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洋】
又是一年歲末時。
12月12日,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在京都清水寺公布了2018年的年度漢字——「災」。儘管每個人對於這一年的認知不盡相同,比如安倍晉三首相在12日接受採訪時將「轉」作為他的年度漢字,但是一個「災」字至少是日本社會心理的一種體現。事實上,如果回顧2018年的日本,「災」難確實貫穿全年。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2日,日本京都,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公布最可以代表2018年的年度漢字,是「災難」的「災」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1月至2月,日本列島遭遇強烈的雪災。1月22日至23日,受強烈低氣壓影響,日本關東地區迎來特大降雪,東京都心的最深降雪時隔4年再次超過20釐米,由此造成東京及周邊地區交通出現嚴重混亂。1月27日,受強烈冷空氣影響,日本全國持續降溫,由於降雪和低氣溫的原因,東京多條下水管道凍結,使得上萬東京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此後,在2月初,日本北陸地區(即位於日本海一側,包括新瀉縣、富山縣、石川縣、福井縣)又迎來了大規模的降雪。儘管位於日本海一側地區的降雪量每年都很高,但是今年該地區的降雪量要超過往年。其中,新瀉縣長岡市最深降雪達135釐米,福井縣福井市的最深積雪達到147釐米,均為近十幾年來罕見。受到如此規模的降雪影響,在北陸地區的多條高速公路出現擁堵,鐵路運輸癱瘓,當地民眾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年初的這場大規模降雪後來被很多日本人命名為「平成30年暴雪」,不過他們當時肯定沒有想到,還有一場「平成30年暴雨」在這個夏天對日本列島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當地時間2018年2月12日,日本福井縣,當地遭暴雪襲擊,積雪堆積有半人高。@東方IC
年初的暴雪或許令許多日本人感受到了2018年的「不友好」,但是隨著日本代表團在平昌冬奧會獲得史上最多的13枚金牌、羽生結弦斬獲花樣滑冰男單冠軍,以及日本電影《小偷家族》摘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等,接二連三的喜訊可以說令日本社會振作。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則又將日本社會拉回了低沉。
6月18日,大阪府北部發生6級地震,系自1923年有觀測史以來在日本大阪府觀測到的最高級別地震。根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的統計,此次地震共造成6人死亡、443人受傷,約400萬人出行受影響,多處民房及公共設施被損壞。此外,還有許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受到地震的不同程度破壞,如京都府大山崎妙喜庵茶室、待庵的外壁出現裂縫,大阪日本民藝館部分展品和設施受損。
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大阪府的這場地震與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它對日本社會心理的衝擊尤為突出。1995年1月17日,在日本關西地區發生了7.3級大地震,受災範圍集中在兵庫縣的神戶市、淡路島,以及神戶至大阪間的都市,這場地震就是著名的阪神大地震。據日本官方統計,阪神大地震共造成6434人死亡,43792人受傷。如今23年過去了,大阪府再次發生大地震,想必日本人仍然心有餘悸,所以才選出了與1995年年度漢字「震」接近的「災」。
大阪地震結束後,在6月底至7月初,受颱風和梅雨等因素影響,日本列島迎來了大範圍的降雨,其中以西日本地區的降雨量最為集中。根據日本氣象廳觀測的數據,截至7月12日,高知縣、德島縣、岐阜縣、長野縣的15個觀測點觀測到累計1000毫米降雨量。同時,根據日本消防廳的統計數據,此次暴雨導致西日本地區227人死亡、10人失蹤、421人受傷、6296幢住宅完全無法居住,而由暴雨導致的洪水和泥石流更是造成數條公路無法通行。日本氣象廳將此次暴雨命名為「平成30年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