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紀錄片珍藏曝光!帶你走進改革開放前的臺山

2021-01-12 澎湃新聞

(以上是我們用攝像機翻拍的視頻)

1978年12月18-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電影紀錄片《臺山紀行》正是在這個偉大的轉折點,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的。

我們先來欣賞

當年這部電影紀錄片的

拍攝製作腳本

影片以一批臺山的海外華僑回鄉為線索,記錄了他們在行程中的所見所聞。是臺山珍貴的視頻資料:臺城人工湖、大隆洞水庫、烽火角水閘、端芬上澤等地……16分鐘的視頻,你看到畫面裡的人物都是超過40歲以上......

【解說詞】:

臺山,祖國南海之濱美麗富饒的華僑之鄉。

我們來到臺山縣的縣城臺城鎮,看到眼前這一派秀麗的景色,耳邊仿佛響起了敬愛的周總理視察臺山時讚美「臺山是個好地方,潛力很大,又是僑鄉,排球之鄉」的親切聲音。

從城鎮到農村,錦繡大地鮮花盛開,我們滿懷激情的心啊,就像那滾滾稻浪,隨風飄蕩。

啊!終於回來了,親愛的故鄉,僑居海外的人,思念你的山山水水。回到久別的故鄉,又是多麼渴望把一切都看個夠。

影片中的大隆洞水庫

大隆洞山區,從前一片荒涼,現在青山綠水 ,舊貌變新顏。

1958年大躍進年代,臺山人民用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在這裡修堤築壩,建成了大水庫。二十年來,臺山人民大搞水利建設,先後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庫有五百多個。宏偉壯觀的烽火角水閘,是在1960年建成的。從此,兇猛的海潮底下了頭,水閘控制地區六個公社,二十七萬畝低產田變成一年三熟的高產田。

上閣,解放前是臺山有名的窮地方。那時候有女不嫁上閣,如今的上閣卻是一片新氣象。可是,人們沒有忘記1943年臺山鬧旱災,上閣地區的其樂大隊有一千多人死於飢餓,埋在這一片亂葬墳裡的悲慘情景。

在舊社會當牛做馬的僑眷曾煥林,那時全家五口人餓死了三口,現在曾煥林是其樂大隊的支隊書記,一家八口人,孩子們有的在學校念書,有的在隊裡參加勞動。其樂大隊是農業學大寨的一面紅旗,不少僑眷社員為改變家鄉的面貌貢獻了力量。

來到臺山,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見到這樣喜人的新景象。

臺山的工業也在大步地向前邁進。解放前的臺山,只有一家破舊的小發電廠和幾個手工小作坊。現在有一百八十多間工廠,生產的各種工業產品有四百多種。

臺山海宴華僑農場,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僑在這裡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臺山貢獻力量。今年,這個農場又安置了兩千多名被越南當局迫害驅趕回國的難僑。國家是華僑的靠山,為了安置難僑,在這裡迅速地建起了大批新住宅。孩子們也有自己生活和學習的場所。

被越南當局驅趕回國的教師鄧麗娟,醫生馮南知,司機周德生等得到了對口的安置。強大的祖國把溫暖送到了每一個歸僑的心坎上。78歲的老華僑譚威,在舊社會一家三代被迫到美國當鉚工,現在他是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的委員。

人工湖舊照片

新舊社會兩重天,歷經艱辛困苦的老婦僑,滿懷深情地歌唱幸福的新生活。

「垂釣馬山下,水清心亦閒,魚行篙筍邊,鳥語樹林間;退休真幸福,時懷報黨恩,老當益壯兮,服務為人民」

李蒞宗老人今年一百零六歲,他是兩年多以前才從澳大利亞回到闊別了七十多年的故鄉,來歡度幸福晚年的。

臺山人民的生活,朝氣蓬勃。臺山的排球運動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是全國有名的「排球之鄉」。解放以來,向國家和各省、市輸送了四百多名排球運動員和教練員。

美麗的鄉土,牽動著海外親人的心,近幾年來,從世界五大洲七十八個國家,回到臺山探親的人越來越多。

幾十年不見親人面,親切的話兒說不盡。

許金棠六歲那年去美國,四十八年後他又跨進了自家的門,人民政府對華僑的房產給予了保護。嘗一嘗家鄉的茶,希望你們經常回來看一看家鄉的變化。

中秋之夜,親人團聚之夜。在這個歡樂的夜晚,唱一支美好的歌,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臺山啊臺山,你美麗的容貌,將深深地銘記在我們的心上。

欣賞了這部電影紀錄片

看到40多年前的家鄉

你有什麼感想?

請留言與我們分享

另外,片中的年輕人和小孩

如今不知道在哪裡

如果你發現片中的自己

或者有你認識的人

請與我們聯繫

郵箱tsfb001@qq.com

來源:臺山臺

原標題:《電影紀錄片珍藏曝光!帶你走進改革開放前的臺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BBC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看哭了!
    《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片子一共5集,用5個不同的主題串起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最深刻的變革。由西方紀錄片界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擔綱紀錄片撰稿、主持人。跟以往西方紀錄片不同,沒有含沙射影,沒有高級黑,而是用冷靜的語氣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成就,從中國高鐵、上海新能源電廠講到阿里巴巴電商、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今天我們精選紀錄片五集內容迫不及待分享給大家,讓我們共同見證中國的力量,為日益強大的祖國自豪!
  • BBC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看的熱淚盈眶!
    什麼樣的紀錄片,讓那麼多中國網友看流淚了?這部紀錄片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擔綱紀錄片撰稿、主持人的是西方紀錄片界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片子一共5集,跟以往西方紀錄片不同,沒有含沙射影,沒有高級黑,而是用冷靜的語氣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成就,從中國高鐵、上海新能源電廠講到阿里巴巴電商、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
  • BBC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看的熱淚盈眶!(雙語視頻)
    什麼樣的紀錄片,讓那麼多中國網友看流淚了?這部紀錄片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擔綱紀錄片撰稿、主持人的是西方紀錄片界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片子一共5集,跟以往西方紀錄片不同,沒有含沙射影,沒有高級黑,而是用冷靜的語氣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成就,從中國高鐵、上海新能源電廠講到阿里巴巴電商、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
  • 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熱播
    2018年,我們共同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12月2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20:00檔每天播出兩集,次日晚間21:18央視財經頻道重播一集。
  • BBC紀錄片丨《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看的熱淚盈眶!(雙語視頻)
    什麼樣的紀錄片,讓那麼多中國網友看流淚了?這部紀錄片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擔綱紀錄片撰稿、主持人的是西方紀錄片界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片子一共5集,跟以往西方紀錄片不同,沒有含沙射影,沒有高級黑,而是用冷靜的語氣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成就,從中國高鐵、上海新能源電廠講到阿里巴巴電商、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
  • BBC導演拍的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看的熱淚盈眶!(雙語視頻)
    什麼樣的紀錄片,讓那麼多中國網友看流淚了?這部紀錄片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擔綱紀錄片撰稿、主持人的是西方紀錄片界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片子一共5集,跟以往西方紀錄片不同,沒有含沙射影,沒有高級黑,而是用冷靜的語氣講述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成就,從中國高鐵、上海新能源電廠講到阿里巴巴電商、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
  • 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 40 周年》 12 月 2 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 20:00 檔每天播出兩集,次日晚間 21:18 央視財經頻道重播一集。這是獻給祖國的禮讚,這是獻給改革開放的敬意。
  • 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1)
    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央視播出作為對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行全景式呈現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精選展現了107個典型的改革故事。
  • 中外合拍紀錄片《中國:變革故事》即將全球播出 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中外合拍紀錄片《中國:變革故事》即將全球播出 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2018-12-14 16:36: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這部中國改革開放紀錄片,韓國重播17次,德國重播9次
    這部中國改革開放紀錄片,韓國重播17次,德國重播9次 2020-05-11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
    每個人心中需要一段「改革開放」的歷程。 這部紀錄片由西方紀錄片界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紀錄片製作人麥可·伍德撰稿並主持。 歷時3年拍攝的中國紀錄片《中華的故事》在BBC播出後大受好評,收視率是同時段其他片子的兩倍。該片從普通中國人的視角,以相當接地氣的方式講述了中國的歷史和傳承,在英美等地深受歡迎。
  • 影視界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為何被電影拖了後腿?
    早在今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就公布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第一批電視劇推薦參考劇目,其中有一些已經在火熱播放中,包括:《大江大河》《面向大海》《一號文件》《大浦東》《最美的青春》《西京故事》《都是一家人》《創業時代》《谷文昌》《那座城這家人》《風再起時》《飛行少年》《奔騰歲月》《你遲到的許多年》《青春拋物線》《啊,父老鄉親》《北部灣人家》《外灘鐘聲》《我們的40年》《姥姥的餃子館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走進臺山
    ,這次是對紀錄片《跨越山海的家書》進行拍攝。紀錄片《跨越山海的家書》將以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為載體,講述鮮為人知的僑批故事,追憶華僑先賢歷盡艱辛、艱苦創業並回饋桑梓故土的歷史記憶。攝製組在臺山拍攝兩天,先後深入臺山一中、臺山第二人民醫院、鬥山大灣小學、梅家大院、海口埠、銀信博物館等地拍攝。
  • 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的--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18集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12月2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8點檔播出,每天兩集。龍港在第二集《在希望的田野上》出現(第18分鐘左右),敬請關注!
  • 網絡電影《那年1987》:普通人用青春和奮鬥丈量改革開放之路
    該影片以改革開放初期為時代背景,用散文式的敘事結構講述來自山東的小人物葉振雲在火車上與女大學生劉芳不期而遇,緣起於一次再簡單不過的伸手相助,不成想卻造就兩人跨越了三十年的情感糾葛與生死愛戀。>攝影鏡頭也一併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時代更迭和發展歷程。
  • 彬州市城關街道集中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12月19日晚,城關街道集中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並進行學習交流。街道機關、各社區全體幹部參加,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主持會議並講話。與會同志認真觀看了《我們一起走過》紀錄片第二集《在希望的田野上》和第十二集《一個都不能少》,該片由點及面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農村和精準扶貧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 我監組織民警職工集中觀看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紀錄片《必由之路》
    根據省局統一部署,結合我監「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方案要求,3月5日上午,在辦公樓四樓會議室,我監組織民警職工集中觀看了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紀錄片
  • 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第十五集、第十六集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於CCTV-1 12月2日-10日20:00檔播出,CCTV-2 12月3日-20日21:18重播。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呈現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
  • 臺山這隻「獅子」有點厲害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中國舞獅源於漢代,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20世紀初期,舞獅在臺山地區流行。改革開放後,具有獨特民族魅力的舞獅成為了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舞獅發展如雨後春筍。20世紀80年代,舞獅活動在臺山達到了鼎盛時期。中國舞獅
  • 與改革開放同行,戴爾入華20年
    紀錄片:與改革開放同行 戴爾入華20年「70年代末,我在日光巖上拍了一張照片,當年的鼓浪嶼跟現在的鼓浪嶼沒有太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