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們在進入正式學校教育前的適應階段,在我國通常只會讓孩子進行一些較為簡單的學習,但反觀日本的幼兒園教育,直接看呆一眾中國家長。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極重禮儀的國家,因此他們的幼兒園教育也很重視教孩子規矩,最近網友曝光了一張照片,幼兒園的孩子們全部光著上身在聽老師講課,而且無論男女都"坦誠相見",這讓大家都不淡定了。
雖然說幼兒園時的孩子其實男女差異不大,但這個時間段的孩子也已經不再是嬰幼兒了,應該要培養孩子們男女有別的意識了,而校方這樣做實在令人不解,不少網友質疑,確定是在上課嗎?
面對大眾的非議,校方回應稱,這樣能夠刺激孩子們的生長,對孩子們的成長有幫助。
見到校方這麼坦誠地回應,網友們還是覺得校方此舉不妥,而且這樣上課孩子們玩耍的時候就會與異性有直接的皮膚接觸,今後可能就會對其他異性的防範意識有所減弱,實在危險。
筆者認為,孩子的生長激素應該讓身體自然而然的產生,過早地刺激分泌只會讓孩子早熟,不同年齡段的性教育應有對應的尺度把握,否則只會讓性教育達不到原本的效果。
不同年齡段性教育的尺度如何把握?
1~4歲,讓孩子知道隱私必須被遮蓋
1~4歲時,孩子還處於嬰幼兒時期,這時候孩子們對爸爸媽媽深信不疑,所以從最開始家長們應該給孩子傳遞出"隱私部位要遮蓋住"的信息,這樣孩子就能將這個意識潛藏在腦海裡,而且這時候孩子們尚且年幼,對這麼多的性知識其實並無法吸收完全。
5~7歲,孩子基本了解身體構造
5~7歲時,孩子們漸漸懂事,而且與人的交流也更頻繁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都在上幼兒園了,因此這時候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構造,告訴孩子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此外還應教會孩子不可隨意讓別人看自己的隱私部位,但自己也不能去欺負別人。
8歲後,區分不同感情
8歲以後孩子已經在讀小學,此時他們會接觸到更多的人,除了生理上日漸成熟,心理上也變得成熟了,因此家長們要教會孩子區分不同的感情,感受別人與自己的親近是好意還是惡意。
9~11歲,警惕身邊的陌生人
9~11歲時,孩子已經長成大孩子了,五官和身體也漸漸長開,有一些發育得早的孩子第二性徵已經初顯,這時候孩子很容易被陌生的不軌之人盯上,因此這個時間段家長們應該教會孩子辨別與陌生人該如何相處,且與陌生人相處的尺度和距離。
12歲以後,深度了解身體構造,學會應對性騷擾
12歲以後,孩子們的第二性徵已經顯現,這時候家長們應該更深入地教會孩子了解男女身體的不同,對於女孩子,媽媽應該教會孩子如何使用衛生巾,及一些在月經期間應注意的事;對於男孩子,爸爸應該告訴孩子遺精的現象,此外這時候孩子處於青春期,很容易因為性激素作祟而衝動行事,這時候家長們也該告訴孩子衝動行事的後果,如果遇到性騷擾教會孩子相應的應對方法。
以上這些年齡段孩子的性教育,皆建議用繪本來為孩子們講解,因為沒有把握好尺度的性教育往往也會造成孩子性早熟,並無法得到好結果,只有等到孩子長大成人,生理與心理上已經足夠成熟才不會因"性"智昏。
近年來大眾對於性教育引起了足夠重視,這是好事,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教育手段,便達不到教學目的,孩子的成長無法跳級,因此家長們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也應注意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