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inda安
看過了諸多盜墓題材的網劇、電影,在體驗了N種尷尬改編、習慣了即使是六毛特效也依舊畫風粗鄙之後,由騰訊視頻和正午陽光團隊聯合出品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上線6天後播放已逼近6億,穩居骨朵日播榜榜首,看樣子是可以穩穩地呆在榜首上跨過2016到2017年度了。
從輿情反饋可見,網友的普遍反應是滿意:「這故事我熟悉,這人物我認識,對原著的還原度超級高,不是蓋的!」。講真,即使不看其他,光衝著劇組在美術、道具上下的功夫,這劇都可以給個85分。骨朵觀劇後不禁拍著胸脯長出一口大氣:終於有一個超級IP被穩穩噹噹地按原著拍攝,用盡洪荒之力認真製作,拍出了大劇範兒!另外,在經歷了各種IP改編遭原著粉狂撕的大戰之後,這可能是史上唯一一個讓書粉滿意度高達85%以上的大劇了。
然而 「忠實原著」固然可獲高粘度的原著粉認可,畢竟也給改編帶來更大的難度。略顯拖沓的劇情和慢節奏,是這部劇少量負面輿情評價中的主要焦點。
最「忠心」的改編:書粉感動到哭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應該恐怕也許一定是目前最忠實原著的盜墓題材改編影視劇了。比如開頭第一幕的越南戰場的戰爭戲,大多數製作團隊一定選擇直接忽略(費錢!而且對後面的人物關係沒有直接拉動作用啊),但我們的放心團隊仍然把這場戲中的一草一木都忠實還原出來了,獲得讚許無數。
再就前六集來說,部分的劇情線索和人物出場跳脫了原著的敘述線,但也沒有影響整個故事最終走向考古隊這個關鍵點。大金牙雖然出場早了,大家結識的過程也比書中繁瑣了,但絲毫不影響他的作用和特點。
浮誇又仗義的商人,不打不相識地與胡八一、胖子做了生意也做了朋友,送出了摸金校尉的摸金符,也促成了二人的首次「回鄉之旅」。之後野人溝望月,大鬥紅犼,關東軍要塞,被灌了水銀的童男童女,一切曾經讓人印象深刻的橋段都一一出場。
從結構上看,前六集的工作基本就是科普和鋪墊,科普你不知道的盜墓黑話和規矩,粽子、倒鬥、摸金符;鋪墊人物背景和其身段手藝,野人溝一套動作下來,相信沒有人再會懷疑胡八一和王胖子的能力了。
尤為讓人感動一點是,終於看到了《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出現,這部可以說是全書的基點也是胡八一的底氣的「著作」,在之前的影視劇中基本就被忽略了,這多少讓人感到遺憾,畢竟這本書對於胡八一來說簡直是教科書般的存在。幸好,《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讓我們看到了這本書的風華,胡八一的一大段風水星象說,不光唬住了教授和 Shirley楊,也深深的震撼住了觀眾。觀眾紛紛表示「感動哭」。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劇中這段看似有些枯燥的理論闡述從正面奠定了故事的基調,也奠定了胡八一的形象。
最「踏實」的表演:這個男主我放心
除了故事橋段「一應俱全」讓人熟悉外,劇中的人物也能讓書粉找到親切感。
雖然不似書中那個有些痞氣的胡八一,但是作為整個隊伍、整部劇的領頭人物,靳東最起碼符合了原著人物身上諸多的特點:比如有著讓人信任的能力,老幹部的畫風踏實穩重得不行,雖然痞氣不足,但還真能讓人產生很強的依賴性;比如張口就忽悠的能力,憑藉著《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知識儲備,硬是唬得考古隊一愣一愣的;比如有勇有謀,面對紅犼的急智和無所畏懼,面對地下千奇百怪的現象和層出不窮的墓室情況,他總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少了一些痞氣和邪性,卻多了一份穩重和踏實,對於胡八一這個人物來說也不失為另一種「神演繹」。
作為鐵三角中另一個男性,胖子不夠胖,也是目前唯一能吐槽的地方了。飾演王胖子的演員趙達知名度不高,卻分外壓得住場子。因為角色設定的原因,他勢必要以蠻橫、跳脫來襯託胡八一的穩健,但即使是這樣的王胖子也絲毫不讓人感到「虛」。他時而兇狠粗魯,時而任性貪財,在墓裡為了兩塊玉而耍賴,但絲毫不讓人厭惡,反而讓人相信,因為這是王胖子能做出來的事。跟朋友一起跟紅犼打鬥,神情逼真、狀態癲狂,墓室裡的表現比靳東都真實。
Shirley楊真是好晚才出場,胡八一那邊叨逼叨,她就在旁邊的房間靜靜的裝逼,使得胡八一未見其人就已心嚮往之,而觀眾何嘗不是呢。這個角色扮相大於演技,即便很多人在看書的時候內心想的是安吉麗娜朱莉,但也並不是生活中的朱莉,而是《古墓麗影》中的朱莉,所以光是那著裝,我都想叫她 Shirley楊。
更何況陳喬恩也是很好地詮釋了 Shirley楊的特點:幹練。她儘量壓著自己的偶像劇範兒,神情也不見浮誇的作風,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配音,但是我要說如果不是配音的話,陳喬恩的港臺腔估計會更讓人出戲吧。
最「較真」的拍攝:一針一線也還原
最開始看《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的時候,我以為這是年代劇。
開場就是「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胡八一一身八十年代城鄉風撲面而來,王胖子穿著當時彰顯時尚的牛仔外套出場。之後王胖子的家也是一股濃濃的懷舊風,牆上貼的貼紙、床上放的磁帶、單人床的被套枕巾現在想找同款都只能回姥姥家去看。街道上的擺設,飯店裡的裝潢,復古的火車車廂,隨手掏出的一沓舊版人民幣,一走一過都是年代,一點一面都是心思,再加上靳東的出場,你要跟我說這是《鬼吹燈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我都信。
了解正午陽光的朋友們都知道,其前身山東影視就是以年代劇為強項,單是拿導演孔笙為例,其履歷表上就有《闖關東》《溫州一家人》《父母愛情》這樣底蘊深厚的作品。因而在美術、道具方面,這個劇組真是行家裡手。
如此接地氣的家常年代風,讓人一瞬間有點凌亂,但是等看到他們去野外去荒山去下鬥時,這種凌亂就變成了另一種震撼:真有心。
劇中的自然景觀我們就不多說了,21集的容量竟然不用綠布摳像,而是實實在在的跑去取了實景,最後出來的效果也不枉費劇組的辛苦,畢竟大面積的自然風光是綠布摳像不可比的。真正彰顯功力的地方還是在地下,從無到有的構建卻逼真到嚇死人,無論是開門的機關還是牆上的壁畫都不夠炫目,反而有點樸實,但正因為樸實才顯逼真,再加上陰冷的打光,分分鐘讓你瑟瑟發抖。這是墓室,一點毛病沒有。
赫赫有名的紅犼邀請到了CBA第一高人,2米36的孫明明來出演,臉部的特效化妝非常逼真,再加上身體優勢,足以震撼人心。童男童女的鏡頭雖然只給了一兩秒,但是由於製作得太過逼真,反而讓人念念不忘,青黑色的膚質,嬌小的身材,低著頭靠在牆角,那一幕堪稱《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最嚇人的場景。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雖然是奇幻冒險題材,但是全劇走的都是寫實風,除了道具美術上能看出寫實外,劇中的打戲部分也充分證明了這點:胡八一、胖子、英子各個都是灰頭土臉,打鬥過程也沒有旋轉跳躍特寫等鏡頭,幾乎沒有威亞也就沒有現在流行的飛簷走壁,實打實的打架,沒有人是刻意耍帥。
從美術道具的紮實、逼真,到自然風光的渲染、鋪展,再到演員表演的落地、穩健,《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成功給人一種這是真實世界裡發生過的事情的感覺。
最「拖沓」的節奏:正劇班底和新題材的磨合
畫風還原令人驚喜,但這部劇也並非十全十美。也許《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還不是「最拖沓」。但是相對於此類題材的其他作品而言,它的節奏稍嫌太慢。網絡版單集30多分鐘,掐頭去尾也就30分鐘,一共21集的容量講一本書的內容,時間緊任務重。本來最好的打法是快速拉出線索、扯出主線,讓人物迅速進入劇情,然後順著盜墓探險的路子勇往直前。
然而事實卻是,方向和手法是對的,節奏卻錯了。雖然前面的鋪墊有其合理性,但也拖慢了節奏。本以為會在第一集結尾看到下鬥的場景,或者聽見一個駭人驚聞的秘辛,再不濟你放個怪物露個臉都算有懸疑。然而沒有,第一集結束在火車站。
第二集他們到了屯子裡,熱鬧一番後在路上和英子結伴,然後就是一段讓人分神的劇情了——野外生存。
誠然,這是書中的情節,但那是文學作品要做環境描寫,拍成影視劇後是不是要稍微考慮下主線劇情的需要?(說實話,這一段如果完全刪除,對於劇情不會有任何影響。)相對於第一集來說,第二集的信息量多了點,劇情線也扯了出來。但是如果把第一、二集合二為一,是不是會加精煉呢?
之後的第三、四集就是在地下跟紅犼打架,第五集與考古隊相見,至此,這個故事才真正進入了大主線劇情,從這個角度講,前面五集都是鋪墊「引子」,而這對於觀眾來說實在是太耗費心神了。女主遲遲不現身,主線遲遲不出現,打了半天還是打,這樣的節奏會讓人失去耐心的。如果後面不再加快速度,再逼真的美術道具,我都緊張不起來。
正午陽光拍戲向來「正」,拍愛情劇也能拍出一臉正氣來。但是節奏慢也一直是他家的老毛病,從孔笙到張開宙,從《北平無戰事》到《琅琊榜》再到《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劇集拍得細緻入微、情感慢慢推進是好事,但也要把控好度。《北平無戰事》是經典,但有幾個人敢說自己能從頭看到尾不分神;《琅琊榜》是精品,但單集幾乎沒有高潮的平鋪,這樣的故事也缺少了一些「鋒利」;更不用說節奏慢到讓人瘋狂的《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臉都很正,然而節奏上也有同樣的問題。認真製作,死摳細節的慢節奏,在製作大型歷史題材或生活題材時能充分彰顯其大氣磅礴的特性。但換成諸如《鬼吹燈》這類神怪盜墓等新題材,未免讓人有一種拿著牛刀切龍蝦的不適感。《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說白了還是一部以懸疑眩目的快節奏情節為主要賣點的電視劇,那麼就請稍微提速一下,畢竟是臺網聯播,在考慮電視機前的老年觀眾的同時,也請照顧下看慣快節奏的小朋友們。
無論如何,真是謝天謝地,《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我們看到了又一部認真製作的良心劇,還期待隨著情節遞進,後面會有更精彩的情節和表演!
1.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2. 轉載事宜請聯繫郵箱:jgd@jinguduo.com或聯繫QQ:3243763083;
3. 獲得授權後轉載請註明:作者:XXX|來源:骨朵網絡影視|公號ID:guduow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