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起春節電影檔,印象中往往是扎堆的真人電影在競相角逐。而動畫方面,尤其是最近幾年裡,整體上相比實拍電影檔期內的作品相對較少。
今年,或許這種情況將會得到一些改變:曾製作了口碑佳作《白蛇:緣起》的追光動畫,即將為我們獻上他們耗費4年打造的最新作品——《新神榜:哪吒重生》。
這幾年中我們看到了不少中國傳統故事的現代演繹,但是《新神榜:哪吒重生》無疑會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它的故事舞臺轉移到了《封神演義》3000年之後的架空世界中,講述一個完全不同的騎機車的朋克哪吒的故事。
在電影中我們除了可以看到全新的「哪吒鬧海」 「新哪吒VS三太子」還可以看到傳統作品中沒有的新人物們在東方朋克視覺風的架空世界中飆車、打鬥。
這些有趣的想法究竟從何而來?電影中,傳統故事與架空神話世界觀又是如何呈現的?除此之外,《新神榜:哪吒重生》還有哪些看點?
抱著這一系列好奇和疑問,我們採訪了電影的導演趙霽和藝術總監龜爺——在觀看電影之前,你需要先知道這些事!
中國團隊為中國觀眾講中國故事
相信不少觀眾第一次認識追光動畫是通過動畫電影《白蛇:緣起》,該電影根據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白蛇傳」進行改編。
電影中無論是對中國山水風景的描繪,亦或是傳統文化的表現和打鬥特效的設計都可圈可點。當然,還少不了追光最紅的女明星寶青坊主的魅力加持。種種因素讓這部作品在當時一轉逆勢,成為了2019年最令人感到驚喜的佳作之一。
其實,早在2013年追光動畫就由前土豆網創始人王微建立,並先後製作了《小門神》《阿唐奇遇》《貓與桃花源》《白蛇:緣起》四部作品。如果看過這幾部作品的觀眾或許會發現,追光動畫的作品都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一定關聯。
就像追光動畫團隊一直試圖傳達給觀眾的聲音——用中國團隊為中國觀眾講述中國故事。這個「偏執」的想法貫穿了團隊整體的創作理念:除了故事題材的選擇外,追光動畫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在國內完成整個動畫電影製作工序的團隊。
那麼,追光動畫為什麼會選擇製作哪吒的故事呢?早在2016年,這部電影的企劃階段其實就開始了,《白蛇:緣起》與《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導演趙霽告訴我們:
2016年,我們開始討論新項目的創作,當時定下的大方向是年輕向、強類型和重情感,我們核心團隊也非常年輕,很多90後、95後的年輕人,大家討論之後首選的角色就是哪吒。
無論在做《白蛇:緣起》的時候,還是這次做《新神榜:哪吒重生》的時候,最開始我們都想找到我們熟悉的中國的傳統符號。
《白蛇:緣起》與《新神榜:哪吒重生》導演趙霽
團隊討論中
在我們的印象中,哪吒的樣子就是頭頂兩個小揪揪、腳下踩著風火輪的五六歲小孩的模樣。但是當我們第一次看見《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哪吒形象時,相信大家和筆者一樣都充滿了驚訝——身穿皮衣,騎著機車的朋克哪吒!
「新哪吒」李雲祥
龍王三太子
而從官方的宣傳上來看,哪吒不止是形象「現代化」了,並且身處於《封神演義》3000年後,一個東方古典與西方朋克元素相交融的新世界。追光團隊告訴筆者,原本他們計劃是做傳統的哪吒故事,但是有一天導演突然提出:「假如哪吒是一個現代人會是怎麼樣?」這一句話點燃了整個團隊的創作激情——能和一個3000年前的神仙對話,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事情!
但是在筆者看來這樣一個可以說具有「顛覆」性質的傳統故事改編,無疑「變相增加」了電影製作難度,因為在觀眾們的心中,已經有過不少經典的哪吒形象,面對顛覆傳統的新想像,一些觀眾潛意識便會產生抗拒的情緒,這種看似「吃力不討好」的選擇究竟是為何?
追光動畫一直試圖做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電影,這也是我們最熟悉,最能夠感同身受的東西。在做《新神榜:哪吒重生》的時候,我們不希望單純地去重複和複製經典,所以想要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切入,帶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有天我們想到,既然神仙都是長生不老的,如果哪吒來到現代會變成什麼樣?當我們決定把他放到現代、變成一個青年的時候,「朋克」這個概念突然就冒出來了。
趙霽導演這裡提到的「朋克」概念,不單單指音樂風格,而是一種廣泛的朋克文化,它起源於上世紀的70年代,強調的是矛盾、衝突與反叛。仔細想一想,在眾多中國傳統故事傳說中,哪吒或許確實是非常符合現代朋克精神的一位。從《封神演義》的原文來看,哪吒是一個非常叛逆、追求自由的角色,天不怕地不怕,特別有個性,這些都是朋克精神非常重要的元素。
正因為如此,趙霽導演表示:「我認為在中國所有的傳統神話英雄當中,哪吒是最朋克的一個。我們希望用更酷、更潮、更年輕的視角來拍哪吒的故事,展現哪吒的精神。」
PV中的「新哪吒」李雲祥
傳承與創新
就像上文所說,追光動畫希望打造一個打破傳統印象的朋克哪吒故事,但是趙霽導演同樣談到——這並不意味我們會完全推翻傳統的故事。
(這些傳統故事)它們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到今天,其中的故事或者角色一定有著吸引大家的點,在我看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點提取出來並加以保留,然後在這些精粹的基礎上去做創新。
通過追光動畫的上一部作品《白蛇:緣起》,我們便可以看到追光團隊對老一代作品的致敬與傳承:當片尾處響起經典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配樂《前世今生》時,不知道勾起了多少人的回憶?
當然,更重要的是《白蛇:緣起》在繼承了傳統故事的「衣缽」——故事主線及人物關係後,建構了一個與原作中大相逕庭的世界觀,講述了小白(白蛇)和許仙(阿宣)的前世故事。這無疑是一個大膽,但非常有價值的嘗試。
甚至髮型也刻意還原了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中的造型
在《新神榜:哪吒重生》中,依然可見導演保留了很多經典故事的元素,比如79版《哪吒鬧海》中哪吒最初的剛烈性格和整個故事的人物關係。在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段導演特意致敬79版哪吒鬧海的橋段。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會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如鎮海寺、海底龍宮等場景。導演也向我們透露了一個小彩蛋,在海底龍宮場景中,有一場比較重要的戲份是關於龍宮的「鎮海柱」,其實這個「柱子」是一個倒著的佛塔,而自古以來佛塔便有供奉聖物經卷及影響風水太平的作用。
曾參與製作1979版《哪吒鬧海》的常光希先生與趙霽導演
那麼追光動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在新作中又做了哪些創新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經典角色的重塑。從目前的PV來看,除了新哪吒李雲祥、龍王、龍王三太子這些經典角色之外,還加入了另外一些個性鮮明的角色,如:面具人、喀莎、彩雲、夜叉。
有意思的是這些角色都被增添了一些「機械感」:面具人自不用說;「新哪吒」李雲祥身著紅色鎧甲,手持金屬火尖槍;造型獨特的彩雲出場即擁有一條機械手臂。而龍王三太子的後頸更是有著一條「鋼鐵龍筋」,這似乎暗示著他在前世被哪吒抽龍筋的命運,難道在電影中我們將再次看到這一經典場景?敖丙實慘。。。
其次便是電影中大量精彩的打鬥戲!僅從PV中我們便可以看出來,這次追光動畫在《白蛇:緣起》的基礎上,又向前進了一步。
在《白蛇:緣起》中追光團隊會有意識的控制人物打鬥時的動作張力,因為過大的動作和誇張的變形會破壞電影整體唯美、古風的基調,所以相比之下《白蛇:緣起》中會有比較多「法術攻擊」。
而《新神榜:哪吒重生》則完全不一樣,作為以熱血、戰鬥為重心的影片,《新神榜:哪吒重生》不僅加入了「元神」這個概念,還更加強調力量感和打擊感,即「拳拳到肉」的感覺,配合上製作團隊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探索和設計的電子、金屬、搖滾配樂,相信能給予觀眾們以不同以往的視聽體驗。
東方朋克世界
其實,說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創新,我們便不得不提到整個故事的世界觀建構。無論是上文提到的傳統人物重塑,亦或是精彩打鬥,都是建立在追光動畫團隊所打造的獨特故事舞臺之上。
而在導演看來,城市景觀的建構也是整部電影中製作最困難的部分之一。
作為片中的主要場景:東海市,其實是以老上海為參考進行設計的,我們可以從PV中看到石庫門、遍布霓虹燈的紅燈區街道等等——融入了各種朋克元素的老上海,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命題。
如果想要得知《新神榜:哪吒重生》的世界觀是如何設計出來的,我們需要把時間撥回到2016年——彼時《新神榜:哪吒重生》的藝術總監龜爺還在忙於設計《白蛇:緣起》中的寶青坊。
趙霽導演邀請他參與《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前期設計,忙的不可開交的龜爺原本說一個月之後將美術視覺圖交給他,但當導演告訴他想做現代版的朋克哪吒時,向來喜好機械和結構性設計的龜爺一下子來了勁,僅僅3天便完成了最初的美術設計圖稿。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原來的故事之後3000年,按照導演的要求,片中需要呈現一個龐大、但充滿細節的架空世界。
我們在建立這個新封神世界的時候,無論從大的世界觀,到建築和人物的細節,都可以看到朋克的痕跡。為此我們參考了大量朋克的類型,如蒸汽朋克、賽博朋克、ART DECO等。同時融入了大概100年前到現在,中國和西方一些非常有特點的視覺元素,並且放在同一環境下去做樣一種視覺上的衝突對比,最終呈現出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東方朋克視覺風格。 ——導演總體來看東海市分為平民區、富人區、無人區、工業區和三不管區。每一個場景都對應了自己獨特的景觀,也代表了一方勢力。
龜爺在設計過程中分別參考了多種設計風格,如無人區的景觀大部分為戈壁荒漠,所以在設計時使用了廢土朋克風格的設計;面具人所屬的工業區則特意將金屬、管道、鋼材結構等外露,形成非常強烈的工業朋克設計風格。
充滿金屬結構的新·鎮海寺
作為主要故事場景的富人區和平民區,兩個區域有一條鋼鐵大橋連接,造成了非常鮮明的對立。大橋的一邊是主角李雲祥所代表的老城區的傳統勢力派,這個區域大量參考了上海石庫門的建築,再加上一點朋克感。
其實追光團隊在此之前也考慮過以重慶作為取景地,擁有巨大海拔落差的城市結構以及徹夜不眠的絢爛燈光,重慶無疑是一個充滿賽博朋克感的城市,但就像本文之前提到,追光尋求的是一個具有東方特色的世界觀:
重慶肯定是一個賽博朋克的理想外景地。它太朋克了,但是它的朋克就是我要規避的(也不叫規避吧)。片中在我看來並不是以賽博朋克為主。它(重慶)給我的感覺,尤其是晚上的那種燈光和立體式建築,感覺非常賽博朋克。但是呢,相比之下它少了一個我想要的東西,就是東方。因為它是個現代化大城市嘛,《新神榜:哪吒重生》是在二三十年代的時候,所以上海這個地方,對東方的美感詮釋的會更好,尤其我還要的是一個中國沿海城市,所以說像老上海,它的老石庫門,還有老外灘的那些中西方文化有碰撞的建築群,我特別喜歡也覺得特別符合咱們的片子,所以才選擇了這個老上海。 ——龜爺而橋的另一面則是三太子所代表的外來者勢力,富人區有著非常多高樓大廈和霓虹燈等設計。在設計這一區域時,龜爺主要參考了Art Deco風格(裝飾藝術風格)。
Art Deco是法文Arts Décoratifs的縮寫,來自於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現代裝飾藝術和工業藝術博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
Art Deco的設計追求流線型、硬切角設計,並且不排斥機器時代的技術美感,如機械式、幾何的線條也被用來表現時代美感。至今為止Art Deco影響了建築、家具、珠寶、時裝、汽車、電影院、火車、收音機和吸塵器等日常用品的設計。在其鼎盛時期,Art Deco代表著奢華、魅力、奔放以及對社會和技術進步的信念。
在建築上最佳的代表無疑便是美國紐約的帝國大廈。
除了東海市的建構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電影中整個世界的打造都充滿了細節表現,比如海底龍宮不止還原了「蝦兵蟹將」這些怪物,還為它們增加了現代元素的改造;主角兩人的座駕分別參考了歷史上的很多經典車型;每個人物的武器也經過精心設計以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等等。
追光團隊通過4年有餘的時間,可以說真正打造了一個架空神話新世界。
結語
在採訪的最後,筆者詢問導演對於作品有什麼遺憾嗎。導演回答說:
其實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會有遺憾,作為導演,每一次我都會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把作品打磨得更精緻,但是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命。所以當我們花了4年時間非常用心、非常辛苦地去做,在完成的一刻我是對它100%滿意的,它是值得我們所有團隊成員驕傲的。
從追光動畫的第一部作品《小門神》到《白蛇:緣起》,再到如今的《新神榜:哪吒重生》,我們見證著追光動畫一步步成長。
《新神榜:哪吒重生》是追光動畫的「新封神系列」的開篇之作,在未來,筆者也希望追光動畫能夠保持自己的創作理念,繼續為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動畫作品。
距離影片上映還有4天,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 END | 動畫學術趴 -
—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