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翡翠價格走勢,仿佛過山車一般。 縱觀多年翡翠市場行情,翡翠的價格可謂是坐過山車一般,升降都是如此的迅速,讓人來不及有所反應。在2010年之前翡翠的價格一直比較低迷,但也可以說是緩緩上升,走勢平穩了。
在當時的那樣一個市場環境下,翡翠確實不是很吃香,收藏及保值作用都沒有黃金以及鑽石那麼強。雖然在大家的心目中認可度也很高,但是迫於市場環境壓力下,整個國人的消費能都還未成熟,並且作為投資品的未來走勢還並不明確。整個珠寶市場還有待開發。
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幾乎打擊了國內的所有行業,深受打擊的各行各業積極的開展經濟復甦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經濟在不斷地復甦。到了2009年之後,各行各業發展越來越好,中國人民的口袋開始逐漸飽滿起來,物質上生活得以滿足後,人們開始有了更多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更高的物質生活的追求。隨後珠寶市場開始慢慢熱鬧了起來。
同樣的還是在2009年,翡翠迎來了第一次的價格暴漲,並在各種媒體的宣傳中,迅速吸引了官大觀眾的關注,更多的投資人和消費者都將矛頭對準了翡翠玉石,翡翠也被人們公認為是下一個投資熱點,一時間,人們爭先恐後的開始投身到翡翠行業中來。
2012年後緬甸政府開始對密支那地區進行去管控,翡翠礦石的買賣也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限制與停盤。所以到了2013年,原石的價格被推上了新高。
由於進口原石的短缺,國內翡翠市場成品成本價格也急速上升,導致成品價格上升,翡翠交易不僅沒有迎來新的交易高峰,反而降到了很低的一個水平。2014年,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以及國內政策的影響,珠寶行業寒冬降臨,普通翡翠市場深受打擊,導致其價格一路下跌。
2015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市場逐步規範、透明化,翡翠成本價格也被更多人知曉,翡翠的利潤降到了歷史最低,很多商家開始拋售翡翠,部分商家以極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下,一些商家抓住機會,打開了部分2、3線城市的市場,把握住了市場的縫隙利潤,活躍在各大電商平臺,許多無法轉型的商家也在這次風波中倒閉。
2017-2019年,翡翠市場表現都比較平穩。只有高檔翡翠的價格依舊在上升。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以及緬甸國內的政策影響,翡翠價格有所提升。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高檔翡翠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雖然資源並沒有枯竭,但是高檔翡翠價格會一直上漲,所以想要買翡翠的家人們一定要趕快下手,只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