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據港媒報導,中國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晚期不幸去世,享年58歲。據透露,陳木勝導演去世後,妻子悲痛非常,至今依然沒能平復心情。
陳木勝最後導演的一部電影是由謝霆鋒和甄子丹主演的《怒火》,電影在去年年底已經拍完,但當時因為身體不適去做檢查,沒想到已經是鼻咽癌晚期,導致沒有能力進行後期製作,交由其他人接手工作。
把陳木勝放在港圈導演中來看,他並不像吳宇森、杜琪峯、王家衛等導演那樣具有偶像光環,也沒有太過於獨特的個人魅力和風格,但他像一個一絲不苟的工人,始終如一的傳承著香港電影界的專業精神。
從他的作品,我們可以斷言,他是當之無愧的繼吳宇森之後,動作場面做得最好的香港導演。
之前每次看到他,一頭花白頭髮盡顯儒雅之氣,從外貌上看絲毫沒法與動作片聯繫起來,但他確實是電影界的「爆炸狂人」,時裝動作片是他最厲害的殺手鐧。
還記得此前看《新警察故事》、《掃毒》的熱血沸騰,可惜,從今往後不再有了。
香港很多著名的電影導演,最初都是從電視臺起家,如杜琪峯,徐克,許鞍華等,陳木勝也是。
陳木勝很痴迷電影,很小就喜歡看邵氏的武俠片,常常跑到家對面的啟德遊樂場買票看電影,張徹、劉家良的戲每次上映他都會去看,並且最喜歡看的就是電影中李小龍的打戲,甚至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拍電影就拍這樣的電影。
陳木勝18歲就入行了,當時的他看到報紙上說麗的電視臺招聘幕後工作人員,於是就去報名,但其實他連去做什麼都沒想過。
當時面試陳木勝的,正是施南生,沒想到沒有任何影視工作經驗的陳木勝竟然被錄用了,且第二天就開工,做場記。
此後開啟的這一段電視臺歲月,也給陳木勝日後的轉行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陳木勝十分勤奮好學,很快便上手做了助理編導,更受到當時已是武俠劇名導蕭笙的器重,緊接著他還跟著蕭笙來到了TVB。
到了TVB,陳木勝開始嶄露頭角,當時的陳木勝年輕好學,除了蕭笙外,他還受到無線另一金牌監製王天林的喜愛,常常被派到強人手下學習,這當中最幸運的便是跟隨了杜琪峯。
而他第一次當導演,就是拍《雪山飛狐》結尾的大場面,這對一個新人來說是十分難得的,而陳木勝做到了,那時他才 23 歲。陳木勝回憶說:「第一次當導演是《雪山飛狐》,我那時給杜琪峯做副導演,他拍的電視劇都是大場面,那時幫他對我來講是很好的機會,所有大場面都是我去處理,公司就知道這個副導演很有能力。而且公司上下都知道杜琪峯是最兇的一個導演,脾氣不好,會罵人,但他就不罵我,到現在他都說只有一個人他沒罵過,就是陳木勝。」
後來陳木勝到了亞視,他拍攝的《精武門》更是大獲成功,讓甄子丹再創事業高峰,當年觀賞過此電視劇的人,在街上都直稱甄子丹為陳真。
陳木勝在眾多電視劇中的表現,讓黃百鳴、徐克等人開始賞識他,慢慢地,圈中人都知道有個叫陳木勝的導演。
1990 年,陳木勝正式執導第一部電影《天若有情》。《天若有情》是杜琪峯、林嶺東與王晶送給王天林的退休禮物。
那時陳木勝很喜歡騎摩託車,每周六晚上都有大型摩託車派對,他就帶著杜琪峯和阮世生去看,在郊外有很大的停車場,很多摩託車高手在那裡,技術都非常好,杜琪峯不會騎摩託車,從來也沒去過那種派對,所以當他看到時就感覺很新鮮,說這個可以拍。
之後陳木勝在只有故事概念,沒有具體劇本的情況下,就開始了拍攝,其實陳木勝才是香港第一個沒有劇本拍攝電影的人。
《天若有情》上映後,票房一路飄紅,劉德華的華弟也成為香港電影的經典形象。
陳木勝確實捧紅了不少男演員,比如當年的《新警察故事》不但打破了內地保持十年之久的合拍片票房紀錄,更使成龍成為第一個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香港演員,再次挽回了成龍大哥的人氣。2005 年的《三岔口》,陳木勝又把郭富城捧上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寶座。2013年,他執導的《掃毒》在內地更是取得2.4億票房。
拍動作片必備的元素,大致可以概括為:身體搏擊、冷兵器打鬥、槍戰、跳躍飛行、飛車追逐、爆破。
每一個動作片導演也都有自己專屬的標籤,比如吳宇森擅長的是表現槍戰,徐克則是冷兵器打鬥,跳躍飛行,而陳木勝最拿手的便是飛車追逐、近身搏擊和爆破場面!
《三岔口》裡一開場便上演了爆胎翻車,導致三車連環相撞的戲碼。這個橋段最別致的是,陳木勝拍出了不同於一般撞車橋段的節奏,整場戲鏡頭不斷在撞車的全景與郭富城面部表情的近景之間來回切換。
《保持通話》中也有超級多的飛車場面,最記得的是其中有一場是由於剎車失靈,古天樂開車時徑直撞上了運送飲料的大貨車,幾萬罐飲料瞬間飛上了天,這段飆車戲可謂創意十足。
《掃毒》中三兄弟在貨櫃碼頭重聚,他們開車互相碰撞,用粗暴的方式來對發洩這段時間以來三人間的矛盾和壓抑。
陳木勝說,這幾年來他一直在嘗試用動作片講好故事,比如《掃毒》中,他把大部分的篇幅都投入到了文戲,講述三兄弟的感情中來,他們的互動也體現著人性的複雜以及多層次的交流。
結尾處三人豁出去誓死一戰的豪氣蓋過了一切,那場槍戰完成得酣暢淋漓。《掃毒》更入圍 2014 年,第 33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 7 個獎項,可惜陳木勝一直沒有拿下最佳導演。
他自己生前也說過:「我被提名過 5 次。我拍的電影演員、攝影、剪輯差不多都得了獎,就是沒得過導演獎,每一次提名我都知道我不會拿最佳導演獎,因為我的片子比較商業嘛。評獎是商業片跟文藝片一起提名,沒分類型的,最佳導演通常都會給一些文藝片的導演。這幾年,香港也有商業大片拿獎,票房也很好,人家平衡得比較好。」
儘管陳木勝沒有得過獎,但過去40年來,他一直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電影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彪悍的內心,那是一種拳拳到肉的生猛。
從他《新警察故事》、《男兒本色》、《掃毒》等片子,我們可以看到傳統港片的那份豪情無限,男兒傲氣,從他的電影中,總是能找到獨屬於香港動作片給我們的激情與豪邁。
一路走好,永遠懷念陳木勝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