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王晶憑藉一部《追龍》斬獲了5.77億票房,讓人感嘆:認真起來的王晶還是能夠拍出好看的電影的。
作為華語電影圈中商業觸覺最為敏銳的導演之一,《追龍》如此成功,不趁熱打鐵出續集,那就不是王晶。
果不其然,時隔兩年,如約而至——《追龍2》
但是看過影片後不由懷疑,兩年前那部《追龍》可能是王晶「發揮失常」,這部《追龍2》才是王晶的正常水準啊。
《追龍2》與《追龍》唯一的聯繫,或許就是片中的大反派,都姓龍。
《追龍2》是一部與前作並無關聯的續作,而以傳奇悍匪張子強為原型的展開,雖然港星雲集,但無論是影片格局還是人物塑造上都無從與前作比擬,充斥著乏善可陳的套路。
從故事題材上來看,「世紀悍匪」之稱的香港綁架王張子強,這個故事隨便百度,都能找到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細節:綁架香港首富兒子、家裡屯著成噸炸藥、穿著炸彈衣動不動就勒索數十億,恐怕很多編劇作都作不出來……
這個題材曾經在《樹大招風》中被拍過,無論故事完成度還是演員的表演,都完勝《追龍2》。
《樹大招風》在內地被禁播,所以很多內地觀眾都沒有看過。
仔細觀察《追龍2》的海報,會發現「打黑除惡」四個字,這正是當下全國如火如荼正在進行的專項行動。
這部《追龍2》,王晶不僅蹭了自己上部電影的熱點,還選擇了這個時間段上映,蹭了全國的熱點,我就問你厲不厲害,服不服?
然而這麼好一個題材,卻被浪費了。
黑道梟雄的發跡史我們沒看到,與香港首富李老闆的正面相對一筆帶過,如何處心積慮巧言令色,在法庭上被判無罪我們不得而知。
這個令無數香港富豪聞之色變的大魔頭,乾脆被拘在一個狹小的螺螄殼裡,縱然有梁家輝等精彩發揮,但仍舊感覺束手束腳不得施展。
而另一主演古天樂飾演的角色又過於模式化,怎麼看都是正氣過剩,動不動就串戲到《反貪風暴》裡那個陸志廉,毫無驚喜。
整部電影看下來就是掛著《追龍》的牌子,以《反貪風暴》的路子去拍《拆彈專家》。
兩個最重要的角色塑造扁平,遠沒有《追龍》中甄子丹和劉德華塑造的角色豐滿,這是本片最大的敗筆。
為了順利過審,編劇導演生硬地安排了一出大家見怪不怪的「無間道」戲份。警員用一種特別輕鬆的方式「騙取」了反派成員的信任,然後又經過一場爛大街的「反偵訊」戲碼「通過」測試,所有故事進程基本都在觀眾預料之內。
作為一部警匪片,《追龍2》很香港,整部影片充斥著每個港片迷都能倒背如流的港式套路,然而觀眾早就看膩了。
看過太多一樣的東西,吃過見過,就會覺得所有的劇情都在預料裡,所有的人物都是臉譜化。
作為一部犯罪片,《追龍2》又很不香港。它更像是大陸那種強行政、治正確,強行正能量,強行偉光正的電影。
最典型的一個角色,就是杜江飾演的周隊長。
濃眉大眼,一身正氣,可怎麼看怎麼出戲。
熟悉王晶的觀眾都知道,他的電影裡從來不會缺少性感美女,本次雖然也沒有例外,但這次的晶女郎邱意濃的表演和她的名字一樣做作浮誇,一張整容臉賣弄妖嬈,無論如何也無法找到當年邱淑貞,關之琳,張敏那樣的性感,
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單薄如紙,讓觀眾無法代入。
這部《追龍2》看似是一部同前作一樣的時代梟雄劇,但電影呈現出的有限的格局和尺度,使時代與人物的關聯如空中樓閣般觸不可及,而並非一場真正深諳於時代脈搏的港片經典。
截止目前,《追龍2》豆瓣評分是5.7分。
而在票房方面《追龍2》已經接近3億,作為一部商業爆米花電影,無論是票房成績、口碑還是影片質量,可以說都是王晶的一貫水平。
這一次,王晶依然很認真,但他只是在認真的賺錢。
拋開創新這個點,這部電影其實沒有那麼差,但你要說,這部電影特別好看,那也沒有。
有人會覺得失望,也有人覺得值回票價,至少在現階段,港片怎麼拍,總會有市場,但再也回不到過去的輝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