而遠之,能貪小便宜,卻不會有大發展。

大財主與窮理髮師

從前,城裡住著一位大財主,他擁有十多間店鋪,鄉下有幾百畝出租的田地,又有百多頭牛羊,還有十多艘捕魚船,這財主家大業大,真是「豬籠入水」,可以說得上是腰纏萬貫。在他隔壁有一間小木屋,住戶的主人是以理髮為生,名字叫阿歡。財主各方面的生意都有掌柜幫或其他人幫助打理,根本不用財主自己操心。財主平時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大屋闊院,睡的是寬床高枕,蓋的是羅帳錦被,但財主從來沒感到快樂,他整天還為家族的產業入息不理想、賺錢太少而煩惱和唉聲嘆氣,經常坐立不安,有時甚至飲食不思,經常睡不著,時間長了,他精神十分疲憊。而隔壁住的阿歡三十出頭仍沒有妻兒,每天只能賺到「幾個銀錢」(幾塊錢的意思)的理髮錢,但也夠日常的生活費用和小小開支,生活雖然過得清淡一點,但天天無憂無慮十分瀟灑,每晚飯後便在小木屋裡躺著放聲地唱曲,直到午夜唱累了便喝一杯白開水,然後一覺睡到第二天的九點鐘後才起床,又開始幹他那快樂的理髮工作。

財主可能是因為過分憂慮生意上的利潤,或者因為阿歡晚上唱歌的聲音太大了,讓他更加難以入睡。有一天早上,財主叫掌柜過來問道:「隔壁的『剃頭歡』文錢都沒有,吃不飽、住不好,又沒有妻兒,為什麼能夠這樣開心,每天晚上都在唱歌呢?而我這麼多錢仍快樂不起來?我真是不明白。」掌柜微笑地對財主說:「因為他知足,所以他常樂!」財主聽了沉默了一下便點了點頭,然後對掌柜說:「怎樣才能夠讓『剃頭歡』不會唱歌呢?」掌柜微笑地回應財主,說:「這很容易,只要你能借給他十兩銀子就可以了。」「行嗎?不行我就扣你的人工錢。」財主帶著懷疑眼光問掌柜。「行!」掌柜很有信心地回應了財主。「那你明天就借十兩銀子給他,由你辦理。」財主說完就走開了。

第二天中午,掌柜藉口到阿歡的理髮店刮鬍子,跟阿歡聊了一下天后便特意地問:「阿歡,你剃了二十多年的頭,仍然賺不了錢,現在三十出頭,連老婆都沒有,怎麼不改行去做一些小生意呢?」阿歡笑著對掌柜說:「我每天只能賺幾個銀錢的理髮錢,那有本錢去做生意呢?」「你想不想做生意?」掌柜很認真地問阿歡。阿歡又重複地說:「我想,但的確是沒有本錢!」「如果你想做生意,我可以幫你向我老闆借十兩銀子給你做本錢,利息比別人借錢的稍低一點。」掌柜胸有成竹地對阿歡講。阿歡喜出望外,驚訝地問掌柜:「當真嗎?」「絕不會假的。」掌柜斬釘截鐵地說。這時,阿歡著急地追問:「什麼時候可以借錢給我?你快說,你快說!」「明天上午就可以」掌柜蠻有把握地說。「好吧,大丈夫一言為定,我今天幫你刮鬍子的錢就不收了,以後還要請你喝酒呢!"掌柜刮完鬍子後,阿歡便十分高興地送掌柜出到木門口時說:「那我明早上去找你。」「好的」,掌柜邊說邊走了。

 這天晚上阿歡特別激動,他想:借到了這十兩銀子後,可以去做生意,以後賺很多的錢,有了錢可以蓋房子,可以娶一個妻子,以後有人做家務了,還可以讓她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想著,想著,這個晚上阿歡切夜難眠,他乾脆不睡覺了,一直唱歌唱到天亮。

第二天天還沒亮,阿歡就到了財主店鋪的門口等開門。直到八點多,財主的店鋪開了門,他馬上進去找到掌柜,掌柜也很爽快幫他辦完了借款手續,然後借了十兩的銀子給阿歡。從這天上午開始,阿歡真的不理髮了,白天他連門都不開了。也就是從這個晚上開始,阿歡的小木屋再也沒有了嘹亮的歌聲。而財主這晚也好奇地找掌柜一起到阿歡小木屋隔壁的牆邊,特地來聽阿歡是否還會唱歌,他們聽了很久都沒聽到阿歡唱歌的聲音時,就互相對視遞了一個眼色,然後大笑著回去睡覺。不知道財主是因為真明白了「知足常樂」的道理,還是他妒忌阿歡歡快的心態取得了勝利?從這天晚上開始也漸漸地可以入睡了。

十天後的一個晚上,掌柜又到阿歡的小木屋裡找阿歡聊天。掌柜說:「阿歡,這段時間怎麼沒聽到你唱歌呢?」阿歡苦惱地低聲回答:「唉!自從你借那十兩銀子給我之後,我真的不知道用來做什麼生意才好?錢又不多,又不懂生意行情,到期後又要歸還本息,以後真是不知怎麼辦呢?現在真煩死我了!那還有心情唱歌呢?」「哈!哈!哈!」掌柜聽了捧腹大笑,得意地走出阿歡的屋子。

這故事說明了。「知足者貧窮亦樂,不知足亦富貴亦憂」的道理。這個財主本來應該是快樂的,就是因為他不知足,所以他快樂不起來。阿歡本來生活艱苦,但他能知足自樂。後來的情形卻不同了。

相關焦點

  • 高明做事,糊塗做人,才是真正的聰明
    老大、老二自作聰明,偷偷換了種子,結果反而讓「糊塗人」老三「揀」了王位。誰是真聰明,誰是假聰明,那就不言而喻了。有大智慧者則知道,該舍小利時便舍小利,該不爭時便不爭,該糊塗時便糊塗。真正的智者像梅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不爭不搶,看似糊塗,實際上是智慧的象徵。做人,真正的高明,往往從以下這兩個「糊塗」開始!
  • 增廣賢文集59篇 位高胸寬 好人難做
    不久,又有一位將官楊敏私下散布蔣琬「做事糊塗,實不及前人」。單鎬又向蔣琬進言:「大司馬您功德無量,老少鹹知,可楊敏卻說您做事昏庸,不及前人」蔣琬反問單鎬:「你看楊敏說得對否?」單鎬激憤地答道:「純屬不實之詞。大司馬聰穎過人,料事如神,豈有憒憒之狀。楊敏惡意誹謗您,一定居心不良,應治他死罪,方能警戒他人。」蔣琬聽完卻說:「楊敏言之有理,無罪可治。」
  • 《 增廣賢文 》(上篇)
    《 增廣賢文 》(上篇)知己知彼,將心比心。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 成語典故:難得糊塗——在聰明中糊塗著,在糊塗中聰明著
    當然,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他的「難得糊塗」的理念, 一個充滿聰明智慧的處世之道。「難得糊塗」的境界之一是故意表現出來的糊塗。在有些情況下,你把一件事情看得明明白白,但是你發現如果你把這件事情說破,就有人會因此名譽受損。如果不說破,對你、對其他人也沒有什麼影響,或者是影響較小。
  • 增廣賢文集05篇 時間考驗 真心乃見
    真正的朋友不在巧言令色,貴在心靈相通,人生短短數十載,認識的朋友又有多少,真正能懂你心的朋友有幾人,能真心疼惜你的朋友又有幾人?若是你很幸運,已經有這樣真摯的好友,珍惜吧!別因為一些瑣碎的誤會而輕言捨棄,真心的朋友是你一生之中最珍貴的財富,讓你人生的路上不再孤寂。
  • 何謂聰明、何謂智慧
    世界上聰明人不多,估計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裡無一。你看,連公認的智者蘇格拉底都自認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無知的。
  • 增廣賢文: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命如紙薄,卻應有不屈之心
    染了風霜江湖故人十年奔波,遊子倦但終究是被現實打回了原型,被柴米油鹽磨平的當時的銳氣,奔波了數十年還是沒能成就一番事業,心也逐漸的疲憊了。午夜知音,書生一夢笑黃粱。舉杯暢飲不敢醉,終怕他鄉牽掛。臥榻之地,無人歸呀。濁酒話滄桑,莫笑世態炎涼。
  • 智者無言、聰明的人、比較沉默…
    智者無言,聰明的人,比較沉默,凡事少說多做,實在要說話,也要三思而言,不會口無遮攔。明白,凡事點到為止,不明白的事情,絕對不說;一知半解的事情,不會亂說。生命就像一條大河,時而寧靜,時而瘋狂,但是真正的深水,從來都是靜靜的流淌;為人也當如此,處世謙和,態度柔和,但胸中自有萬千丘壑。
  • 增廣賢文20 | 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著作有《蘇子》31篇,收於《漢書·藝文志》,早佚。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於現存傳世古籍。●增廣賢文06丨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廣賢文07 | 逢人且說三分話●增廣賢文08|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增廣賢文09丨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增廣賢文10 | 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增廣賢文11 | 兩心一般心,有錢堪買金; 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增廣賢文12 | 鶯花又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 呂端:小事不聰明,大事不糊塗!
    當時,宋太宗想任命呂端任宰相,有人說「呂端為人糊塗」,太宗當即反駁:「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後人有詩讚曰:「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從此,呂端便成為「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典型。呂端在事關個人利益的某些問題上確有「糊塗」之處。
  • 增廣賢文14 |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甘羅自幼聰明過人,小小年紀便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任其少庶子。秦始皇派剛成君蔡澤出使燕國,百般遊說,經過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答應歸附秦國,並且派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表示永不叛秦。秦國又打算再派張唐前往燕國,做燕國的國相,企圖與燕國聯合夾攻趙國,擴大河間的土地。因為張唐赴燕中途必須經過趙國,所以秦王又讓張唐順便訪問趙國,最好能遊說趙王把河間一帶的城池割讓給秦國,不動刀兵,避免勞師靡餉。
  • 做個聰明的糊塗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可是,蘇東坡有一句話卻讓人唏噓不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是吧?我蘇東坡就是因為太聰明,沒有管理好,致使人生坎坷。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個極高的智慧,那就是做個聰明的「糊塗人」。老湯:首先,我們分析「聰明」與「糊塗」的辯證關係。聰明好還是糊塗好?
  • 智者平和,聰明人焦慮
    今天再來分享一下我對「智慧」與「聰明」的思考。下面是有關智慧與聰明的雜思合集。智者關注長期,聰明人在意短期為什麼聰明人那麼多,但是有智慧的人卻很少?因為聰明人總是在比短期收益,而智者看重長期收益。有眼光專注長期目標,有勇氣看長期收益,有耐心去忍受短期損失的人非常少。
  • 人啊,糊塗是本事,知足是聰明!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都說,知足者常樂,看開者無憂。人這輩子,糊塗是本事,知足是聰明!1糊塗看事臺灣著名女作家羅蘭曾講:「當一個人碰到感情和理智交戰的時候,常會發現越是清醒,就越是痛苦。有時候對於一些事情,真的是糊塗一點好。」
  • 鬼谷子:聰明不如糊塗,糊塗不如裝糊塗,在不顯露中出頭
    鬼谷子:聰明不如糊塗,糊塗不如裝糊塗,在不顯露中出頭。
  • 黃霑的黃段子——不文集
    在坊間流傳的諸多種笑話中,最有傳播活力的就是「葷」(黃色)段子與政治段子,這種現象溫順地註解著蕭翁的那句名言。 我最近實現了自己的藏書新突破,即擁有了自己第一本港版書《不文集》,這是一本由黃霑老先生創作的黃色笑話集,曾風靡全港。我平素嗜讀黃色笑話,因此選擇在一個幽靜的午夜,通讀了此書。
  • 謂智者不銳
    所謂智者不銳;是說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你很難見到他有什麼銳利之處,因為一個真正的智者是不會輕易去做那些過激的事情的,也不會過分地表白什麼,展示什麼
  • 讀朱自清自編文集,緬懷大師遠去的背影
    在他生前,曾親自編選、出版文集十二種,經精心校訂、重新出版,成就《朱自清自編文集》叢書,力求還原朱自清作品原貌,以紀念文壇巨擘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暨逝世70周年。《朱自清自編文集》包括《背影》《標準與尺度》《經典常談》《論雅俗共賞》《你我》《歐遊雜記》《詩言志辨》《新詩雜話》《語文零拾》《語文影及其他》《蹤跡》《猶賢博弈齋詩鈔》。
  • 智者之愛進退有度,愚者之愛是喧鬧
    世上如果有智者,那也是胸懷宇宙愛眾生,至於會不會墜入愛河?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智者是不會墜入愛河的,因為他們比較聰明,愛不會讓他們失去理智,性愛無畏山海;就是沒有愛情才不會畏懼所有。遇你難做智者, 甘願淪為愚者,愚者與智者的差距學會尊重他人:智者滿臉微笑,愚者冷若冰霜;智者記住別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記住;智者了解別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智者善於傾聽,愚者沒有耐心不做無意義的爭辯;智者讓別人逐步說「是」,愚者會引起更多爭論;智者聰慧幽默,愚者呆板無趣;第三智者知過就改,愚者固執己見說話不說破;智者不把話說破,愚者單刀直入。
  • 大智若愚贏在糊塗(好哲理,字字珠璣!)
    (1)糊塗人聰明一世。人應該學會聰明,學會生存之道。但不是學小聰明,小聰明的人能聰明一時而不能聰明一世。大智若愚,表面上糊塗的人,雖不計一時的得失卻能聰明一世,明哲保身,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在人性的很多領域就是這種現象。清代的鄭板橋在自己奮鬥了一生即將離去之時,留下了「難得糊塗」這一名訓,是不無道理的。仔細品味,它竟適合於人性叢林中的某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