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蕩因舉鼎被砸死,成歷史笑話,可你看看他這麼幹目的是啥?

2021-02-21 故事收割機

親,在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註上面藍色字體「故事收割機」。小編提醒:「文章千萬條,真誠第一條;資訊不真實,讀者兩行淚」。

前幾年有一個熱播電視劇《羋月傳》,劇中有一個魯莽的秦王,他是秦昭襄王同父異母的哥哥秦武王嬴蕩。嬴蕩的小媽就是羋月。

嬴蕩人高馬大、天生神力,平時也好勇鬥狠,喜歡結交習武好戰之士,手下三員大將烏獲、任鄙、孟賁都是聞名天下的大力士。

歷史記載,嬴蕩親率大軍進攻洛陽,周朝天子無力抵抗,只得率群臣出來迎接嬴蕩。嬴蕩走進周朝太廟,見到了傳說中大禹鑄造的九鼎,他逐個仔細觀摩,看到象徵秦川地區的「雍州鼎」時,嬴蕩問:「有人舉過嗎?」眾人答道:「沒有人舉過!」

嬴蕩又問身邊三位勇士:「能舉起來嗎?」烏獲、任鄙當即表示不能勝任,只有孟賁敢試舉了一下,此人號稱能拉動兩頭野牛,但此時舉鼎也只是剛剛離開了地面而已。

嬴蕩看了大笑,一定要把鼎舉高高,怎料用力過猛,沒有站穩,身子一歪,鼎落了下來,正好砸到他的右腳上,搞了一個粉碎性骨折。因為當時醫術不發達,嬴蕩流血不止,當場昏厥,這天晚上就氣絕身亡。

咋看起來,這嬴蕩真是有點作!堂堂一國之主,閒的沒事幹,在這裡冒著生命危險、傻裡傻氣舉鼎玩,最後把自己給玩死了。

而電視劇裡也是這麼演的,嬴蕩成了一個只會秀肌肉的傻大個。不過,歷史並非如此,秦武王也並非沒有腦子,也不是「不作不會死」!相反,舉鼎可能是他極富政治智慧的一次表演!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他不舉還不行。原因如下:

先看他為何要舉鼎?這跟現在健身房裡擼鐵根本不是一回事。春秋時期,有一個「問鼎中原」的成語,說的是當時周朝派使者前往楚國,楚王問使者:「你們洛陽的九鼎什麼樣子的?都有多重?」使者答道:「這不是你該問的問題!」

使者何意?九鼎乃是周王室權力的象徵,是天子的聖物,它們象徵著九州,象徵著天下,這不是楚王這種諸侯王該惦記的東西。而楚王問鼎的重量,恰好暴露了他的不臣之心,莫非你也想鑄幾個擺在家裡?所以,周朝使者當即懟了他一頓。

所以,同樣的,嬴蕩派兵來打洛陽,並非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滅了周朝,而是前來炫耀一下武力和肌肉的。嬴蕩不顧身邊人的苦勸,非要試試身手舉起一隻鼎,也是向周朝、向天下秀一秀秦國的力量。

如果能把鼎舉起來,也能證明周朝的天下在秦國眼裡,根本不算什麼。相反,如果他不舉起來,則有可能在周天子面前丟人現眼。可惜的是,由於操作的失誤,他搬起鼎來砸了自己的腳,鬧出了國際笑話。

而縱觀秦武王的一生,也可以用「雄才大略」來形容。秦武王的老爸秦惠文王,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君主,在位時重用人才,而他選擇秦武王,正是太看重了他的軍事才能。

秦武王繼位後,重新樹立起秦人勇武好戰的風氣,他決心問鼎中原,與丞相甘茂定下了息壤之盟,發起了宜陽之戰,不拿下宜陽誓不收兵。經過苦戰,秦軍終於攻克了宜陽,為秦國東進中原鋪平了道路,打開了秦軍東徵六國的大門。

當然,秦武王也不是一味崇尚武力的魯莽武夫。在他當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繼位後,他沒有殺掉張儀以樹立威信,而是把他驅逐到了魏國。當然,這樣做也是心機滿滿。

張儀在魏國擔任丞相,而秦武王利用齊王對張儀的仇恨,挑唆齊國、魏國的關係惡化,又暗地裡拉攏魏國,從而粉碎了諸國趁火打劫秦國的圖謀。

秦武王的外交策略,玩得爐火純青,又把自己討厭的張儀給支走了,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而為了對付南方的勁敵楚國,秦武王則採取拉攏越國的政策,遠交近攻,使楚國擔心後院起火,無暇顧及秦國,從而給秦國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能做到以上這幾點,真的不簡單,當時的秦武王嬴蕩,還只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夥子。

所以說,秦武王的戰略眼光、外交謀略和軍事才能都是「明君」級別的,堪稱秦國的一代雄主,要不然,秦國也不可能給「武」這種褒揚的諡號。

而如果此人不死,最後一統六國的可能不是秦始皇了,而是他。只不過,他因為舉鼎而意外身亡,死法也太過於奇葩了,以至最後成為千百年來無數人津津樂道的笑柄。

相關焦點

  • 秦王嬴蕩為何偏要舉鼎,最後還被砸死
    嬴蕩的小媽就是羋月。  嬴蕩人高馬大、天生神力,平時也好勇鬥狠,喜歡結交習武好戰之士,手下三員大將烏獲、任鄙、孟賁都是聞名天下的大力士。  歷史記載,嬴蕩親率大軍進攻洛陽,周朝天子無力抵抗,只得率群臣出來迎接嬴蕩。嬴蕩走進周朝太廟,見到了傳說中大禹鑄造的九鼎,他逐個仔細觀摩,看到象徵秦川地區的「雍州鼎」時,嬴蕩問:「有人舉過嗎?」眾人答道:「沒有人舉過!」
  • 秦武王嬴蕩被大鼎砸死,後世嘲笑了他兩千年,他為何非要舉鼎
    在他死後,繼任者是秦武王嬴蕩,這位國君有才能,可是他的行事風格有點不同於常人。根據史書的記載,嬴蕩的身體素質和項羽差不多,都是天生神力,虎背熊腰。性格上也有相似的地方,有點自大,有點輕狂魯莽。
  • 《羋月傳》:舉鼎而死的嬴蕩,真那麼粗鄙嗎?真實歷史該給他正名
    那麼,歷史上的秦武王嬴蕩果真如此粗莽嗎?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諡號為「武」的君主屈指可數,且個個英武不凡,如周武王姬發、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劉裕、清太祖武皇帝努爾哈赤等等,都是一代人傑,千古傳頌。而嬴蕩單單一個「武」字,足以見其地位。還有在《羋月傳》中嬴蕩名字的含義是非常霸氣的,「蕩平列國」「蕩平四海」之意。
  • 嬴蕩大王任性地掛了,這事他母后羋姝脫不了責任!
    《羋月傳》終於演到高潮,嬴蕩大王已經華麗麗舉鼎而亡,羋月母子即將回朝登上王位啦。話說羋月的孩子公子稷聰慧過人,懂事正直。而羋姝的孩子公子蕩,從小被慣成一副人人想打的鬼樣子。羋姝怒道:他才四歲,他懂什麼?!錯。很多家長都覺得,我的孩子還小。他才X歲。他懂什麼?其實不對。再小的孩子,也可以和他講道理。兩歲講的道理,四歲一定懂了。四歲講的道理,六歲總能知曉。四歲無禮,隨他。六歲蠻橫,還小。八歲頂嘴,可恕。
  • 東方衛視《羋月傳》中嬴蕩舉鼎被壓死那都不叫事兒~古代各種王奇葩死法大盤點!
    最近在東方衛視看《羋月傳》,播到第60集時,秦國大王嬴蕩因為智商有限,周天子身邊的大臣使的激將法起了作用,嬴蕩上場為了展示自己是天子之命,結果被大鼎壓死……我想說:力氣大不大不要緊,智商是硬傷啊~不過看過劇情的好多人說嬴蕩舉鼎被壓死這種死法太奇葩了
  • 大秦帝國:羋妃和白起聊天得知嬴蕩的死,原來是必然的
    《大秦帝國 》裡有一個故事情節:秦武王嬴蕩出遊洛陽舉鼎絕臏而亡,白起受命要把在趙國的 羋八子和嬴稷帶回秦國,在羋妃和白起的交流中能看出嬴蕩死的屬於必然。羋妃:再怎麼想也不會想到 有這種事情發生 ,蕩兒就這麼死了 ?
  • 秦武王19歲登基,23歲舉鼎而死,他真的是平庸的君主嗎?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諡號為「武」的君主屈指可數,且個個英武不凡,在南徵北戰上立下了赫赫戰功。
  • 嬴蕩和嬴稷!誰也無法阻止的作死模式和掃盡天下糧倉的逆天結局
    即使有侍女送上暖手爐,他也禮貌拒絕,因為「不敢在君前失儀」。公子稷流落燕國為質,窮困潦倒,前途未卜。但羋月一邊為他講公子重耳異國為質20年終成一代霸主的勵志故事,一邊帶他進入市井結交義士關注民生,並引用《老子》教育嬴稷:「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 樗里子為何阻止秦王易儲?得知他和嬴蕩的真正關係後,網友意外
    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樗里子一直拒絕秦王易儲呢?當得知他和嬴蕩的真正關係後,瞬間明白了。秦王是一位有著雄才偉略的大王,他所在的秦國也是諸位國家中最為強盛的一個。有秦王在世的時候,秦國可以說是風頭最盛了。但非常可惜的是,當秦王去世後秦國就一再衰敗甚至走向最低端,然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秦王的兒子嬴蕩。
  • 羋月傳:嬴蕩死於非命,原來羋月早就猜到了,還用兩字評價
    羋月傳:嬴蕩死於非命,原來羋月早就猜到了,還用兩字評價 作為一個國家的君王,幾乎是牽繫著整個國家的命運,可以這樣說,君主對一個國家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在哪一個朝代,歷史上,賢明的君王有很多,然而庸君和昏君也不少,就比如說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大王嬴蕩就是有名的庸君
  • 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公元前309年,嬴蕩「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因大悉起兵,使甘茂擊之。斬首六萬,遂拔宜陽」。故而在春秋戰國時期,角力(比武)之風盛行,而舉鼎也屬於角力的範疇。秦武王嬴蕩更是將秦國的尚武推向了高峰,凡是勇力出眾者,經他發現並認可,都能獲得獎勵,出眾者更是能夠加官進爵。嬴蕩任用官吏的特點,如同商鞅變法的軍功爵制,秦國習武、尚武之風達到了高峰,成為民風最為彪悍的諸侯國。秦武王嬴蕩名字的含義不少人一聽到秦武王的名字,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認為嬴蕩這名字聽起來非常不雅。
  • 《羋月傳》羋月用兩個字評價嬴蕩,暗暗預言他遲早會死於非命
    但最後,嬴蕩卻自不量力去舉鼎,結果被鼎給砸死了。正如公子嬴通臨死之前喊的那句話:「你不得好死!」兒子能到今天這個地步,作為有教養之責的羋姝,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正應了那句話:「慣子如殺子」,正是她教育方式的不當,才使得嬴蕩自食惡果、橫死在鼎下。
  • 歷史五個力能扛鼎的牛人!霸王舉鼎只是其中之一
    意思是:秦武王嬴蕩天生神力,喜好角力,他在位時,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大力士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絕臏(一說絕脈),英年早逝,死時年僅二十三歲。
  • 端午節,帶你看看老祖宗們的魔幻健身運動
    還有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嬴蕩,也愛舉鼎,不過後面這位玩脫了,把自己給砸死了。健身有風險,舉鐵需謹慎啊~ 除了舉鼎這類的力量型健身,中國古代有一位流傳千古的健身名家他的健身方案到現在都還有人在使用,就是Doctor華,華大夫平日裡給病人餵點麻沸散,玩玩刀,開開瓢。
  • 【揭秘】《羋月傳》中讓嬴蕩舉鼎而死的罪魁禍首
    揭秘歷史真相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贏駟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天生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史評其「勇武好戰」,喜好跟人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是因此受到重用。你說一個堂堂的國王,幹點啥不好,偏偏喜歡跟人比力氣大。這年八月,秦武王可能多喝了兩杯米酒,決定來一點餐後消食運動,在孟說的倡議下,決定兩人比賽舉鼎。一舉之下,大鼎壓下,秦武王的脛骨立即被砸斷,幾天之後一命歸西。好啦,秦武王就這麼報銷了。他年紀很輕,還沒能和後宮妻妾生出兒女來,因此只能是他的弟弟們之一繼位了。」
  • 《羋月傳》中嬴蕩舉鼎被壓死那都不叫事兒!古代各種王奇葩死法大盤點
    到了說好的第60集,戲裡的嬴蕩是這樣花式作死的——相傳夏禹治水後,收九州之金鑄成,鑄成九鼎,鼎上刻有各州山川人物、土地貢奉之數,為天下的象徵。嬴蕩見周天子時,非要賭氣把鼎給舉起來,結果鼎落下來砸身上,當時就吐血了,卒!
  • 秦武王嬴蕩舉鼎而亡,誰之過?
    羋姝先是笑:公子通比蕩兒大,居然打不贏蕩兒,也是笑話。(多少家長犯了這個錯!還驕傲起來了?)後是慍怒: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回來我說說他。轉頭就對婢女說:蕩兒讀書快回來了,給他準備的點心好了沒? 所以才有了後來當上太子之後讓公子通受辱自盡,也才有了自認為天賦神力,不料舉鼎自己把自己砸死的笑話。也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啊。
  • 羋月傳:蘇秦這麼有才,為啥秦王沒重用他?你看看他有啥缺點
    羋月傳:蘇秦這麼有才,為啥秦王沒重用他?你看看他有啥缺點要說羋月傳裡最聰明,最有見地的人,那當屬張儀,搖唇鼓舌就能輕鬆取得他國的城池,破壞六國的合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得到秦王的重用,張儀的光芒讓人下意識的會忽略,其實劇中還有另一個人,無論是文韜武略還是智謀才幹,都完全不輸給張子,他就是蘇秦,要說蘇秦也是個有才華的人,為什麼秦王沒有重用他呢?
  • 嬴蕩舉鼎而亡不算慘,歷史上比他死法更奇葩的有的是!
    電視劇中中嬴蕩死翹翹了!有不少人心疼這個蠢萌胖子,也有人拍手稱快「死得好」。而且胖子的死法很高能啊!舉鼎而亡!不要以為這是導演瞎編的!歷史上的嬴蕩就是這麼死的!下面我來盤點一下歷史上帝王們的奇葩死法:話說春秋時期的晉景公姬獳,上年紀後,遇到一位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跟晉景公說,您活不過今年吃新麥子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