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年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不願過年了

2020-12-23 文史掠影

春節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節日,如今有的人表示自己不願意過年了;也有人說過年的味道沒有了;還有人更直接,說春節就是「春劫」,每到過年就害怕,談年色變。

其實,古代人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發明一個新詞來概括「過年難」的感受:年關。「年關」顧名思義,是時間上的一個關隘,跟空間上的關隘(山海關、函谷關,虎牢關)差不多,古人認為都是比較難以逾越的。

「年關將至」裡說的年關到底是什麼時間?古人說的年關的開始,進入臘月就算年關的開始了,持續到除夕夜,都算年關。甚至一直到元宵節,都在年關的範圍。

「一年將近夜,萬裡未歸人」回家過年是古往今來的習俗,但古人覺得,過年時候也有難處,需要很多問題要解決,有很多因素讓他們不願意過年。我們看看「年關」的定義就知道了。

年關:指農曆年底。舊時欠租、負債的人必須在這時清償債務,過年像過關一樣,所以稱為年關。

看了上面的定義,感覺古人不願意過年、覺得年難過,是一個「錢」字的原因。我們從描寫清末、民國的一些文學作品諸如《林家鋪子》《茶館》等等裡面也可以感受到「年關」的可怕,到了年關時,欠錢的人要還錢,放出去錢的人要收債。可以說一到年關,「楊白勞們」和「黃世仁們」都很忙。

《林家鋪子》:「下欠的二百多元,趕明年初十邊一定匯到上海。是老主顧了,向來三節(包括春節)清帳,從沒半句話,今兒實在是意外之變,大局如此,沒有辦法,非是他們刁賴。」

年底要清債,如今還保留這個習慣,在商業往來中,大多到了年底要清償債務。負債纍纍,無力償還的人尤其覺得年關難過。

古人除了用「年關」形容年難過外,還有「年獸」的說法,從字面意思理解,甚至把「年」比作洪水猛獸了,可想而知對年的恐懼。有一個悽美的傳說: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猙獰兇殘,吃活人,人們談「年」色變。年獸每隔365天禍害一次,它夜晚行動,天亮隱沒。此「太古兇獸」活動的規律是可以掌握的,「年獸」肆虐的前後,人們稱其為「年關」。

每到「年獸」來的那夜,各家如臨大敵、似乎末日來臨。於是都提前做好晚飯,即「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後兇吉未卜,所以置辦得很豐盛,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還須在吃飯前供祭祖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這就是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白毛女》說:「放高利貸的惡霸地主黃世仁想霸佔喜兒,在除夕之夜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對於楊白勞:年,還真是年獸。《紅樓夢》賈珍看了豐厚的年貨單後說:「今年這個年是沒法過了!」無論貧富,都有「年關難過」的滋味。

如今,很多人不願意過年了,不想過年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是有句俗語說「沒有過不去的年」,無論願意過還是不願意過,都不要「談年色變」,要樂觀以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討厭過年了
    在朋友圈裡看到一段話:為什麼現在過年沒有年味了嗎?因為小時候過年還有一個星期,爸媽就會給你買一身新衣服,只有過年的那幾天才允許你穿,而現在天天淘寶天天快遞,過年不過又多了幾筆訂單。以前過年,爸爸牽著你的手去單位轉一圈,兜裡會塞滿了糖果和壓歲錢,而現在卻處於不大不小的年紀,吃膩了糖果,少了壓歲錢。
  • 古人過年吃什麼?這都是什麼黑暗料理,竟然聽起來還很好吃
    伴隨著時間的腳步,2020年已經步入了尾聲。新的一年就快要到來了,在漢武帝時期,把春節的日期設置在正月初一,隨後逐漸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大節日。在這場即將到來的盛大節日中,我們也在默默遵守著從古至今相傳的各種習俗,同時現在也增加了很多新的活動,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很多小孩子仍然期待著春節的到來。那麼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會做些什麼來慶祝新的一年呢?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傳下來的老話「豬來窮,狗來富」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古人傳下來的老話「豬來窮,狗來富」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過年了,距離新年也就幾天的時間了。很碰巧的是2018年就是狗年,而緊隨其後的就是豬年了。有些人可能就聯想到了「豬來窮,狗來富」這句俗語了,那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睡覺時的床頭旁……隨時隨地都能聽到人們在攀比,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會感到一種無法喘息的壓力,而且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剛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身上。
  • 關,年關的關 【漢字之美】「年終系列」
    說起年關,一下想起《白毛女》裡喜兒的紅頭繩。楊白勞過年前帶回家三件東西:兩斤白面,一根紅頭繩,兩張門神。日子過得艱苦,但咬咬牙,過了年關又是一年。人人都有年關要過。大人們覺得今年的年關可好過?還是說起來一把辛酸淚?期末考試算是小朋友的年關嗎?應該已經考完,等待出成績了吧。中國人歷來重視時間的節點。年關,年關,有結束,才有新的開始。辭舊,才能迎新。過關,也停留,想想過去這一年,未來的新年。。。
  • 很多農民走親戚時,把禮物放地上就走,話都不願多說一句,為啥?
    農村有句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意思是臘八節有很多好吃的,不過小朋友也不要太饞了,因為這個節日一過,馬上就會迎來盛大又隆重的春節,到時候會有更多好吃好玩的。今天已經是臘八節了,離過年也還有不到一個月,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已經提前啟程開始返鄉了,而那些留在老家務農的朋友,也開始置辦年貨購買禮品了。回家過年,除了陪伴父母和親人以外,還要帶點禮物到親戚家走走看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走親戚」。以前農民都很重視走親戚,不但會買些貴重的禮物,而且要在親戚家住上一天。
  • 2021年:八犬狩獵,十二虎搶食,是什麼意思呢?預示著什麼?
    老人們說:2021年是「八犬狩獵,十二虎搶食」,這又說明了什麼?為什麼說2021年「八犬狩獵,十二虎搶食」呢?在以前的農耕社會,農曆的新年是非常隆重的,從過年的一些傳統中也能看出古人對年的重視程度。雖然現在都叫過年,但是最初的過年其實是立春。古人以北鬥七星的鬥柄運轉來計算月份,又把北鬥星的鬥柄運轉一周的區域劃分成十二個,也就是十二地支。
  • 古人說:「屋大人少切莫住,就算皇帝不特殊」是什麼意思?
    之所以受人歡迎,其一是因為俗語通俗易懂,能讓人直接明白其中的意思,其二就是比較有趣,能調動人們交流的積極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俗語是老祖宗通過生活總結出來的經驗,裡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些人覺得俗語很玄乎,甚至有人直接否定,但你仔細分析一下,你會覺得俗語很有魅力。
  • 古人過年喝什麼酒?
    驅邪祈福是古代過年的重頭戲。要驅邪,先要喝上一碗酒。你是不是笑了?不就是喝酒嘛,我過年也喝酒。NONONO,古代的酒可不一般。 在漢代,人們過年時喝的是椒柏酒。這是一種「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葉浸泡的酒。北周詩人庾信詩云:「正旦闢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反映的就是時人過年飲酒的情景。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在講什麼?古人為何這樣說?
    時間真的過得好快,不知不覺自己就已經人到中年。年齡大了,身體狀態也一天不如一天。記憶力也大不如從前,經常剛剛說過的話,轉個身就忘記了,真的是人老了,不中用了。老話常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這講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為何會這樣說?這裡的「出山虎」指的是山中的猛虎。我們都知道,老虎為百獸之王。在原生環境中,它們沒有天敵,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老人常說「人會被自己的舌頭拖累」,啥意思?古人在告誡我們什麼
    文/小田俗語,簡單來說就是古人的經驗總結,也可以說是古人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的道理總結。俗語一般都很短,但短中卻蘊藏著至深的大道理。俗語也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而得以在民間百姓之間廣為流傳,雖然這些俗語已經歷經了千百年,但放到現在依然適用。
  • 農村說:「野花進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全是古人的智慧!
    農村說:「野花進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全是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智慧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有人說過:今天有很多科學成就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之上得到的,那麼多的智慧,如此多的古人,肯定有大家不知道的那些智慧結晶,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句話,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這句話叫做「野花進房,家破人亡」,這句話如此嚴重,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一朵「野花」帶來的能有這麼嚴重的下場嗎?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除夕的寓意除夕是什麼節日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
  • 古語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那美人有什麼弱點?古人總結得很精闢
    看來英雄最愛的是婀娜多姿的窈窕淑女,正因為英雄和美女更容易擦出愛情的火花,所以才會有「英雄難過美人關」的說法。 那麼美人難過什麼關呢?想必說出來大家一定會頷首稱是,古人總結得很精闢,你同意嗎?
  • 年味越來越淡,為什麼現在過年,年輕人會聞之色變?
    不知不覺,就又到了年底,2020年,註定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也讓這個庚子年在很多人的回憶中必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距離過年還剩一兩個月,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卻越來越怕了呢?
  • 「流氓」到底啥意思?如果用古人的話說,今天很多人都是流氓
    流氓」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得先把兩個字拆開來理解。先說說「流」,在古代,「無地者為流」,也就是沒有土地的人,一律被稱為「流」。這是什麼意思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中華文化當中「安身立命」的概念。中國古代是典型的農業社會,人們的家國觀念濃厚。先家後國,無家則無國。意思就是,如果沒有強大的農業生產力,國力就無從得到支撐。
  • 農村俗語「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66歲是坎年?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流傳著不同的俗語說法,在一些關於老人過生日的說法中,人們都比較重視六十六的生日,並且把這一年的過壽稱為「大壽」,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很多關於六十六大壽的說法,比如說「老人過六十六,要吃姑娘一刀肉」「人到六十六,不死掉塊肉」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由於古代人們的一些迷信思想所導致的
  • 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走親訪友,期待著每家不同的年果子。但是長大之後,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連走親訪友都變得很公式化。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在翻譯「年味」之前,我們看幾個讓人可能退散的英文例句。在大過年的,能忍著不跳出去,堅持看完這三個例句的親,我敬你是條好漢,來日必成學霸!
  •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過年可怕?說的太真實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過年成了「過劫」,現在對於過年充滿歡喜的應該是年老的父母和小孩吧。對於中年父母來說,孩子的婚姻問題,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對於過年的我們來說,何嘗不也是一種「折磨」。在外辛苦一年,想在家好好放鬆一下,卻迎來了各種「逼問」,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工資、情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