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楊德昌說的那句話:「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三倍」。
時光荏苒,歲月無情。人類害怕忘卻,害怕記憶模糊以致消散,所以發明了文字,又發明了電影。多虧了這些偉大的發明,把我們的夢想與愛恨,用炫目的光影編織在一起,讓我們可以把一生一世,永遠定格在某個瞬間。
2019年是電影大年,我看的好電影也比以往多了三倍。觀影者往往是孤獨的,因為每個人的影單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獨特味道。斟酌良久,從不同方面評出各個領域內相對出色的影片,最終挑出這10部最佳影片,與大家分享。
NO10: 《疾速備戰》--最佳動作片
導演: 查德·斯塔赫斯基
主演: 基努·裡維斯 / 哈莉·貝瑞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
基努裡維斯翻身之作——殺手John Wick系列的第三部。
說起John Wick系列,它的劇情非常的簡單,第一部說的是一個外號「夜魔人」的殺手John Wick退隱江湖後,一黑幫老大的兒子殺了妻子臨終前留給他的狗,搶了他的車。
John Wick怒上心頭,一不做二不休,把整個黑幫連根剷除(所以這部電影又被戲稱為要你狗命)。
而第二部說的是John Wick為何在大陸酒店殺人而破壞殺手組織的規律被全網通緝。
而第三部John Wick又是如何躲避追殺,逃出生天。
官方統計John Wick三部《疾速》共殺306人。
為何這部打打殺殺的動作片我把它排進年度十佳,首先這部硬派的電影在動作設計非常反套路——拋棄了《諜影重重》系列興起的手持攝影快速剪輯等花哨的視覺風格。
而是向用上世紀邵氏武俠片裡一樣,多用中景大景,演員的動作設計非常硬派,且一板一眼,真實、復古且有說服力,同時又把槍械射擊的元素完美的融入到了動作設計中,可以說是自成一派。
三部John Wick用一個並不複雜的復仇故事,卻帶出來一個龐大的殺手宇宙(大陸酒店、理事會等),可以說是意外的驚喜。電影的第四部即將在2021年5月21日上映,有趣的是與《黑客帝國4》是同一天。
備選:《安娜》
NO9: 《燈塔》--最佳恐怖片
導演: 羅伯特·艾格斯
主演: 威廉·達福 / 羅伯特·帕丁森
類型: 劇情 / 懸疑 / 恐怖 / 奇幻
之前曾經推薦過這部影片,說的是兩位燈塔看守人來到一個孤島上完成為期4周的工作,結果因為暴風雨,接他們的船隻並沒有來,在孤島上也發生了一系列詭異事件,然而更可怕的事正在發生……
在許久之前一直覺得歐美的恐怖片都是傑森、弗萊迪系列那種強調暴力血腥獵奇之流,直到後來看了《閃靈》,那種強大的心理壓迫感讓人久久無法忘懷。而這部《燈塔》可以說走的同樣也是閃靈的路線。
第一次知道這部電影是在油管上看到羅伯特帕丁森接受採訪,背景便是影片的海報。然後等我了解到它更多的時候,就深深被它散發的詭異氣質給吸引了,黑白的色調,幾乎1:1的畫面比例,濃稠的粗粒感,一些疑似克蘇魯元素和希臘神話的隱喻,讓這部電影極其的壓抑。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走著高級路線的恐怖片,羅伯特帕丁森貢獻了有史以來最好的大熒幕表現,現在我居然開始期待他演的蝙蝠俠了。
備選:《仲夏夜驚魂》
NO8: 《哪吒之魔童降世》--最佳國產電影
導演: 餃子
類型: 劇情 / 喜劇 / 動畫 / 奇幻
作為一個中國人,當時十佳裡得有一部國語片。但為什麼是《哪吒》這樣一部動畫片?
總體來說,今年的真人國產片實際上並沒有像2018年那樣出現《我不是藥神》這樣商業和藝術兼顧,且具有極大社會意義的佳作,或者像《無雙》一樣,在類型片的方向做到了極致。
所以哪吒身上表現出來的顛覆性和創新性就顯得難能可貴了,它的出現突破了傳統國漫電影情懷至上的天花板,即便在電影層面上來看他都是如此的優秀。
紮實的故事,生動的角色,飽滿的情緒,炸裂的場面,這一切給觀眾帶來110分鐘酣暢淋漓的觀影體驗。對一部動畫片來說,50億的票房足以說明一切。
備選:《少年的你》《南方車站的聚會》
NO7: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最佳漫改電影
導演: 安東尼·羅素 / 喬·羅素
主演: 小羅伯特·唐尼 / 克裡斯·埃文斯 / 馬克·魯弗洛 / 克裡斯·海姆斯沃斯 / 斯嘉麗·詹森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奇幻 / 冒險
關於這部電影,網上已經有足夠多的解讀和分析。
作為漫威十年布局、第三階段宇宙的收官之作,《復仇者聯盟4》承載的情懷和意義遠遠大過了電影本身。
如此多的好萊塢一線明星同時出現在同一部電影裡,3和4拍攝了900多小時的鏡頭,考慮到明星檔期,後期特效,以及馬不停蹄的上映時間。
這一切都精準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他註定是漫威近些年的一個巔峰,隨著美隊和鋼鐵俠,黑寡婦的退出,漫威第四階段讓人覺得如此的暗淡無光。
備選:《蜘蛛俠2:英雄遠徵》《海王》
NO6: 《婚姻故事》--最佳愛情電影
導演: 諾亞·鮑姆巴赫
主演: 斯嘉麗·詹森 / 亞當·德賴弗 / 梅裡特·韋弗 / 蘿拉·鄧恩
類型: 劇情 / 愛情
也是之前我跨年影單裡推薦過的一部影片—— 一部由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出資拍攝的愛情片。
當一對戀人選擇了婚姻的那一刻起,個體則逐漸被夫妻共同體取代。
實際上這個夫妻共同體的本質也就是中國那句糙理——搭夥過日子,有的人沉浸其中,有的人則迷失自我。
這部電影就是通過在查理和妮可兩個在婚後地位不對等的夫妻身上剖析了這種現象。
在法庭上,雙方的辯護律師竭盡所能的抹黑對方,仿佛曾經的幸福美好都是一場虛幻。
他們相愛嗎?相愛,但是他們的結局註定了走向分離。
所以我也很喜歡Netflix給《婚姻故事》的一句話介紹:一段婚姻走向終點,家人們選擇留在一起。
相信如果同樣的故事放在中國,怕不會又拍成一部長達70集的婆媳劇吧。
備選:《燃燒女子的肖像》《紐約的一個雨天》
NO5: 《利刃出鞘》--最佳推理電影 最佳群戲
導演: 萊恩·詹森
主演: 丹尼爾·克雷格 / 安娜·德·阿瑪斯 / 克裡斯·埃文斯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懸疑 / 犯罪
因為星球大戰8,我極其不喜歡萊恩·詹森
(當然我比較一視同仁——星戰7、9和J·J·艾布拉姆斯我也一樣很不喜歡)。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部《利刃出鞘》是一部極其出色的偵探推理類電影。
電影的劇情和風格復古,包含了密室殺人,私家偵探,劇情反轉等等這些偵探片精彩元素,
充滿了致敬阿加莎的意味。
導演基本上是在電影的前1/3就把案件的過程原原本本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帶著上帝視角來欣賞全部的探案過程,而劇情的走勢和結局也不算難猜。
當時看完電影之後並不值得大吹特吹,但是後來才發現其背後的政治隱喻才是導演真正的意圖。
影片的演員陣容算是非常強大了,除了美隊克裡斯·埃文斯和007克裡斯·埃文斯,劇中一票老戲骨都為大家奉獻了精湛的演技。
比較遺憾的是克裡斯·埃文斯和克裡斯·埃文斯居然沒有任何「基情戲」,讓諸多粉絲大呼不過癮。
BZW,很想讓自戀的肯尼思·布拉納來(自導自演《東方快車謀殺案》)學習下怎麼拍好推理片。
目前也萊恩·詹森也在金球獎上傳出消息,即將開始《利刃出鞘》續集的籌備工作。
備選:《祈禱落幕時》(嚴格意義上說是2018年的電影)
NO4: 《寄生蟲》--最佳現實主義題材影片
導演: 奉俊昊
主演: 宋康昊 / 李善均 / 趙汝貞
類型: 劇情 / 喜劇
2018年,韓國導演李滄東帶著他的《燃燒》逐鹿坎城電影節。
這部電影根據春上春樹短篇小說《燒倉房》改編,主題也是階級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最後惜敗給了日本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小偷家族》。
而今年的同樣講述著階級之間貧富差距的《寄生蟲》卻奪得了金棕櫚大獎。
相比起《燃燒》燒大棚等生澀難懂的隱喻,《寄生蟲》中窮人的味道、下水道等隱喻確實非常容易理解。
它是一部藝術性和商業性兼顧的佳作,電影戲劇張力很強、懸疑感十足,視聽技巧上賞心悅目。
前一個小時有很多功能性的敘事節奏處理,在隱喻性的細節雖然簡直直白但是上又處理的非常工整,兩個階級群體之間的生活反覆對比,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電影的主題而服務。
相比起今年在坎城上惜敗的國產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
《寄生蟲》獲獎給我們的啟示是或許用吸引人的視聽前提去解構故事的隱喻和主題,
讓一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讓更多的人看到,影響更多的大眾,才符合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本身存在的意義。
備選:《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NO3: 《愛爾蘭人》--最佳情懷電影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主演: 羅伯特·德尼羅 / 阿爾·帕西諾 / 喬·佩西
類型: 劇情 / 傳記 / 犯罪
對於一個黑幫片影迷和馬丁·斯科塞斯的粉絲來說,沒有什麼比看到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同臺飆戲更興奮的事了,更不要說還有老戲骨喬·佩西的加入。
《愛爾蘭人》是馬丁熟悉的黑幫犯罪題材電影,改編自查爾斯.布朗特2004年的《我聽說你漆房子》這部回憶錄。
這部2007年就開始啟動的項目,一路命運多舛,幾經易主,直到Netflix(不得不說爸爸就是有錢)慷慨解囊,出資協助,《愛爾蘭人》才得以問世。
為何老馬丁這樣的世界級名導的作品都沒人敢投?
除了《愛爾蘭人》因為主角原因要使用CGI技術全程減齡導致成本陡增之外,
傳統黑幫電影無人問津才是背後的真正原因。
即便是《教父》《好傢夥》《美國往事》在影史上地位再高,
時光流逝,歲月變遷,他們也終究只屬於少數資深影迷獨自狂歡的菜單。
「他們都死了,你究竟在保護是什麼?」
老馬丁用電影最後用整整半個小時來感嘆歲月的無情,面對日漸衰老的無能為力。
沒有酷炫的槍戰,沒有鮮血淋漓的斷肢,也沒有炫目的特級。
這三個主演加導演一起近300歲的老人們,靜靜的述說著只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
老馬丁用他那如同頑童般的執著,撰寫了這一紙高達1.5億的私人情書。
讓我們找一個空閒的午後,花上三個半小時在心裡細聲誦讀,任由淚水默默的流淌,
因為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在讀到來自於那個時代的迴響。
備選:《痛苦與榮耀》《好萊塢往事》
NO2: 《極速車王》--最佳傳記片
導演: 詹姆斯·曼高德
主演: 馬特·達蒙 / 克裡斯蒂安·貝爾 / 喬·博恩瑟
類型: 劇情 / 傳記 / 運動
《極速車王》根據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改編,
福克斯影業砸了近1億的成本投入了這部賽車傳記片,兩位影帝級大咖馬特達蒙和克裡斯蒂安貝爾的聯袂出演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這部傳記片用著類型片節奏和語言講述著一個美國人家喻戶曉的傳說。
仿佛把我們代入到那個賽車還是個高危行業的黃金時代,
那場無比熱血的雨夜賽車戲讓熒幕前的我們超越了時空的桎梏,親身體驗那超越生死的極致浪漫。
《極道車神》《速度與激情》這些新時代的所謂賽車電影裡,
賽車僅僅是淪為犯罪片的一個標籤,一個吸引眼球和展現視覺奇怪的道具,其本質還是動作和犯罪。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每年我們都能看到幾部漫改電影,《極速風流》之後多久沒有過一部這種傳統的賽車電影了?
同時2020年,由麥可·曼執導,休傑克曼主演的《法拉利》即將上映。
據說福克斯的目標是要將這部電影打造成賽車片中的《教父》,
說不定福克斯也可以創造出一個基於真實歷史的賽車宇宙系列,就讓我們靜靜等待吧。
備選:《教宗的承繼》
NO1: 《小丑》--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影片
導演: 託德·菲利普斯
主演: 華金·菲尼克斯 / 羅伯特·德尼羅
類型: 劇情 / 驚悚 / 犯罪
2019年,《小丑》絕對是一部充滿話題和爭議的電影。
威尼斯電影節上,《小丑》奪得了金獅獎;在不久前結束的金球獎上,傑昆菲尼克斯憑藉著在《小丑》中的精湛演出奪得了金球獎影帝。
很難定義這部電影,說他是漫改超級英雄電影?
它只是借了小丑這個名字,跟蝙蝠俠的世界觀做了一個曖昧的回應,跟玩砸了的DCEU根本不是一個時間線。
說他是文藝劇情片,它在全球的票房過了10億美金(還是在中國沒有上映的前提下)。
從老實巴交,變得混沌而瘋狂,這部電影似乎想要表達給我們,
任何人經歷過巨大打擊,人人都會變成瘋子。
它以一個反派和瘋子作為主角,刻意模糊了光與暗的界限,看著靦腆的亞瑟逐漸變成了瘋狂的小丑,
我們的內心不但沒有任何一絲的不安,反而從亞瑟的小丑面具上看到我們的些許點滴,
並將自己代入其中,從而產生了極大的共情。這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
我們不會去犯罪,更不要說去殺人,但是或許我們可以在經歷了各種不盡如人意的沮喪之後,
還能走在街頭,不顧他人的目光,放飛自我,揮動雙手,跳起從容的舞步。
《小丑》教會了我直面失敗,即便是一無所有也要學會從容而自信,對我來說,它是一部勵志片。
備選:無
今天比較遺憾的是,最終沒有在2019年看到金球獎最佳電影《1917》、《喬喬的異想世界》與《悲慘世界》這三部佳作,
希望以後國內引進這些頒獎季電影的時候也能像漫威電影一樣同步。
說完了我的2019,你去年看了哪些電影呢?一起來說說看自己的十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