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我們這一代,大概同時也是伴隨著歐美電影成長起來的。尤其是美國電影,每個人至少都能隨口說出幾部公認的經典。BBC日前召集一批影評人,評選出來一百部偉大的美國電影。知名影評人magasa專門為此撰寫此文,一一點評這個排名在他看來的理由和意義。文章首發於微信公號「虹膜」,理想國經授權轉載。這一百部電影,你看過多少,喜歡哪幾部?magasa的點評,是否有讓你共鳴的地方?
最偉大的一百部美國電影
文 | magasa
BBC日前召集一批影評人,評選出來一百部偉大的美國電影。我們已經擁有了無數的偉大電影榜單,為何還要源源不斷地生成榜單呢?排行榜是電影史的濃縮,更新排行榜也就是更新電影史。人們需要用榜單來反覆固化一些知識和看法,並修改偏見和錯誤。榜單總是因人而異,參與的人不同,投票結果不同。作為影迷,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榜單,參考權威不是為了放棄自我的判斷。
我以前組織過經典排行榜的投票,也參與過許多,還算了解排行榜的製作過程和弊端,以及投票人患得患失的心態。任何排行榜如果是群體參與的結果,那麼它必然會損失掉一些鋒芒和個性,變成集體意志的折中,所以能留在榜單上的都首先是傳播得很廣的影片。經過年復一年各種排行榜的重複,一些經典的地位變得越來越穩固,後來的從業者和批評家會根據排行榜和教科書來學習電影史,他們會將既定經典的影響循環傳承下去,這就使得一部分經典的地位永遠無法被動搖,成為一種僵化的體制。
制定新的排行榜,既是參與了舊體制的維穩,也隱含著大家希望局部顛覆它的努力。我們應該開放地看待排行榜,也就是開放地看待電影史。
以下這份排行榜,對象是美國電影,而什麼是美國電影的定義,似乎不需要特地申明。因為即使沒有任何標準,我們總能毫不費力地識別出一部美國電影來。
我下面的點評,不是點評影片本身,而是點評它出現在那個位置的理由和意義。
● 100位-91位 ●
●100. Ace in the Hole (Billy Wilder, 1951)
這是一部在排行榜世界正處於上升期的作品,過去不太容易見到它,如今開始被視為比利·懷爾德第五好的作品。
●99. 12 Years a Slave (Steve McQueen, 2013)
這是整個榜上最新的一部影片,它出現在這裡一定會有爭議,因為它的社會意義大於美學意義,很多人不會認同它是過去幾年最能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電影,所以這次上榜存在偶然性。
●98. Heaven’s Gate (Michael Cimino, 1980)
它出現在這裡是一個小意外。《天堂之門》過去被認為是製作上失控的災難,對好萊塢產業有重大影響,但並沒有經常登上偉大排行榜。
●97. Gone With the Wind (Victor Fleming,1939)
很多人會疑惑《亂世佳人》為什麼會這麼低,因為評論界早就受夠它了。它的豪華、奢侈和豐滿,代表好萊塢黃金時期典型的米高梅美學,只有非常保守的人會選它。但如果是好萊塢業內人士的投票,《亂世佳人》的排名會很高,因為它代表了這個行當過去的輝煌。
●96. The Dark Knight (Christopher Nolan,2008)
本片已被公認為好萊塢當代主流商業電影的代表。
●95. Duck Soup (Leo McCarey, 1933)
馬克斯兄弟我私人非常喜歡,但欣賞他們不像欣賞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那樣容易,這部片的排名在各種排行榜上節節下滑,我估計以後沒人會選它了,也是無奈。
●94. 25th Hour (Spike Lee, 2002)
這部片出現在這裡是偶然事件。
●93. Mean Streets (Martin Scorsese, 1973)
斯科塞斯第四好的作品通常在此片和《喜劇之王》《純真年代》之間產生。
●92. The Night of the Hunter (Charles Laughton, 1955)
這部片排名時高時低,有的人認為它是史上最偉大的獨立電影(按照某種對獨立電影的定義),可以排進前十、前二十。
●91.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Steven Spielberg, 1982)
由它來代表八十年代的票房大片,至少是個無害的選擇。
● 90位-81位 ●
●90. Apocalypse Now (Francis Ford Coppola,1979)
一般人會覺得這次它排低了,可能也是有偶然因素。
●89. In a Lonely Place (Nicholas Ray, 1950)
能上榜稍稍讓人意外。不是說這部影片不夠好,而是它的好並沒有得到那麼多人認同。
●88. West Side Story (Robert Wise and JeromeRobbins, 1961)
保守影評人抬上來的,這部片應該出局。
●87.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Michel Gondry, 2004)
新世紀代表。
●86. The Lion King (Roger Allers and Rob Minkoff, 1994)
作為後華特·迪士尼時代的代表。
●85.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George ARomero, 1968)
獨立電影和恐怖片的代表,象徵意義大於本身。
●84. Deliverance (John Boorman, 1972)
較小眾範圍的經典,出現在這裡稍有意外,但這是不錯的口味。
●83. Bringing Up Baby (Howard Hawks, 1938)
通常在神經喜劇的代表作裡面被排在《女友星期五》的後面。
●82.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Steven Spielberg, 1981)
這也是八十年代票房大片裡獲得承認的一部。
●81. Thelma & Louise (Ridley Scott,1991)
女權的聲音。
● 80位-71位 ●
●80. Meet Me in St Louis (Vincente Minnelli,1944)
正常,但有點保守。
●79. The Tree of Life (Terrence Malick,2011)
馬利克的這部新片較快地獲得了承認,我已經在不少歷史排行榜中見到它了。
●78. Schindler’s List (Steven Spielberg, 1993)
比一般人預料的位置低,但我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
●77. Stagecoach (John Ford, 1939)
比它習慣呆的位置低,但這確實不是約翰·福特最好的西部片,象徵意義大於本身。
●76.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Irvin Kershner, 1980)
很多人認為這是最好的一部《星球大戰》。
●75.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Steven Spielberg, 1977)
過去只有類型片愛好者喜歡它,但現在這部片的聲望似乎漸漸穩固了下來。
●74. Forrest Gump (Robert Zemeckis, 1994)
我知道這部片有不少忠實擁躉,但它也屬於那種聲望在漸漸衰退的影片,考慮到它的年代,出現在這裡大體合適。
●73. Network (Sidney Lumet, 1976)
正常,這部片有點被低估。
●72. The Shanghai Gesture (Josef von Sternberg, 1941)
小小意外。
●71. Groundhog Day (Harold Ramis, 1993)
還好,這是大眾喜歡的經典。
● 70位-61位 ●
●70. The Band Wagon (Vincente Minnelli,1953)
沒什麼好說的,沒有明內利會覺得差點什麼,但他出現後又想把他換掉。
●69. Koyaanisqatsi (Godfrey Reggio, 1982)
《失衡生活》出現在這裡挺意外,當然這部片很好,只不過紀錄片很少進入評選的視野。
●68. Notorious (Alfred Hitchcock, 1946)
感覺是名氣發揮了作用,我覺得它在希區柯克作品裡只是中遊水平。
●67. Modern Times (Charlie Chaplin, 1936)
合適。
●66. Red River (Howard Hawks, 1948)
合理並且安全的位置。
●65. The Right Stuff (Philip Kaufman, 1983)
個人覺得《太空先鋒》不是考夫曼最好的作品,出現在這裡也算有點意外。
●64. Johnny Guitar (Nicholas Ray, 1954)
意外但驚喜,承認這部片的人越來越多了。
●63. Love Streams (John Cassavetes, 1984)
卡薩維茨這次上榜不少,我隱約覺得,在一些影評人那裡,選擇他會被視為品味的象徵。
●62. The Shining (Stanley Kubrick, 1980)
正常。
●61. Eyes Wide Shut (Stanley Kubrick, 1999)
正常但也不正常。《大開眼界》的地位是有爭議的,很多人認為它不是成功的作品,但也有人認為是傑作。
● 60位-51位 ●
●60. Blue Velvet (David Lynch, 1986)
正常,八十年代獨立電影的代表。
●59.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Miloš Forman, 1975)
正常的位置,因為這部片的思想價值這麼多年並未淡去,不知是不是悲哀。
●58.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Ernst Lubitsch, 1940)
正常,但也有小小的意外,它在劉別謙作品裡不太引人注意。但它成了唯一入選的劉別謙作品這件事就非常不正常了,《你逃我也逃》是偉大到足以進入前十的傑作,竟完全沒有蹤影。
●57.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Woody Allen,1989)
小小的意外,但無所謂,伍迪·艾倫第二梯隊作品裡有好幾部水平相當。
●56. Back to the Future (Robert Zemeckis,1985)
挺好。這個榜單的一個趨勢是同時容納了以前經常被忽視的個別小眾經典和一部分主流商業經典,兩種趣味得到了兼容。另外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影片。
●55. The Graduate (Mike Nichols, 1967)
正常。在業界人士的投票裡,《畢業生》的位置會更高。
●54. Sunset Boulevard (Billy Wilder, 1950)
我覺得低了。
●53. Grey Gardens (Albert and David Maysles,Ellen Hovde and Muffie Meyer, 1975)
紀錄片的代表,無所謂排第幾,進來就是成功。
●52. The Wild Bunch (Sam Peckinpah, 1969)
個人感覺排高了,能進100邊緣就不錯了。
●51. Touch of Evil (Orson Welles, 1958)
威爾斯很難評價,他的歐洲作品裡有比《歷劫佳人》更出色的,但這裡評美國電影,也許就沒有算進來。
● 50位-41位 ●
●50. His Girl Friday (Howard Hawks, 1940)
合適。
●49. Days of Heaven (Terrence Malick, 1978)
合適。
●48. A Place in the Sun (George Stevens,1951)
有點高了。這種片很容易隨時間衰退。
●47. Marnie (Alfred Hitchcock, 1964)
《豔賊》以前在希區柯克作品中不被排得很靠前,這次提得比較高。但無所謂,希區柯克作品內部總是很難統一意見。
●46. It’s a Wonderful Life (Frank Capra,1946)
主旋律暖心作品,一定會進。
●45. 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John Ford, 1962)
我最喜歡的福特作品,我認為低了,但它平時根本上不了榜,所以上來就是勝利。
●44. Sherlock Jr (Buster Keaton, 1924)
基頓作品經常被人用《將軍號》代表了,其實他至少有五部是同一個水準,這次《將軍號》居然沒有進,有點意外。
●43.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Max Ophüls, 1948)
奧弗斯這部片被一部分影評人喜歡,我覺得是剛好這部分人參加了這次投票而已。其實這不重要,我們都知道奧弗斯五十年代返回歐洲後的作品才是最棒的經典。
●42. Dr Strangelove (Stanley Kubrick, 1964)
正常選擇。
●41. Rio Bravo (Howard Hawks, 1959)
有幾部西部片,選誰都可以,這次是《正午》沒進,霍克斯的幾部進了。
● 40位-31位 ●
●40. Meshes of the Afternoon (Maya Deren and Alexander Hammid, 1943)
這是美國先鋒電影的裡程碑作品,知名度最高,所以出現在這裡也就是作為代表而已。主流電影和先鋒電影很難放一起比較。
●39. The Birth of a Nation (DW Griffith,1915)
這部片排哪裡都行。它的歷史地位極其重要,但距離今天太遙遠,還有些人會出於政治正確的考慮不選它。
●38. Jaws (Steven Spielberg, 1975)
這部片明顯高了,儘管它有產業意義。
●37. Imitation of Life (Douglas Sirk, 1959)
有點意外之喜,瑟克的代表作其實水準差不多,誰進都行。
●36. Star Wars (George Lucas, 1977)
歷史和產業的意義。
●35. Double Indemnity (Billy Wilder, 1944)
黑色電影的代表。
●34. The Wizard of Oz (Victor Fleming, 1939)
這部片和《亂世佳人》的情況其實差不多,但它這麼高,《亂世佳人》那麼低,可能是人們太厭倦宏大敘事了,田園牧歌至少更為安全。
●33. The Conversation (Francis Ford Coppola,1974)
比它以前呆的位置要高,一些人會為此高興。
●32. The Lady Eve (Preston Sturges, 1941)
同上。
●31. 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John Cassavetes, 1974)
同上。
● 30位-21位 ●
●30. Some Like It Hot (Billy Wilder, 1959)
正常,懷爾德最好的三四部其實差不多,隨便怎麼排都行。
●29. Raging Bull (Martin Scorsese, 1980)
斯科塞斯最好的三部也是類似懷爾德的情況,怎麼排都會有,也無所謂先後。
●28. Pulp Fiction (Quentin Tarantino, 1994)
再過二十年它會上升。
●27. Barry Lyndon (Stanley Kubrick, 1975)
可能影迷當中不太會認為這是庫布裡克最好的兩三部作品之一,但影評圈早就這麼認為了。
●26. Killer of Sheep (Charles Burnett, 1978)
這份榜單最大的意外,這部黑人獨立電影過去一直是很少一部分影評人在捧,大部分人並不會選它,或是壓根沒看過,這次排得太靠前,意味著它進入了更主流的視野。
●25. Do the Right Thing (Spike Lee, 1989)
又一部黑人電影,想到《為奴十二年》也入圍了,可能是電影排行榜的種族平權運動吧。
●24. The Apartment (Billy Wilder, 1960)
剛才說過,懷爾德怎麼排都對。
●23. Annie Hall (Woody Allen, 1977)
正常的位置。
●22. Greed (Erich von Stroheim, 1924)
一般來說,具有歷史感的影評人會選它。這是好事。
●21. Mulholland Drive (David Lynch, 2001)
較新片中最高的,一般來說,九十年代後影片,未來都要靠《低俗小說》和《穆赫蘭道》撐場面了。
● 20位-11位 ●
●20. Goodfellas (Martin Scorsese, 1990)
斯科塞斯這次是贏家。
●19. Taxi Driver (Martin Scorsese, 1976)
剛說了,斯科塞斯的前三名怎麼排都合理。
●18. City Lights (Charlie Chaplin, 1931)
卓別林沒什麼好說的,也是怎麼排都合理。
●17. The Gold Rush (Charlie Chaplin, 1925)
稍高了點,但也無所謂。
●16. McCabe & Mrs Miller (Robert Altman,1971)
挺意外,在奧特曼作品中這部一般不會這麼靠前,當然我樂觀其成。
●15.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William Wyler, 1946)
這個就有點高了,這部片按說也是越來越不招人喜歡的。
●14. Nashville (Robert Altman, 1975)
公認奧特曼最棒的作品。這次的評選奧特曼是贏家,雖然只有兩部,但排名都很高。
●13. North by Northwest (Alfred Hitchcock,1959)
無話可說。
●12. Chinatown (Roman Polanski, 1974)
正常位置,這部片太結實,太完美,它的地位會一直穩固。
●11.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Orson Welles, 1942)
這也是意外,《安伯遜大族》一般不會被排得這麼前,因為被摧殘得太厲害,甚至很多人不認為它是傑作。
● 10位-1位 ●
●10. The Godfather Part II (Francis FordCoppola, 1974)
正常。
●9. Casablanca (Michael Curtiz, 1942)
正常。
●8. Psycho (Alfred Hitchcock, 1960)
還算正常。
●7. Singin』 in the Rain (Stanley Donen and Gene Kelly, 1952)
正常。
●6. Sunrise (FW Murnau, 1927)
正常。
●5. The Searchers (John Ford, 1956)
正常,或者說有進步,多數排行榜不會把它放到第五這麼高。
●4. 2001: A Space Odyssey (Stanley Kubrick,1968)
正常。
●3. Vertigo (Alfred Hitchcock, 1958)
正常。
●2. The Godfather (Francis Ford Coppola, 1972)
正常。
●1. Citizen Kane (Orson Welles, 1941)
正常。目前的前十名顛來倒去排都是比較正常和安全的選擇,誰前誰後只是投票人的差異。一般的排行榜總是越往前越穩固,差別體現在後半段。《公民凱恩》排第一當然沒有新鮮感,但可能大家都習慣了,看不到它反而會質疑。也可以說,人們並沒有打算挑戰這種定見,那麼,以後挑戰起來一定會越來越難的。
虹膜 | lrimagzine
可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