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 終於大結局了,李爸和賀梅喜提結婚證,第一個發糖。一家六口,三位父母,三個孩子拍全家福,可謂幸福美滿大團圓了。
真的圓滿嗎?
陳婷真的變好不再折磨小橙子和凌霄了?說好子秋的官配呢?小橙子和子秋的那個擁抱是否有所指?劇裡的女孩們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讓我們一個一個問題來盤點一下吧。
1、陳婷哪有那麼容易變好,小橙子讓人擔憂
幾番折騰後,陳婷終於想通,帶著小橙子回新加坡並準備長期定居,終於不賴在國內折磨凌霄了,凌霄終於暫時得到解脫了。
他和尖尖終於得到了陳婷的「祝福」,愛情路上暫時沒了障礙。
可是我有點心疼小橙子,以後她將一個人面對這個可怕的媽,人的性格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陳婷的改變和洗白只是劇情需要,現實中這樣的媽基本不太可能改變。
就像陳婷自己,一輩子心理上受制於自己的母親,當年凌霄都18成年了,幾十歲的陳婷還在被親媽罵的唯唯諾諾,聲兒都不敢出。直到老太太去世,她才脫離那種精神上的摧殘和控制,只是那些被控制造成的後遺症不會隨著母親的去世而離去,它會形成無形的枷鎖,鎖住一個人的一生。
小橙子的人生大概率是要沿襲這種親情控制模式的,就像她對子秋說的:我不想像我媽那樣,可是我做的事情跟她又有什麼區別呢。
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越是討厭父母身上的特質,長大後越會在自己身上體現出那種特質。就像在打罵中長大的孩子,成為年後也會用打罵自己的孩子……
就像那句歌詞: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我們大多數人最終「潛意識」地活成了我們父母的樣子,更可怕的是,我們會以父母的方式對待我們的下一代,讓原生家庭的傷害延續下去,成為一個永遠無法逃出的閉環,圈住一代又一代人。
只有某個人主動去打破它,逃出閉環,自己和後代才能脫離它的傷害,才能完全的活出自己。
好在小橙子已經意識到了,有意識就有改變的可能,她要想脫離陳婷的控制,打破那個無形的閉環和枷鎖,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抗爭,像明月和唐燦那樣,脫離原生家庭的控制,去爭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成長和救贖。
2、子秋沒官配更真實
劇裡從頭到尾最讓人心疼的就是子秋了,賺了無數人的眼淚。
小哥永遠都是那麼懂事,那麼溫暖,他一心只想對李爸和尖尖好,固執的以自己的方式回報他們給自己的愛。
有人說,結局太倉促太遺憾,沒有交代清楚子秋的感情線。小橙子最後和子秋的那一抱是不是有所暗示?
而我倒覺得,沒交代感情線才真實,若特意給子秋安排一段感情或者交代小橙子和子秋的結局,才顯的太過刻意和多餘。
畢竟生活不是童話故事:從此王子和公主在城堡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橙子最後那一抱,也只是他對子秋哥的感激,一直缺愛的小橙子在子秋那裡得到了溫暖和安慰,她喜歡子秋也正常,只是眼下的喜歡是簡單單純的,她還未成年,還有高考、學業,還有著一切可能的未來!
對,是未來,未來的事誰說得定呢?
與凌霄不同的是,子秋的救贖不是愛情,而是親情。就像尖尖是凌霄的心藥,那么子秋的心藥是賀梅。
李爸曾說對賀梅說,子秋心裡缺的那一角是他做多少好吃的都填補不了的,只有賀梅可以填補。
他們母子分開之前,賀梅留給子秋的印象全是溫柔和滿滿的母愛。
與凌霄被親媽傷害後明明白白的丟棄不同的是,子秋始終不知道他被媽媽遺棄的真正原因,這成了他的心結,而這個心結也只有媽媽可以打開。
所以這樣看來,劇裡子秋的結局是圓滿的,他已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他跟媽媽和解,補上了心裡缺的那一角,也正式成為老李家戶口本上的一員,如他所願。
若這時硬給他塞段感情,就顯得太滿和刻意了,會有不真實的感覺。
生活如人一般,沒有絕對的完美,有缺憾才真實。
最後子秋準備轉掉餐館,重新選址去做他喜歡的甜品,跟隨自己的內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背後有一個有愛的大家庭,父母雙全,兄妹情深,至於愛情早晚會有的,那麼溫暖的小哥,怎麼可能沒人愛呢。
這就是生活,沒有太好,也不會太壞。
3、憑這一點這劇裡的女孩們都勝過君子君
這部劇從一開始的9分到現在豆瓣評分7分,可謂高開低走。
記得這部劇開播前後可謂火熱,可播到一半時,大家發現三兄妹要談戀愛,很多人開始喊著棄劇和已經棄劇。
因為大家渴望的是一部家庭成長劇,結果你來個戀愛養成記和青春偶像劇,太失望?!
一開始我也有這樣的疑慮,但由於實在捨不得小哥,就繼續追了下去,最後發現這劇並沒有崩,也沒有脫離親情成長家庭劇的主線。
劇裡無論是主演三兄妹,還是配角閨蜜們,基本都是圍繞著原生家庭和個人成長來展開情節。
愛情的部分很克制,只佔了很少的情節,作為副線去輔助主線親情和成長,這樣整部劇的故事情節更加豐富飽滿。
另外這部劇是我看過的國產劇中少有的三觀正的劇,沒有過多的狗血,特別是閨蜜之間的絕對坦誠和女性合伙人之間的絕對信任讓人感動。
明月知道凌霄不喜歡自己,喜歡尖尖時,她也只是難過了幾天,幾個人說開了就好了;湯燦知道莊北喜歡明月,不喜歡自己時,躲在廁所裡大哭一場,並沒有因此嫉妒怨恨明月;明月被莊北表白後,第一時間就像唐燦「坦白」。
還有尖尖的合伙人學姐娟娟,雖然是個戀愛腦,專從垃圾堆裡「撿」男人,可當「la ji男友」的言行傷害到尖尖時,她也最終忍痛舍「垃圾」選擇信任和維護合作夥伴。
一開始我也在想編劇為什麼要把三個閨蜜的感情線搞的那麼複雜,把學姐的情商貶的這麼低,後來我才明白,這些都是為了突出最後她們的選擇。
在男人和姐妹之間,最後幾位好朋友都選擇了姐妹和友情。
無論是三個閨蜜之間還是兩位女性合伙人之間,都沒有因為男人開撕,而是相互維護和信任,這在之前的國產劇裡是絕對少有的。
以往的劇好像只要有女人就有撕B。
讓我想起前年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裡,唐晶一心一意的拉上男友一起將跌入深淵的閨蜜羅子君從黑暗中拖出來,結果她絕對信任的閨蜜一站起來,第一時間就拿下她的男人。
以往的劇裡這種狗血劇情特別多,也特彆氣人。簡直就是低看女人之間的友誼。
如今的女人們早已不同以往,男人和愛情早已不再是女人的一切。
女人們的心胸和天地都越來越廣,女人不再視男人和愛情為唯一,女人之間也可以報團取暖和共同成長。
就像今年夏天火熱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所有人都以為姐姐們要開撕,結果卻是30位女人報團兒成長,一起發光。
記得節目裡萬茜曾說過一句話:女人是可以相互幫助的!
我相信現實中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女性團體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單純,就像《以家》裡的尖尖、明月和唐燦,還有尖尖和學姐,不開撕、不搶男人不背叛,相互安慰、相互扶持,一起成長。
這才是女性友誼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憑這一點,我覺得《以家人之名》裡的每一位閨蜜姐妹都勝過羅子君。
所以如此說來,我覺得《以家》還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劇,三觀正,溫暖又治癒。
值得一看!
你覺得呢?這部劇怎麼樣?歡迎分享哦!
說:終於劇終了啊,還真有些捨不得呢,看著三個小可愛相互陪伴,一起經歷、一起成長……
有過很多笑也留過很多淚,劇結束了,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讓我們帶著劇裡的溫暖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