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在兒孫近在身。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
十分的聰明只要用上七分就可以了,剩下三分留給子孫。如果要將十分聰明全都使出來,反而會適得其反,近的害了自己,遠的害了兒孫。高尚者以高尚為樂,卑鄙者自甘卑鄙。
中國人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人如果太聰明了,時刻都不忘算計,什麼事情都不肯讓步,做事不留餘地,生怕自己吃一點虧,機關算盡,終有一天會掉進自己的機關,吃虧的是自己,連累的是子孫。因此,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得太絕,否則自己也會失去退路。做人「難得糊塗」,糊塗有時候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是聰明的更高境界。真正聰明的人會經常適當地讓自己糊塗一下,事事都精明的人每天都要動用大量的精力去處心積慮,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耗費在腦力勞動上的過多,身體自然會透支,因此聰明人早夭,「天妒英才」其實往往都是自己招的,與老天沒有必然的關係。
真正的智者君子既能夠明察秋毫,又懂得適可而止。既能夠善待自己又懂得善待他人。正因為他們有一顆聰明糊塗心,能夠大事清楚小事糊塗,才使自己的事業穩步發展、修養日益高深,而生活輕鬆自在。想要獲得既有智慧又有質量的人生,就要懂得讓自己的身心勞逸結合。至於那些斤斤計較,只會在個人利益上耍些小聰明的人,當然人人敬而遠之,能貪小便宜,卻不會有大發展。
大財主與窮理髮師
從前,城裡住著一位大財主,他擁有十多間店鋪,鄉下有幾百畝出租的田地,又有百多頭牛羊,還有十多艘捕魚船,這財主家大業大,真是「豬籠入水」,可以說得上是腰纏萬貫。在他隔壁有一間小木屋,住戶的主人是以理髮為生,名字叫阿歡。財主各方面的生意都有掌柜幫或其他人幫助打理,根本不用財主自己操心。財主平時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大屋闊院,睡的是寬床高枕,蓋的是羅帳錦被,但財主從來沒感到快樂,他整天還為家族的產業入息不理想、賺錢太少而煩惱和唉聲嘆氣,經常坐立不安,有時甚至飲食不思,經常睡不著,時間長了,他精神十分疲憊。而隔壁住的阿歡三十出頭仍沒有妻兒,每天只能賺到「幾個銀錢」(幾塊錢的意思)的理髮錢,但也夠日常的生活費用和小小開支,生活雖然過得清淡一點,但天天無憂無慮十分瀟灑,每晚飯後便在小木屋裡躺著放聲地唱曲,直到午夜唱累了便喝一杯白開水,然後一覺睡到第二天的九點鐘後才起床,又開始幹他那快樂的理髮工作。
財主可能是因為過分憂慮生意上的利潤,或者因為阿歡晚上唱歌的聲音太大了,讓他更加難以入睡。有一天早上,財主叫掌柜過來問道:「隔壁的『剃頭歡』文錢都沒有,吃不飽、住不好,又沒有妻兒,為什麼能夠這樣開心,每天晚上都在唱歌呢?而我這麼多錢仍快樂不起來?我真是不明白。」掌柜微笑地對財主說:「因為他知足,所以他常樂!」財主聽了沉默了一下便點了點頭,然後對掌柜說:「怎樣才能夠讓『剃頭歡』不會唱歌呢?」掌柜微笑地回應財主,說:「這很容易,只要你能借給他十兩銀子就可以了。」「行嗎?不行我就扣你的人工錢。」財主帶著懷疑眼光問掌柜。「行!」掌柜很有信心地回應了財主。「那你明天就借十兩銀子給他,由你辦理。」財主說完就走開了。
第二天中午,掌柜藉口到阿歡的理髮店刮鬍子,跟阿歡聊了一下天后便特意地問:「阿歡,你剃了二十多年的頭,仍然賺不了錢,現在三十出頭,連老婆都沒有,怎麼不改行去做一些小生意呢?」阿歡笑著對掌柜說:「我每天只能賺幾個銀錢的理髮錢,那有本錢去做生意呢?」「你想不想做生意?」掌柜很認真地問阿歡。阿歡又重複地說:「我想,但的確是沒有本錢!」「如果你想做生意,我可以幫你向我老闆借十兩銀子給你做本錢,利息比別人借錢的稍低一點。」掌柜胸有成竹地對阿歡講。阿歡喜出望外,驚訝地問掌柜:「當真嗎?」「絕不會假的。」掌柜斬釘截鐵地說。這時,阿歡著急地追問:「什麼時候可以借錢給我?你快說,你快說!」「明天上午就可以」掌柜蠻有把握地說。「好吧,大丈夫一言為定,我今天幫你刮鬍子的錢就不收了,以後還要請你喝酒呢!"掌柜刮完鬍子後,阿歡便十分高興地送掌柜出到木門口時說:「那我明早上去找你。」「好的」,掌柜邊說邊走了。
這天晚上阿歡特別激動,他想:借到了這十兩銀子後,可以去做生意,以後賺很多的錢,有了錢可以蓋房子,可以娶一個妻子,以後有人做家務了,還可以讓她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想著,想著,這個晚上阿歡切夜難眠,他乾脆不睡覺了,一直唱歌唱到天亮。
第二天天還沒亮,阿歡就到了財主店鋪的門口等開門。直到八點多,財主的店鋪開了門,他馬上進去找到掌柜,掌柜也很爽快幫他辦完了借款手續,然後借了十兩的銀子給阿歡。從這天上午開始,阿歡真的不理髮了,白天他連門都不開了。也就是從這個晚上開始,阿歡的小木屋再也沒有了嘹亮的歌聲。而財主這晚也好奇地找掌柜一起到阿歡小木屋隔壁的牆邊,特地來聽阿歡是否還會唱歌,他們聽了很久都沒聽到阿歡唱歌的聲音時,就互相對視遞了一個眼色,然後大笑著回去睡覺。不知道財主是因為真明白了「知足常樂」的道理,還是他妒忌阿歡歡快的心態取得了勝利?從這天晚上開始也漸漸地可以入睡了。
十天後的一個晚上,掌柜又到阿歡的小木屋裡找阿歡聊天。掌柜說:「阿歡,這段時間怎麼沒聽到你唱歌呢?」阿歡苦惱地低聲回答:「唉!自從你借那十兩銀子給我之後,我真的不知道用來做什麼生意才好?錢又不多,又不懂生意行情,到期後又要歸還本息,以後真是不知怎麼辦呢?現在真煩死我了!那還有心情唱歌呢?」「哈!哈!哈!」掌柜聽了捧腹大笑,得意地走出阿歡的屋子。
這故事說明了。「知足者貧窮亦樂,不知足亦富貴亦憂」的道理。這個財主本來應該是快樂的,就是因為他不知足,所以他快樂不起來。阿歡本來生活艱苦,但他能知足自樂。後來的情形卻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