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抗噪夥伴 Bose QC25抗噪耳機試聽

2021-02-13 電音網


雖然擁有過許多耳機,但抗噪耳機一直不在我的收藏之列,其實曾經收到送測的抗噪耳機,但卻從來沒有刻意想收藏,因為「抗噪」的效果並沒有讓我感受到神奇的效果,直到Bose QC25出現,這抗噪的神奇效果才讓我在旅行途中真正感受到。

話說今年原廠出訪特多,許多趟都是超過十小時以上的飛行,長途飛行當中能做的事情不多,大概就是看看電影打發時間,可是我並不喜歡在飛機上看電影,座位前面的屏幕太小了,畫質也差,好看的動作片也要變難看,加上飛機的背景噪訊太大,經常耳機要開得很大聲,雖然看電影好打髮長途旅行無聊的時間,可是卻是讓舟車勞頓更加辛苦,看得累,聽得也累,眼睛和耳朵都不舒服。那怎麼辦?讀點書好嗎?機上閱讀燈的角度有限,而且機艙調暗讓旅客調整時差的時候,眾人皆睡,為我獨醒,那昏黃的閱讀燈彷佛讓人變成討厭鬼,怎麼別人在睡覺,你卻要開著燈妨礙他人睡眠。

好吧,電影不好看,聽耳機又累人,讀書怕影響其他人,好像飛機上什麼事都不該做,索性閉眼休息吧?當眼睛閉上,少了一項感官,耳朵卻變得更靈敏起來,飛機引擎的噪音轟隆隆地轉動著,穩定的聲響讓人聽來安心,當然,要是有怪聲那不嚇死?但是閉上眼睛,那引擎的噪音更是讓人難以休息,睡得著還好,要是睡不著那可就越聽越心煩。

可是以前為什麼我不帶抗噪耳機出門?這次卻想借Bose QC25抗噪耳機呢?這要回到2014年幫壹周刊推薦年度影音產品,他們借回了好幾款耳機請我試聽,其中QC25的抗噪效果最讓我印象深刻。過去試了幾款主動式抗噪耳機,總覺得效果不如宣傳文字所言,抗噪線路開關之間比對,不覺得有甚麼神奇的效果,也就沒有想拿來長途飛行之用,甚至還有使用上不方便之處(容後再說),可是QC25從設計、配戴到抗噪效果,一下子就吸引我的注意力,於是壹周刊的推薦QC25順理成章上榜。

等到九月份一趟美東之行,十五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相隔一個月又要飛一趟多倫多,讓我想起了QC25,於是請編輯部商借一套,讓我搭飛機時試用。QC25的設計相當實用,硬殼攜行盒尺寸不大,QC25耳機擺在裡面要按照盒內圖片彎曲收納,旁邊還有飛機用雙孔耳機插座轉接頭,外加線控功能的耳機線。

看起來很普通的設計?不是嗎?但魔鬼都藏在細節裡!QC25為什麼要把耳機線獨立出來?因為您不一定要聽音樂,不接線,單獨用QC25的抗噪功能,沒有耳機線的牽絆更輕鬆。而QC25隨附的耳機線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Android版,一個是iOS版的線控,您可以根據自己使用的隨身裝置系統挑選適合的QC25,但如果您兩種系統都有,加購額外的線材,就可以讓QC25兩種系統通吃。

其次,主動式抗噪線路需要用電,QC25使用一個AAA 3號電池,而不是使用充電電池,這真是方便好用的設計啊!我曾經使用過內建充電電池的抗噪耳機,真正帶出門想用的時候,卻發現耳機沒電了,這時候只好拿出充電器幫耳機充電。是啊,沒電就充電,天經地義,但您出門會帶多少充電器?計算機?手機?相機?還包括各種充電連接線,誰會想到要帶抗噪耳機的充電器?而且抗噪耳機最容易遇到想用的時候沒電,因為不管搭飛機或高鐵,下車之前拿下耳機很自然,可是就不一定會記得關掉主動抗噪線路了,就算電池再耐用,只要忘記關掉,下一趟旅程保證沒電。可是QC25使用AAA電池,到處都買得到,上飛機前發現電池沒電,就算忘了帶額外的電池,任何機場一定有得買。

所以抗噪耳機設計充電電池,實際使用經常會遇到沒電的窘境。難道那些把充電電池擺在抗噪耳機裡面的設計者,沒有想到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嗎?他們當然想過,但是AAA電池尺寸不小,代表耳機必須要比AAA電池大得多,只有使用充電電池,才能把抗噪耳機設計得小巧好帶,尤其是耳塞式抗噪耳機,根本不可能設計AAA電池,一定要使用充電式設計。為了輕薄短小,只好妥協。

但是同樣使用AAA電池,QC25相對保持了夠小的尺寸,至少比以前的版本更小,更便於攜帶。不過整體來說QC25雖然縮小,可是罩著耳朵的耳筒包覆感卻沒有縮小,以我來說,可以輕鬆地讓QC25的耳罩完全包覆著耳朵。我請辦公室的同事都幫忙試一下,每個人都覺得QC25配戴起來滿舒服的,耳墊夠軟,而且看起來外觀雖小,幾個人不同耳朵大小全都能「掌握在內」。

至於抗噪效果,我在辦公室牛刀小試一番,沒有打開抗噪線路,耳罩包著耳朵的時候,空間噪音在耳罩與耳朵中間「迴響」,背景噪音感覺更大了,可是一打開抗噪線路,馬上安安靜靜,而且有一種寧靜的空間感。好,抗噪耳機什麼原理?當外界有持續性噪音時,抗噪耳機裡面的麥克風會偵測噪訊,同時發出反向訊號,與外界噪訊相互抵消。問題來了,噪音並不是「恆定值」,像是人講話的聲音,音調變來變去,怎麼可能是同一個頻率?麥克風又怎麼偵測變化多端的聲響,然後發出相對應的反向訊號?答案是不可能,所以麥克風偵測的時候對針對最大的噪音來抵消,不可能實時變動抵消所有背景噪音。所以當抗噪線路打開時,您可以感覺到耳機周圍出現了一個安靜的「空間」,但是旁邊的人講話的聲音,依然可以辨認,因為背景噪音頻率比較穩定,可以抵消,而人講話的聲音頻率不斷變動,沒辦法抵消。

什麼意思?抗噪耳機並不能達到耳塞的效果,耳塞把所有的聲音都隔絕在外,理論上耳塞如果密度夠高,幾乎可把所有聲響隔絕在外,達到聽不見別人說話的效果,可是抗噪耳機不能,它會創造出一個安靜的空間,您會感覺背景噪音「忽然」降低(QC25特別明顯),但是旁邊的人跟你講話依然聽得見。好,為什麼我說QC25是旅行者的神奇夥伴?您不想聽到持續不斷的飛機引擎聲,那是穩定的背景噪訊,QC25可以幫您「抵消」掉,可是當機長開始廣播,通知飛航訊息,遇到亂流請綁好安全帶,或是準備降落,您依然聽得清清楚楚。隔除吵雜的引擎聲,保留廣播講話的聲音,那不是飛行旅行者最需要的嗎?

在辦公室確定了QC25的神奇效果,決定把QC25帶上飛機了,起飛之前,我把QC25拿出來戴上,飛機的娛樂系統還沒開啟,我不忙接線,只戴著QC25,打開抗噪線路,那安靜的空間馬上呈現在耳朵旁,可是感覺又與在辦公室測試不一樣。在辦公室的時候,背景噪音最穩定的是冷氣聲,實際上不算是吵雜的環境,所以當我打開QC25的抗噪線路,背景雖然安靜下來,但是我馬上感覺到另一種「壓力」,那是QC25發出反向訊號與噪音抵消之後,耳朵可以感覺得到的「壓力」,那不是聲音帶來的壓力,而是正反抵消之後,依然感受得到兩股聲波互相抵斥的能量。

說實在的,我並不喜歡這種耳朵旁邊聽起來安靜,但卻有無形力量包圍的感覺,雖然QC25神奇地把辦公室背景噪音抵消掉,但是耳朵卻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我想這是兩股能量衝撞的結果,耳朵雖然感受不到聲音,卻能感受到兩股聲響抵消帶來的壓力。但是上了飛機,背景噪音遠比辦公室噪音要大得多,QC25神奇的效果就感受到了。

在辦公室相對安靜,所以QC25抵銷噪音的壓力並不會讓人感覺更舒服,而是覺得有點奇怪,好像耳朵外面罩了一層防護罩,旁邊人講話還是聽得清楚,只是背景噪音降低了。但是到了飛機上,尤其是起飛前,引擎從安靜到轟隆加速,那層包著的防護罩就很有效果了,或者可以這麼說,在辦公室的背景噪音低,防護罩感覺很奇怪,但飛機上噪音值高,QC25創造的防護罩就不覺得奇怪,反而感覺自然了。我想這麼比喻,下著毛毛雨的天氣,撐著傘感覺怪,但是下大雨的時候,躲在雨傘下面就有安全感了,QC25在飛機上的「神奇效果」就是如此,雖然我在飛機上,準備起飛,引擎加速依然聽得見,但卻不是吵雜,而是穩穩地向上飛去。

就這樣,QC25帶著我走過「第一次」Bose飛行抗噪體驗,等飛機升空爬升到35,000英呎,我已經差不多睡著了,因為太安靜了,醒過來是因為機長廣播,告訴大家可以解開安全帶,也可以打開3C用品,但請切換在飛行模式。這時候QC25並沒有聯機,我直接帶著使用,少了耳機線的牽絆,QC25幾乎感覺不到重量。

寫了半天,好像我還沒拿QC25來聽音樂?對於音響我總有個「瑞士刀理論」,瑞士刀什麼都有,功能多多,但用起來總是不比單純的刀片、螺絲起子來得好用,所以QC25可以抗噪,也可以聽音樂,但是我認為QC25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抗噪,只要抗噪效果夠好,那聽音樂的事情就不是最重要的。尤其在飛機上聽音樂,就算QC25給了您「相對」安靜的環境,但是在飛機上聽音樂還是不優的環境。我拿出耳機線與轉接頭,連接機上娛樂系統,聽慕特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QC25底蘊溫厚,小提琴濃鬱厚實,鋼琴質地有份量,可是中高頻延伸略為壓抑,似乎受到了飛機噪音的影響。

既然知道飛機上有空間噪音,不應該把音量開得太大,避免損害聽力,我搭的是長榮班機,音量大約開到三格,感覺音量差不多,大約五格就滿大聲的,最後定在三格聽音樂。不過QC25相對於飛機上的耳機要難推,當我換上長榮機上提供的耳機,大約一格的音量就夠了,可見飛機上提供的耳機效率要高得多,可能也是針對機上娛樂系統所設計。但是沒有了抗噪效果,機上耳機的高頻更亮,但質地粗糙,大聲點就覺得吵雜,聽沒兩下就想換回QC25,畢竟溫暖厚實的聲底比較適合長時間聆聽,陪伴人度過十多個小時的航程。

如果不是在飛機上,QC25的音質聽起來如何?中高頻的延伸回來了,聽感更為親暱,我聽井伸行的「莫扎特專輯」,K.265的「小星星」變奏曲,鋼琴顆粒清晰飽滿,琴鍵共鳴的延伸輕鬆,厚實的底蘊依舊,但是沒有飛機上吵雜的引擎聲,QC25好聽多了。不過在相對安靜的辦公室裡面,如果打開抗噪線路,背景噪音消除不多,但是音樂變得瘦了,同樣的「小星星」,感覺鋼琴的形體變瘦了,聲音的光澤比較亮,可是琴鍵的厚度與音質的水分變少了。我想可能是抗線路工作,耳朵雖然聽不見QC25發出來抵消外界線路的反向訊號,但肯定感覺得到,影響了聽音樂的感覺。所以,同樣是QC25,在安靜的環境下聽音樂,不打開抗噪線路聲音比較好,但是在噪音環境下聽音樂,打開抗噪線路聽音樂,感覺聲音比較好。

或許有人會說,又不是經常搭飛機,真的需要QC25的抗噪功能嗎?這趟帶著QC25長途飛行的經驗,讓我覺得QC25真的是旅行時的最佳夥伴,但是帶著QC25搭捷運,一樣有神效,我喜歡打開抗噪線路,享受相對寧靜的捷運之旅,不一定要聽音樂,靜靜地欣賞捷運上的風光,算算多少人低著頭滑著手機,而我的耳朵旁邊有著QC25創造出來的「寧靜圈」。

這QC25的抗噪效果真的這麼神嗎?在我試過的抗噪耳機當中,QC25的效果最神奇,難怪暢銷這麼多年,但是如果專門要比較音質,我認為那不是QC25最厲害的地方,同樣價位可以找到其他聲音效果比QC25更棒者,但是如果專論抗噪效果,目前我使用過的其他抗噪耳機,沒有一款勝過QC25。如果您經常旅行,或是天天搭捷運、公交車,想找「最佳抗噪功能」耳機,我相信QC25是最佳抗噪夥伴。


相關焦點

  • 安靜的休息環境只需一副耳塞就夠了——秒秒測倍愛抗噪睡眠耳塞體驗
    外部的環境我無法改變,只能從自身的層面想辦法了,那就是堵住耳朵,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睡好覺,成本低而且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應該就是降噪耳塞了,今天帶給大家介紹的是秒秒測推出的一款倍愛抗噪睡眠耳塞,它能否讓糟糕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打造國民防護品牌,零聽抗噪耳塞12年的升級之路
    隔音耳塞領導品牌零聽抗噪衛士,正在成為代表中國的「國民品牌」,正逐步走向海外,成為世界 級的品牌。它以中華匠心、世界品質的姿態,整合全球資源,不僅為全球華人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也為全球用戶分享了來自東方的發展理念。
  • 來聊聊 Bose 遮噪睡眠耳塞 II
    窗外的吵鬧聲、合租小夥伴的酣睡聲、城市建築的轟鳴聲和無時無刻的生活壓力,這一夜似乎變得漫長了起來,如何屏蔽噪音、放鬆情緒便成為了 Bose 遮噪睡眠耳塞的終極目的。Bose 遮噪睡眠耳塞 II,看型號也知道,這是第二代產品了。
  • Bose明星商品大集合,QC25低至999元!
    在不少耳機、音箱的發燒友中,一般都把3B(Beats、B&O、Bose)視為非主流...但不管你承不承認,Bose都稱得上是耳機音箱界的傑出代表
  • Bose第二代遮噪睡眠耳塞評測:上千卻不能聽歌的耳塞,值嗎?
    ▲Bose 第一代遮噪睡眠耳塞。圖片來自:mashable不過今年秋天,Bose 表示他們已經解決第一代睡眠耳塞的問題,推出了升級款 Bose 遮噪睡眠耳塞 II。在近日正式發售後,我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購入了這款睡眠耳塞。
  • 為噪音安裝隔音板,Bose消噪耳機還你安靜
    如今消噪耳機的出現,可以說是為我們帶來了福音,它仿佛是耳朵與噪聲的隔音板,戴上它,即刻就能為你營造一個無擾的世界,用100%的專注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Bose首款消噪遊戲耳機,是Bose的一款新品,它專為遊戲玩家而設計,同時也能讓愛音樂的人聆聽到更美妙的聲音。
  • 「吸睛耳機還加功能」Sony H910N無線降噪耳機
    Sony旗下的h.ear on系列,一直是攜帶式耳罩耳機的市場寵兒,不過進化到第三代之後,全面升級無線耳機,而且變化出WH-H810 h.ear on 3 Mini與H910N h.ear on 3兩款,而高階版的H910N,不僅具備藍牙無線與NFC,還加上了抗噪功能。
  • 廣播百科 降噪耳機
    被動式降噪耳機的出現為了解決噪音問題,降噪耳機在市面上問世了。普通的抗噪耳機主要通過包圍耳朵形成封閉空間,或者採用矽膠耳塞等隔音材料來阻擋外界噪聲。它的原理是儘量堵住周圍環境音直接進入耳朵,也就是利用特定材質將外界噪音隔絕,這些都屬於被動式「降噪」。
  • bose耳機怎麼煲機 bose耳機煲機教程【圖文】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苦悶和乏味,累的時候一般都會聽聽音樂來休息休息,所以耳機也就成了現在最常見的一種配件。不過這好耳機是需要煲機的,只有煲機才能發揮到最佳效果,知名品牌bose耳機也是要這樣的。今天小編要說的既是bose耳機煲機教程,bose耳機最為世界上很有盛名的耳機廠商,那該怎麼煲機呢?那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bose耳機煲機教程吧。
  • Bose第二代遮噪睡眠耳塞拯救你的睡眠
    通常我會帶一個3M的耳機入睡,弊端就是異物感強,翻身過程中還有可能掉下來,最近家屬出於內疚塞給我一款Bose睡眠耳塞,是第二代升級遮噪款,體驗了幾天,睡眠質量有所提升,尤其是入睡時間縮短,下邊分享下感受。
  • #演出公告#2015荒地噪反音樂節
    仲愷給了我們很多難忘的演出經歷,也收穫了海盜團最早的成員,那些認真細心的工作人員,總是在人群中展現出自己低調的才華,也幫助我們一路走來。從當年的「仲愷搖滾節」脫胎而來的「荒地噪返音樂節」也讓我們感覺到,即使現實在多糟糕,年輕人的創造力依然在野蠻茂盛的生長,不斷的壯大。
  • QCY HT01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開啟預售,支持運動降風噪模式
    QCY最新上架了新款TWS耳機HT01,這也是QCY首款支持主動降噪功能的真無線耳機,官方宣傳最大降噪深度可達35dB,並提供了一種可降風噪的運動模式供用戶選擇。QCY HT01售價349元,預售期間付定金30元抵100元、到手價279元。
  • 可精確給出自身真實噪底的相噪分析儀Holzworth HA7000系列
    可精確給出自身真實噪底的相噪分析儀Holzworth HA7000系列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1-01-04 16:40:21 Holzworth實時相位噪聲分析儀 測量真實噪底的互相關分析儀
  • 李玉璽買耳機不花冤枉錢 贊萬寶龍精品級設計
    陳雅韻/臺北報導 萬寶龍發表首款MB01全罩式智能耳機,邀李玉璽體驗外型與功能兼具的新設計,熱愛音樂的他為買耳機做了不少研究,絕不亂花錢白繳「學費」,試聽自己的音樂後,贊其音質、抗噪功能出色,且戴得舒服不壓迫,讓近期因防疫鮮少逛街的他,眼睛為之一亮;不過宅在家沒忽略經營戀情,問及感情狀況,他笑答
  • 華為FreeBuds 3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
    我們知道,真無線藍牙耳機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打電話的時候再也不用舉著手機舉到胳膊酸了。但是不同產品抗噪音效果也不同,通話的體驗自然也不同。這裡的噪音主要是外部噪音、風噪以及耳機和衣服兜帽等摩擦時的聲音。那麼FreeBuds 3在這方面的抗噪效果怎樣呢?
  • BOSE推出可以聽音樂的貓眼太陽眼鏡及絕美珍珠白消噪耳塞
    在2019年席捲全球的太陽眼鏡迷你音響,在今年以更時髦的「貓眼款」打動少女心,而 BOSE 史上最熱銷的消噪耳機也有了更細膩的音質。BOSE 音樂太陽眼鏡貓眼款把太陽眼鏡的時尚感與耳機的實用功能集合在一款穿戴設備中!
  • 基於深度學習的去噪方法簡介
    對於普通的自然圖像而言,基於深度學習的方法在降噪方面的效果要比基於數學模型的去噪方法更好,同時也為高光譜遙感影像的去噪問題帶來了啟發。相比於傳統的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DNN)隱藏層至少在2層以上,使其有了更強的抽象特徵提取能力。
  • 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1與2及AirPods pro對比
    雙十一快到了,這是購買耳機的好時機。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1與AirPods2及AirPods pro全面對比評測。重點圍繞「音色、藍牙、續航、降噪、舒適性和性價比」這幾個角度進行對比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快來了解一下吧。
  • 長安UNI-T:像風一樣的美男子,不噪不鬧
    所有汽車在日常行駛中會被各種各樣的噪音困擾,包括胎噪、路噪以及發動機的噪聲,但這不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根據最新的研究,汽車消費者對風噪的抱怨排在TOP5,已經成為汽車用戶最不滿意的問題之一,尤其對於跑高速的人來說是深受困擾。簡單來說,風噪就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車身表面的形狀、輪廓與氣流發生相互作用產生的噪音,速度越大,風噪越大。
  • 巴黎放映 | 噪反城市,噪動2020
    噪反城市噪反城市噪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