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形狀的迷宮、菊花拱門和花橋、菊花插花藝術展……11月24日,記者走進深圳東湖公園,率先進入眼帘的便是五彩繽紛的各色菊花,濃濃秋意撲面而來。
「東湖秋韻、菊著深情」,一場讓人期待的鵬城金秋花事活動——2020深圳菊花展於11月25日在東湖公園拉開帷幕,並將持續至12月10日。本屆菊花展打破傳統菊花的品種限制,融入現代菊科花卉,展現菊科植物的豐富多樣以及不同的應用場景,勾勒出詩意精美、流光溢彩的金秋畫卷。
3萬平米7大展區
詩意表達菊花藝術之美
據介紹,本次菊花展展區佔地3萬平方米,共分為7個展覽區域,由「菊耀東湖」、「菊印山水」、「詩書禮樂」、「荷菊映日」、「群英薈萃」、「菊苑芳菲」、「嶺南古韻」等組成,利用現代的布展手法,以東湖公園的美麗山水為背景,詩意表達菊花的自然之美、藝術之美、傳統文化以及栽培製作工藝。
其中,主景點陽光草坪在開敞的草坪區域布置菊花形狀的迷宮,搭配抗疫紀念花境等三個主題藝術花境,讓人徜徉其中感受菊花多姿多彩的魅力。杜鵑園的菊花品種和盆景精品園歷來頗受市民遊客的喜愛,本屆花展中,該展區通過自然的圓竹曲線型布置,形成動感流暢的展示空間,錯落布置博古架和品種展示臺,勾勒出詩意精美的畫卷。釣魚區則布置粉色菊花拱門和花橋,配以水面的花卉浮島及岸上的菊花水榭,烘託出濃厚的浪漫風情,預計將成為本屆花展的打卡點之一。
打破菊花品種限制
創新打造特色花境
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梁治宇
菊花展是2020深圳公園文化季的重頭戲之一,也是深圳一年一度的傳統花卉盛事,歷史悠久,1984年首次舉辦,今年已是第36屆,陪伴與見證了深圳經濟特區的成長。
與往年相比,今年除了常規的藝菊、品種菊、荷蘭小菊及地被菊之外,還運用了大量菊科花卉及其他花境花卉打造菊花特色花境,讓人為之眼前一亮。菊科是個大家族,除了大眾常見的萬壽菊、波斯菊、向日葵外,本次菊展中應用的洋甘菊、非洲菊、女王菊、翠菊等均為菊科花卉,多姿多彩的菊科花卉將給大眾帶來更多樣的美的享受。本次花展中各類花卉用花共計8萬餘盆。
戲曲表演、插花展帶來經典傳統文化體驗
菊花展期間,2020深圳公園文化季另一經典節目——戲曲表演也將在東湖同步上演,11月25日-12月1日連續7天,每天一場傳統戲曲,每場都水平一流,特色鮮明,邀請省、市級專業團隊精心策劃,上演京劇、粵劇、豫劇、黃梅戲等類型豐富的名家名段,讓戲迷們過足戲癮。
此外,公園紅荔畫廊內將舉辦菊花藝術插花展,花木園內將舉辦東湖印象攝影展等文化活動,為市民帶來豐富的觀展體驗。
值得一看的是,菊花藝術插花展展現三種插花流派風格,分別為現代花藝設計、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日本小原流花道,包含三個大型現代架構作品、22個中國傳統插花作品以及33個小原流花道作品,參展作品具有一定審美水平和技術水準。
菊花展七大景區介紹
菊耀東湖:公園西大門牌坊布置菊花格,寓意菊花迎風鬥霜、一身傲骨的高貴品格,結合現有廣場、臺階、建築及花壇布置主題logo、菊花瀑、菊花臺及特色花境。同時,西門的「嶺南古韻」展區以菊花扎作的花牆搭配菊花格,襯託出嶺南風格建築門樓的古韻,烘託出濃烈的菊展氛圍。
詩書禮樂:從西大門一直到水庫牌坊綠道,沿路兩側的特色菊科花卉花境,組成景點「詩書禮樂」。
群英薈萃:主景點陽光草坪在開敞的草坪區域布置菊花形狀的迷宮,搭配抗疫紀念花境等三個主題藝術花境,讓人徜徉其中感受菊花多姿多彩的魅力。
菊印山水:花木園以自然豐富的多層次植物林相為背景,藝術化地運用巨型影集的方式布置菊花攝影展,描繪歌詠菊花文化。
荷菊映日:釣魚區布置粉色菊花拱門和花橋,配以水面上的花卉浮島及岸上的菊花水榭,烘託出浪漫風情,打造攝影打卡點。
菊苑芳菲:杜鵑園為菊花品種和盆景精品園,通過自然的圓竹曲線型布置,形成動感流暢的展示空間,錯落布置博古架和品種展示臺,勾勒出詩意精美的畫卷。
賞花小貼士:
花展期間,公園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做好消毒保潔。此外,由於公園客流量較大,建議科學選擇觀展時間,避開客流高峰期,同時,公園停車位十分有限,建議綠色出行。
採寫|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清容/文 李忠/圖 通訊員 韓躍武
監製|桂桐
編輯|李璐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深圳人,全城最美金秋原來在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