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懶的生物是什麼?不是樹懶、考拉,是這種像龍的物種

2020-12-22 騰訊網

如果說地球上最懶的生物,很多人會提名樹懶,考拉,但是和這種物種相比,樹懶根本就是小弟弟。

還記得流傳非常廣的崑崙出現真龍的那張照片嗎?

這張圖就是由這種物種的圖片PS而來,這種物種的名字叫做洞螈,長得的確非常像龍,它被稱為世界上最懶的生物。

洞螈生長在歐洲大陸的洞穴之中,歐洲大陸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形成了許多的洞穴。而在斯洛維尼亞的一些洞穴中、深不見底的水潭中,生活著一種奇妙、稀有的兩棲動物——洞螈。

洞螈是世界上最大的穴居動物,也是歐洲唯一的穴居脊索動物。其身體如一條白皙粉嫩的小蛇(終生幼態),洞螈身長不到30釐米,但也有部分個體的長度可以達到40釐米,全身呈白色,四肢細小。洞螈是比較罕見的無眼動物,因為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洞穴之中,所以不需要眼睛生活,因為沒有眼睛,聽覺和嗅覺敏銳。可以靠嘴巴周圍的凹痕感知外界的動靜,並能檢測獵物發出的微弱電流。它們在水下和地面都能夠呼吸。

連眼睛的形狀都沒有

但是如果它們一旦接觸到陽光,它們將擁有眼睛和褐色的皮膚,但是眼睛不是完全的,缺失重要的視神經,所以雖然洞螈有眼睛,但仍然是盲目。

洞螈生活在地球上已經超過了1500萬年的歷史,但是因為居住環境隱秘,人類一直未能發現它的影蹤,17世紀,著名探險家和博學家 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發現了洞螈的影蹤,它一度認為這是「龍」的幼崽。

他在自己的著作《The Glory of the Duchy of Carniola》中表示,這些龍寶寶會在大雨來臨之時騰飛,化作巨龍,所以在幾百年的時間裡,洞螈一直是一種神秘的物種。

英國和匈牙利科學家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境內一處水中洞穴裡,針對這種特殊生物展開了長期觀察研究。在《動物學雜誌》的最新論文,研究人員確認一隻洞螈在完全靜止狀態下度過了7年。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標記並關注了19隻洞螈在自然棲息地的活動,其中一些關注了28個月,一些實例則進行長達8年的觀察。

其中最活躍的實例在230天內移動了38米,比較多數洞螈每年只移動4.8米,其中一隻表現出極度的靜止,長達7年絲毫沒有移動。

據了解,洞螈只有在進食或交配時會有意願活動,當洞螈進食時,會利用敏銳的聽覺來尋找小蝦和蝸牛,而交配雖能提升洞螈行動的動力,但周期約12.5年一次。

而根據有資料的記載,在1958年,科學家開展了一項洞螈研究項目,當時抓了一群年齡約10歲的洞螈進行觀察。沒想半個世紀過去了,這群洞螈沒有發現有任何衰老的跡象。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認為洞螈可以長達10年不吃東西。

為什麼洞螈會形成這種可以長久絕食的能力呢?生物除了人類之外,都是以生存和繁衍為核心的,為了物種的延續,生物的許多進化策略都是為了更好地交配繁殖。

但是有些生物會通過提高自己的生存率來保證物種的延續,比如絕食策略。

因為生活在巖洞之中,缺少充分的光照條件以及充足的食物,這個時候如果通過交配來保證物種的延續,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本來食物都不夠吃,既然不能通過交配來完成物種的延續,那就只能提高自己的壽命了。

所以洞螈為了物種的延續,食物成了權衡利弊後無暇兼顧的次要選擇,它們會通過減慢新陳代謝並限制運動,從而有效地節省能量。

科學家很早就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大型動物的壽命往往比小型動物的壽命要長。植物的情況也類似,身形高大的植物一般來說會比矮小的植物壽命更長。而體型越大的動物心跳也會越慢,比如大象的心跳只有每分鐘26次,平均壽命60年;藍鯨的心跳可低至每分鐘2次(潛水時),平均壽命80歲;而和蝙蝠同大小的老鼠心跳可達500次每分鐘,壽命只有區區3年。

簡單來說,新陳代謝越慢壽命越長,而大部分小型動物散熱會非常快,因此需要更高的新陳代謝速度以維持體溫。

但洞通過限制自己的運動與進食來限制自己的新陳代謝,從而讓自己的壽命綿長,科學家認為,洞螈可以輕鬆活過100歲。雖然壽命悠久,但是它們的生殖周期非常緩慢,但這正是它們想要的結果。

匈牙利羅蘭大學的巴拉茲(Gergely Balázs)表示:「它們壽命長,能抵抗極端的飢餓或缺氧狀況。雖然失去了視力,但仍然擁有許多發達的非視覺感覺系統,可以有效地定向。」

但當您考慮到它們沒有天敵時,就更容易理解這些洞螈的「靜態」行為,儘管這種惰性是地球上其他生物所不能及的。但同時這種「靜態」也影響了它們的繁殖周期。

當初代洞螈採取了這種策略之後,這種基因開始在後代之中出現。而能參與繁殖的個體通常是那些在遺傳上佔「優勢」的個體,它的「好基因」傳遞給後代的機率會大大提高。所以後來的洞螈都採取了這樣的生存方式。

但是這種進化模式忽略了一個變量——人類,因為長壽和繁殖緩慢導致其將運動限制在最低限度。同時行動緩慢和生殖周期長的綜合表現,意味著這種動物極易受到環境威脅和變化的影響。

因為人類對於河流的汙染以及環境的開發,洞螈的生存環境遭受了極大的威脅。

相關焦點

  • 蹲坑大師樹懶,上廁所能上一整天
    不是便秘,那就是太懶了,肯定蹲在廁所玩手機。但如果告訴你他在廁所裡背單詞,那你就會覺得這人太勤奮了,連上廁所都不忘記背單詞,生活中總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誤會。flickr/ Jean-Claude Uzzeni樹懶是一種最環保的動物,每天只會食用60g左右的樹葉,大概就幾十片樹葉,像其它動物偶爾可能還吃吃水果零食什麼的,可是樹懶秉承著能不吃就不吃的原則
  • 關於樹懶這種生物,你必須知道這些!
    最近,《瘋狂動物城》熱播,帶火了樹懶這種生物。2333333是不是很像,今天本宮就來介紹介紹這貨,順便說說他的梗,請自行準備小板凳,瓜子,捲紙,還有千萬別吃飯哦!!!前一陣一個新聞,厄瓜多高速上出現了一隻被困的樹懶。
  • 世界上「最委屈」的動物,拉屎拉到一半被殺掉,連逃跑機會都沒有
    聽到這樣的消息以後,人們都比較好奇如此懶的生物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不管是人類還是別的動物,誰能對吃都表現的「不積極」啊?這種生物或許就是一種「奇葩屌絲」的存在吧。聽了上邊的介紹以後,相信很多人都猜到這種生物的名字了,它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巨懶」動物:樹懶,在前些年美國的一部熱播電影《瘋狂動物城》中,樹懶的出鏡讓很多人「憋了一口氣」,緩慢到幾乎靜止的動作,連觀眾都忍不住想上去幫忙。
  • 樹懶最冒險的事,究竟是什麼?
    連笑起來也像是放了慢鏡頭在動物世界樹懶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偷懶大王」它有腳卻不能走路因為它懶得走路懶得移動甚至懶得吃東西樹懶大概是世界上最懶的動物一天24小時掛在樹上吃吃樹葉睡睡覺無所事事行動緩慢樹懶是哺乳動物的一種
  • 一紀才交配一次,七年一動不動,這種最像龍的生物堪稱地球最懶!
    蛇經常被比喻為龍,因為在日常能見到的生物中,蛇是最接近龍的生物!但地球上還有一種比蛇更接近龍,而且它那獨特的王者風範,一度讓世人懷疑這難道真是傳說中龍還在凡間修煉時候的模樣?最像龍的生物:歐洲洞螈這種中最像中國龍的生物卻生活在歐洲喀爾巴阡山脈,1768年奧地利醫生和自然科學家洛朗發現了洞螈,當時起名叫做「普羅透斯」,希臘神話中一個海神的名字。它們身長大約30釐米左右,有肺呼吸和鰓呼吸兩種方式,是一種兩棲動物,鰓位於兩側呈鮮紅色。
  • 你可能知道樹懶,但你知道大地懶嗎?
    這種巨型生物當時在歐洲風靡一時。隨後,大地懶化石在整個南美洲都有發現,也就是說,這種史前巨大動物在曾在南美洲大量存在。研究發現,大地懶大約生存在2.3萬年前至1萬年前,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其近親泛美地懶居住在更加北部的熱帶地區,甚至在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時,成功入侵到溫帶的北美洲。
  • 和我比懶?我懶得和你比:以懶惰聞名世界的10種動物
    而平時上班或上學的早晨想舒服得睡個懶覺卻求而不得,那個時候只想做一隻無憂無慮的貓,慵懶的睡上16個小時。在自然界卻還有許多奇異的動物,它們每天幾乎除了吃就是睡覺,受到了許多人的羨慕。以下是世界上以懶惰而聞名世界的10種動物:註:易造成恐慌或不適的動物就不上圖了。
  • 樹懶為省體力,為何掉下樹的孩子都不救卻為上廁所必須要爬下樹?
    說起樹懶,大家首先能想到的應該就是《瘋狂動物城》中的那個「閃電」,動作緩慢似乎永遠跟不上節奏,但是它那憨憨的外表也確實收穫了不少迷妹的心!樹懶這個奇葩的動物很少動,行動遲緩,最危險的時候速度也只有0.2米/秒,模樣永遠是那種憨憨的傻笑,懶、死心眼、呆、萌、奇葩等多個詞都可以放到樹懶身上。
  • 「懶」也能保命,原因是「懶得動,捕食者發現不了」,樹懶這樣做
    你知道世界上最懶的動物是什麼嗎?沒錯,就是號稱動物界的石頭,樹懶。 樹懶的懶可以說在生物界鼎鼎有名,除了吃和拉粑粑以外,它可以一天都掛在樹上,一動不動,就像石頭一樣。
  • 世界上最懶的十大動物,熊貓僅排第十,第一每天竟要睡22個小時!
    像我們人類每天最佳的睡眠時間則是晚上的8個小時左右是最好的,相當於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覺。其餘時間則用來做其他事情和工作。而在大自然裡卻有很多比人類還要貪睡的動物,它們的睡眠時間佔據了一天的絕大部分時間,可以說是睡了吃,吃了睡。下面給大家介紹下世界上最懶也是最愛睡覺的十大動物排行榜。
  • 哥倫比亞女明星考拉和樹懶分不清,關心慰問澳洲山火鬧出笑話
    她似乎把樹懶和考拉搞混了,圖片上傳到社交媒體上之後,遭到廣大網友的抨擊。這位考拉、樹懶傻傻分不清楚的女明星名叫露茲·瑪麗蓮·帕蒂諾·扎帕塔(Luz Marilyn Patino Zapata),又名瑪麗蓮·帕蒂諾(Marilyn Patino),現年45歲,1974 年 2 月 19 日出生於哥倫比亞卡利,曾參演電視節目《帕蒂和塞爾瑪》。
  • 水獺,樹懶,地懶,傻傻分不清楚......
    馬上就會有人問了,為什麼冰河世紀裡的那隻樹懶並不像瘋狂動物城裡的那隻那麼慢?    其實呢,冰河世界裡的不是樹懶,是很早以前就已經滅絕的大型地懶(裡面的猛獁象,劍齒虎都是冰河時期的動物,也都滅絕),因為它是巨爪地懶,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是樹懶。
  • 大難臨頭的樹懶竟然一動不動,它到底有多懶?為什麼還沒被滅絕?
    說起《瘋狂動物城》,我們在影片中想必對於樹懶這個動物有了更加形象的了解。正所謂「物如其名」,樹懶的節奏之慢,人盡皆知,就連我們認識的以「遲緩」聞名的考拉和大熊貓都得乖乖地排在它的身後。樹懶到底有多懶?從外表上看,樹懶是不是很像一隻猴子,其實它和猴子一樣都是屬於哺乳動物。如果按照樹懶科區分的話有2個屬: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前趾有兩個的就是二趾樹懶,前趾有三個的就是三趾樹懶樹懶的體型在60-80釐米之間,體重在3.5-7.7公斤。它們的視力和聽力都不是很好,能夠生存至今的秘密主要依靠的就是它的觸覺和嗅覺。
  • 有超過50%的樹懶,在屎拉到一半的途中意外身亡
    樹懶可以說是世界上行動最為緩慢的生物之一,現存的樹懶分兩種---兩趾樹懶和三趾樹懶。主三趾樹懶前後肢均三趾,二趾樹懶後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主要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雨林,這兩者是趨同進化的典型代表。其中二趾樹懶的祖先是巨爪地懶科,此科成員的體型有灰熊那麼大。三趾樹懶與兩種巨大的地懶有親緣關係---大象大小的大地懶和馬大小的巨爪地懶。
  • 進食都無法讓它變勤快,比烏龜還慢的樹懶為何沒滅絕?
    如果你看過電影《瘋狂動物城》中,那麼你肯定會對電影中閃電這隻樹懶的角色形象印象深刻,你可不要以為這個角色是導演的奇思妙想,現實中的樹懶甚至比閃電的行為更加緩慢。樹懶不僅名字有一些奇怪,甚至樹懶這種生物都是一種十分奇怪的生物。
  • 行動緩慢地樹懶到底有多懶,這輩子只有一件事很積極:交配
    正所謂「物如其名」,樹懶的節奏之慢,人盡皆知,就連我們認識的以「遲緩」聞名的考拉和大熊貓都得乖乖地排在它的身後。樹懶到底有多懶?從外表上看,樹懶是不是很像一隻猴子,其實它和猴子一樣都是屬於哺乳動物。如果按照樹懶科區分的話有2個屬: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
  • 假如,考拉從地球上消失......
    這片神奇動物的天堂,有著世界上最獨特也最多樣的自然世界,而且其中80%的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蛙類,都是澳大利亞所獨有的。當物種滅絕成為有些溫度我們再也觸碰不到或許你會說,生命的滅絕在這顆星球上並不是新鮮事。或許你會說,這些動物不能適應環境變化,遲早會被淘汰滅絕。或許你會說,假如沒有人類的幫助,這些動物可能會遭受更多的苦難。
  • 樹懶如此笨拙,為什麼沒有被「優勝劣汰」掉?
    樹懶是世界是最慢的哺乳動物,在電影《瘋狂動物城》中「閃電」的角色就是樹懶,它類似於慢動作式的行為舉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形象討喜只是相對於人類來說,在自然界中,沒有一種動物在捕食者面前能夠靠「賣萌」活下來。那麼,速度如此之慢的樹懶是如何生存的呢?它們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掉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樹懶上廁所的尷尬
    假如樹懶孩子們會有人的思維,它們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我們都這麼懶了,卻仍要堅持爬下樹去拉屎呢?對於樹懶們來說,直接空降「翔」應該會更符合它們的形象和氣質。相比很多兩棲動物們來說,比如可愛的考拉,或者活潑好動的猴子都會直接在樹枝上面就排便了。
  • 樹懶這麼慢,為什麼沒滅絕?科學家:經常拉著粑就被吃了
    樹懶又懶又慢,看似是優勝劣汰的反面教材,實際上是把能量與偽裝利用到極致的體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只有拉粑才會下地的可愛傢伙到底有多懶。 樹懶沒有滅絕主要依賴於幾點: 慢 懶 吃得少 不好找 不好吃 實際上,慢、懶、吃得少都表現出節能,這是一個把節能發揮到極致的物種。人類有恆定的體溫,這是哺乳動物的特徵。