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複雜,劇情燒腦,豆瓣7.2分的《迷霧追蹤》不該被埋沒

2021-01-09 三言八卦

2020年的懸疑網劇百花齊放,爆款劇作層出不窮。而在今年的末尾,又一部懸疑《迷霧追蹤》上線,豆瓣也給出了7.2的評分。

《迷霧追蹤》有點不一樣,雖然蔣勤勤和週遊是主角,但是兩人身上卻存在不少問題,有人認為這樣的主角很沒用,看看隔壁的《唐人街探案》還有《白夜追兇》,警察辦案如有神助,為什麼林雨虹和趙偉就不行?

的確,神探類警察更有角色魅力,凡事從他們手中過的案子,循著一點點蛛絲馬跡也能將真相查個水落石出,惡人悉數被罰大快人心。只是,生活中存在神探型警察,卻也不得不面對更現實的問題。

大環境下的寫實比理想主義更難得

《迷霧追蹤》被吐槽最多的,就是案件點到為止,沒有將案件查到底,真相永遠都隔著一層冰面,近在眼前但就是沒有大白於天下。

相比起前不久的爆款劇《沉默的真相》而言,主角傾盡一生來揭開真相,《迷霧追蹤》則給人感覺得過且過,甚至警察偏偏沒有將所有的真相都說出來。

其實,放在現實生活中,所處環境的不同也會影響警察的決定。

吳念生為了女兒,在十年的時間裡讓所有參與這場惡性的人付出代價,他之所以選擇以這樣的方式回擊,正是因為從吳念生的角度來看警察是不作為的,他們明知道真相就在眼前,卻給不了他一個公道。

然而即便吳念生帶著遺憾去世,他也萬萬沒有想到,真相破冰而出又再一次被掩埋了。

這樣的劇情設計讓人如鯁在喉,尤其是看過了很多符合理想主義的作品,往往最終都看的大快人心。但是《迷霧追蹤》追的不僅僅是兇手的蹤跡,它也遵循了最實際的大環境,儘可能的呈現和諧。

試想一下現實生活裡除了真相還有什麼?輿論。有人事業如日中天,但看似人人只是貢獻了一口唾沫,就容易將人推入谷底,那些在案件背後所牽連的龐大群體一個個被揭露,會引發多大的輿論呢?

既得利益者和施暴者該當受到法律懲罰,不過正如一個吳念生就能夠引出如此多的真相,公之於眾引發的蝴蝶效應,更容易破壞和諧。

《迷霧追蹤》呈現的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不得不的選擇,而非用理想主義的設定呈現給觀眾。而很多批判國產作品太浮於表面,沒有韓國的電影敢拍,呈現不出最符合中國國情的作品。

那麼做到了這一點的《迷霧追蹤》,不應該值得給出更高的評價嗎?非黑即白的理想主義人人在自以為正確的三觀裡倡導,但放在自身放在現實社會,有誰又能真正做到獨善其身,將真相置於輿論和諧之前呢?

有弱點,不神探,這樣的主角更真實

真實的社會環境呈現,是《迷霧追蹤》在國產懸疑劇中做的最出色的一點,沒有為了討好而加入大快人心的設計,這部劇的基調就是寫實。

不過,最直觀的讓觀眾感覺寫實的還是主角的人設。

林雨虹因為從業多年,是一個理性且具備分析能力的警察,從處理案件上就能夠看得出來她的老成。而趙偉因為更年輕,行事相對衝動,沒有經過太多人情世故的洗禮,身上依然有年輕小夥子的那股子勁。

不過,林雨虹行動能力較弱,同時也是一個普適價值觀來看不稱職的母親,她的很多行為令人無解,就像開場她滿身的雨水和血跡還未清理,就跑去參加孩子撫養權的調解會,有人指責,在這樣的場合是個正常人都能想到,起碼的體面會更加有利於自己。

然而,從林雨虹的設定來看,她不是一個完美的警察,也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就像忙於事業和應酬的父親一樣,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很少,對於從事刑偵工作,緊急情況說來就來的林雨虹來說,這已經是她能做到的最好了。

當負責別人的安全時,又怎麼能只為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就將所有的拋到一邊呢?林雨虹並非不想做個完美的人,但責任扛著她就做不到。

這樣的人設會讓觀眾看到壓抑,但細想之下這就是最現實的無奈。

而《迷霧追蹤》的設計也沒有過於凸顯個人能力,在劇中每一個案件的處理,都是專人專項協作完成,老方和老劉負責調動基層警察,小魏則是技術流,小馬更傾向於趙偉是個說幹就幹的行動派。

對比《唐人街探案》的神探警察,憑一己之力閉上眼睛鼻子一嗅就能夠找出兇手,《法醫秦明》也強調在案件中的個人貢獻來看,《迷霧追蹤》則是呈現普通警察,他們不僅要反覆對案發現場進行偵查,同時也要依賴刑偵技術和現代科技的幫助。

沒有延續神探型警察的套路,單單是這一點,《迷霧追蹤》就應該被更多人看到。

邏輯站得住,劇情有內涵

《迷霧追蹤》之所以被低估,與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弱點也有分不開的關係。比如畫面太黑,影響視覺觀感,就很容易讓觀眾忽略一些細節,甚至勸退。

但是瑕不掩瑜,論劇情和邏輯,這部劇依舊是當下少有的能夠引發觀眾思考,且能夠翻過頭來在上文中找到答案的。

比如網約車事件的真相,林雨虹並沒有告訴當事人女兒,在觀眾看來就如同憋著一股氣,實在是不吐不快。但是早在之前就已經鋪墊過,因為這一事件,導致當事人女兒被排斥。雖然始作俑者是父親,但家人要為其行為買單。

這已經對當事人女兒造成了傷害,如果知道真相很有可能是摧毀她的最後一根稻草。邏輯能不能夠理通,還要看一下前文埋下的伏筆,是否能夠在之後產生聯繫,很顯然《迷霧追蹤》這一點做的很細節。

其次爭議較多的就是林雨虹給嫌疑人打電話,從表面看她不該也不會這樣做,畢竟林雨虹理性並不衝動。但是回歸到一位警察的本質是保證人民安全,林雨虹這樣做更容易避免傷亡。

《迷霧追蹤》的脈絡十分清晰,觀眾更容易沉浸式的與角色一起思考,探索真相。而其寫實更是十分難得,將真實環境下的真實狀況呈現,只能說從導演到編劇,再到演員,都需要有足夠大的勇氣來面對爭議。

不論是國產劇的何種類型,懸浮在生活之上的人物往往都是很難讓人共情的,有時候除了做一些讓觀眾看了「爽」的劇,倒不如用鏡頭語言反映一下那些陽光下不被看到,或是刻意忽略的角落,這才更具有警醒的意義。

總得來說,《迷霧追蹤》是一部秉著敢為天下先的寫實作品,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也值得更多人看過以後自省,如果多一些這樣的作品,或許國產劇就會是另一番景象。

相關焦點

  • 迷霧追蹤:線索繁雜!劇情燒腦!發人深省!現代懸疑再勝諜戰?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近代諜戰的燒腦劇情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與追捧,讓現代愛情劇、職場劇、都市劇、警匪劇完全無用武之地發揮,就算是2020播出率極高的【獵狐】、2019年的【破冰行動】也都一直無法取代【秋蟬】、【勝算】
  • 燒腦懸疑劇《迷霧追蹤》上線 許瀟晗角色成重要線索身份引猜測
    燒腦懸疑劇《迷霧追蹤》上線 許瀟晗角色成重要線索身份引猜測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1 18:52:27
  • 《迷霧追蹤》線索燒腦,人物關係需要好好捋,但還是存著兩個硬傷
    蔣勤勤、週遊主演的《迷霧追蹤》,第一個案件故事已經結束,目前正在更新第二個,需要稍稍捋一下這部劇第二個案子裡的人物關係。楊陽(被綁走的孩子)有個表哥叫袁曉東,楊陽失蹤那天就是去表哥家玩耍回來的半路上。袁曉東有兩個關係很好的朋友,一個叫姚軍,一個叫賀文俊。
  • 《十日遊戲》:劇情燒腦,「糖分」超標
    劇集開播至今豆瓣評分7.9分,雙線並行的敘事手法、燒腦反轉的劇情以及主演們細膩到位的表演獲得網友好評。值得一提的是,懸疑劇裡加入愛情元素通常會引起觀眾反感,但《十日遊戲》得益於原著小說的紮實基礎,愛情和懸疑的有機融合令不少網友上了頭:「本來衝著燒腦來的,沒想到這裡的『糖』也這麼好磕!」
  • 《迷霧追蹤》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嗎 《迷霧追蹤》劇情故事簡介
    懸疑劇《迷霧追蹤》中要播出了,女孩打車遭遇殘忍獵殺,這樣的劇情不禁讓人想到了現實裡的網約車遇害案件,那麼《迷霧追蹤》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嗎?劇情故事講的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介紹。在原本看似犯罪動機清晰的案件中,卻引出了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案件再次陷入「迷霧」。在警方剝繭抽絲的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秘密。隨著線索越來越多,看似簡單的案子卻是糾葛複雜,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幕後操控者,愛恨罪惡糾纏,正義和黑暗,較量越演越烈。  《迷霧追蹤》劇情故事簡介  以西南某城市為背景,講述了兩個非常獨特的社會案件。
  • 迷霧追蹤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嗎?迷霧追蹤劇情故事簡介
    懸疑劇《迷霧追蹤》中要播出了,女孩打車遭遇殘忍獵殺,這樣的劇情不禁讓人想到了現實裡的網約車遇害案件,那麼《迷霧追蹤》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嗎?劇情故事講的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介紹。《迷霧追蹤》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嗎這部劇是由蔣勤勤、週遊領銜主演,西南一座小城,發生了兩起匪夷所思的離奇案件,從發布的預告片來看,其中一起離奇謎案應該是改編自兩年前曾轟動全國的網約車遇害案。
  • 原創劇集《非常目擊》8月18日上線愛奇藝迷霧劇場 燒腦劇情揭秘20...
    8月18日,由楊苗執導,宋洋、袁文康、尤靖茹、焦剛領銜主演的愛奇藝原創懸疑短劇集《非常目擊》正式獨家上線,VIP會員每周二至周四20:00各更新2集。該劇是「迷霧劇場」繼《十日遊戲》和《隱秘的角落》後推出的第三部懸疑短劇集,以極具風格化的影像表達和燒腦的劇情線索,展開一段跨越20年的謎案故事。有別於傳統罪案懸疑類型劇,《非常目擊》在創作中融匯了大量本土化地域元素,敘事結構上採用了「案中案」的迴環模式,人物設定上結合了正派和社會派,打造出國內首部新社會派懸疑短劇集。
  • 《迷霧追蹤》口碑爆表,這部高能懸疑劇收視穩了
    而12月11日上線的懸疑劇《迷霧追蹤》也是收穫了不錯的好評,在豆瓣上拿到了7分的成績,讓人驚喜。這部劇講述的故事圍繞在一座西南的小城,故事的核心其實是兩件離奇的案件,在看似簡單的案件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糾葛,蔣勤勤和週遊在劇中飾演了刑警搭檔林雨虹和趙偉,並且聯手挖出案件背後的真相,將正義邪惡的人性統統展現出來。
  •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今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系列影評一舉衝上了熱搜,目前《信條》豆瓣評分為7.9分,打四星、五星的人居多,但也有少數人打一星和二星,該片於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豆瓣方顯示已經有16
  • 原創劇集《非常目擊》8月18日上線愛奇藝迷霧劇場 燒腦劇情揭秘20年謎案故事
    8月18日,由楊苗執導,宋洋、袁文康、尤靖茹、焦剛領銜主演的愛奇藝原創懸疑短劇集《非常目擊》正式獨家上線,VIP會員每周二至周四20:00各更新2集
  • 劇情撲朔迷離,蔣勤勤新劇《迷霧追蹤》故事線你看懂了嗎?
    劇情撲朔迷離,《迷霧追蹤》故事線你看懂了嗎?雖然僅僅播出四集,但只要結局不蹦,《迷霧追蹤》絕對是能夠比肩《沉默的真相》的高能懸疑劇。不僅是蔣勤勤、週遊老辣的演技,精彩而複雜的劇情也值得一提。迷霧追蹤劇情一開始,護士李佳佳乘坐網約車,結果神秘失聯。
  • 《在劫難逃》:「時間漩渦」劇情燒腦
    憑藉《隱秘的角落》出圈的愛奇藝迷霧劇場,最近又有新作上線。懸疑網劇《在劫難逃》以軟科幻 懸疑的劇作模式吸引了大批觀眾熬夜刷劇。在尚未開分的豆瓣評分網站,《在劫難逃》排名靠前的評論均為四星以上,觀眾對該劇的評價也基本聚焦於劇情的燒腦、演員表演的炸裂,以及全新劇作方式帶來的新鮮感。
  • 這部爆笑又燒腦的古裝劇,不該成為接盤俠.
    它不僅能讓人笑出豬叫,而且總是來回反轉十分燒腦,不按套路出牌。正經嚴肅中不乏可愛。面對最敬重的哥哥被抓時,元仲辛可以立刻變臉假裝不熟,實則已經在謀劃該如何解救兄弟。薛映進入秘閣的方式,是通過院中馬匹的蹄鐵查到線索,十分符合他軍戶的身份。
  • 《迷霧追蹤》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劇情有感情線嗎
    《迷霧追蹤》是優酷原創的懸疑劇,並不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很多網友非常期待該劇的播出,懸疑劇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歡,那麼,《迷霧追蹤》有感情線嗎?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迷霧追蹤》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迷霧追蹤》是由余慶執導,蔣勤勤、週遊領銜主演,謝宏濤、董暢、張何昊臻等主演的懸疑劇。
  • 蔣勤勤懸疑劇《迷霧追蹤》,真相之下命運顛倒後令人唏噓的悲哀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懸疑刑偵劇《迷霧追蹤》,說實話,從《白夜追兇》《沉默的真相》之後很久沒有看到這麼精彩與讓人能深刻反思的懸疑刑偵劇了。#蔣勤勤#《迷霧追蹤》是由,蔣勤勤、週遊領銜主演,謝宏濤、董暢、張何昊臻、許瀟晗等主演的懸疑劇 。共24集分了兩個故事,講述了兩個案件,兩個完全主題不同的人生旅程。
  • 蔣勤勤這次「玩」大了,2020壓軸劇《迷霧追蹤》,人間真實
    《迷霧追蹤》以在迷霧瀰漫的清晨,女子被襲擊開始,如小說一般楔子式的引入。隨之凌厲開場,一位臉上帶血,身上還有雨水的女性進入辦公室。幾個對話我們得知,女主角林雨虹因刑警職業疏於照顧家庭,丈夫與她爭奪離婚後兒子的撫養權,儘管不佔優勢,但堅毅的眼神仍可看出她作為母親倔強的堅持。
  • 改編國內真實案件,成為年末最燒腦懸疑劇
    播出多天在網絡上引起高度熱議,這部《迷霧追蹤》就是主打懸疑、犯罪、驚悚的題材。由實力派演員蔣勤勤、新晉小生週遊,以及眾多老戲骨參演的《迷霧追蹤》,成為了年末最受歡迎最燒腦的懸疑劇。這部劇不同於其他懸疑劇的精心布局以及劇情的絲絲入扣。《迷霧追蹤》的故事和劇情全部來源於真實生活的事件,運用了大量的篇幅和寫實的攝影手法,映射出追尋真相背後令人背脊發涼的人和事。
  • 燒腦大片!你的IQ跟上劇情了嗎?【周末影院】
    豆瓣評分:8.7劇情簡介:「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他們從宗教文學哲學的世界中找到了兇手作案計劃和手段的蛛絲馬跡,這時兇手前來投案自首,眾人以為案件就此結束,怎料還是逃不出七宗罪的殺人邏輯,這次兇手瞄準的目標,是那個犯了「憤怒」罪的人……燒腦看點:兇手明明已經自首,卻聲稱就算在警方的監管下他仍能完成對七宗罪的懲罰,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 第一次看偶像劇腦子不夠用!《想見你》豆瓣評分9.2,劇情太燒腦
    《想見你》類型:偶像劇豆瓣評分:9.2我知道你想問憑什麼一部偶像劇都可以上9分?對啊,憑什麼?於是小編就抱著這樣的想法打開了這部劇。你會發現多了穿越劇情,有個和女主平行的時空,然後又蹦出了兇殺案,這是一部集魔幻穿越、懸疑推理、浪漫愛情於一體的年度燒腦大劇!你以為《慶餘年》裡的劇情已經夠複雜了嗎,這部劇的人物關係、時間線和劇情,引發全網吃瓜討論。這才是真的燒腦!扮演男主角的許光漢,憑著可鹽可甜的氣質絕對是本劇的吸粉利器。
  • 《在劫難逃》劇情燒腦,結局出人意料,迷霧劇場穩了
    導演用科幻的方式設計了一個複雜的邏輯迷宮,而且更像是一道多項選擇題,即事先告訴觀眾結果之後,再讓人來猜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會造成這種結果,以及張海峰的穿越回過去,到底有沒有改變己經發生的事實。老實講這種敘事方式並不是沒有過,但是將它與懸疑探案題材相結合在一起,就要求這個故事的結尾能夠邏輯自洽,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