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8日消息:猖獗一時的保齡球設備走私,已使國家損失40至50億元的關稅,使民族工業損失逾百億元產值。國家外經貿部、國家工商總局、稅務總局、海關總署最近又一次對進口走私二手保齡球設備進行了嚴厲打擊。
據法制日報報導,號稱最大保齡設備翻新的深圳某企業已經改營其它項目,而河北固安中美保齡二手翻修設備廠因走私也被查封,總經理已不知去向。
來自中國保齡球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在營業中的保齡球道約二萬二千餘條,其中存在大量走私的保齡球道。
因此,海關人士認為,目前各地對於「涉私」保齡球館的查封,尚屬大規模全面行動的前哨戰。這些人士向記者表示,刑法明確規定,走私數額達5萬元人民幣即構成犯罪,買私賣私同樣犯法,而走私保齡球設備的案值動輒上百萬元,「涉私」保齡球館公開營業,起到極壞的負面示範作用,所以必須予以嚴懲。有關部門已經掌握了一批繼續實施打擊的目標。
走私到我國的保齡球設備分為全新和二手舊貨兩種。全新走私設備入境時,常用種種不法手段少報或不報關稅,它們單證不全且進價異常便宜。二手舊貨大多來自韓國等地,亞洲金融危機後,這些地方的保齡球生意蕭條,大量球館關門,球道設備拆卸後當廢鐵賣。走私者為了追逐暴利,便不顧國家規定,將這些「洋垃圾」通過陸路、水路偷運至境內。
走私保齡球設備與國產設備搶市場。用走私保齡球設備裝備的球館又大多自恃投資成本低,肆意降低價格攬客,使正當經營的球館苦不堪言。另外,在走私保齡球設備背後,往往還隱藏著貪汙、瀆職以及用虛報設備價格騙取企業股份的商業欺詐案件。
業內人士近來頻頻呼籲,為了保護民族製造業,對營業中的走私保齡球設備應來個「秋後算帳」;一些守法經營球館的人士,一些受走私設備欺詐的投資者則應積極向海關提供緝私線索。
走私汽車向北轉移
全國首例走私飛機拍賣本月28日再次舉槌
黃埔海關查獲一成品油走私大案
鐵警昨查獲大批走私「三五」香菸
(編輯 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